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三峡五屼湔山远——岷江,串起了四川的风景和美‖周伦斌
三峡五屼湔山远
岷江,串起了四川的风景和美
周伦斌
西汉时期辞赋家扬雄(前53年—8年)的《蜀都赋》说:五屼参差,湔山岩岩。西晋时期文学家左思(250年—305年)的《蜀都赋》中说:出彭门之阙,驰九折之阪。经三峡之峥嵘,蹑五屼之蹇浐。扬雄、左思两人生活年代虽相隔250年,都写了《蜀都赋》,在其中有三个关键词:三峡峥嵘、五屼参差、湔山岩岩。它们在哪里?
三峡峥嵘,先说三峡。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途中写下了《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语言浅近、音韵流畅,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短短二十八个字,一连写出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五个地名,除峨眉山、渝州两个无悬念外,平羌江、清溪、三峡究竟在哪里?一直以来存在争议。
平羌江有两种说法: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在乐山注入大渡河后汇入岷江;另一种说法指乐山市中区范围内乐山大佛以上的岷江段。
清溪有五种说法:一是南宋黄鹤《补注杜诗》卷10《宿》下认为:“鹤曰:青溪驿在犍为县。”此诗当是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去成都经嘉州下忠、渝所作;二是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杨齐贤,他认为“清溪”是在今内江市:“资州清溪县,(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省入内江(县),内江在州东九十八里。”;三是明末清初的钱谦益在其《钱注杜诗》卷8中认为:《宿》是“居松陵公安及至湖南作。”他又释:“《寰宇记》:青溪,在峡州远安县南六十里,源出青溪山下……太白诗‘夜发青(非“清”)溪向三峡’,亦即此地也。”四是康熙时期王渔洋在经过纳溪县(今泸州市纳溪区)时曾说:“清溪,在纳溪县西五里,太白诗‘夜发清溪向三峡’即此。”五是乐山市中区的基本上都说是“清溪”在市中区,夹江县的基本上都说是在夹江县,犍为县的说在犍为县。
三峡也有三种说法: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重庆、湖北两省市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境内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三是指合川至重庆段,河道经过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形成峡谷河段,谷宽约400—600m,水面宽150—400m,其间有横切华蓥山脉所形成的“小三峡”(沥濞峡、温塘峡、观音峡)。
一般来讲,诗人写诗可以海阔天空、信马由缰,但一定会有参照物,作者定会在时代背景下来考虑。《峨眉山月歌》的地域范围一定会在峨眉山周边。因此,平羌江、清溪、三峡就需要在这个范围内来考据:究竟是哪里?
从诗意来看,峨眉山的半轮明月印照在平羌江上,连夜乘船出发(或从清溪出发)向着(经过)三峡夜行,虽然思念可又见不着,那就到渝州去吧!
是不是该这种景象呢?如果成立,那么我们来找一找平羌、清溪、三峡的具体位置?
《水经注》《一统志》以及部分志书皆言平羌江即古沫水,今青衣水也。此说有误!《水经注·青衣水》:“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也。”源出四川宝兴县北夹金山南麓,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于乐山市西水口镇草鞋渡注入大渡河。再东流注入岷江,全长281公里。《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阳人自秦道岷青衣水来归。”瑕阳人为徙阳人的异译。即公元前361年徙阳羌人循青衣水出岷山经过秦国来到魏国。