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今天,是他94岁的生日!又一份来自非洲的礼物已送达……
94年前的今天
一位名叫“袁小孩”的男婴出生
长大后
他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学农的大学生
再后来
他成为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
研究、应用与推广
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
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2021年5月22日
他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不知不觉间
他已经离开我们3年多了
每每在网上看到他老人家的视频
总有种错觉
仿佛他从未离开我们
今天(9月7日)是
故事中的主人公
袁隆平诞辰94周年
让我们一起致敬与缅怀袁老
🌾🌾🌾
1
袁隆平刚出生时叫“袁小孩”
6岁时曾立志将来一定要去学农
1930年9月7日
北平协和医院
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响彻了产房
这位新生儿的父母
还没来得及
给这个刚出生的孩子想名字
出生登记材料上
只写着“袁小孩”3个字
当时为“袁小孩”接生的妇产科大夫
是被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
她没有想到
这个孩子将成为
未来家喻户晓的“杂交水稻之父”
“袁小孩”在兄弟姊妹六人中
排行老二
小名叫“二毛”
因出生于北平
后来取名为袁隆平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随后
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
华北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袁隆平一家决定南迁
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
袁隆平的童年及青少年时代
主要是在武汉和重庆度过
高中毕业后
他面临着升大学的选择
1949年
天性热爱自然的袁隆平
怀揣年幼时对“田园乐”生活的向往
决定学农
当时,他选择了地处重庆北碚的
相辉学院的农学专业
1950年,袁隆平
又转入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大学时期的袁隆平
他一直生长在大城市
在风华正茂的时候
选择学农实在是出人意料
后来他回忆说:
“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
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
满园里郁郁葱葱,
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
一串串鲜艳的果实。
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
美得我当时就想,
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批学农的大学生
袁隆平深感要学以致用
做一番事业
帮助农民提高粮食产量
改善他们的生活
2
让所有人不再挨饿是终生追求
为了催芽,他把种子绑在腰间
1953年7月
23岁的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
服从分配
他来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
安江农校任教
1957年7月,袁隆平(第二排左四)与同学合影
袁隆平最初从事的是
红薯育种研究教学
1960年前后
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
普遍吃不饱饭的情况
让他深切体会到了
什么是“民以食为天”
他回忆那时说:
“肚子空空,身体没力,双腿没劲。
晚上睡觉,被窝冰凉,
始终也睡不热,身体没能量嘛。”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
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
奉为终生的追求
于是
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
20世纪60年代初袁隆平专注科学研究
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
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
然而袁隆平立志要突破这个瓶颈
为了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他吃了早饭就下试验田
带个水壶,带两个馒头
中午不回来
一直到下午四点左右才回来
上半身太阳晒,很热
下半身踩在冷水中,很凉
他每天在几千几万的稻穗里寻找
手拿放大镜
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
像大海捞针一样……
功夫不负有心人
袁隆平终于在1964年发现了一株
“天然雄性不育株”
这意味着攻克杂交水稻育种的难题
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为了加快水稻培育
从1968年开始,每年10月之后
袁隆平就带着助手
辗转湖南、云南、海南、广东
和广西几省份之间
为水稻找到更温暖的环境
在路途中,袁隆平为了催芽
就把种子绑在腰间,用体温温暖种子
长此以往,他落下了腰疾
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布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获得成功
从1976年到1987年
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
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查阅植物杂种优势相关资料
3
他是一个不服老的人
一到超级稻田里,就不累了
1984年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
袁隆平被任命为中心主任
他的科研工作重心也转向了长沙
1995年
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
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
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013年
他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
终身成就奖
2019年
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
2019年9月,袁隆平荣获“共和国勋章”
袁隆平一生
成就斐然,获表彰无数
但他一直惦记的,仍是“下田”
用他的话来说:
“一到超级稻田里,
我就兴奋起来了,就不累了!”
2017年,袁隆平在山东考察海水稻长势
袁隆平被授予
“共和国勋章”的现场
有记者问他:
“您拿完奖后有什么打算?”
他说:“明天还要到田里去,
晚上睡前我就在想,
我的超级稻长得怎么样了?
有没有病虫害?气候是不是干旱?
