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王兆鹏:跨界融合 继往开来——中华词曲比较与文体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
跨界融合 继往开来
——中华词曲比较与文体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
王兆鹏
刚才,四位学者的小组总结非常精准、中肯,我再总结,感觉了无剩义。但是,作为大会安排的程序,我还得谈一谈个人对大会的感受和思考。
2024年3月24日,王兆鹏教授在中华词曲比较与文体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大会总结。
我想分两个层次来谈。首先从宏观学术史进程的角度,来看看我们这次学术会议的意义。
一、从宏观学术史进程角度看
(一)这是一次跨界融合的会议
这次会议,可以说有七大融合。
一是词学与曲学的融合。以前词学与曲学各自为政,这次会议把两个领域融合起来,探讨词曲的关系、演变及异同,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
二是文学与艺术的融合,特别是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这次很多论文专题探讨了文学与音乐的关系,以及各艺术门类的音乐范式、特点和演变,非常有启示。我们研究词曲文本的,往往不懂音乐,而做音乐研究的有时也不太顾及词曲的文本和文献,这次会议能够把两方面的学者融合起来,拓宽了研究视野,开启了新的学术方向。
三是批评研究与创作的融合。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本来是文学的一体两翼,但有时互不相能。这次会议,既有众多资深的学者,也有很多散曲创作的名家参与,共同讨论词曲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指点方向和路径。
四是文学与技术的结合。刚才,徐永明教授介绍了大模型的作用和意义,令人耳目一新,非常值得关注。
五是中外融合。这次会议是名副其实的国际会议,有来自6个国家的学者共襄盛举,会上既有国内学术成果的展示,也有海外学术信息、研究进展的交流。江岚教授站在西方的视角来回望中国经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
六是各民族之间文学文化的融合。刚才,多洛肯教授介绍了第三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学术观点,也谈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展望。
七是古今融合。古为今用,在我们这次会议上落实得很到位,既有新诗与散曲之间关系的关联研究,也有古典音乐跟当代歌词、歌曲创作融合的思考。
中华词曲比较与文体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二)这又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学术会议
所谓“既往”,是说词曲比较,本次会议不是第一次,早在2001年锦州就举办过一次词曲研讨会。正是在那次会议上,我与赵义山老师结缘。本次会议,可以说是上一次会议的承续,只是间隔的时间有点长。当然,我们更多是“开来”,开拓学术的新方向,开启文体比较研究的新进程。《文心雕龙·通变》里说:“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文学创作是如此,文学研究也是这样,我们要求通、求变。过去我们研究词和曲,都封闭在自己的疆域里,常常陷入瓶颈和困境,很难突破。研究生找不到题目,学者有时也炒现饭。我们把词学和曲学打通融合,就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增长点。
中华词曲比较与文体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二、从微观角度看
就会论会,我们这次会议有什么特点呢?借用刘熙载《艺概》评杜甫诗的三个字“高”“深”“大”来总结这一次会议的特点。
(一)先说“高”,至少有“三高”
第一是有高龄的学者。周成村先生已年近八旬,还有几位77岁、76岁的学者如赵山林、周秦等先生,都宝刀不老。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学术的生命能有多长,也可以看到他们对学术的执着与奋进精神。我们三四十岁的年青学者,看到这些学者的不断攀登精进,自己还能躺平吗?
中华词曲比较与文体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合影
第三个“高”,是高效。我们三会当做一会开,一会开成三个会,一天半的时间我们开了文艺晚会、词曲比较与文体演进国际会议,还开了四川省散曲学会成立大会和创作研讨会,效率相当高。这得力于本次会议的总策划赵义山教授、总操盘手丁淑梅教授,是他们两人全力运作操持本次会议,我只是敲点边鼓。
(二)再说“大”,共有“三大”
第一是大视野。会议论文,大题目固然视野开阔,小题目也能“小题大做”,纵深挖掘。比如沈阳音乐学院白宁教授的论文,题目很小,探讨的是敦煌《柳青娘》曲调的变化,但时间上从唐代一直跨越到明清,音乐门类上也从南曲、北曲说到各种曲调的演进与变化,很有启发。我们很需要这种小题大做、小题深做的文章。这次词曲的比较与会通,取得了相当丰厚的成果。“文体演进”四个字,是丁淑梅老师提出来的,不少会议论文确实深度考察了词曲文体的演进。比如赵山林先生从词到曲的变化,既论述了词调与曲调的不同、词曲意境的变化,也分析了词曲不同的表现手法,非常有开拓性和启发性。沿着他的思路,可以写一系列文章。与会论文,有纵向的比较,也有横向的比较,特别是词曲音乐研究有很多亮点,比如陈丽丽探讨了宋代教坊乐的演进及其对词的影响,周秦先生探讨昆曲的谱式与方法。作为绝对的行家和专家,周秦先生的观点可以成为不刊之论。
第二是大模型。刚才好几位学者都说到,我也深感大模型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它的发展非常之快、功能非常强大,不仅能让我们对文献有新的理解,还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刚才,叶晔教授已做了评论,我再说一个例子。为了给学生讲古典诗词的句法艺术,我最近研究了一下杜诗的句法,借用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法,给唐诗划句子成分。杜甫有两首诗,我琢磨了一上午也搞不定,特地请教了赵义山教授和唐诗专家尚永亮教授。于是,试着让 ChatGPT 4来做,看它能不能划诗句的句子成分。我也试用了文心一言,相比较而言,ChatGPT 4还是要厉害一些。我问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句子成分怎么划,ChatGPT 4回答说,这类诗歌的句法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说的很在行也很专业,并且指出了哪是状语、哪是主语、哪是谓语,还提到有哪些成分省略了,回答得很到位。还有一个国产软件 https://kimi.moonshot.cn/ ,它可以一次性阅读200万字的文本。你把200万字的东西给他,它立马能从中找出你所需要的问题,这个平台对我们会很有用。