而沫水之名则始见于《史记》:“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西至沫、若水。”商周之际,“杜宇称帝,以灵关为后户”,范围直达今芦山、宝兴,青衣羌族已属于杜宇蜀国。秦灭蜀后,严道、青衣最早建县。青衣水、青衣县之名皆源于当时衣青衣的羌族。《益州记》曰:平乡江东迳峨眉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平乡”,是个地名,据著名的东汉《南安长王君平乡道碑》(立于东汉和帝永元八年即公元96年)记载:“维平乡明高大道,北与武阳,西与蜀郡青衣、越嶲通界。”东汉这里有分路,一至越嶲,一至武阳。《水经注》里,它列于“南安县”下,可见它本是“南安县”的一部分。“平乡”早在东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之前即有,“平乡江”却迟在《水经注·青衣水》首见。足见“平乡江”是因“平乡”得名。据《元和郡县图志》卷31《嘉州》:“平羌县:[中下。南至州一十八里。]本汉南安县地,周武帝置平羌县,因境内平羌水为名。”平羌郡和平羌县都是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所设(时属眉州)。既然“平羌县,因境内平羌水为名”,那么“平羌水”得名就是早于平羌郡、县。“平羌水”得名大致在南北朝时期,“平羌江”实是因北周武帝(公元560—578年在位)时镇羌所带来的,即“攘却夷獠”,当时西边的主要“夷獠”正是羌人。
综上,各相关的地名依次得名的时间是:青衣江(公元前360年)、青衣县(秦)、平乡(东汉,公元96年之前)、平乡江(三国)、平羌江(北周武帝,非诸葛亮时)、平羌郡县(均公元561年)。
根据以上史料可知,早期的青衣江,又叫“平乡江”,青衣江最初别名应该是“平乡江”,是因为“乡”“羌”音近,故而“平乡江”后世传为“平羌江”。《方舆纪要》“蜀以青衣名江者凡三,一在汉嘉、一在青神、一在南溪”。汉嘉指今天的青衣江(此说有误),青神指“流经平羌县之水(北周武帝保定年间561—578所建平羌县,治所在今关庙(板桥驿南)。唐宋时县已废,但仍名平羌镇或平羌驿)”所以,从青神汉阳坝到今乐山城东一段水域才叫平羌江。嘉庆年间《乐山县志》记载:平羌江自平羌峡至城东四十五里,统名平羌江。
清溪呢?在今岷江小三峡上游3里有一平坝,叫金沙坪(眉山青神县汉阳坝南),在北周设立青州时的治所,又叫清溪驿。另在当地古老相传,老百姓普遍把汉阳坝到三峡口(今罗波渡至悦来渡)这段江叫清溪。而清溪驿反而可能是因为这段江叫清溪,才把驿站叫清溪驿。因此,李白“夜发清溪向三峡”的清溪是否可能解释为:既可以从清溪驿出发,也可以说从清溪江出发。而其他几个叫“清溪”的市中区板桥在峡口以下,犍为清水溪在马边河,离岷江口二十华里,李白未必从岷江逆行马边河然后又跑回来去渝州!因此,从诗意中猜想,清溪在三峡口以上。
三峡呢?长江三峡位于渝州下游数百里,可是地点却颠倒了,先是“向三峡”,然后才是“下渝州”,按诗意三峡应该在渝之上,而不应该是之下。李白从成都乘船经岷江进入嘉州是肯定的,在此范围遑论思绪跑到千里之外的长江三峡了?“夜发清溪向三峡”恐还有夜行三峡的意味在,那当然可以锁定在平羌小三峡了。平羌三峡位于乐山市境内,眉山市青神县以南,由岷江切穿东北—西南向的龙泉山余脉而成,全长10公里,自北而南由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构成,统称岷江小三峡,是岷江上最有特色、最负盛名、最具诗情画意的一段。又因此段水域古称平羌江,故又称平羌峡。汉、晋、唐沿用此名,宋代又称湖瀼峡,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载:蜀江至此,始有峡之称。三峡谷区两岸悬崖陡壁,直刺云霄,风景各异,峡内水流湍急,犁头峡清幽迷离,背峨峡奇丽多姿,平羌峡奇险雄壮。平羌三峡有名气,且能夜船,有案例为证:
一是西晋左思《蜀都赋》写“出彭门之阙,驰九折之阪。经三峡之峥嵘,蹑五屼之蹇浐”。《蜀都赋》描写的是成都地区,五屼山是指沐川的五指山。显然,这里的三峡就断不会指长江三峡,而只有平羌三峡,才可与五屼山对应:经过三峡,艰难行走五屼山。这是能查到最早写岷江段三峡的诗句。
二是李白在成都写的《登锦城散花楼》中“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这里三峡可不是长江三峡,能和成都双流对应,不是平羌江的三峡吗?
