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以诗歌“导航” 沿金牛道而来的诗人
以诗歌“导航” 沿金牛道而来的诗人
“自古诗人皆入蜀”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文学地理现象,既是对诗人的赞美,也是对蜀地的至高评价。的确,千百年来,无数诗坛的“大咖”都到访过蜀地,而作为蜀外进入成都的最后一个驿站,天回,见证了一路风尘仆仆的诗人,承载了金牛道上的诗情漫漫。
1
明皇幸蜀 成都繁盛 金牛道通四方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天,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失守,唐玄宗李隆基逃向蜀地,一个叫天回的小镇幸而进入了历史的视线中。
1955年成都地图上的天回镇(图源:成都市金牛区档案馆)
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点从中原一带转移至长江流域,成都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大城市之一。《元和郡县志》称:“(扬州)与成都号为天下繁侈,时人称扬、益。”于是“扬一益二”之说在中国历史记载中开始出现,成都的繁盛也为天下人所熟知。
唐代繁华的商业与温暖湿润的自然天气及成都平原闲适安逸的山水生活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们入蜀游历,即使有“蜀道之难”的阻碍,也难以抵挡诗人们入蜀的脚步。在这些入蜀的诗人之中,沿着金牛道而来的占大多数。
古蜀道和金牛道示意图(图源:新华社)
金牛道是古蜀历史上首次见于史书的道路,是古代四川与中原交流、贸易的最主要通道,也是后来修建的川陕公路的基础,同时,它还是狭义蜀道的最核心部分,被称为“入蜀咽喉”。
金牛道全程共600余公里,其线路为从汉中经勉县西南金牛驿,南折入五丁峡至宁强县,再转西南经牢固关和黄坝驿,进入广元棋盘关,此后再经明月峡、五里峡和石柜驿,以及嘉陵江绝壁上的飞阁栈道后,渡过嘉陵江,到达要塞昭化,经牛头山,过剑门关,再经翠云廊和梓潼七曲山大庙,入绵阳后经过天回驿到达成都金牛坝。据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自成都……道路平坦……唐人诗文已尽状摩之能事。”由此可见,金牛道地势相对平坦,容易行走,成为众多诗人选择入蜀的通道。《唐代交通图考》中亦有记载:“新都至成都不过四十八里,其间已有天回驿。”天回是诗人入蜀路途中的重要一站。
金牛道拦马墙
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脉络,细数这些从金牛道而来的部分代表诗人,领略他们笔下的氤氲诗情。
2
皆入蜀!沿金牛道而来的诗人们
卢照邻是“初唐四杰”中最先沿着金牛道入蜀的,他出任益州新都尉一职时,在被贬之路上写下了《早度分水岭》:
丁年游蜀道,班鬓向长安。
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
马蹄穿欲尽,貂裘敝转寒。
层冰横九折,积石凌七盘。
重溪既下漱,峻峰亦上干。
陇头闻戍鼓,岭外咽飞湍。
瑟瑟松风急,苍苍山月团。
传语后来者,斯路诚独难。
卢照邻的入蜀之路是惆怅的,在他的笔下,蜀道冰冻三尺,怪石嶙峋,疾风驰骋,无不体现出蜀道之“难”,这难的是蜀道,也是他的内心写照。
“天才少年”王勃在卢照邻以后入蜀。与卢照邻被贬入蜀为官不同,王勃入蜀,似乎纯粹只是为了旅游。唐乾封三年(668年),王勃因一篇《檄英王鸡》被唐高宗逐出王府,在好友杨炯的宽慰下,踏上了漫漫蜀道前往成都游历散心,于是从褒斜道转至金牛道,从大散关到天回驿,在蜀道之上留下了三十首纪行诗。他不会想到,这组作品竟是巴蜀旅游史上个人旅游的最早记录。
很是享受这趟入蜀游的王勃,认为蜀地是“宇宙之绝观”,是安逸悠闲、别有洞天的旅游佳境,他还在路途中记录了:“五月癸卯,余自长安观景物于蜀,遂出褒斜之隘道,抵岷峨之绝经”(《入蜀纪行诗序》)。这篇《入蜀纪行诗序》也是全唐诗中第一篇在题目中直接写有“入蜀诗”的作品。
古柏参天的金牛道(图源:四川文旅厅)
在之后数年,骆宾王和杨炯也陆续入蜀。成都的历史古迹、山水和美景为他们的诗文创作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也留下了难忘的经历。
初唐四杰(图源:成都市情网 )
自初唐四杰后,入蜀诗人渐多,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诗圣”杜甫。“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木皮岭》),杜甫用脚一步步地丈量了蜀道。他从秦州出发,走陈仓道和金牛道南下利州(今广元),最后抵达成都,沿途南行,每历一地,都以诗纪行,将蜀道的人文地理纳入诗中。杜甫的两组入蜀纪行诗,共二十四首,组合在一起,就是对蜀道的实地考察和完整记录。这24个点位,串点成线,勾勒出了一幅蜀道山水图,千里山川,跃然眼前。唐代孟棨《本事诗》就明确了杜甫经历陇蜀诗路后不久,将沿途所见、所思、所感都细致入微地以诗做了表达,“故当时号为‘诗史’”。
