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清代巴蜀《易》学文献举隅(二)‖李冬梅

作者:李冬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2-07 11:34:42 浏览次数: 【字体:

清代巴蜀《易》学文献举隅

(二)

李冬梅

有清一代,经学复盛,超迈前代。就巴蜀地区而言,学者探赜索隐,研经著述,不乏其人其著。据杨世文先生《清代四川经学著述简目》考证,清代巴蜀地区“周易类”著作大概有114种,足见此时巴蜀《易》学之繁荣。笔者前文曾就姜国伊、冯世瀛、艾庭晰、萧德骅之《易》学著述做有简要概述,现再以孙澍、钟瑞廷、唐宗海之《易》学著述为对象加以考察,以见清代巴蜀《易》学之成就与特色。

孙澍《增补太玄集注》

孙澍,生卒年不详,字雨庵,号雨皋,又号子皋、春皋,郫县(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任綦江教谕。期年即告归,与其兄孙錤建古棠书屋,闭门治学,著书不辍。尝辑刻《古棠书屋丛书》,自著《春皋诗集》《春皋文集》《增补太玄集注》等。清嘉庆《郫县志》卷28有传。

西汉扬雄以为经莫大于《易》,故拟《易》而作《太玄》。《太玄》是中国儒家早期的拟经作之一,系依据汉代浑天说的理论以及《太初历》的成就,仿《周易》卦、爻、辞、象、变、占等原理创作而成。全书原本包括《玄经》《玄说》《章句》三部分,今本《章句》已佚,仅存经、传两部分。在数理方面,与《周易》“倍偶法”相对应的是,《太玄》则蕴含了“一分为三”“以三统众”的原理。其经文部分,以一二三为三方,四重之以为八十一首,形成一玄统三方,三方生九州,九州生二十七家,九九乘之以成八十一首的太玄学体系。其传文部分,共有《玄首》《玄冲》《玄错》《玄测》《玄摛》《玄莹》《玄数》《玄文》《玄掜》《玄图》《玄告》十一篇,拟《易传》“十翼”以解经。其中《文》拟《文言》,《摛》《莹》《掜》《图》《告》拟《系辞》,《数》拟《说卦》,《冲》拟《序卦》,《错》拟《杂卦》。在哲学观念上,此书融会《易》、老,以“玄”为最高范畴,笼括天、地、人,建立起一个思辨性极高的思想体系,这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扬雄《太玄》一书自面世以来,一直不断被后人传衍,号称“太玄经”。

三国以后,历代注释《太玄》者尤众。朱彝尊《经义考》卷269著录自宋衷、王肃、陆绩、虞翻、范望以下至于清初,即有各类注《太玄》著作60余种,俨然形成一种“太玄学”。其重要者有晋范望《太玄经注》、宋司马光《太玄集注》等。有别于一般学人只将《太玄》视为“拟易”或“拟圣”之作,甚至认为《太玄》是“以艰深文其浅易”的看法不同的是,司马光非常推崇《太玄》,他说:“《玄》者,以赞《易》也,非别为书,以与《易》角逐也。”又说:“然《易》天也,《玄》者所以为之阶也。”他自云是在反复研读《太玄》数十遍之后才明白的,他说《太玄》主旨是“合天地人之道以为一”,称赞“扬子云真大儒者邪!孔子既没,知圣人之道者非子云而谁?”因此他不仅为《太玄》作注,而且还依仿扬雄的做法,也作了一部“易学”著作《潜虚》。

孙澍《增补太玄集注》就是以司马光《集注》为基础,对其脱误之处,予以增补,从而以明训诂之作。是书凡4卷,扉页题“太玄集注”,署“道光辛卯鹅溪孙氏藏板”。卷前依次为孙澍《古棠书屋丛书序》《古棠书屋丛书目录》、司马光《太玄序》、孙澍《序》、孙澈《读太玄》,以及司马光的《读玄》《说玄》《太玄》。正文4卷,其内容是卷1至卷3为九九八十一首,且卷1首附《玄首》《玄测》二传,卷4署襄陵许瀚注,为《玄摛》《玄莹》《玄掜》《玄图》《玄告》《玄数》《玄冲》《玄错》《玄文》九传,后又附《太玄历》。

