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论坛】非遗中典型而极具张力的民间文学||孟燕

作者:孟 燕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29 15:50:42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非遗中典型而极具张力的民间文学

孟 燕

一、非遗语境下的民间文学

自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民间文学就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成为非遗名录的第一大类别。

民间口头文学是与人类相生相伴的一种古老的艺术样式,或者说曾经的民间文学就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从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采编自民间的《诗经》中的“国风”,我们不难窥见古人通过民间歌谣的形式,抒发来自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曾经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唱道,“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一辈辈的讲述、传唱、演绎(小戏),民间文学就在这种集体的无意识中,传达人们想要表达对社会历史现实生活的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因此,我们说民间文学是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与生俱来的人民性成就了绵延数千年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民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典型、极其重要的一个类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定义的五个方面里,民间文学与四个方面相关:一是它系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二是它讲述、演唱的过程,带有表演的成分(小戏等更是直接的表演),所以有的研究学者把故事讲述者称为演述者(见北师大教授万建中《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四川卷》序言);三是它往往是某些仪式、节庆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如婚庆歌、建房歌、丧葬歌等,本就是仪式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神话、史诗等民间文学有不少内容就是古人以当时的认知对自然界和宇宙事物的叙述和解读。

二、60余年四川民间文学成果概述

四川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间文学资源十分丰富。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曾被川东民间流传的竹枝民歌所打动,依曲调写多首竹枝词而声名远播。限于篇幅,这里简要罗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开展非遗保护后的民间文学出版成果及采录特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家的重视下,四川省集中对藏族史诗《格萨尔》、彝族史诗《勒乌特依》等开展采风、调研。先后出版《四川民间故事选》《四川民歌选》《大巴山红军传说》苏东坡相关读本(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大凉山彝族故事选》《杜鹃与李贵阳》《青蛙骑手》等民间文学作品集。

20世纪70年代由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教师带领,进行有针对性的田野考察。《少数民族神话故事选》《望娘滩》《阿叩顿巴》等一大批民间文学优秀作品付梓面世。随着四川省格萨尔研究办公室的成立,《格萨尔》这部世界上最长史诗的搜集、研究、翻译、出版也都有序开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袁珂先生出版《中国神话史》《神话传说词典》等,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此间对民间文学的关照方式,主要是确定主题后进行专项的采集,以笔录为主。

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正式启动“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项目(为“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中的三项),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田野普查、搜集、整理在全国展开。科学性、广泛性、代表性贯穿整个编纂的全过程。四川省最终以出版故事上下卷、歌谣上下卷、谚语一卷画上圆满句号,这近600万字的鸿篇巨制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应该说这次大规模且深入的普查是空前的,摸清这三类民间文学在四川的家底,及时地抢救和保护其日渐式微的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最令人瞩目的成就。此次采录更多使用录音机的手段,整理时相对更忠实于讲述者的语言。体裁范围内的题材应收尽收,为民间文学的进一步挖掘、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民间文学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提供有利条件。

利用“三套集成”的普查成果,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按专题推出《四川民间文学丛书》(6册)、《羌族民间故事选》等,各市县也都陆续出版大量民间文学专集。较高水准的研究文章、书籍纷纷面世,如《萧崇素民族民间文学论集》《四川民间文艺60年论文集》《彝族民间文学概论》等,掀起民间文学收集出版研究的新高潮。

随着国家对非遗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加,民间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有效传承。如用数字化方式录入保护;对非遗主体的讲(演)述人、演唱者给予命名、补贴,鼓励教人授徒;组织故事会、民歌大赛;开展民间文学进校园活动。种种保护及合理利用的方式,让民间文学在新时代延续中华文脉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7年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编纂包括史诗、小戏、说唱、俗语、谜语等体裁更为多样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项目,成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级重点工程。截至2022年,四川已出版《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四川汉族分卷》《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四川汉族分卷》《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格萨尔四川卷》。此期的特点是更注重记录正文以外的讲述(演唱)者的语境,包括环境、语调、肢体动作及听众的反应等。

三、面临的困境及创新发展简析

通过调研新出版民间文学卷本情况,发现新的能够补充曾经的四川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故事、歌谣和谚语并不多。这一方面表明当年的普查较为彻底,另一方面说明随着城镇化的社会变迁和时代的深刻变革,传统民间文学赖以生存的土壤也在逐渐萎缩、消失,像其他非遗面临的生存危机一样,其日渐式微的趋势难以改变。因此,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激发对民间文学的珍视、珍爱的感情的同时,创新保护和发展的手段也显得更为重要。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种类繁多,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其呈现的危机情状也不尽相同。

下面主要以民间故事为例。保护民间文学的原真性是其要义,但传统讲故事的场景消失不在,多样化娱乐方式的选择留给讲故事的空间逼仄,用方言讲的故事也随着年轻一代普通话的普及而难以为继或趣味尽失,更主要的是随着老一辈故事篓子的逝去,传承链断裂……我们于2022年在成都市征集满族流传的狭义的民间故事,结果几乎很难找到。神话、传说故事的情形略好些,民歌因在各类民俗节庆活动中的参与度高,传承保护的力度也相对更好。

由此总结出一些民间文学发展中带规律性的态势和需要专家学者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民间故事由口口相传转化为文字进而成为书本中的民间文学已是必然。

2.在数字化录入保存的同时,让优秀的民间文学传递的民族精神,成为新时代文化自信不竭动力,需要精选符合时代主题的故事内容,配上符合当代审美的插图,出版成系列精品图书,以利于传播。

3.社会发展的标准化是趋势,在影视、出版(特别是儿童读物)中通用的普通话标准,也使得在非遗中强调的地方语言特色逐渐淡化、缺失,这些矛盾该怎样解决,需要探讨。

4.传承人因改善生活而不得不远离家乡,脱离其原来民间文学产生的环境所带来的传承难以为继的问题。

5.经典民间故事用多种艺术手段改编。如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改编成的“梁祝”音乐作品,业已成为经典。其他如“哪吒闹海”“花木兰”“葫芦娃”“水漫金山”等,是已改编成动漫、电影、游戏的成功案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应该创新更多让大众尤其是年轻人乐于接受的多媒体表达方式,真正用当今世界能听懂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6.其他如寓言故事的教育性,笑话故事的娱乐性,神话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反映的不屈、顽强的精神等等,都是值得深入挖掘的故事宝藏,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或许传统民间文学口耳相传的特质今后已不再专属,但经过记录、数字化存录、多媒体转化等,蕴含数千年文明成果的民间文学极具张力,必将焕发出生生不息的时代活力。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孟 燕(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