当然,目前大模型里涉及的问题还比较普通,专业的问题还需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完善。我在这里提醒各位要注意大模型,刚才徐永明教授也提到了,现在大模型回答的问题有些非常可笑,有时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这不是技术问题,是因为我们人给它的专业数据特别是古籍数据还相当有限。也就是说,它有潜能给你准确的回答,但是它现在学习的专业知识很少。就像一个天才的孩子,很有才情,但读书少,没有多少学识。学识是要培养的。
大模型潜藏着一个危机。今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能不是我们这些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而是写程序的程序员。因为大模型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今后人们很可能会把大模型给出的错误知识当成正确的答案来接受,有些问题的答案在我们看来简直是笑话,但一般用户判断不了,他们分辨不清哪些是错误的知识、哪些是正确的结论。我们这些学人必须介入参与,这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和学术责任。浙江大学潘云鹤院士说,大模型是数据与知识的双轮驱动,这两个驱动的车轮都需要我们去驾驭,数据需要我们人工去清洗。人工智能识别文献、提供答案,可以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但还有10%、5%需要我们去确认,需要我们去更正。我们不去纠正,这10%的错误就会永远存在。
还有知识体系的建构,也需要我们专业人士的参与。现在“知识图谱”的概念很流行,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教学课程的申报,已不流行精品课、慕课、微课了,而是知识图谱的AI课程,用知识图谱的概念、方法来增大课件的知识容量,给学生在线提供丰富多元的参考资料。现在教育部提倡和推广知识图谱AI课程,用知识图谱的理念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知识要点和提供学习材料。知识图谱,能够把不同领域的离散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前些时曾请来一个AI公司做示范讲解,一门课程的课件,老师付出的劳动是20%,80%的工作可由人工智能来做。所以,提请大家关注,特别是年轻老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否则我们就会被时代抛在后面。
中华词曲比较与文体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第三是大收获。前面几个小组都总结了各组论文的亮点,我就不再重复了。我觉得有三大收获:
一是思维方式的启迪。本来词学、曲学是研究A和B,现在把A和B融合起来研究AB的关系,就多了一个维度,多了一个方向。有的论文,也可能不是很成熟,但新的思维方式会给我们以启迪。我特别要对年轻学人说,我们参加学术会议,要学会看别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他的思考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别人的论文写得再好,也是别人的成果。我们怎样才能把别人的成果转化成自己的成果?那就是学习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我们经常说要转益多师,开学术会议是最好的转益多师的机会。面对面地交流,效果大不同于背靠背地读论文著作。有时一篇文章,我们快速阅读了,可能掌握不到要点,但学术会议上一篇一二万字的长文,作者会在10分钟左右时间内讲清楚要点和亮点,有助于了解和借鉴他的思路和方法。
二是学术信息的交流,有海外的文献信息,有国内的学术信息。平时我们做词学研究的只了解词学,一点都不了解曲学,同样地,曲学也不大了解词学;咱们国内的学者,有的也不太了解海外的信息。刚才小组讨论中,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的阮苏兰研究员介绍了越南国家图书馆所藏词籍版本,我仔细看了一下相关词籍目录,虽然没有什么孤本善本,但至少我们可以了解哪些词集传到了越南,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过去的,产生了哪些传播效应。越南的学者曾将中国小说里寄生的词曲抄出来编成选本传播,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些文化交融交流的具体成果,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究。新材料的发现,往往能催生新的研究思路和学术成果。
三是学术进程的推动。学术会议是现代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我们这次会议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不少学者的论文,是按照本次会议设定的词曲比较和文体演进这个主题来写的。刚才曹明升教授就说,如果不是这个会议的邀请,他可能不会写这篇论文。我曾回顾我自己写的论文,大概有三分之一是由于学术会议的推动,否则有的论文我就不会写。这次会议的论文,大大推动了词曲研究的进程。
(三)最后说“深”,概括地说有三个“深化”
一是文献的深化。很多文献问题过去我们没有注意到,这次会议论文,有所深化。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伏俊琏教授的女弟子胡圆圆,硕士研究生刚毕业,就写了两三万字的长文研究敦煌写本。过去我们对敦煌词《云谣集》为什么被分别抄在S.1441和P.2838两个卷子里有疑问,不得其解。这次她从书写的角度做了深入探讨和诠释,很有说服力。我也顺便说一下我考订辛弃疾家世和祖籍地的文章。以前大家都知道辛弃疾是济南人,从来没有人关注他的祖籍在哪,他文武双全的超凡本领从哪里来,现在考订清楚他的祖籍地是陇西狄道,也就是现在的甘肃康乐县,进一步追溯发现他祖上有十几代都是将军,原来辛弃疾的血液里流淌着前辈的武将基因。知道了他的先辈有那么多将军,就很容易理解辛弃疾为什么那么牛了。
二是问题的深化。我印象最深的是康保成教授对“黄冠体”问题的探讨,大大深化了一步。还有散曲的唱和问题,以前没什么人关注,姚蓉教授和黄仁生教授在这个问题上多有开拓和深化,给唱和文学增加了一个新品种。
三是研究领域的深化。这次会议对词学、曲学包括词乐曲乐领域,都有深入探讨和长足的进步。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细说了。
我的回顾和总结就到这里,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大会的成就和亮点挂一漏万,也请大家包涵!
谢谢!
(郑腾尧根据王兆鹏教授2024年3月24日在中华词曲比较与文体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录音整理,并经本人审阅)
作者简介
王兆鹏,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出版《唐宋词史论》《词学史料学》等词学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主持开发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颇有社会影响。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兆鹏
整理:郑腾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