是书撰著之缘由、经过,孙澍《自序》有具体述说。其云:“扬子云盛称其《太玄》,有宋司马温公为之集注。予少闻其书而未之见也。比壮,假余学《易》,读诸家注疏,条分而缕晰之,可谓备矣。然求所以著是《象》《系》是辞者,则冒昧无解焉。窃计扬子以《法言》拟《论语》,《太玄》拟《周易》,必深达于天人之故,愈欲观《太玄》,最后始得其书阅之,曼漶渺冥,苦无端绪。继又读许瀚传《太玄历》,乃得有以窥扬子之用心。”又云:“家兄瘦石,曩尝考订《玄首》《文》,并次《玄摛》《莹》《掜》《图》《告》《数》《冲》《错》八章,凡篇为作小注,散于《首》《测》赞词之间,而后《玄》之文义大备。澍从瘦石讲授,不揣固陋,即今所得前明唐子畏影钞宋本,增补温公《集注》脱误二百五十余条,以明训诂。”可见孙氏昆仲二人皆治扬雄《太玄》,兄孙澈考订《玄首》《玄文》,又次八章,每篇为之作注,散于赞词之间。《首》犹《彖》,《测》犹《象》,晋范望已散于赞词之间,孙澍此法盖渊源有自也。弟孙澍少好《太玄》,尝读诸家注疏,条分缕析,可谓备矣。故后承兄之学,以唐子畏影钞宋本为准,增补司马温公《集注》之脱误,凡250余条。并附许瀚所传之《太玄历》,以此见扬子之用心。

孙澍所注之体例是,凡前人之注未备而加之曰“增”,前人之注已阙而足之曰“补”。“增”“补”二字皆框起,后连“澍曰”,注文清晰可辨,一览即知。再看孙澍所增、补者,亦殊多可取。如“戾”次四之“夫妻反道,维家之保”,以“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解之,可谓得《太玄》法《易》之本义。又以“交”次七之“交于鸟鼠,费其资黍”,当孔子曰“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之义,可谓合其义。又于《玄错》之终“成”注之曰:“《易·杂卦》首乾终夬,盖夬以五阳决一阴,决尽则为纯乾,故曰‘君子道长’。《玄错》首中终成,盖成准既济,为中之极功,故曰‘功就不可易’。”可谓能阐明六位既济定之大义。如此等等,足见孙澍不仅为司马温公《集注》增补脱误几百处,也是扬子《太玄》之一大功臣,故其《自序》也说:“然则为是役也,罪我者其为《太玄》夫,知我者亦为《太玄》夫!”

据清道光十一年(1831)五月己未孙澍序,及卷3、卷4末尾题签“道光辛卯岷阳孙氏雕于鹅溪小学到来生隐心之斋春皋澍”,知此书成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收录于孙氏所刻《古棠书屋丛书》。

钟瑞廷《易学探源》《易象显微》

钟瑞廷(1805—1884),字薇垣,号梅花瘦人,晚年更号维圜居士,世称薇垣先生,蓬溪石板滩场(今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象山镇)人。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日诵千言。清咸丰九年(1859)中举人,依例授中书科中书。然因时局动荡,遂绝意仕进,退隐林泉,以著书自娱。曾主讲蓬莱、蓬山、象山、经义四书院,学生数以千计,故有“学人之宗”之美誉。钟氏治学广泛,经史百家之书,靡不窥究,一生著述颇丰,有《易学探源》《易象显微》《学人要语》《道德经辑要》《阴符经注疏》《守寨方略备览》《兵法阵法篆要》《保命延年录》《龙溪诗草》等。光绪《蓬溪县续志》有传,亦可参考蓬溪知县宋家蒸《钟瑞廷墓志铭》以及三台岁贡冯大中《梅花瘦人传》。

钟氏学于蜀中大儒双流刘沅,乃槐轩学派传人,平生研精理学,有得则笔之于册,存以自騐。其学尤邃于《易》,所著《易学探源》《易象显微》皆致力以理为主,而兼及象数。

其中,《易学探源》凡上下2卷,清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及清光绪《蓬溪县续志》均有著录,今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钟氏红雪山房刻本传世。此本扉页题“易学探源易象显微合刻”,署“蜀北薇垣钟瑞廷著”。卷首有清同治十年(1871)钟瑞廷《叙》,以及是书之《义例》《目录》。正文辑著内容,上卷依次为《河图说五则》《洛书说四则》《旧作洛书金火易位论》《图书总论二则》《旧作观易玩河图洛书七古一则》《伏羲先天八卦图说五则》《文王后天八卦图说四则》《先后天总论三则》,下卷依次为《伏羲大圆图说》《八卦相荡图说》《八卦相错图说》《十二辟卦图说四则》《伏羲大方图说》《文王六十四卦次序综图说》《文王六十四卦反对变不变图说三则》《孔子太极图说二则》《旧作太极图赞》《古太极图来子太极图合论》《先后天性命图说四则》。另《目录》及卷下首页皆有“蓬溪钟瑞廷薇垣氏辑著”“男永绍定显祚子介安良承参校”字样,可见此本乃是钟廷瑞自著,后经四子钟永绍(子介)、钟永定(子安)、钟永显(子良)、钟永祚(子承)参校,而刊刻于红雪山房。

