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田闻一:我与新书《寸步不让·辛亥保路悲歌》

作者:田闻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4-03 13:44:44 浏览次数: 【字体:

我与新书

《寸步不让·辛亥保路悲歌》

田闻一

作为长期以巴蜀大地上近百年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写作为己任的我,已写作出版了多部书,大都获得成功。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成都残梦》《赵尓丰·雪域将星梦》(简称《赵尔丰》)《张献忠·大西皇帝梦》和以《川军鼻祖尹昌衡》《血战》《成都巷战》为代表的川军系列,大都有几个版本,获奖很多。比如《赵尔丰》一书,获意义不一般的第三届(1988—1998)四川文学奖,先后入选《四川五十年文学作品选》《四川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作品选》,马上就要出版第四个版本。

一路写来,四川的辛亥革命、保路运动自然而然地提上我的写作日程。

今年3月由成都时代出版社按精品要求打造出版的长篇小说《寸步不让·辛亥保路悲歌》(以下简称《寸步不让》)就是这样一本书。

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地指出:“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在这场最终旨在推翻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多年,越到后期越腐朽没落的清朝的斗争中,四川是策源地、主战场。写这场斗争,这本书,清廷在川最后一任总督,有“屠户”之称的赵尔丰是绕不过去的人物。好在我写过这个人物,而且写成功了。站在今天时代的高度,我艺术生动地再现了这个人物。他是一个功大于过的悲剧性人物。他经边七年,破天荒地改土归流(改封建的土司世袭制为中央集权下的分封流官制),当西藏上层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公然叛乱之时,他再次临危受命,以高龄之身率军平叛,爬冰卧雪、身先士卒,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和尊严;他战功赫赫,被清廷视为西天一柱。然而,当辛亥事发,四川保路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清廷像搬救火队员似的任命他为四川总督。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川督任上仅几个月,虽百般机变,终究无用,最后身首两异,成了清廷的殉葬品。

我在本书中,多方位多侧面地展现了这个人物的方方面面,他有突出的文治武功,然而终究难逃法网,形象地展示出孙中山所言:革命洪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同样,书中的尹昌衡,年仅27岁就当了新生的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也是这样一个历史的必然。

但是,文学作品尤其是作为“重器”出现的长篇小说,决不能仅凭认识正确、认识到位就能写出来的。这里面少不了要有环环相扣、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才行。在这本书中,我做到了。既有赵尔丰制造的《成都血案》的惨烈,也有同志军与之激战的《新津大决战》的悲壮;保路中坚人物蒲殿俊、张澜和成都的“五老七贤”恍如在眼前,呼之欲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本书中,我破天荒地写了袍哥,展示了在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中,袍哥这个以往人们认识不太正确的群团身上的战斗性、进步性,展现了他们的贡献。书中的南路同志军龙头大爷侯天轩就取自新津的侯宝斋。书中,是侯天轩在赵尔丰上演了一出逼蒲殿俊、张澜等九个保路中坚人物失败、将他们逮起来欲“杀鸡吓猴”再失败,激起成都民众去督署请愿,赵尔丰恼羞成怒,现出“屠户”本色,开枪镇压,上演了震动全国的“成都血案”之时,是“龙头大爷”侯天轩立刻率众武装暴动,从新津一直打到成都,带动其他地区的同志军,将成都围困围紧,让时局胜利的天平一时朝同志军转移。最后,侯天轩父子因叛徒的出卖牺牲,相当激烈悲壮。历史上实有其事,但我不满足于实事,而是来源于实际,高于实际,调动了文学的多种手段,产生了远远高于实际的强大的感人的艺术魅力。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在书中透过文字编织的一扇扇窗户,看到浓郁的蜀中风情,领略到其间的迎来送往,百菜百味的川菜……犹如在聆听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之余,听到沁人心肺的小夜曲,感到特别愉悦、欢欣和享受。

文学说到底,是语言的艺术。我讲究语言,有评论家指我文风干练,文字唯美。在这本书中,在叙述叙事上,我用干净简洁传神传情的文学语言;而在人物对话上,大都采用符合人物身份的地方语言,这就在增加地方味的同时,突出了地方特色。须知,只有地方的,才是世界的。特别值得欣慰的是,毫无疑问,这本书填补了我国文学画廊上的一个空白。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田闻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创作员,资深媒体人,四川省直(红星)作协顾问。作品多篇多次获四川省第三届文学奖、黄河入海口散文奖、巴金文学院奖等奖项,并入选《四川五十年文学作品精选》《四川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学作品精选》等作品集〕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