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悠悠逢此生 情系修志缘||李长清
悠悠逢此生 情系修志缘
李长清
古人说“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说明地方志编修的重要。而真正认识到这种重要性并参与其事,于我而言,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天命之年以后,我有缘全程参与第二轮《新津县志》的编修。志书出版后,我留聘在成都市新津区地方志办工作一直到现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经意间,今年我已七十有五,又迎来了即将开展的第三轮修志工作。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几多话语,油然付诸笔下。
初次参与志稿撰写
1979年,我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知青生活,被调回新津县二轻系统工作。1982年,全县第一轮修志工作已全面启动,我所在的二轻系统被安排承修《新津县二轻工业志》,遵循众手成志的规律,局里除安排张康泰、徐舟两人担任正副主编外,还要求下属各单位也要派人参加撰稿,我就是其中领导安排的单位撰稿人之一。
虽然在农村当知青时我曾担任民办教师,并且有过教初中语文和历史课的经历,但对志书编纂的相关体例要求和志稿撰写的基本章法,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当时,我三十多岁,可谓初生之犊不畏虎,竟爽快地一口答应了领导的安排。
我们这些基层单位的撰稿人,并非专职从事这件事情,各人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比如我,当时是新津县制鞋厂副厂长,要主管全厂的生产安排。我负责撰写的志稿内容,要反映新津制鞋业的历史和现状。记得当时在有关新津制鞋业的历史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主要是靠走访调查,从老辈从业者中采访搜集口碑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间冬季御寒多是百姓人家自行制作布鞋,只在城关地区和永兴、兴义、花桥等场镇,先后曾有“御风”“新双”等10余家鞋店,全是自产自销。经过反复细致的采访、整理、取舍、撰写,最后终于如期完成了从解放前到80年代初改革开放时制鞋业状况的撰稿任务。
李长清(右一)与单位职工探讨布鞋产销场面
在完成《新津县二轻工业志》过程中,我虽只是一个配角,事后却也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并且增长了书本之外的知识。过去我只知道孙膑是战国时代的一位军事家,通过这次撰稿才知道,旧时新津制鞋业行会“孙祖会”所供奉的“开山祖师”就是这位孙膑。还生平第一次听到了“一孙膑,二庞涓,二人仙山把道炼,今天才有靴子穿”的民谣。
多年后,我曾看到清代新津儒学教谕曾习传对修志的一段感想:“予思志之作也,非仅供一邑之观摩,实以备国史之采择。政治良法备于斯,人文风气备于斯,自天地之大及动植之微,亦无不备于斯。”我心中深以为然,从此,志书“备物昭轨”的特点,在我思想上留下深深印记。
有缘第二轮编修县志
经历第一次参与志稿撰写20多年后,2004年7月,成都市召开了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会议。会后,新津县地方志办公室及时制定编纂工作实施方案。2005年5月,经第一轮县志主编王志芳老先生等人推荐,当时的地方志办主任周小毛介绍,我与另一人到新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编写《新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志》,作为试点、积累经验,以指导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
在此期间,联社领导给予我们很多支持与配合。记得初到联社,毫无金融知识的我在收集资料时,连“资金头寸”的术语也搞不懂,联社的办公室主任便耐心地给我讲解,直到我弄懂为止。由于信用联社的档案整理保存良好、分类有序,为我们搜集入志资料提供了极大方便。2005年12月底,我们顺利完成志书编纂任务。
2006年初,我被安排到县地方志办总编室经济部类编辑部。在此期间,我受到了恩师王志芳先生很多指教,老先生是我中学时的教导主任,还教过我的历史课,我们之间原有深厚的师生之谊。这次修志,虽然80多岁的他已在家休养,但我每次拜访他,先生都给了我很多鼓励。
至今犹记得先生曾以清代学者章学诚的“尽三长”教诲我,作为一个修志人,要如何“尽三长”呢?那就是“识足以断凡例,明足以决去取,公足以谢请托”,先生的很多话,使我在以后的修志岁月中受益良多。第二轮修志启动后我写的第一篇文章为《搜集入志资料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这篇文章受到各方面好评。
