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花照壁地名的由来||周庆

作者:周 庆 来源:《成都日报》2024年4月2日第8版 发布时间:2024-05-28 14:39:48 浏览次数: 【字体:

花照壁地名的由来

周 庆

在成都,南有红照壁,西北有花照壁两个很有地域特色的地名。

什么是照壁?照壁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一个特殊的单元,它是用于宫殿、寺庙、园林、祠堂、住宅等建筑大门前修的一堵墙。它可设置在院墙的大门内,也可用于大门外。前者称为内照壁,后者称为外照壁。这种墙形状有一字形或八字形,通常用砖、石砌成,也有木制的,上面需盖有屋脊。

图源:成都方志

照壁这一独特建筑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古时人们认为自己的住宅中,不断有“鬼”来访。如果是自己祖宗的魂魄回家还好说,如若是孤魂野鬼溜进宅子,就要给家庭带来灾祸。如果在“宅”的院内或院外设这么一堵墙的话,鬼来到它面前就会照见自己的影子,就会被吓跑。所以,这堵墙就叫照壁或影壁,抑或叫萧墙。说到它的功用:它可遮挡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窥探不了宅内的情况;它也可根据所有者的富裕程度或喜好对墙饰有各种绘画或浮雕,它的装饰,既可美化宅院,也可烘托气氛,增加住宅的气势;但就主人的考虑,照壁更多的因素还应是放在风水的角度,照壁立于门前门后都可阻挡外来强大的气流,使冬季的寒风不至于直抵宅内,明末有本风水书籍《水龙经》中有句话:“直来直去损人丁”。风抵照壁这里,轨迹发生“S”形变化,虽然气流倒拐减缓,但它“气则不散”,非常符合“曲则有情”的风水原理。所以,古代风水学认为,照壁墙是针对外面气流的冲煞而设置的。古代的风水学中,无论河流还是湖泊,都忌讳直来直去,无一不以婉转、曲折和源远流长为吉兆。所以,古代的园林设计都是曲径通幽,连故宫的设计也不例外,它的每一宫每一院都是在萧墙内游刃,就是取其“曲则有情”之意。

红照壁,就是明代修建蜀王宫时,在它的宫城门外立的一堵墙。由于皇家规制的原因,墙是用的朱红色。所以,人们就习惯把它叫作“红照壁”。习惯成自然,人们把当地的地名叫作了红照壁,沿用至今。

那么,金牛区营门口街道子云路不远处的花照壁名称,又是因何而来的呢?

听茶店子一带原住民老人说,在清光绪年间,在茶店子路东北侧不远处,有一袁姓人家在此建了一座大院,并在大门内砖砌彩绘照壁,因为照壁上的绘画很美,人们称它为“花照壁”,后来人们索性就把这个地方也叫作了花照壁。

说起这地名,还流传着一个充满传统智慧的故事。在袁家大院出现前,这里原来曾住着两户大户人家,一个姓薛,一个姓刘,大院隔田相望。刘家大院占地数亩,建修得十分气派,院内建有亭台楼阁;薛家也不甘示弱,也将薛家大院修得非常壮观。因两家都有钱,就暗中较起劲来,你想整倒我,我也想整垮你。

于是,薛家为了自家的风水,在大门外修了一堵照壁。这刘家不仅有钱,还仗着儿子在外做官,凡事都想压人一头,你薛家敢在院门外修墙,刘家也必须在大门口立墙,而且这照壁还要修得比你家高。刘家照壁修好后还在墙檐正中位置塑了一尊吞口,怪兽豹眼怒睁,龇牙咧嘴,血口洞开,仿佛要吞掉薛家一样。说来也怪,自从刘家照壁修起后,薛家大院大大小小的怪事就接踵而来,不是遭土匪洗劫,就是家人和人斗殴,就连在外读书的儿子也染上了鸦片,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更不幸的是,有一年家里突然发生火灾,烧毁房屋数间,损失惨重。这连年的灾祸,弄得薛家几乎倾家荡产。薛家认为:看来此地与我薛家风水不和,便产生了去意。岂不知这一切都是刘家在后面捣的鬼:抢劫是刘家勾结土匪干的,儿子染上鸦片瘾是刘家买通人去引诱的,火灾是刘家拿钱雇人去烧的。