杜甫在成都度过4年的时光,是他人生里一段难得的快乐安稳时光。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杜甫一生创作的1400余首诗中,其中有200余首是在成都写下的,更是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传颂千古的名诗。
成都杜甫草堂中的杜甫像(图源: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除杜甫外,还有这些诗人与蜀地、与金牛道、与天回驿情缘颇深。
高适自长安入蜀出任彭州刺史途中,经金牛道而下时写下了《赴彭州山行之作》: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
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
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
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
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岑参经过骆谷道、金牛道抵达成都,再南下前往嘉州任刺史一职。在蜀道之上,他留有诸多描写山川雄奇的诗篇,如《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盼判官》:
不知造化初,此山谁开坼。
双崖倚天立,万仞从地劈。
云飞不到顶,鸟去难过壁。
速驾畏岩倾,单行愁路窄。
平明地仍黑,停午日暂赤。
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
与时忽开闭,作固或顺逆。
磅礴跨岷峨,巍蟠限蛮貊。
星当觜参分,地处西南僻。
陡觉烟景殊,杳将华夏隔。
刘氏昔颠覆,公孙曾败绩。
始知德不脩,恃此险何益。
相公总师旅,远近罢金革。
杜母来何迟,蜀人应更惜。
暂回丹青虑,少用开济策。
二友华省郎,俱为幕中客。
良筹佐戎律,精理皆硕画。
高文出诗骚,奥学穷讨赜。
圣朝无外户,寰宇被德泽。
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
“诗佛”王维从大散关经褒斜道、金牛道入蜀,留下了大量诗歌创作,如《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王维还在出蜀后画有《栈阁图》《剑阁图》《蜀道图》,可见蜀地之行给王维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明月峡栈道(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元稹多次往来于蜀道,其诗云:“七过褒城驿,回回各为情。”(《遣行十首》)充分说明诗人游历蜀道的次数之多。元稹一生中曾有两次入蜀经历,在其《使东川组诗》并序中,他自述在元和四年出使东川,共作诗歌三十二首。从这个序中可知其入蜀的路线为,由骆谷道转金牛道,经利州、绵州到达梓州。在此次入蜀途中,他留下了二十二首纪行诗歌。
李商隐赴蜀任职,路过剑阁,途经金牛驿时,想起“秦开蜀道置金牛”的故事,写下了《井络》:
井络天彭一掌中,漫夸天设剑为峰。
阵图东聚燕江石,边柝西悬雪岭松。
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
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
以此警示野心家不要妄图凭借形势险要的蜀中割据分裂国家。
晚唐五代诗人韦庄,一生曾两次入蜀,其中第二次便是从陈仓道到褒城、汉中,然后转金牛道入蜀,有诗《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云:
绿杨城郭雨凄凄,过尽千轮与万蹄。
送我独游三蜀路,羡君新上九霄梯。
马惊门外山如活,花笑尊前客似泥。
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
唐代之后入蜀的诗人极多,最重要的自然是陆游,沿金牛道而来,一首《剑门道中遇微雨》便是他和蜀道最真挚的缘分。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在蜀地纵情山水、心怀国家,创作诗歌1000多首,留下了诸多代表作。如“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梅花绝句》)、“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病起书怀》)的千古名句。在他离开蜀地后,回忆起成都附近天回驿的模样, 想到花蕊夫人笔下“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题天回驿》)的城北驿站,心中有感,在其诗中化作“天回驿畔江如染,凤集城边柳似搓”(《偶思蜀道有赋》)的深深眷念。
图片由AI生成
无数的诗人沿金牛道而来,在蜿蜒的栈道间镌刻下不朽的思想,从卢照邻的惆怅到王维的洒脱,从杜甫的沉思到陆游的眷念,每一位诗人都在金牛道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无数的诗篇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金牛道的历史长河,闪耀了天回的千年传奇。
来源:方志金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