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江安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发布时间:2018-10-31 09:55:00 浏览次数: 【字体: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源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

江安县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根据毛泽东发出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和“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按党中央、四川省委、宜宾地委的指示,江安县委具体组织领导开展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从1964年至1980年,共历时16年。全县城镇的下乡知青,包括自贡市、宜宾市(时为专区)及川安化工厂、火炬厂等军工企业来江安落户的知青,江安城镇支援西藏波密县、黑龙江853军垦农场的知青,累计达到7858人。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调整国民经济的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精兵简政。实行精兵简政和压缩城镇人口,是克服当时经济困难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办法。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为主要标志的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影响,从1960年开始,全国各地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这主要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工农业生产下降,尤其是在大跃进中,随着基本建设规模的加大和重工业战线的拉长,全国大部分地区工业、文教事业发展过快过急,大批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职工和城镇人口增加过多,农村劳动力严重被削弱,使得农业生产发展更加缓慢,农民负担过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财政赤字扩大。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精减干部职工,压缩城镇人口,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1962年至1963年,江安县动员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落户,从事农业生产,共下放安置6692841人。当时主要是成户下乡,老少都有,不是专门动员知识青年个体下乡落户,只是倡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4年,江安县当年在城关镇共动员知识青年95人上山下乡,分别以知青小组的形式到怡东公社岩区的3个大队17个生产队插队落户。1964年知青下乡分两批动员,第一批是7月21日下乡39人,第二批是9月23日下乡56人。

为解决下乡知青分散插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1965年12月,江安县委根据中共中央西南局、四川省委、宜宾地委“关于创办社办场重新安置城市知识青年”的要求,建立了怡东公社青年林场,把怡东公社各生产队的知青集中到青年林场生产劳动,只留了凉水井生产队知青小组8人继续插队,与林场集体安置方式作对比实验。

1966年5月18日,城关镇和梅花镇动员应届初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共61人,上山下乡到怡东公社青年林场的高屋基和马伏寨两个分场集体安置。

1966年12月至1967年1月,“文化大革命在江安县全面展开,怡东青年林场的知青纷纷返城返校,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并于1967年将户籍全部迁回原籍。怡东青年林场自行解体,上山下乡运动因发动“文革而中断。

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革命委员会(196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筹备领导小组,四川省人民委员会逐步停止行使职权。196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作出《关于同意成立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的批示》,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宜宾地区革命委员会分别部署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开始了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68年11月,江安县首先把1964年下乡的知青全部动员返回农村然后从1969年1月起,集中半年时间,把因“文革”而积压的“老三届”(66级、67级、68级)初、高中毕业生,分别下放到全县41个公社的各个生产队插队落户。同时,还按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宜宾地区革命委员会安排,接收安置了自贡市、宜宾市(现翠屏区)下放来江安县的知青1248人,集中到铁清、滥坝、底蓬3个区的各个公社插队落户至1969年底,全县下乡知青达2481人。

从1969年起,上级对知青下乡统一规定,凡学校毕业后不符合留城条件的学生,一律上山下乡。下乡主要以分散插队落户为主,可以按地区、系统的对口公社,成片下乡;也可以投亲靠友,自行联系生产队,挂靠下乡。至1973年底,全县下乡知青达到4441人。

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后不久,国家就开始在下乡知青中征兵、招工、招生,部分知青因此离开了农村,全县下乡知青人数常年保持在4000人左右。

为解决好下乡知青分散插队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1975年起,按照上级安排,大力推行集体安置下乡知青,以各种场、园、队的形式,把知青集中起来生产生活。江安县至1977年止,共举办各类农场、林场、茶场、园艺场等共232个,集体安置下乡知青1885人,占应集体安置知青总数的80%。1977年11月,宜宾地区下乡知青集体安置工作现场会在江安召开,向全地区推广江安经验。

1976年9月21日,江安县革命委员会动员本县知青援藏,共安置25人上山下乡到西藏波密县。

1977年6月和8月,全县分两批动员县城和集镇知青490人支边,到黑龙江省853军垦农场参加生产。

1978年12月12日,中央批转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纪要,决定压缩知青上山下乡规模,积极安置已经下乡的知青回城镇就业。江安县通过招工、兴办大集体和新集体等多种形式,大力安排下乡知青回城镇就业。到1980年12月底,全县留在农村的下乡知青只有55人(其中本县47人,外地9人)。稍后,全县下乡知青除4人自愿留在农村外,全部安置回城镇,江安县的上山下乡运动全部结束。

江安县历时16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下放和安置城镇知青7858人到农村社队和边疆农场。知青们在农村参加各种艰苦劳动,接触了农业生产实践,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为传播城镇文化知识,开发农村、建设边疆作出了一定贡献。全县下乡知青中,有36人入党,1067人入团,160人进入县、区、公社、大队、生产队各级领导班子,400多人担任农技员、赤脚医生、民办教师、会计、出纳、保管等工作。后来,一批知青还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人才,在不同岗位上取得一些成就。但是,由于上山下乡运动没有考虑知青群体的实际问题,把大批知青“一刀切”下放到农村,一度失去了在城镇升学和就业的机会,耽误了一代人的正常成长。1970年起开始虽在知青中招工、招生,但因“僧多粥少”,“走后门”之风严重,毛泽东批示“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批知青下放农村后的再次就业问题。

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本身出发点是好的,为国家解决了城镇就业压力,让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忆苦思甜”再教育,但大批知青因此失去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造成高端科技人才生成的断层,同时,还增大了财政负担,全县由上级财政安置知青的专项拨款就达252万元。知青家庭也为子女在乡下增加了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农村也因为安置知青,不同程度加重了农民负担。下乡知青分散插队,许多实际困难无法解决,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总的说来,江安县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在推动生产、解放生产力等方面,是失大于得。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