在钟氏看来,“《易》本《河图》《洛书》而作,《图》《书》实《易》之渊源也。上古人心浑噩,至伏羲风会渐开,天出《图》《书》,洩露大道机缄,以启圣人之智。伏羲则之,始画八卦,重为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无非即生人性命之理,寓于象数,使人穷理尽性,以致于命,象不可废、亦不可执,数不可无、亦不可拘,而要以理为主”。然“历代先儒不解《图》《书》,或疑之而不信,或拟之而妄言,其于圣人画卦之由、设卦之意,渺不知其何自。至邵子极力表章,程朱宗之,二图乃传于世。惜邵学偏长于数,卦画诸说,虽穷工极巧,揆以性命之理,多不相涉。后儒不察,互相尊崇,自是谈《易》之家,大都不出范围”。因此钟氏“心窃疑焉,意其精蕴必不止此”,“因拟《河图洛书解》与《洛书金火易位论》,以明《易》为性命之书”。后又读其师刘沅《槐轩约言》与《观易内编》,更是恍然于大传。可见,钟氏认为圣人作《易》,是为了顺性命之理,这在孔子早已明明言之,但诸儒却未之思耳。于是钟氏遂“纂辑《易学探源》一册,首列《河图》《洛书》,次《羲文卦图》《孔子太极图》,并附唐师《性命图》于后,博采诸家之说而探其源。其有前人图说未尽善者,即旧解节取之。前人图说未见及者,参己意增补之”。这可谓钟瑞廷辑著《易学探源》一书的缘由及宗旨,盖以理为主,兼及象数,从而以明《易》实为性命之书也。

《易象显微》8卷,清光绪《新修潼川府志》及清光绪《蓬溪县续志》有著录,今存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红雪山房刻本。此本扉页有左中右三栏,中栏题书名,为“易象显微”;左栏题“板存红雪山房”,右栏题“光绪丙申岁新镌”,为刊刻版本和时间。正文凡10卷,卷1前有清光绪九年(1883)钟瑞廷《叙》,接下依次为《凡例》11则,以及《八卦取象歌》《分宫卦象歌》《上下经卦名次序歌》。每卷首署“蓬溪钟瑞廷薇垣氏注释”“男永绍述子介谦永定显祚子安良承校刊”,是此书乃钟瑞廷注释,后经其五子钟永绍(子介)、钟永述(子谦)、钟永定(子安)、钟永显(子良)、钟永祚(子承)校刊,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刊刻于红雪山房。

钟氏受学于双流刘沅,得槐轩先天易学之要。平生精于《易》,对经、传、图皆有深研,主于理而兼象数。宋家蒸《钟瑞廷墓志铭》就说:“先生壮岁即志在圣贤,酷爱子舆氏(孟子)存心养性之学,而未悉其用功之要。遍阅诸先儒语录,亦难一贯。后闻止唐刘子悉其传,遂执贽往事,尽所学。至是,益殚精焉。其论学以心性为纲,伦常为目,静存动察,克治扩弃为功,诚恒为要,力践有得,笔之于书。于《易》尤邃,一时学者宗之。”冯大中《梅花瘦人传》亦云:“于书则六经、子史、浮屠、庄老及兵家韬钤之属,靡不窥究,而尤精于《易》。其治图象、卦爻,贯穿穴注,凡天人性命之奥,类皆轩豁呈露,其要皆约乎中庸之旨,范乎民生日用之常,一破当世谶纬、占验、神奇诡诞之说。”于此可见钟氏治《易》之旨趣。

《易象显微》钟氏自叙述其撰著缘由也有类似论述,其云:“昔伏羲则《图》《书》而画八卦,八卦互相摩荡,自成六十四卦,此《易》之体也。文王系彖,周公衍爻,按卦画立象,此《易》之用也。自晋王弼埽象谈理,象义失传。明万历间,吾蜀来瞿堂求溪注《易》,因孔圣错综中爻之说,始将卦象悟出,令人知文周当日,近取远取,并无一字虚设。”但“顾讲《易》诸家,推衍其义,或略而未详,或泛而不切”,于是钟氏“每遇一象,务将前后反顺,正喻夹写,尽情发挥,不惮笔墨之烦,以显其义,集成名曰《易象显微》”。是此书以易象为主,承明来知德《周易集注》注易之法,用象数结合义理来注释《周易》。其注释体例是既有正义,又有广义和总义,旁征博引诸家之说,颇为完备。

