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在师法经典中深刻认知文学价值——以《红楼梦》为例||孙伟科
在师法经典中深刻认知文学价值
——以《红楼梦》 为例
孙伟科
文学价值纵横谈
从创作生产的作品数量而言,从作家个性的自由展示和充分发挥程度而言,从读者在文学中获得的精神滋养而言,中国当代文学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是,我们今天能否产生与历史上的经典相媲美的作品呢?能否有与这个深刻巨变时代相称的伟大作品呢?
文学要走向“高峰”,我们首先要面向“高峰”,面对过去经典作品所标识的高度。汲取文学经典的精华和养料,重新认识文学书写在当今时代的价值,是迈向文学“高峰”不可或缺的宝贵经验和历史借鉴。《红楼梦》作为文学经典的代表,是曹雪芹的呕心沥血之作,它的成书过程、内容深度、创作方式、传播途径和经典化过程等,都诠释着文学价值得以生成的奥秘,对于我们理解当今时代的文学书写依然具有启迪意义。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红楼梦》(资料图片)
文学价值的生成有赖于正确、科学创作精神的引领
曹雪芹的家族从大富大贵到穷困潦倒,让他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落差,饱尝了世间冷暖。《红楼梦》是以他和家族的故事为素材、为原型创作完成的。在家人和朋友们的支持下,他在悼红轩中开始写作。动笔之初,他不满二十岁,耗费了十年光阴精雕细琢,又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增删修改,三十岁左右时《红楼梦》的正文部分基本形成。但此时的作品已经超越了“自家事”,超越了说教与训诫性质的《风月宝鉴》,超越了宣扬色空观念的《情僧录》。小说主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正是作者思想升华、自我蝶变和精神涅槃的结果。这就表明,作家只有具备“十年磨一剑”的创作精神,才能战胜创作上的“浮躁”心态。当今的文学创作环境或许更为复杂,但是文学的本质价值和内在逻辑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作家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保持充分的耐力,保持沉潜的功夫,一味地醉心于功利、一味地向金钱低头是无法创作出经典作品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一生只完成一部作品,这需要什么样的定力和魄力?即使完成后,他又花费十年的时间不停地修改,炼字炼句,校正“大旨谈情”的立意,以求能达到心中的“尽善尽美”。即便如此,曹雪芹在定稿阶段依然没有付梓出版,而是让书稿在志同道合、审美趣味大致相同的友人之间传阅并征求修改意见,直到他突然撒手人寰也未能全部改完文稿,作品最终只能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读者中间流传。随着时间的累积,在读者的口口相传和印刷刻本的大量传播中,《红楼梦》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历代读者都被作品纯正的笔触、丰满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细腻的情感、本真的人性、深刻的哲思,共同铸造了《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的“充实之美”,其中既隐含着作者完成艺术作品的艰辛过程,还包孕着作者独上高楼的精神痛苦,那些不被世人理解的创作初衷,不被俗世理解的主人公塑造,都成“谁解其中味”的浩叹。不向“世俗”妥协,不向“风潮”低头,不为“时尚”迷惑,可见曹雪芹内在力量的强大和审美信念的坚定。所以说,创作一部好作品,是需要强大精神力量支撑的。一部作品如果没有形成独立的精神空间供人们安放真善心灵、寄托美好向往,是绝对不可能成为经典的。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经典的代表,蕴含着文艺创造的基本原理,也彰显了文艺创造的最高追求,这在其他艺术经典,如但丁、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作品中也同样存在,他们共同示范了艺术创造的规律,传达着文学书写的本质价值。文学经典借助生动的语言韵律、巧妙的语言运用,构建让读者畅游其间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无限敞开,而又五彩缤纷。
文学价值的生成有赖于深深扎根社会生活和时代的土壤
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通常都反映出特定的社会景观和生活风貌,为人们理解历史和认识社会提供重要途径。曹雪芹如果没有对当时的社会生活进行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奉献出《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
“全景式”要求作家具备从有限内容中展现无限生活空间的能力,有深度、有广度地面对现实生活。“显微镜式”要求作家具备观察与表现生活的能力,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内容。要实现二者的结合,是一个更高的追求。《红楼梦》有史诗般的壮阔书写和宏观描摹,也有一般人捕捉不到的生活细节,比如“凤姐理家”“晴雯撕扇”“鸳鸯抗婚”“厨房风波”“惜春画园”“香菱学诗”等,这些人物成为艺术画面中的“织锦”亮点,是《红楼梦》“多主题”复调演进的充分体现。
同时,《红楼梦》不仅以“一家事”写“百家事”,囊括了一个时代的基本风貌和发展趋势,而且用显微镜的方式展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别是贾宝玉身上所蕴含的“人学”内容深度,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艺术高度。正是这种“充实为大”的审美追求,使曹雪芹成为视域空前、境界超凡、穿越古今的伟大作家。
对社会生活宏观俯瞰与微观透视有机融合的《红楼梦》,是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但作者不是知识的炫技派。其中的“百科知识”是盐溶于水的,无形无色,却能随着对人物的理解、对故事的揣摩、对结局的比较而确确实实地“味之”“知之”。这是因为曹雪芹始终在时代的氛围之中沉入生活的现场,从中洞悉生命价值和世事规律。
所以,作家只有充分尊重生活、积极拥抱时代,创作才能有内在的魂魄,而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家只有以个体“小我”的笔触书写时代“大我”的故事,以敏锐的感悟力牢牢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将独特的创造精神与审美情感注入社会现实之中,才能创作出拥有深刻思想、生活气息和审美格调的作品,引发人们对于时代和生活的深入思考,这是文学书写永不过时的追求和价值。
文学价值的生成有赖于在承续优秀传统基础上自觉创新
好的作家都是艺术上的不懈创新者。如果过去的人物塑造与性格类型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过去的艺术风格不能与当下的时代相称,那么,作家就必须勇于开拓、善于创新,不断在艺术上扩充更广阔、更深远的发展空间。好的作家之所以能够实现创新,与之不断深化生活与艺术关系的认识密切相关。
《红楼梦》体现着生活的“原态性”,小说的内容所表现的人物、故事和结局犹如“还原”生活。扎根于生活的大地,对世事人情有更深入的体察,才能找到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是敢于告别一切老套路、旧写法的根据与底气。曹雪芹在小说中明确表明,他不写伤时骂世的小说,不写侮人妻女的小说,不写才子佳人的小说,不写千人一面、千人同腔的小说,所以《红楼梦》才能成为鲁迅所说“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的作品,这就是曹雪芹在艺术追求上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在当下,作家更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写作风格,发掘新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方式,用优秀的作品书写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传递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体验,在创新中为真、善、美赋予新的内涵,让文学的书写价值更具多元和丰富的样态。
文学经典中所蕴藏的思想伟力、道德高度、审美情趣和诗性智慧等,正是它们得以成为“高峰”的奥秘。文学经典往往独树一帜、别开生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能在尊重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向上方挺进,持续向高处攀爬,用心向深处发掘,从而在文学的天空下耸立起新的“高峰”,为时代树立起新的文学坐标,给读者以新的审美享受和心灵启迪。
来源:《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6日14版
作者:孙伟科(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艺术学系系主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