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对外经贸跨越发展 开放水平全面提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
1978年,我国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此后,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相继开放,形成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开放的格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同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2015年,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2016年,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2018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了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40年来,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跨越,区域开放布局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对外投资合作深入推进,我国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着手进行全面整顿(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货物贸易不断开拓新格局,实现历史性跨越
货物贸易既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又是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加快动力转换和结构调整,市场主体更加活跃,货物贸易伙伴更趋多元,我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步伐更加坚定。
(一)货物贸易总量高速增长。
货物进出口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1978年到2017年,按人民币计价,我国进出口总额从355亿元提高到27.8万亿元,增长782倍,年均增速达18.6%。其中,出口总额从168亿元提高到15.3万亿元,增长914倍,年均增速为19.1%;进口总额从187亿元提高到12.5万亿元,增长664倍,年均增速为18.1%。按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4.1万亿美元,增长198倍,年均增速达14.5%。其中,出口总额从97.5亿美元提高到2.3万亿美元,增长231倍,年均增速为15%;进口总额从109亿美元提高到1.8万亿美元,增长168倍,年均增速为14.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努力适应外贸发展新常态,进出口形势明显好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对世界贸易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仅为0.8%,在全球货物贸易中列第29位。随着货物贸易额稳步增加,居世界的位次逐步提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货物贸易规模相继超越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2009年起,我国连续9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2013年起,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并连续三年保持这一地位。2017年,我国进出口占全球份额为11.5%,货物贸易重回全球第一,其中出口占比为12.8%,进口占比为10.2%;我国也是增长最快的全球主要进口市场,进口增速比美国、德国、日本和全球分别高出8.9、5.5、5.4和5.3个百分点。
1978年的邓小平(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二)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贸易方式更趋合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大力开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采用了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等贸易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1981年的6%逐步增长到1998年的53.4%。此后,随着我国货物贸易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推进,加工贸易占比开始缓慢下降。一般贸易占比从2010年起重新超过5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眼于调结构转方式,不断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工贸易占比由2012年的34.8%下降至2017年的29%,一般贸易占比由2012年的52%上升至2017年的56.3%。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90年代实现了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46.5%;到1986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开始超过初级产品,达到63.6%;2001年起,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超过90%,占据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绝对主导地位;2017年,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占出口比重分别为94.8%和5.2%。1985年至201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从16.8亿美元增加到1.3万亿美元,增长785 倍,年均增速达到23.2%,占全球市场的份额升至17%以上,我国已经连续9年保持机电产品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地位。同期,高新技术产品占我国出口比重从2%左右提高到28.8%。
1978年9月14日,邓小平视察大庆油田(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
(三)贸易市场日趋多元。
1978年到2017年,我国的贸易伙伴已由40多个发展到2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美国、东盟、日本等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自2004年起,欧盟和美国已连续14年位列我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17年中欧、中美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5%和14.2%。我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2011年起,东盟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我国出口市场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7%提高到2017年的12.5%。
2018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取得了丰硕成果,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从中受益。2013-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值33.2万亿元,年均增长4%,高于同期我国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速1.4个百分点,成为货物贸易发展的一个亮点。
1978年10月,邓小平观看空军部队训练表演后,同飞行员握手(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
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成为对外贸易增长新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服务贸易体系,近年来随着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我国专业服务领域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服务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行业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特征逐步显现。自2014年起,我国已连续四年保持服务进出口全球第二大国地位。
(一)服务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服务进出口总量迅速增长。1982年到2017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从46.9亿美元增长到6957亿美元,增长147倍,年均增长15.4%。其中,服务出口增长84.4倍,年均增长13.5%;服务进口增长230倍,年均增长16.8%。2013-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累计进出口3.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7.6%。其中出口1.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5%;进口2.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0.7%。2017年,我国服务出口增幅达8.9%,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口的最高增速;出口增速比进口高5.5个百分点,7年来我国服务出口增速首次高于进口。
服务贸易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1982年到2017年,我国服务出口世界排名由第28位上升至第5位;进口由第40位上升至党的十八大以后的第2位,并连续五年保持这一地位。2005年到2017年,我国服务进出口占世界的比重由3.2%上升至6.6%,其中出口占比由3.2%上升至4.3%,进口占比由3.2%上升至9.1%。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
(二)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服务进出口以旅行、运输和建筑等传统服务为主。1982年,三大传统服务占比超过70%,其中出口占比78.3%,进口占比64.9%。随着我国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新兴服务优势不断显现,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等发展迅速。1982年到2017年,我国新兴服务进出口总额增长213倍,年均增长16.6%,高于服务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5.9%,进口年均增长16.3%。2017年,新兴服务进出口2161亿美元,同比增长9.3%,高于整体增速4.2个百分点,占比达31.1%,其中出口占比47.6%。新兴服务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和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同比分别增长20.1%、32.6%和21.8%。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向客人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
三、利用外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开放水平,促进投资便利化,改善投资环境,利用外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成为全球跨国投资主要目的地之一。
(一)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小,方式以对外借款为主。198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22.6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10.7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9.2亿美元。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利用外资方式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利用外资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2013-201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580亿美元。201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363亿美元,规模是1983年的60倍,年均增长12.8%。截至2017年底,实有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近54万家。2017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自1993年起利用外资规模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外商投资企业在扩大进出口、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12.4万亿元,占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44.8%,缴纳税收2.9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8.7%。