三是杜甫《寄岑嘉州》诗“不见故人十年馀,不道故人无素书。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谢脁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听吹嘘。泊船秋夜经春草,伏枕青枫限玉除。眼前所寄选何物,赠子云安双鲤鱼”。这是杜甫写给当时做嘉州刺史岑参的诗,这其中的三峡当然也不是指长江三峡。
四是诗人岑参曾在做嘉州刺史时,在他的《初至犍为》诗“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中的三峡,同样是指平羌江三峡,因为作者明确说犍为在三峡与“百蛮”(指南面的少数民族)之间。
五是唐朝诗人薛能曾为嘉州刺史,是在嘉州至成都途中所作(当然不会走青衣江了),写有《舟行至平羌》诗,“貔虎直沙壖,严更护早眠。簇霜孤驿树,落日下江船。暂去非吴起,终休爱鲁连。平羌无一术,候吏莫加笾”。这里的“驿”,正是平羌驿,今日的乐山市市中区板桥。
六是南宋陆游在《师伯浑文集序》中记载了“乾道癸巳,予自成都适犍为,识隐士伯浑于眉山,伯浑饮至斗许,予素不善饮,亦不觉大醉。夜且半,舟始发平羌,酒解……”直接说明夜船走平羌江(三峡)。
七是1177年南宋诗人范成大经过嘉定府游峨眉山、大佛后,在其《吴船录》中记载:早出山,放船过青衣,入湖瀼峡,由平羌旧县至嘉州,日未晡。自眉至嘉,百二十里,中岩,其半途也。“青衣”即清溪江,湖瀼峡就是三峡。
还有一条更加直接的证据:1877年7月下旬,英国人爱德华·包伯从成都乘船到峨眉山考察,明确说沿岷江一路南下,经过三峡到嘉定府。他专门安排随行人员计算时间,除去上岸、休息,成都合江亭到肖公嘴船共行26小时42分。
平羌小三峡又称嘉州小三峡。平羌江,是岷江流经青神县汉阳坝至乐山城东一段水路的古称,平羌小三峡由平羌江上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连贯而成,全长12公里,峡区河道迂回,风光绮丽,现已开辟成乐山水上游览的一条新热线(图源:青神县人民政府网)
巧合吗?汉晋时期,南安县(今日乐山市)的名胜是三峡、五屼山;隋唐宋时期,嘉州的名胜是三峡、峨眉山、凌云大像;明清时期,嘉定府的名胜是峨眉山、凌云大佛。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不就是写晚上乘船过乐山市境内岷江(古平羌江)吗!李白经过嘉州(公元725年)时,乐山大佛还没有建成,嘉州风景不就只有峨眉山、平羌江三峡吗?
五屼参差,再说五屼。
屼,高耸:有石峰屼立。《汉语大字典》解释为“高耸、直立貌”。刘逵注:“五屼,山名也。一山有五重,在越巂,当犍为南安县之南也”。可知五屼山,一有五座山;二在越巂郡;三在犍为郡南安(今乐山)南面。因五屼山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山,早在西汉时它就出名了。200多年后,左思《蜀都赋》又提及五屼,并在这句话之后用一段赋文描写了五屼山周边的环境。
但是,后世的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和宋代《太平寰宇记》均不载。这五屼山在哪里也就成了一个谜。明嘉靖、万历朝的《四川总志》也不载。
到了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的《夹江县志》卷二《方舆志·山川》载:“五兀山:县北二十里。五峰秀拔,兀然高标,遥连蒙山,俯临列岫。”原志有按语:“此山即(扬)子云所谓‘五兀参差’,太冲所谓‘蹑五兀之蹇浐’也。二注并云在南安之南,此山与注符合。今峨眉(县)亦有此山,查汉时峨眉亦在南安治内,未知孰是”。嘉庆《夹江县志》把“五屼山”写作“五兀山”,但也留了个口子,“未知孰是”,即不肯定。
1995年版魏嵩山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解释说:“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没有引用文字。
