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成都宽窄巷子旁的神秘公馆‖王复加

作者:王复加 来源:永远的华西 发布时间:2024-06-04 15:09:10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宽窄巷子旁的神秘公馆

王复加

众所周知,成都市中心最繁华地段,有一条知名的老街——宽窄巷子。这里是成都核心区域,尤其在少城片一带,众多名人故居和公馆,都集中在这块宝地上。

虽经历次运动冲击,一些具有历史意义、价值连城的遗址遭到破坏,但位于蜀都大道宽窄巷子近处,仍有一栋神秘而漂亮的公馆存在。房屋是抗战初期四川省主席兼四川军管区总司令王缵绪的长子王泽浚所建,即原成都金河街43号王公馆(今柿子巷1号)。

王泽浚在抗战中因屡立战功,官至国民党第九绥靖区副司令长官兼第44军中将军长。

他于1931年至1937年间,将公馆建在金河边,占地10亩,仅主体建筑2100平米,是一栋三层楼一底层的豪华公馆,厅室多达30余间。该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金丝楠木,室内墙面是金丝木质黄色护板,厚实木质楼梯,每层都由两根一组巨大金丝木立柱相衬,凸显主人高贵地位。当初的设计图纸如下:

除这栋公馆主楼外,周边建有许多配套房屋也都十分美观,原第44军军部及警备部也在周围,另辟有大片花园、网球场、假山、溪流等区域。

比较特殊的是,该公馆的厨房是建在主楼外,有“君子远庖厨”之意。

整个内部的回廊可连接通往各处,站在公馆一楼宽大回廊上,就可观赏室外全貌风光景色;那尖立坡式屋顶,室内壁炉升出来的高耸烟囱,让这奇特公馆主楼,北欧异国情调十足。

只可惜,如今这主楼右边的花园和网球场、以及远离柿子巷口的老宅门和其内军营房屋、车库和一楼一底议事待客厅,都已被全部挤占拆除。原流淌的金河与两岸垂柳,以及离老宅门不远的跨河拱桥(通方池街和对岸人家)也全无踪影。甚至主楼左面的池塘、假山(其下为防空洞)和连接主楼所有回廊后院,包括厨房、粮仓、佣人宿舍及男女厕所、厨房外的水井和洗衣厅,包括主楼前大片林园全部被新建的商业用房占据,再也没有从前极高的观赏价值。

2022年拍摄了公馆背后,看出被水泥替换掉金丝木外部结构。

多年来,这所王公馆成为热门的全国电视剧组取景地,后被成都纳入首批历史保护建筑。

王缵绪公馆(治园公馆)规模更大,也位居历代行政官长宝地之处,但早被拆建为四川省公安厅大楼和四川省教育厅大楼之办公场所。

1923年8月15日,作者本人出生在成都市少城桂花巷8号。那是由花厅分隔成前后两院的大宅子,后院住着母亲、我和三弟、女佣、厨娘;前院住有十多名武装士兵守护。另有金汤街一处寓所住着三位如夫人。

作者本人稍大就生活在祖父无处不在的家庭里,那时就流传“南唐北李”之说。“北李”指人所熟知的著名作家巴金的故居。“南唐”指清末民初的唐家宅院(位于文庙街一带),与望江楼紧紧相邻。后来,唐家将宅地卖给了祖父王缵绪,改称“治园”公馆,其主解释为治理川蜀之意。在此引用“南唐”后人唐振常先生(当代著名文史专家)回忆称:“故居是四进大宅,大小房间六十多间,园中有戏台、假山、水池花园,还有西方园林及开阔的大草地,活动天地极为广阔不说,不出园子就有山可望、有湖可入、有水可涉,有桥可过,除鸟语花香外,尽让人美不胜收。”当年的治园公馆常常会集文化名流,如梁漱溟、姚石倩、曾默躬、黄宾虹、吴一峰等人物。成都文庙后街深宅大院(今省公安厅)可通陕西街、半边桥,该文庙后街府对面,一大排建筑是第四十四军军部。成都祠堂街离公馆很近,我总是先去祠堂街逛许多书店,再去春熙路或到玉带桥和西玉龙街一带旧书铺寻求好书。而外祖父胡春田(鲁舟)是四川兵工造币厂的总办,住在城中心西府南街一带,父女两处宅邸也都有士兵守护。

父亲王泽浚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时已任第四十四军第一四九师师长。王公馆建成时,他的袍泽亲友前来祝贺新居,都夸他“党国干城,军中少壮派”!可他为一事高兴不起来,因汪精卫要来成都,安排住在我家,父亲为此发火,但是军委决定又无法抗拒。就在人还没到时,一通电话打到家里直呼“汪公馆吗?”父亲对着话筒喊到“舔屁股,舔昏头了吧!”随之,汪精卫发出“艳电”,被宣告投敌叛国,父亲这才怒火消失。

恰在四川最风平浪静的1936年3月27日上午,由王缵绪负责一切费用开支,派四川著名金石家吴秋士代表川中书画界,乘机抵达北平邀齐白石入川。4月28日,齐白石携一家四口(齐白石、胡宝珠、齐良芷、齐良年),从北平出发,开始他此生唯一的一次入蜀之行,并有专人陪同搭乘太古公司“万通号”火轮船,沿长江经汉口、沙市、万县、嘉州,一路观景到了重庆。成都《新新新闻》提前13天就发布称:“此间王治易军长,素慕齐氏艺术,并与齐为故旧……”又于1936年5月15日《新新新闻》第一版刊出“王治易军长由蓉飞渝迎迓齐白石到渝……”经二则消息惊动的四川省党政军要员熊克武、鲜英、张群、李勂人、余中英等人,均通电表示前来出席王长官为齐接风洗尘晚宴。

