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三台古今州府县名琐谈‖左启 赵文君

作者:左启 赵文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5-23 16:10:03 浏览次数: 【字体:

三台古今州府县名琐谈

左启 赵文君

自西汉开始,三台先后以“郪”“梓”“潼川”“三台”等作为州、府、县名,至今仍沿用“三台”古称。

三台县风光(图源:三台县人民政府)

“郪”是三台最早的县名。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巴、蜀二郡地,设广汉郡,郡辖十三县(道)。“郪”为十三县(道)之一,治今三台县南郪江镇。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分广汉郡地设东广汉郡,郡辖郪、广汉(射洪)、德阳(遂宁)、伍城(中江)4县,治今三台县南郪江镇。南朝梁代并郪县入北伍城县后,三台县南郪江镇不再是郡、县政治、文化中心。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郪”为“从邑,妻声”,是一个右形、左声的形声字。据其形旁可知,“郪”的本义为“邑”,意即都邑、城镇。流经其地的江水,因名“郪江”。据此可知,郪城的出现,应该远远早于“郪县”的设置。根据郪江流域出土的“商父乙鼎”等文物推测,其文明起源可以上溯至商朝中后期。

“梓州”(治今三台)作为三台古称,据《旧唐书》记载,始于隋文帝开皇(581—600年)初;至大业(605—618年)初,又改为新城郡;至唐武德元年(618年),恢复“梓州”旧称。天宝元年(742年)再改“梓州”为“梓潼郡”。至德二年(757年),于“梓州”设剑南东川节度(今三台梓州国际大酒店,即唐代剑南东川节度使衙门遗址),三台跃升为东川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开始与剑南西川节度使驻节之地成都齐名于巴蜀之地。至乾元二年(759年),剑南东川节度辖区扩张为15州,合计89县,“梓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地位如日中天。另据《元丰九域志》《宋史·地理志》记载,北宋初期,三台仍沿用隋、唐“梓州”旧号。咸平四年(1001年),于此设“梓州路”。重和二年(1119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其后,“潼川”之号为元、明、清三朝沿袭,再未恢复“梓州”古名。由隋初至北宋末,三台断续使用“梓州”名号,时跨530多载。

民国《三台县志》载,“梓州、潼川,以梓潼之水名也”。“梓潼水”也称“潼江”,是“梓江”古称。其源于江油,流经梓潼县和三台县北龙树、双胜等乡镇,于安家镇入盐亭县;经云溪镇等地,于玉龙镇入射洪县;在宝龙乡注入涪江。其干流全长296公里,流域面积达1353平方公里。其流域的绝大部分地方都在故“梓州”或“梓潼郡”辖区内,故以此水为州、府名。

在始设“梓州”的隋朝大业三年(607),州治昌城(今三台潼川镇)改称“郪县”,是为“新郪县”。历唐、宋、元三朝,于明朝洪武九年(1376)改“潼川府”为“潼川州”,撤“郪县”并入“潼川州”之后,三台不再使用“郪县”之名。

“三台山”位于三台县城西北隅,地当三射公路和三绵公路交会处,三射公路穿山而过。方志记载,古时候三台山“突起三级,状如层台”。由南而北,高低三峰,“蔚然深秀,远近瞻望如台星,县因此得知。”

“三台山”险峻雄伟。山前仰望,“脉衍岷峨联剑阁,势多峥嵘何崔巍”。登临送目,“巴蜀江山千里树,梓州城郭万家烟”尽收眼底。

“三台山”也以风光秀美著称。古时“潼川八景”中的“三台叠翠”,即是此山真实写照。“岩花绕座香浮酒,野鸟呼人韵入弦”;“飞卷闲云见朝暮,翱翔野鹤犹徘徊”。无论是三月踏青,还是九秋登高,三台山都那样令人神往和流连。

学者白剑在《文史杂志》发表文章认为,以“三台山”为中心的三台地区,乃是“自成神明祭祀体系”的广汉三星堆族小支的离祖地三星堆较远的一个分中心。其文化属于三星堆文明中心第三期文化的产物,其产生形成和盛行时间,距今已有3000至3600年。“三台山”的“三台”,是星台、灵台、社台的合称。星台是建台观星象占卜的地方,灵台为祭奠各类神灵之地,社台为祭祀列祖列宗之地。《潼川民谣》中“三台山上七星见”一句描述的正是上古时期在山上进行的“占星”活动。后世之人于山顶真武宫内,筑七层楼阁,逐层点灯,以印证民谣,“占星”本意因此逐渐不为人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三台山下有“鲁交洞”,是北宋梓州诗人鲁交青少年时期隐居读书之处。鲁交,字叔达,风流倜傥,文采卓异。他的诗集《三江集》中的许多诗篇,都广为传诵。据《宋诗纪事》记载,鲁交的《清夜吟》被仁宗皇帝赵祯御赞为“清纯”佳作,并即席挥毫,书赠天台山,成为天台山的“镇山之宝”。其诗云:“露华清八极,吟上小楼东。月色水铺地,雁声秋满空。明河欲泻浪,瘦竹自生风。坐久心骨爽,此怀谁与同?”

鲁交虽然才华横溢,并且获得过皇帝的宠幸,在当时知名度极高,但仕途仍然很不得意。终其一生,仅当过一任“七品芝麻官”——掌管山泽、采捕、陶瓷、铁冶、鼓铸等事项的“虞部员外郎”。由此可见,即使在“重文轻武”空前绝后的北宋时期,“文章憎命达”的情形,依然未能得到根本改变。

据记载,“三台山”也是明朝贵州道监察御史王完的葬骨之地。王完为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广信府推官,迁贵州道监察御史,巡按应天(今江苏南京)。立朝正直敢言,曾上疏“请立朱子”“置五经博士”。“宣城例贡雪梨”,王完上疏指出,“其物微而应贡甚艰”,百姓苦不堪言。其言辞切中时弊,震动朝野。“历官十年”,因年迈“乞归”,卒年八十。《蜀人物志》有传。

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一月二十日(1734年12月16日)吏部议复:“四川巡抚鄂昌疏奏道、府、州、县分辖改设事宜:‘一,川东道属之顺庆府请改隶川北道,川北道属之绵州,改隶松茂道,松茂道属之资州,改隶永宁道,夔州府县之新宁县,改隶达州;一,川东道原管之渝关税务,请就近归重庆府管理;一,直隶嘉定、潼川二州,请俱升为府治,设知府、通判、经历各一员,二府附郭,各一县,设知县、典吏各一员,并原属各县,俱归管辖,改州学正为新县教谕,训导为新县训导。’均应如所请,从之。寻升嘉定新升府曰‘嘉定’,附郭县曰‘乐山’,潼川新升府曰‘潼川’,附郭县曰‘三台’。”

从此,以“三台山”名作为三台县县名,一直沿用至今。三台山之大名,因而更广为人知。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左启 赵文君

供稿:三台县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