我还得算算,一亩田有几千万谷粒,
算起来不得了。”
面对“共和国勋章”至高的荣誉
他感叹说:
“这对我是一个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还要攀高峰。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
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
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几十年如一日
他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
与农业科学发展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90岁高龄时
他还在写论文
研究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
只要听说试验田哪里可能要达标
他都要去现场“打卡”
他不服老,也不喜欢被称呼“袁老”
2020年9月7日
他90岁生日当天
许下了生日愿望
希望第三代杂交水稻
双季亩产3000斤早日实现
这个愿望在同年11月2日实现
当天,在湖南衡南县
双季稻亩产实现了
“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
超世界纪录
得知这个消息
他高兴得像个孩子
2021年年初
他还坚持在
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即使在重病中
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在医院,他每天都向医务人员询问:
“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
因为他担心温度
对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4
他的“禾下乘凉梦”
正在一步步实现
袁隆平曾说自己有两个梦
“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的超级稻,
长得有高粱那么高,
穗子有扫帚那么长,
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我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第二个梦,
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如今,年轻一代科研人员
正在续写他的“禾下乘凉梦”
在袁老离开的这三年多时间里
他生前牵挂的稻田
迎来了一个个好消息
他的“禾下乘凉梦”正一步步实现
🌾2021年10月🌾
湖南省衡南县2021年南方稻区
由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
双季测产为1603.9公斤
创造新纪录
🌾2021年11月🌾
浙江省龙泉市
袁隆平生前参与研发的新品种
巨型稻“巨丰5号”喜迎丰收
巨型稻平均高度可达2米
单穗实数粒比普通稻多3倍
🌾2022年12月🌾
随神舟十四号返回的
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运抵北京
其中包括中国空间站里的
水稻结出的种子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
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实验
航天员还在天上收获了再生稻
水稻在空间站结出种子
收了一茬又一茬
航天员陈冬畅想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在月球甚至火星上
都能实现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
🌾2023年8月🌾
广西贵港种植的巨型稻喜迎丰收季
长而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
巨型稻的稻株高达2米
根深叶茂,每亩产量1100斤
🌾2024年8月🌾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早稻数据
湖南早稻播种面积1816.4万亩
总产量146.6亿斤
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近日,湖南衡阳常宁市罗桥镇湖波村,农民驾驶农机抢收早稻(图源:湖南日报)
5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也将照进现实
9月3日
央视新闻报道中
一段“袁隆平墓前
有一碗来自非洲农民的大米”的视频
再次吸引了许多网友关注
这碗大米见证了中非友谊
在袁隆平去世之后
2023年
马达加斯加原农业部官员菲利贝尔
特地来到湖南长沙
在袁隆平院士的墓前
献上了这碗来自马达加斯加的
杂交水稻大米
近日
隆平水稻博物馆
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一小袋产自非洲国家
冈比亚的杂交大米
这份礼物漂洋过海
辗转4个国家
最后转赠至隆平水稻博物馆
2008年
中方农业技术团队
决心用杂交水稻
帮非洲民众解决温饱问题
在袁隆平院士指导下
团队成功培育出
3种适合当地的高产杂交水稻种子
推动水稻产量
从每公顷平均2.5吨提升到了7.5吨
“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也是袁隆平生前最大的心愿
目前,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
引进种植中国的杂交水稻
中国杂交水稻
在这些非洲国家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结出了累累硕果
根据《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
首个3年规划
中国已向非洲派出500多名农业专家
培训近9000人次农业人才
截至2023年底
中国已在非洲
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推广了玉米密植、蔬菜栽培、
木薯快速繁育等
30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
惠及100多万非洲小农户
助力非洲国家减贫发展事业
如今当一颗颗稻种
填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
却道不尽我们
对袁老无尽的思念
@罗罗:袁爷爷走后,我都有好好吃饭,乖乖光盘,怀念袁爷爷图片
@张如意:虽然袁爷爷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还激励着我们,他的水稻还养育着我们,袁爷爷,永远怀念您。图片
@云端客:在袁老的影响下,我报考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怀念,感恩🌾
@Mr吴:袁爷爷您放心,我们的饭碗已经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了。
@之初:春种秋收,均与怀念有关!风吹过稻田,我就想起您!
回望袁老一生
他的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
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
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他始终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
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
不懈奋斗
风吹过稻田,我就想起您
致敬袁老,我们永远怀念你
来源:北洋之家(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社、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湖南日报、农业科技报、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长沙晚报、隆平水稻博物馆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