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南充大学教育是怎样开始的——西山书院和川北文学院遗址考察记‖聂应德
南充大学教育是怎样开始的
西山书院和川北文学院遗址考察记
聂应德
甲辰年仲春初七,周六下午,风和日丽,老友相邀去南充市郊西山春游踏青,访古寻幽。一行四人,乘车加步行,先到牌坊湾古道及赛云台,后去洋人湾及本笃院。此行主要目的是寻访南充最早开办大学的旧址遗迹,未去参观其中号称古果州八大景的栖乐灵池、果山秋色和金泉夜月。故地重游,物是人非,凭吊先贤,期盼来者。
南充西山牌坊湾内“万家生佛”石刻(聂应德 供图)
春日西山,到处树绿草青,特别是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洋溢着勃勃生机。但牌坊湾一带未规划开发统建,农房民居单调散乱、有碍观瞻;且今人多走水泥公路,青石古道几近废弃。洋人湾一带情况要好得多,居民基本搬迁了,呈现出的是比较成熟的风景区和规划待建的工程项目。两处一并走过,在本笃院偶遇南充天主教区陈功鳌主教,他陪同我们参观了西山书院办学旧址,并做交流互动,我们还找到了当年伍非百先生的居家遗迹。赛云台处,现为南充市顺庆区新建街道第三小学校园,因周末闭校,几位附近的小学生,聪明热情,开门让我们进去参观了一番。
南充西山牌坊湾内古树(聂应德 供图)
川北重镇南充的高等教育,发轫于20世纪40年代,即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自古以来,南充人杰地灵,文教昌明,英才辈出,但较之于成都这样的省会城市,其近现代开办大学教育的进程,还是落后了很多。如果没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首都及各大学内迁四川,没有一大批现代知识分子和知名教授学者涌入天府之国,那么在川北这块土地上,其高等教育的起步可能还要往后推延。
南充西山牌坊湾内金泉井遗址(李万斌 摄)
这里,有一个关键人物伍非百先生(1890—1965)。非百先生出生于清朝末年,南充市蓬安县利溪镇人,13岁即考中秀才,后因1906年废除科举制度,转而去合川实业学校就读,在此,他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同盟会,投身国民革命,后因革命失败,军阀混战,国是日非,乃萌文化救国之念,专注于我国古代墨子文献的研读和整理,1922年出版《墨子辩经解》(后更名“墨经解故”)一书,因此成名。1925年任成都大学教授,1928年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并兼考试院考选委员。至1932年,他又写成一系列有关先秦诸子名学论稿,并合前著《墨子辩经解》,总名《中国古名家言》,成为著名的墨学专家、逻辑学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携家小返川,恨官贪吏横,哀民生多艰,忧国粹式微,愤而辞职还乡,隐居南充西山,除偶尔在四川大学、华西大学兼职外,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研读治学、搞教育救国上,这集中表现为非百先生于1943春创办西山书院和在西山书院基础上于1946年6月创办川北文学院这两大事业,从而开了南充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先河。
蓬安县利溪镇大夫第对伍非百的介绍(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西山书院旧址(李万斌 摄)
1943年春,非百先生赁南充西山本笃院房舍,创办西山书院,其宗旨是“略仿白鹿鹅湖遗规,明古兴化”“本守先待后之责,广教学相长之义”“养弟子以蓄万钟,继绝学于千载”。书院先设博习、精修两班,招收学生70余人,除非百先生主讲先秦经典外,还延聘名师前来传道授业、相与讲习研讨。1946年在西山赛云台赁民房继续办学,并于5月委派教务长张静虚列席在三台县召开的川北农工学院改名为私立川北大学的董事会,建议以西山书院为基础创设文学院,作为私立川北大学的组成部分,但经费和人事独立,伍非百为院长。1949年秋,川北文学院招收学生100余人,分为中文、哲史两个系学习。1949年11月更名为私立川北文学院。1951年1月,中共川北行署派工作组进驻私立川北文学院,协助伍非百院长处理院务。1950年7月,川北行署决定,将私立川北大学和私立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川北大学,校本部设在南充市小西街原成达中学(私立川北大学于1950年8月完成向南充搬迁),分部设赛云台原私立川北文学院,伍非百先生被任命为川北大学校务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原西山书院教学楼(赵义山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对于两校合并,当时的行署主任胡耀邦作出三点指示:“一、要亲密地紧紧地团结起来;二、不看牌子只看货色;三、对两校师生同等看待,学生一律参加甄别考试。”至此,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南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川北大学改办为四川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川北行署(已于1952年撤销)大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一分为二,在成都狮子山和南充原址两处独立办学,分别发展为现在的四川师范大学和西华师范大学。追根溯源,两校建校的最早时间应为1943年春,这比1946夏川北农工学院创办时间整整提前了3年之久。
赛云台旧址(李万斌 摄)
今天在这里追溯、回顾南充高等教育的起根发源,并非文人雅士发思古之幽情,也非作为西华师大校友情有独钟,而是尊重历史事实,恢复本来面目。这三年是一段有光荣故事的历史,令人见贤思齐,应当永远记取,不能忘记。
1938年,东北大学内迁四川三台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大学回迁辽宁沈阳,乃由川北三十六县盐场及各界人士合力筹组,以部分东北大学的南方籍和川籍教师为基础,于1946年5月16日在原址创办川北农工学院,这一时间今被确定为西华师大和四川师大的共同建校日。正如前面所述,这是有失偏颇的,准确的建校时间应为1943年春。
