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纪实
赓续中华文脉传承相如文化
推动司马相如研究迈向新境界
——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纪实
费尚全
2024年6月21日,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在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县举行。蓬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石昆仑,南充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陈尚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杰出研究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名誉会长、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谭继和,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文学教授祁和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曹鹏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冯昊,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学中心主任徐希平,中华档案文献研究院院长、教授金生杨,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会会长、教授杨小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勇,四川音乐学院教授甘绍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房锐,成都市杜甫草堂博物馆研究馆员彭燕,邛崃市文联主席李志,西华师大文学院教授方新蓉,成都国儒雅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森,蓬安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光辉,蓬安县政协二级调研员、相如故城项目建设指挥部原副指挥长陈国胜,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副会长、蓬安县司马相如研究会理事长唐晓零等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成都、南充、邛崃司马相如研究会会员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2024年6月21日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合影(徐希平供图)
蓬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石昆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说,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成立以来,在省社科院关心指导下,在广大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下,全力发挥其学术研究、内涵阐释和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特殊优势,为蓬安相如故城保护开发、“我们的节日·七夕”省级示范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文旅项目、重要文旅活动的推动提供了专业指导和大力帮助,相如文化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影响力、传播力、感染力进一步增强。相如文化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蓬安作为司马相如的出生地,保护好传承好相如文化是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的务实行动,蓬安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推动相如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曹鹏程宣读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关于同意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变更法定代表人的批复》,并作了讲话。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学中心主任徐希平主持会员会议。大会筹备组组长唐晓零代表第一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他说,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守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按照章程规定开展活动,积极组织协调广大会员认真开展司马相如及其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持续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圆满完成了届内各项目标任务。成绩的取得,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悉心指导,蓬安县委、县政府鼎力支持,理事会精诚团结合作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五年,学会要牢记使命,坚守根脉,服务中心,持续推进司马相如及其思想文化精神的研究,深入阐发其当代价值,为建设现代文明贡献正能量。
会员大会上,筹备组副组长郑幼林作《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监事工作报告》、筹备组副组长李志作《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章程修改的说明》。
会员们对三个报告进行了审议,通过了三个报告的决议。会员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选出了理事、监事;通过了顾问、名誉会长、学术指导委员会名誉主席、主席、委员人选。
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预备会
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第二届会员大会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勇主持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第二届第一次理事会。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选出会长曹鹏程,副会长徐希平、张勇、房锐、甘绍成、彭燕、李志,秘书长兼法定代表人唐晓零;通过了《关于法定代表人的决议》。
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第二届负责人(左起:唐晓零、李志、张勇、甘绍成、曹鹏程、徐希平、房锐、彭燕)
参会人员在相如故城长卿祠参加了拜谒司马相如活动。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名誉会长谭继和宣读了自己撰写的《甲辰龙岁长卿祠堂祭文》(全文附后),领导大家向司马相如雕像三鞠躬,同时举行了雅集活动,进行了文艺表演,以表家乡人民对司马相如的敬仰之情。
谭继和老师宣读亲自撰写的祭文《甲辰龙岁长卿祠堂祭文》
2024年6月21日,谭继和(右五)、祁和晖(左五)、徐希平(左四)等在蓬安县相如故城长卿祠合影(徐希平供图)
会员们向司马相如塑像三鞠躬
文艺表演
文艺表演
附
甲辰龙岁长卿祠堂祭文
谭继和
维甲辰龙岁五月庚午朔十六日辛亥,诸学友同仁谨备华醑蘭馨之奠,敬祭天下文宗司马相如之灵:
巴山蜀水,盛产文宗。慧德引航,文亶百科通儒。辑安中国,武雋经纬雄图。龙腾鹤翥,文武经略蹑远。风雅化蜀,宗师首推相如。
生于蓬安,小名犬子,似初心类孺牛,不忘巴人哺育。长于成都,字取长卿,昭立言冠天下,仍忆蜀地乡愁。父老巴蜀,同根同源,无论难喻皆爱,植根檄文乡土。
君子淑女,文君相如,践行关雎亦浪漫,诗教礼乐留楷模。开西南夷,拓古蜀道,民族花灿融一体,心向中原貯一统。文心宇宙,赋迹锦绣,江山文物多繁盛,赋颂教化数风流。
更兼控引天地,导游仙之诗河。绝笔封禅,标识文化中国。琴台绿绮创蜀派,《流水》遨游太空。气候时书觅祖源,书法第一成就。
蜀学连珠遗产,天地沸羹洪荒,若非“非常之人”,岂能创新文化形态?如无家国情怀,孰思勇立时代潮头?虽仙逝两千载,民族磅礴定力,至今脉动。华夏烈火热忱,重熙兢化。故秦宓首创祭祀,子良初立祠堂。夫愿赋颂自然和谐天籁,深明人类命运认同大义。代代仰维往彦,熙熙八絃神庥。
文心垂范,固善推本。看今天新时代,民族栋梁永在,故城文脉重光。定当加深根脉魂研究,让四海传播文宗华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费尚全(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图片:除注明供图者外,均为作者提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