吴晓铃 ‖ 神权古国三星堆消失之谜
创造了辉煌青铜文化的三星堆为何消失?这一直是学界甚至公众也倍感兴趣的话题。2018年10月23日,曾参与组织发掘三星堆的著名考古学者赵殿增,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古蜀文明及四川考古”专场上认为,三星堆的消失,可能与对神权的过度崇拜和财富过度消耗有关,违背了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最终受到了惩罚。
三星堆祭祀坑1986年出土后,大量体形巨大、造型神秘的青铜器震惊海内外。这些青铜器几乎全为宗教祭祀器物,基本不见象征军权的兵器,三星堆王国也由此被学界公认为“神权国家”。然而,这些器物很多都有人为破坏的痕迹,当时的人们为何会将这些神圣器物打碎、焚烧后埋葬呢?
三星堆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金杖(杨树摄)
致力于研究三星堆文化近40年的赵殿增说,三星堆王国是一个由原始宗教信仰支撑起来的神权国家。为表达对鸟、天和树的崇拜,他们造出了著名的青铜神树;为表达对太阳的崇拜,他们造出了宛如汽车方向盘的太阳轮形器;为表达对祖先的崇拜,他们造出了巨形纵目青铜面具……“宗教祭祀增强了王国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但为凸显神权而营造大量神器祭器,远远超过了王国的承受能力。过度的人力、物力集中和财富消耗,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和社会冲突。”赵殿增说,大约在商代后期,三星堆神权王国逐渐失去了控制能力,最终导致生存灾难。
铜太阳轮形器(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约在距今3200年左右,三星堆的人们发现这些神圣的器物似乎已经“失灵”,于是通过一两次盛大而奇异的祭祀,把平时放在神殿中的神器和祭器搬到一起,对着西北方神山中的天神和祖先,举行了最大和最后的祭典。然后,他们打坏、焚烧了全部神器和祭器,有序埋藏于祭祀坑中,表示送回天上神界和祖先之处,神殿等建筑也同时被毁。随后,王国的统治中心迁到如今成都的金沙遗址,由此开始“十二桥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杜宇氏蜀王”时代。
3000年前的成都平原呈现出一派森林密布、河渠纵横、动物繁多的景象。摄于金沙遗址博物馆大型半景画(吴传明摄)
从三星堆到金沙,体现了古蜀文明不同部落间的权力更迭。赵殿增说,虽然杜宇氏蜀王仍然继承了祭祀的传统,但宗教神权只是维持统治的一种方式,他们更注重用实力和武力扩大地盘。对内“教民务农”发展生产,对外则在汉中、宝鸡前线地区率先创造了“巴蜀式铜兵器”、建立自己的军队。“杜宇氏蜀国”最终为成都平原水患所累,被带领民众治水成功的“鳖灵氏”所取代,在距今约2600年左右进入了“开明氏蜀国”时期,直至公元前316年被秦国所灭。
在赵殿增看来,三星堆文化纵然神奇瑰丽,但它并非一种独立的文化,而是中华文明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好证明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与生机勃勃。
三星堆博物馆第三展厅 皇天后土 人神共舞—祭祀大典(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殿增说,川西平原新石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较晚,大约距今5000年左右,才从西北山区和长江中游等处逐步进入。在茂县营盘山遗址发现的彩陶,被认为可能是源自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他们从岷江上游翻过岷山、进入到川西平原时,慢慢发生了变化:先创立了什邡“桂圆桥文化”,再进入三星堆创造了“三星堆一期文化”。在距今4500年前后,从长江中游进来了一支会筑城的人群,让古蜀文明与同样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古文化有了直接的关系。
三星堆古文化遗址(图片来源于网络)
等到进入青铜时代的夏、商、周时期,在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和比较落后的社会形态下,三星堆王国虽然继续保持神权国家的面貌,但仍以特有的方式与中原及周边文明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与交往。“比如此时,商代甲骨文就根据‘纵目’形象,开始将三星堆古国记录为‘蜀’。‘杜宇氏蜀国’还参与了伐纣灭商的战争,成了为‘理想的中国’而奋斗的‘方国’之一。”赵殿增说,后来的“开明氏蜀国”与秦、楚等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具有独特礼仪制度的军事强国。直至公元前316年蜀国被秦国所灭,在汉武帝前后最终融入到汉文化之中,才成为多元一统的“现实的中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