1956年前后,西山书院、川北文学院创办者、墨学大师伍非百先生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时与妻子王元德女士合影(赵义山 供图,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其实,八十年的办学历史已为时不短,何况历史无须人为悠久,但求客观真实。学校文化积淀的深浅厚薄,也不在于办学历史的长短,而在于善于总结凝练学校的发展经验。继承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是优化办学定位、打造办学特色和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根据。以此来看南充西山书院和川北文学院的6年办学历史,给我们若干重要启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其一,校址怎么选。
西山书院创办于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日军飞机对陪都重庆及其周边的县城狂轰滥炸,川北文学院也是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创办的。因此,办学选址首要考虑是躲避敌机轰炸和战争干扰,其次要考虑交通方便和环境优雅。本笃院和赛云台都在南充城郊的西山之中,它们距城区分别是6公里和4公里,不仅山中隐蔽可躲战事,而且能避免城区灯红酒绿的诱惑和市井喧嚣的影响。西山本笃院坐落于栖乐山环形山腰,环境清幽,原本就是建于1926年的天主教徒的静修、精修之地,还可点风力电灯。西山赛云台位于牌坊湾古道上,它是金泉山腰上的一个平台,平台后面是三国时期陈寿读书处,对面是天罡庙,左侧有历代摩崖石刻,右侧有金泉夜月的古井,往上是南充商贾通向成都的古道,往下还有会仙桥、甘露寺、广恩桥(西河桥)等遗址;牌坊湾古道自下而上,沿山间小溪而建,梯步为石板路面,昔日古木分列道旁,间隔竖有八座牌坊,可观云蒸霞蔚景色,来去交通繁忙,赛云台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由此可见,西山书院和川北文学院办学选址,不仅受制于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也符合办学选址一般要求,因为师生进出往来和与社会联系互动需要方便的道路交通,读书治学、科学研究需要清静优美的校园环境,如乡镇、村庄,寺庙、祠堂,而不必把大学都办在中心城市、中心村镇、中心市场,更不必办在城市中心、村镇中心、市场中心。除了政府机构和官学校址建在城市之外,古代中国著名的书院如岳鹿书院、白鹿洞书院等都是建在僻静山林,西方的著名大学诸如牛津和剑桥,普林斯顿和斯坦福等,均不是办在一国首都或省会城市,而是建在交通便捷的小镇上,作为精英教育时代的大学是如此,作为大众化普及化教育时代的大学更是如此。
历史和现实表明,小地方可干事业可干大事业,小地方可办大学可办好大学,何况大地方是因小地方的大事业好大学而铸就的,因此,只要交通便捷和环境优美,今天仍处在小地方办学的单位就没有必要抱怨、没有必要搬迁,但办学却必须接地气,要扎根本土,服务地方。
其二,校长怎么当。
非百先生是西山书院和川北文学院院长,还是这两个学院创办者。作为院长,其地位和作用相当于今天大学校长或法人代表,但又很大不同于当今的校长。
一是主动作为担当。他不是由官方政府或校董事会任命的,而是作为大师名流出于知识传承和文明教化的目的,开坛传道,设堂讲经,自己创业,自我担责,自任校长,没有行政级别,没有丰厚薪资。其职责除了西方大学校长找人(招收学生和招聘教师)找钱(筹措办学经费)外,还亲自担任学术课程的主讲教师。集巴蜀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这既是对“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教育传统的纠偏,又是对“学在四夷”“有教无类”教育传统的发扬。
二是引领办学方向。在西方这一职责是由大学董事会和校长共同来承担的,在当今中国则是由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党委共同来承担的,但在西山两院却是由非百先生一身二任,独立承担的。校长要引领特别是要正确引领大学办学方向,就必须是教育家,也就是说要求校长由掌握并应用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专家担任,同时要具备必要的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素养,懂得与社会各界打交道搞合作的方法。办学方向集中反映在学校的办学定位上,办学定位是大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和大学章程的核心要素。尽管西山书院的课程设置很类似于传统书院性质,但是它却不同于古代书院山长所希望的那样培养学生去参加科举考试,而是与现代大学发展接轨,即通过传承国学国粹来培养人文社科的专门人才,其博习班的课程,相当于现代大学的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其精修班的课程相当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这些现代大学的特性在后来川北文学院的中文、哲史二系的课程设置时,得到进一步体现。
三是富有仁爱之心。校长是一校之长,必是德高望重之人。教育是关于人的学习训练和培养培育,因此校长不仅要有家国情怀,更要树立仁爱之心。仁者爱人,爱者为仁,非百先生极具这方面的人格魅力。他办学讲奉献而非营利,西山两院属于私学性质,其办学经费并非由政府的税收财政拨付,而是来自非百先生的家业私产,以及向社会各界募集的善款,真正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念。他努力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让小康富家子弟适当缴纳黄谷(两石)、生活费用自理,贫困家庭学子则享受助学补助,对所有学习优秀者实行奖学金制度。他伸张正义,主持公道。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他在蓬安县当参议员时,就不畏强暴,义正辞严地面对面反对地方军阀征收“佃当捐”。在川北文学院,他说“我们决不能允许恶棍和市侩来左右我们学校”,因此他对学校的进步力量和地下党同志尽力支持和保护,对渗入校内的恶霸、政棍等反动势力加以驱逐和清洗,故而川北文学院被时人视为“进步学校”。(参见汤炳正著《伍非百先生传》)总之,非百先生按照教育的本真和大学的本真来办大学,反对把大学当做商场去经营、当做战场去打拼、当做剧场去表演,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学校长,没有官阶却见官大一级,没有荣典却誉满巴蜀,没有家财却利益天下。