1980年7月6日,邓小平在峨眉山风景区听取风景区总体规划汇报(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二)利用外资结构日趋改善。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经历了第二产业规模增加、比重上升,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模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过程。这与我国经济结构由以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相一致。党的十八大以来,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外资更多地流向高技术产业。2013-2017年,服务业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174亿美元,年均增长9.6%。2017年,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占总额的比重为27.4%,较2012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8.4%。
区域布局更加合理。我国利用外资经历了由特区逐步扩大到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再向内陆推进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外资集中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省,许多中西部省份甚至没有外商直接投资。随着开放的深入,外商投资企业逐步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2017年,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83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增速领跑全国;西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43.2%,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
1980年7月11日,邓小平在重庆登上东方红轮,视察朝天门码头(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三)外商投资环境持续改善。
外商投资管理体制逐步优化。2014年以前,我国对外商投资项目全部实行核准制。2014年《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出台,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由全面核准向普遍备案和有限核准转变,目前96%以上的外商投资实行属地备案。作为指导管理外商投资项目依据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自1995年首次颁布以来,已先后修订7次,外商投资准入大幅放宽,限制性措施削减至63条,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开放水平大幅提高。2018年,我国进一步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开放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方式,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17年,我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较2013年跃升18位。中国外商投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都实现了重大变革,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1981年,邓小平视察新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
四、对外投资合作蓬勃发展,质量规模迈上新台阶
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的桥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区域到全球的发展过程。
(一)规模不断攀升,能力日益提高。
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跻身资本输出大国行列。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只有少数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开办代表处或设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尝试性发展。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82-2000年,我国累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278亿美元,年均投资额仅14.6亿美元。2000年,我国提出“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2-2017[1]年,我国累计实现对外直接投资1.11万亿美元。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1246亿美元,是2002年的46倍,年均增长29.1%,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2017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48万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形式逐步优化,由单一的绿地投资向兼并、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扩展,企业跨国并购日趋活跃。
1983年12月,邓小平会见台湾同胞代表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对外经济合作蓬勃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在外承揽业务的规模快速扩大。2002-2017年,对外承包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1.98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4万亿美元,年均增速均超过20%。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巴经济走廊”中能源、交通、电力等领域重大项目推进落地,埃塞俄比亚首个国家工业园正式运营,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口项目顺利完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为沿线国家带来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顺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国与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中国企业在传统基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产能富余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产能合作。 2015-2017年,我国流向装备制造业的对外投资351亿美元,占制造业对外投资的51.6%。中国装备制造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中国高铁、中国核电等亮丽的国家名片。
1984年2月,邓小平登上中山市罗三妹山。下山时,工作人员请他走原路,比较好走。邓小平说:“我从来不走回头路。”(来源:南方日报)
(二)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对外投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从初期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制造业,到目前已覆盖全部国民经济行业门类,投资结构由资源获取型向技术引领和构建全球价值链转变。2016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七成分布在第三产业,主要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金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交通运输、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正在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金融、生产、服务和创新网络。
1984年10月1日,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群众游行的北京大学学生,突然举起“小平您好”的横幅,通过天安门广场(图片来自网路)
(三)区域布局日益广泛。
对外投资伙伴多元,区域广泛。2016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在全球190个国家(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总数的比重由2003年末的60%提升到81%。区域分布上,对亚洲投资9094亿美元,占比67%;拉丁美洲2072亿美元,占比15.3%;欧洲872亿美元,占比6.4%;北美洲755亿美元,占比5.6%;非洲399亿美元,占比2.9%;大洋洲382亿美元,占比2.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2015-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486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累计额的比重超过10%。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3630亿美元,占同期新签合同额的50.5%;完成营业额2308亿美元,占同期完成营业额的47.9%。
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邓小平检阅人民解放军三军部队(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
五、多双边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发展
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国或地区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切实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全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融入多边贸易体制,坚定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机制,建设性参与全球经济治理。2015年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宣告成立,这是首个由我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机构,目前已拥有遍及全球的87个成员,具有全球代表性和影响力。
1985年6月4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轻轻伸出一根指头——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后来被外媒形容的邓小平“一指禅”裁军百万,让世界为之震惊!(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
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实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欧会议等区域性合作,在推进多边经济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我国已签署16个自贸协定,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等,已签署的自贸协定中,零关税覆盖的产品范围超过90%。2017年,我国与自贸区伙伴的贸易额(不含港澳台)占货物贸易总额的25.8%。我国还在推进多个自贸协定谈判,2012年启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是目前亚洲正在建设的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涵盖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经济和贸易规模占全球的30%。
1992年1月22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仙湖植物园参观(新华社发,来源:人民网)
新时代开放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向未来,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创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纪元。
来源:四川省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