在第二轮续修县志的工作中,我具体负责金融、商业贸易、服务业等篇章,指导相关单位收集了400多万字的资料并编成了《资料长编》,亲自撰写了县志志稿10多万字。2012年8月,第二轮续修县志的工作顺利结束,志书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发版。我在县志的附录部分,写了《新津修志史记略》,总结了从隋唐至建国后第一轮修志的历史。同时,在编纂年鉴的过程中,我还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写过《年鉴初稿撰写五议》,曾在成都市获优秀论文奖。
对旧志的整理校注
2012年第二轮续修县志结束后,总编室多数聘用的人员先后离开地方志办。时任县地方志办主任宋东兵找我谈话,希望我留下完成另一任务,那就是道光版《新津县志》的点校注释工作。宋主任强调说,整理旧志,是地方志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次对道光志进行整理校注,目的是发掘历史文化遗产,为资政、教化、存史,为振兴新津经济、文化服务。
后来由于其他原因,直到2014年才开始进行文字录入,由其他两位老师和我组成旧志整理小组,正式启动这一工作。
当时地方志办保留的道光志版本,是1922年乐至人吴荣本在新津任县知事时,将两本残存的道光十九年版志书相互凑合整理而成的版本,后又借到副县长文丕衡家藏的道光九年版志书相互对校。
旧志原著为清代行文的行款格式,是无句读的繁体字竖排本。要准确点校注释这本旧志,是一项很艰苦的任务。其内容涉及儒、释、道及历代典章制度、古代天文学、文字学、音韵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在校注过程中,我时时有绠短汲深的感觉,有时遇到难解的问题,可以说是昼思夜想,绞尽脑汁。比如我在点校注释章仇兼琼传时遇到这样一句:“后之人不详世系,或以为契苾、执失、侯莫陈之族”,在对后句断句注释时,起初我不了解“契苾”是古族名,“执失”是复姓,“侯莫陈”是中国古代极为少见的三字复姓,起源于北魏少数民族。标点断句时反复再三,饱尝百思不得其解的滋味,最后在搞懂了上述概念后,我才正确地进行了断句和注释。
道光志经过我和两位同仁数年的共同努力,终于顺利出版,并获得四川省第十九次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参加这次校注工作,使我对“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句古人格言有了前所未有的体会。
编著风土人文丛书
2018年起,我和同事何毅豪根据新津县地方志办安排,开始挖掘诸多新津历史文化元素,先后编著《新津文脉》《新津史海钩沉》《你所不知道的新津》等系列风土人文丛书,在成都志界形成新津自己独有特色,在业界获得好评。
在此之前,我主要从事资料的编辑工作,写文章的时候并不多。自从接受编著风土人文丛书的任务后,我便努力在写作能力上下功夫。记得我写的第二篇文章题目为《走近清代新津读书人》,这篇文章在“方志新津” 公众号发表不久,很快就被“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在“历史文化”栏目转发,这大大激发了自己的信心,接着又有《历代诗人咏新津》《新津:物阜民丰的鱼民之乡》等好几篇文章先后被“方志四川”“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发布。
清代时,新津是一个移民众多的地方。他们在新津或拓荒置业,或经商致富。根据志书中的记载和到太平、永兴的实际走访,我写了《清代新津移民略记》一文,这对研究清代新津移民的历史,算是一块引玉之砖吧。另外,在文化遗迹方面,我还写有《新津二王庙寻踪》等考证文章。
回顾这几年在编著风土人文丛书过程中,我先后写了30多篇文章。在写作中体会到,写一篇文章,要参阅很多资料,这对自己也是一种难得的提高。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些文章也是对方志文化的一种普及,这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新津应该是有好处的。
情系修志再出发
2024年上半年,我参与了《新津灯谜志》和《新津历代诗文楹联选注》的编纂工作。最近,新津区镇村志编纂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全区第三轮续修志书同样也迫在眉睫。年逾古稀的我,深感任务光荣而艰巨。几十年来情系修志的我,虽已是伏枥老骥,但却仍然是壮心不已。特别是每想起唐人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诗句时,更是暮气为之一扫,仿佛年轻了许多。在居家养老之前,决心发挥余热,当好铺路石,站好最后一班岗,为第三轮续修志书再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方志新津
作者: 李长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