其三,教授怎么做。
在这方面,伍非百先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作为校长,他延揽了一批知名学者来校给学生传道授业,如蒙文通、徐澄宇、李源澄、谢无量、丰子恺、汤炳正、张静虚等,从而极大地保证了教学质量,无误人子弟之虞。作为大学最高专业学术和技术职称的教授,作为腹有诗书和知识头脑的人文学者,他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以学术为志趣。以非百先生的革命经历和人生阅历,他完全可以从政从军,甚至经商办实业,并有机会取得成功,但他拒绝了这一切,严肃地选择了从教治学,这是什么原因呢?或者是遭遇政治黑暗,他不愿同流合污;或者有志于教育事业,愿以育才造士为使命。今天看来二者可能兼而有之,但以后者为主,这从他在南京当考试院考选委员时实为挂职,其间仍以从事墨学研究为主的情况即可管窥。纵观其一生经历,可以说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读书治学、教书育人。
坚持捍卫真理。作为教授,他一生以学术为志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群书,精研墨学,集百家之长而成一家之言,成果丰硕,见解独到,不愧为学术大师。不仅如此,他研无止境、精益求精,把《中国古名家言》一书反复修改、不断订正,自费刊印数百册,寄送同行专家批评指正。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非百先生搞学术研究,不以“政治正确”和“市场销量”为标准,而是执着于求真求善求美。他所钻研的墨学,在政治上历来不受统治者待见,在学术上几近失传属于冷门绝学。先秦诸子百家,儒墨并称显学,但儒学是以小农生产为基础的伦理主义,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统治阶级的理论学说,墨学是以小工商业者为基础的实用主义,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是被统治阶级的理论学说。所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千多年里儒家学说成了国家意识形态,墨家学说则处于旁门左道,长期受压抑被埋没,逐渐走向式微,世人所知甚少。直到近代爆发社会政治革命,墨家学说才受到革命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关注,并与西方平等博爱和科学技术思想相比对,从而才有了极少数人对墨子文献的整理、阐释和研究,如毕沅、孙诒让、梁启超、胡适、章太炎、冯友兰等。所以,非百先生研究之对象和成果,虽具有真善美的学术价值和为苍生说人话的政治站位,但缺乏为君王唱赞歌和为权势深谋划的内容,所以得不到官员赏识和政府资助,且面临或大或小的政治风险。这种研究,只有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敢于坚持捍卫真理,才能进行下去。这就是学者的气节风骨和真正的教授品格,他们因学术而生,非为稻粱而谋。
勇于开拓创新。伍非百先生研究墨学,不仅有抢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而且独树一帜、颇有新论。有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古代中国思想家关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古希腊思想家关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古代印度思想家关注人与神的关系问题,此说虽有一定道理,却失客观公允。诚然,我国儒家学说主要阐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政治关系,较少涉及经济产业关系、政治法律关系、宗教信仰关系、科学技术关系等等。但是上述研究领域并不是外国的独创和专利,因为儒学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一家,特别是这些领域在我国几近失传的墨家学说中都有所论述,如兼爱非攻的政治思想、强本节用的经济思想,天志明鬼的宗教思想,以“三表法”(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为代表的逻辑学思想,以物理学几何学为代表的科技思想。逻辑学和科学技术思想是墨学中的最难解的部分、最珍贵的部分,非百先生知难而进,将其作为研究重点,把它放在墨经整体中加以阐释,并旁及诸子名学如庄子、孟子、荀子、公孙龙子、尹文子,进行比较研究,如此治理学术、立言立功,必是想人之未想、言人之未言、写人之未写,从而成一家之言,成一代大师,成一大名校,正如原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因此,只要具有名言、名著、名师,作为教授,我们就不会有忝列之感、汗颜之状,而应为当教授当专家当学者而骄傲和自豪。当然,对于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对于以学术为“敲门砖”甚至搞假学术的所谓“教授”,就另当别论了。
今日对南充当年开办大学教育的一番历史考察,从往至今,鉴往知来,择善而从,仰无愧先贤,俯无愧后生。嗟呼,“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024年3月17日初稿
2024年4月3日改定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聂应德(四川省邻水县人,教授,博士,西华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