薛家要出售田产的消息,正好被一个胆大心思的袁裁缝知道了。袁家的祖上是乾隆初年由江西移民来四川的,袁家世代为裁缝,他入川后先落户在金堂赵镇一带,靠走街串巷干裁缝营生。由于手上的活路做得漂亮,加之诚信待客,很快就有了自己的裁缝铺,几代人下来,有了些积蓄,便又移师到成都少城,专门为八旗子弟做衣衫。到了光绪年间,袁家已传承六代,已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了,不仅在城里有了三家裁缝店,而且也有了到乡间购置一些土地的打算。正好薛家出让土地和宅院的消息被袁裁缝获悉,袁家走南闯北,是见过世面的人,他先不动声色,暗中走访。当他大致将情况摸清后,作出判断:此地土地平坦肥沃,又处在成都的上风上水之地,这里还和茶店子的松茂要道离得不远不近,进出方便,哪存在什么风水问题?只是薛家以前也要强,没处理好邻里关系,这与我袁家来说反倒是个机会。于是,袁家在花了很少钱的情况下就盘下了薛家的产业。接手后,袁家第一时间便是拜访邻里,他第一个上的就是刘家,奉上礼物,一阵寒暄后袁裁缝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表示今后乐意在裁剪制衣方面为刘家效劳。刘老太爷一听,这家人懂事,连忙叫出小姐太太,让袁裁缝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体面的礼服。不几日,当袁裁缝奉上这些华丽的衣衫后,小姐太太都连声叫好,刘老太爷一高兴便将今后全家老小的衣服都包给袁裁缝来做,这不仅拉近了邻里的关系,还接洽了一笔不错的订单。在改造宅院时,袁家也是采取避其锋芒主动退让的姿态,他们将过去的外照壁全部推翻,在院子大门里建了一道内照壁。在对照壁进行装饰时,袁家采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以柔克刚”,你刘家的吞口不是很厉害吗?我就在我家的照壁上画上太阳和花花草草,让你吞不了太阳,反而还会掉进花草的温柔乡,柔化了你——这就叫逢凶化吉。

当袁家的照壁建好后,墙面的画灵动有质感,引来过往老百姓的观瞻,大家纷纷称赞这个花照壁好看,连刘老太爷也不得不说这个花照壁做得好,从此两家人和睦相处,从未发生过事端。倒是袁家不仅生意越做越好,顾客盈门,就连这照壁也声名鹊起,成为方圆数十里的地标性建筑,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叫这个地方为“花照壁”。

图源:成都方志

如今,袁家大院和照壁已不复存在,但花照壁已深入人心,以花照壁名称命名的街道就有八条、外带三座桥,它们分别是花照壁街、花照壁正街、花照壁东街、花照壁里、花照壁上横街、花照壁中横街、花照壁下街、花照壁西顺街和花照壁一、二、三桥。在花照壁东街旁,政府建设了一座面积约1733平方米的花照壁东街小游园,涉及绿化、景观、铺装、小品等附属设施,该园与“五彩照壁园”隔街相望,两园一起形成“花照壁”这一街区主体街景。园林结构结合川西园林曲径通幽的形式,形成有障景、对景、框景、主景的中式园林风格。小游园呼应着“百花”,“五彩照壁园”体现着“照壁”,这里给居民带来惬意的环境,也时不时勾起人们对花照壁乡愁的记忆。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成都日报》2024年4月2日第8版

作者:周 庆

来源: 《成都日报》2024年4月2日第8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