2005年版史为乐主编同名《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解释说:“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并举以上扬雄、左思二《蜀都赋》和刘逵的注。
2012年的标点本《夹江县志》有新的注释:五兀山又名仙掌山,为南北走向,有五处较高,其中任山周岩最高(海拔742米)……五兀山之名,最早见于扬雄(字子云)、左思(字太冲)的《蜀都赋》。这里,直接肯定五兀山在夹江。
这二者不是一回事,五屼山不应该在夹江县。之所以如此,想来跟明朝中期夹江人张庭在云吟山开办“五兀书院”有关。张庭,别号五兀山人,明嘉靖十七年(1542年)曾任吏部文选司郎中的夹江人张庭,在47岁那年辞官回到家乡,建立“五兀书院”,并著有《五兀山人存稿》《岷峨志》《夹江志》等多部书籍。当年张庭题写的“五兀书院”崖刻,位置在千佛岩铁石关山崖高处。清嘉庆《夹江县志》把“五屼山”写作“五兀山”,跟此有关。2012年的标点本《夹江县志》直说五屼山在夹江县,系以讹传讹。夹江既没有五屼山,也没有五兀山。
张庭题写的“五兀书院”崖刻,位置在千佛岩铁石关山崖高处(图源:夹江发布)
而说五屼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仅为一家之言。
刘逵的注讲得很清楚:“五屼,山名也。一山有五重,在越巂,当犍为南安县之南也”。“五屼”山是依据其外观得名的:“一山有五重”,“在越嶲,当犍为南安县之南也”。以今天的地理察之,五屼山应该是犍为郡与越巂的分界线、今日乐山市的南界,也就是今日乐山市沐川县与宜宾市屏山县交界的五指山。
沐川县1942年才建县,但历史上一直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关键节点,进入金沙江连接西昌至云南的重要区域。历来是驻军防范“百蛮”(南面少数民族)的兵寨,在唐宋时期有“唐三城”(雅安汉源县大渡河城、乐山沐源川城、宜宾屏山县马湖城)、“宋五寨”之说,特别是“宋五寨”的赖因寨(今县城处)、荣丁寨(今马边县荣丁镇)、沐川寨(沐川县城)、利店寨(今沐川县利店镇)、威宁寨(今沐川县底堡场)五寨都在五指山北面,这不是巧合,而是抵御南面夷人入侵的历史原因。元及明初在此置沐川长官司,领有今中都、太平、安全、马边、沐川地,都是围绕在五指山周边,更好掌控南面夷人的原因,而沐川长官司的正长官司设在沐源川寨(今日沐川县城),副长官司设在中都镇(今日宜宾市屏山县中都镇)。
从沿革看,据1993年版《沐川县志》第一章《隶属》:“县境属犍为郡南安县南境”。汉晋时期,今日屏山县西部属越巂郡,今中都镇、新市镇区域设有安上县,是进入西昌的东大门,越巂郡守常驻安上。《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初,越嶲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安上)县,去郡八百余里,其郡徒有名而已。”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遣越嶲太守巴西龚禄住安上县,遥领郡”。这就说明沐川县在西汉的犍为郡南安县和越巂郡交界处。从外观看,屼即“高耸、直立貌”,这座“五指山”正是类似直立的五指得名,又符合“一山有五重”之本意,最高海拔1762米,最低海拔约476米,相对高差为1286米,以中山和低山为主。在嘉庆《大清一统志》的《叙州府·山川》中有屏山县的记载:“五峰山:在屏山县东北二十里,五峰排列,高下相连。”清朝张澎编著《蜀典校注》中在“五屼山”下注“今五支山”。这些,都与今天五指山的位置相合。
沐川县五指山(图源:沐川县人民政府网)
《蜀都赋》描写的是成都地区,“经三峡之峥嵘,蹑五屼之蹇浐”,五屼山是指沐川的五指山。显然,这里的三峡就断不会指长江三峡,而是平羌三峡,才可与五屼山对应:经过三峡,艰难行走五屼山。再看左思《蜀都赋》在“经三峡之峥嵘,蹑五屼之蹇浐”之后的赋文:“戟食铁之兽,射噬毒之鹿。皛貙氓于葽草,弹言鸟于森木。拔象齿,戾犀角。鸟铩翮,兽废足。殆而朅来相与,第如滇池,集于江洲。试水客,舣轻舟。娉江婓,与神游。罨翡翠,钓鰋鮋。下高鹄,出潜虬。吹洞箫,发棹讴。感鱘鱼,动阳侯。腾波沸涌,珠贝汜浮。若云汉含星,而光耀洪流”。这再清楚不过了:就是描写长江(金沙江)一带风物的,恰好翻过五指山就到宜宾屏山县新市镇金沙江边。汉晋时期,南安县境未及南部山区,取名“南安”意即在此。今日的五指山所在地,恰是在越嶲郡东、南安县南,且山属越嶲。正是刘逵注:“五屼,山名也。一山有五重,在越巂,当犍为南安县之南也”。