席后,齐年逾古稀,颇感疲乏,不免强撑,便派侍卫陈子庄与黄宾虹陪同齐家餐后离席,下榻重庆王缵绪公馆休憩。

1936年5月28日,成都《新新新闻》第1版刊出:“王治易军长决于日内返蓉,昨日电其家人,为齐氏布置寝处。齐一家经小住重庆数日,即转道青城峨眉游览,不日再抵达成都治园公馆”。齐抵成都游览计划,身旁陪同的王治易军长告诉记者说:“峨嵋与青城山太高,齐先生虽想游览,可山势太高,车到山前终未能登上山去。”

可到了成都的“治园公馆”,让齐全家大开眼界。王将齐全家安排居住在园中之园,一座最富丽的庭院名叫青园。该园有小桥流水,楼台亭阁,终日围绕着花木芳香、蝴喋、密蜂萦绕,真是求静悟道的好地方,齐欣喜若狂称“该院已弥补老迈登不上两山之缺憾,不枉游来川蜀之地”。随后,齐在“治园”公馆与画界名流们会晤了黄宾虹、陈泽霈、曾默躬、姚石倩、吴一峰等,心情十分激动。从此,除派丫环伺侯齐家饮食起居外,还有侍卫陈子庄专门照顾在齐的左右。第二天,齐叫陈子庄在园中布置起画台,便提笔画治园公馆交织飞舞的蝴蝶与蜻蜓,陈子庄也乐之不得,每日鞍前马后侍侯白石数月之久,从未放过每次观摹白石绘画过程。经长期接触,陈对齐的性格更加了解,曾向王长官说:“白石老人从小在乡村,形成许多习性也并未随艺术改变。他渴望精英认同,却又不善与人交往应酬,性格也十分古怪。”王长官打断说:“之所以安排齐居公馆,除饮食起居要照料好外,本官就是给他接触圈内名家机会来的。尽管他不善应酬,但来川绝非是绘画而来,还是想在这与名人们相识与沟通。”陈便点头回答说:“齐这次远行已收获不小,长官已让他认识不少名人作家,结交到更多弟子门人,包括他神交多年的成都曾默躬、金松岑、陈石遗、黄宾虹等人都安排他相识相见了。”另外,齐全家入川有次过端午节,祖父王缵绪召唤齐白石新老弟子姚石倩、余中英,外加章抚君、陈子庄等人陪同于治园临河望江楼上。在酒宴摆放前,齐白石在陈子庄的掺扶下,早就登至楼上凭栏远眺。齐与家人见到锦江河上帆影点点,舟舸往来,万里桥横跨两岸;远处的西岭雪山绰绰影影,夕阳下仿佛笼罩着轻纱之美景,兴致很高,并在谈笑中用起餐来,祖父向齐全家讲起望江楼的历史。

也正是王缵绪为晚清出众的年青秀才,其英年才气被名流人士极为欣赏,这也促使他与众多文化人士交往甚密。在“治园公馆”作过门客的就有黄宾虹、陈泽霈、曾默躬、姚石倩、吴一峰、张大千等人为其鉴定、编目,以及共同研习书画之日常活动。随着王缵绪军政地位高升,其府上军政要员有蒋介石、蒋经国、俞济时、贺国光、鲜英、杨森、邓锡候、梁漱溟、卢作孚、黄宾虹、黄炎培等人,都曾经常登门拜访,更多的以下人员就不必再说。

总之,王缵绪的“治园”公馆看似人来人往,但他的“治园”府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出的,日夜都有军人持枪守护,戒备森严。

王缵绪重庆公馆,同样地位突出,当他迎接国府入川(来不及建都)时,将自己居所与他建成之百顷规模的重庆私立巴蜀学校内部幼小、中高宿舍两处,一并贡献出来,作为中央抗战军事指挥部和国民政府办公场所,现挂牌“重庆抗战遗址、王缵绪旧居”。

重庆王缵绪公馆,重庆渝中七星岗金汤街64号。

原有七栋楼现为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已将建筑外墙,装饰贴上现代瓷砖。

战后,王泽浚被关入“抚顺战犯管理所”,此时的战犯管理所前国民党高官云集,大家讨论话题之一就是成都的漂亮王公馆,有人好奇地问:“王军长在成都盖的大公馆,那么多房间,是不是想实现杜甫所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王泽浚则风趣地回复:“我没读过豆腐(杜甫)咸鱼(韩愈)留女婿(刘禹锡),建多个房间是为朋友来成都耍时居住而已。”(备注:外地人听四川话类似上文)

此事在许多被特赦官员的回忆录中可以得知,流传颇广,经国有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后,王泽浚这栋公馆,曾作为西南军区幼儿园数年。自幼儿园搬走后,空闲至今,据说会改建为博物馆。

这栋公馆已90多年失去主人,但始终褪不去其神秘气息,它给这座城市中心的来往游客,带来一睹其风采的深刻印象。

此前,在成都市房管局组织的历史建筑调查中,成都历史文化专家谭楷牵头、一众专家考察了王泽浚军长所建公馆并作出后期规划,专家研究结果认为:“这栋公馆处历代行政长官居住地标之位,更是民国时期达官贵人们实行兴建公馆潮流的象征,它具有鲜明时代地位特征和较高的建筑价值,不愧是当今国保级遗产。”因此该公馆纳入首批成都保护历史建筑文物单位,从此不得有随意进入拍摄或拆除王泽浚军长的公馆之可能,幸哉!

来源:永远的华西

作者:王复加(人民出版社原编审,王缵绪长孙、王泽浚长子)

来源: 永远的华西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