《易象显微》与《易学探源》集中展现了钟氏的易学思想与成就,奠定了钟氏在巴蜀易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胡文魁《挽钟瑞廷》就盛赞说:“易著千秋业,人为一代师”“不上长安去,瞿塘后一人。”胡氏将钟瑞廷称之为明代来知德之后研究《周易》的第一人,足见其评价之高。

唐宗海《医易通说》《医易详解》

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彭县(今四川省成都彭州市)人。中西医汇通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早年先攻儒学,后因父病,乃留心医学,医技高超,名闻三蜀,声誉远播。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进士,授礼部主事,迁居京、沪、粤等地,亦以医闻名。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授广西来宾知县。次年,扶母柩返川,途中染疫,病故于乡。唐宗海擅长内科,特别是对各种出血病症研究尤深,尝用11年时间著成《血证论》,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法,充实、发展了中医学的气血理论,至今仍为临床医家治疗出血病症所遵循。又试图将中西医学理论互相融会贯通,提倡“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短”,撰成《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成为中国医学“中西汇通”的先驱者。另著有《本草问答》《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以上五书合称《中西汇通医书五种》,著称于世,《清朝文献通考》评述曰:“近世医家,喜新者偏于西,泥食者偏于中,二者未将中外之书融合贯通,折衷至当……唐氏慨之,研精覃思,著此五书,执柯伐柯,取则不远。”除此之外,尚有《医易通说》《医易详解》《六经方正中西通解》《痢症三字诀》等书。《清史稿》有传。

唐宗海在践行中西医汇通的过程中,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从理论上客观地证明中西医学全无抵牾,只能以比附的方式说明二者的近似处,这显然于“汇通”上有所不足。因此唐宗海又致力于医易研究,希望借助《易经》与中医学的相通,进而与西医医理作紧密联系。其云:“余每谈医,辄引《易》义,听者多河汉其言。不知人身脏腑本于天地阴阳,而发明天地阴阳者,莫备于《易》。虽近出西学,窥测算量、光电化热、汽机制造,无不精奇。然推究其理,一一皆具于《易》中。故吾说《易》,每参西学。”于是唐宗海作《医易通说》以实践其理想,又云:“惟于《易》道,《易》有合于医理者必引伸之,为医学探源,为《易》学引绪,尤愿中国通儒共参《易》旨,泰西贤士同明《易》道,以参赞天地之化育,则诚盛德大业矣。”

是书以《易》理作为论述的主轴,而以医理、西学之说贯穿其间。书凡1卷,共10篇,依次为缘起、考辨、总纲、太极、两仪、四象、先天八卦、天干、地支、花甲,全书通过论述《易经》理论,并联系中医的病理、病症,将医学与《易》学在实践中结合在一起。

总而言之,唐宗海将中医理论的阴阳学说与《周易》中的太极、阴阳生成说加以紧密结合,并以人身生成转化为证,确立了《内经》阴阳理论与《周易》阴阳理论的互通。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盈虚消长规律,正提供了传统医学阴阳方法论的发展与完善。同时,唐氏运用医学实践探求《易》理,又运用《易》理来阐发医学原理,认为《易》是医学之源,医为《易》学之流,主张会通医易,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医理论,实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医易通说》今传版本主要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清宣统元年(1909)成都文伦书局铅印本、民国六年(1917)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等。

《医易详解》与《医易通说》一脉相承,系对医易关系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书凡1卷,分后天八卦、八卦方位、八卦取象、人身八卦、重卦、六子、辟卦、月候、交易、不易、互卦、爻位、序卦、杂卦、引伸15篇。从内容上来看,全书着重论述人体八卦与气化理论,以医易相通立论,可谓独具风格。

《医易通说》与《医易详解》是唐宗海研究医易相通理论的两部重要著作,《通说》从总体介绍是书产生缘起及《易》理大意,《详解》则分述医易同源及卦爻精义。二书形式虽有别,但主旨则一致,都是基于《易》理,探讨医易之关系。所以说唐宗海从医学实践中反推《易》理,不仅为传统医学的理论根据找到合理的源头关系,还进一步驳斥了《易》学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处,这正是理论与实践互证相成的最佳典范。

《医易详解》今存清光绪三十年(1904)文汇堂刻本以及民国六年(1917)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等,其中千顷堂书局石印本每半叶14行,每行36字,单鱼尾,版心上方题“医易详解”,下方标页码,共16页。扉页正面书“医易详解天彭唐宗海容川著上海千顷堂书局发行”,背面书“民国六年春月千顷堂书局石印”。字体工整,版面清晰,乃现存之善本。

图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冬梅(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