又考,在金沙江流域与“五”有关的山脉,还有位于昭通市永善县莲峰镇境内的五连峰,因其形状似五瓣莲花而得名。五连峰,是位于云贵高原的一座山脉,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与乌蒙山为昭通市境内的主要山脉。五连峰主峰为镜子山,海拔3189米。五连峰为横江与金沙江的分水岭。五连峰不是五屼山:一是山似五瓣莲花,与“屼”无样;二是山在金沙江南岸,与左思《蜀都赋》文中的位置“经三峡、蹑五屼、集于江洲”不符,也与“当犍为南安县之南也”不合。
今日五指山位于沐川县最南面,是沐川县与屏山县的接壤处,山的东面为沐川县永福镇,山的西面为屏山县中都镇。五指山还是一座神奇的山脉,最早叫五屼山,明朝叫神木山,清朝叫五峰山或五支山,今日叫五指山。不过,五屼山不单指今日五指山,而是以五指山为中心的连绵不断的山。所以五指山并不是像手掌有五个山峰,而是连绵不断的山脉。
湔山岩岩,湔山呢?
《华阳国志·蜀志》载:“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于湔”。“田”,“畋”也,就是在湔山田猎,可见鱼凫王统领的时期还处于渔猎时代,湔山就是其生产生活的地方。
《汉书·地理志》载:“绵虒,玉垒山,湔水所出,东南至江阳入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玉垒山在绵虒县,是湔水的发源地,湔水向东南流到江阳注入长江。
《水经注·江水》说:“江水又历都安县(灌县)……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俗谓之都安大堰,亦曰湔堰”,今天的都江堰市在蜀汉时改称湔县,不久改为都安县。
湔山与古蜀蚕丛、鱼凫、柏灌、杜宇和开明数代古蜀王朝的生存紧密相关。湔山有多处天然关隘屏障,据险可守,是理想的护国天障。天然峡谷关隘为古蜀王国军事、政治、经济服务。在历史上,关、堡、墩、台是军事设施,均有定制和规模,关以险据,堡为中坚,墩为报信,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严密的军事防御网。
《华阳国志·蜀志》说:“(杜宇以)江、潜、绵、洛为池泽。”所谓“池泽”,有富饶区域之意。“江”即今岷江;“潜”就是“湔”,发源于今天彭州北境的湔江;“绵”即今绵远河;“洛”即今石亭江。而“江、潜、绵、洛”四水相会之处,应是古蜀国的腹心地带和富饶区域,与推测三星堆、金沙为古蜀都城“瞿上”相符。
汉书中的湔水,就是今彭州的湔江,玉垒山就是湔江发源地的太子城—九峰山区。九峰山属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形成于10亿年前的元古界黄水河群地层为基层底构造层,并有震旦系上下纪至三叠系上纪须家河组下段分布。九峰山因九座山峰而得名,最低点龙槽沟口海拔1000米,最高点太子城巅海拔4818米,相对高差达3800米。古代,九峰山名叫玉垒山。古时,这里寺庙林立,铁瓦巨木,威严雄壮,历史上许多神僧、先贤莫不驻足于此。晋常璩《华阳国志》称此山为“帝之城郭”。左思《蜀地赋》等历代史籍皆有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成都写下一首著名的诗《登楼》,其中有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代王勃、高适、卢照邻、李商隐等皆有诗文及此,北宋时已是“楼阁亭轩,隐然其间”的川西旅游胜地。
彭州市九峰山(图源:彭州市人民政府网)
史学界目前认为,古蜀人迁徙路线的起点是茂县的营盘山遗址附近(蚕丛),终点在三星堆(鱼凫)。关于迁移路线,学者任乃强在《蚕丛考》中写道:“蜀地与华夏之原始交通,原本以岷江上游河谷这媒介。绵虒(古茂州旧名)与蚕陵,为其枢纽。蚕陵以上,大体平易。故王莽改名步昌。蚕陵以下,河谷深狭,岸道险窄,至绵虒乃略开展,多农地。故秦县止于绵虒。绵字,古为繭絮之义。亦与蚕丛文义有关。自绵虒东踰土門关(今地名),仅一浅岭(属九頂山脉凹部),循湔水而下,至瞿上(彭县北之关口,《元和志》指为天彭门),穿短峡而出山,入于成都平原之郫邑。此蜀王柏灌、鱼凫出蚕陵渐迁入蜀农业地带之道路也。”学者蒙文通先生也说:“湔水出玉垒,在今之彭县,然则大江以东(岷江),岷源以南,止于灌口之山系,胥曰湔山,入后曰玉垒。”从任乃强和蒙文通二位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从距离和地形等综合考虑,从“鱼凫田于湔山”可以推断古蜀人迁徙路线:从今天的岷江上游茂汶一带出发——翻越龙门山——沿今天彭州湔江而下——进入成都平原,这至少是一条重要路线。
综上,从广义来说,“湔山”包括整个今天龙门山西南段,可从都江堰的宝瓶口到北川县曲山镇都可称为湔山,但狭义来说,联系古蜀人迁徙路线,鱼凫主要种田的地域湔山,应该位于今天龙门山腹地,面对成都大平原,原来湔山、玉垒山和九峰山是同一座山。
所以,《蜀都赋》中的三峡指乐山市市中区的平羌三峡;五屼山是乐山市沐川县的以五指山为中心的山脉;湔山指成都市彭州的玉垒山(九峰山)。不仅如此,扬雄《蜀都赋》极尽言辞,以写成都之壮美秀丽。左思《蜀都赋》是“三都赋”(另为《吴都赋》《魏都赋》)中的一篇,颇为细致地描述了巴蜀的物产、山川、风俗等,赋中描绘了当时四川豪门的宴饮生活。当时人们为传抄此赋,京城洛阳的纸也因而涨价,故有“洛阳纸贵”之语。这两篇《蜀都赋》虽然涵盖巴蜀,乃至延伸陕西、云南、贵州相关区域,但一条主线就是岷江。
高山,是大地隆起的风景。
河流,隐藏着大地的秘密。
岷江是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四川美丽富饶的贡献者,是四川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是巴蜀文化演进的推动者,是世界遗产的集大成者。
岷江,古称渎水、汶水、汶江、汶川。因先秦以来即视为长江上源,故又称江、江水、大江水;各段又有古称玉轮江、箭水、导江、都江、皂江、大皂江、沫江、武阳江、合水、金马河、皂里水、水、三渡水、玻璃江、熊耳水、蜀江,异名甚多。
岷江传统上以发源于四川松潘县岷山南麓的一支为岷江正源。岷江经四川省阿坝、成都、眉山、乐山、宜宾五市,干流全长711公里,都江堰市以上为上游,都江堰市至乐山为中游,乐山至宜宾为下游。
岷江流域有着重要的文化、旅游、水利、渔业、矿产等资源,特色突出、禀赋高、价值大。目前四川所有世界遗产景区都在岷江沿线,从北向南分布有九寨沟、黄龙、大熊猫栖息地3个世界自然遗产景区,峨眉山—乐山大佛2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景区,羌年、茶马古道—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2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通济堰、东风堰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共11块世界遗产牌子8个世界遗产景区,还有东方古堡—臧羌碉楼与村寨、古蜀探源—三星堆金沙遗址、高尚的天禄—五粮液白酒老作坊3个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清单),堪称世界遗产风景道。同时,岷江沿线自然生态独具特色,生活着藏、羌、汉群众,堪称民族风情走廊。
岷江,串起了四川的风景和美。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伦斌(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乐山市委主委)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