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三苏文化传承大观(二)‖王龙海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4期
三苏文化传承大观(二)
王龙海
中国有三苏
当代中国三苏文化传承之眉山视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三苏文脉和东坡文化发祥地的眉山,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与关怀下,历届党委政府以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自觉,以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为己任,加强三苏文保和研究传播,接力实干,久久为功。建区设市以来,眉山把“文化立市”列入发展战略之一,将打造“中国诗书城”列为新区新市首位目标,强力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眉山市擢升发展目标,勠力同心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莅眉就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作出重要指示以来,眉山市迅速提出打造“一心三地”的宏伟目标,纪念、保护、研究、传播、教育、发展全场景拉开,高水平、高质量的传承发展举措频频落地,三苏文化传承弘扬步入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境界。
为系事和行文之便,这里我们将站在三苏故里眉山的角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眉山市(包括原眉山县和所属乐山市)、四川省、全国传承弘扬三苏文化的盛况作综合述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半个世纪的三苏文物保护与整理研究
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十分喜爱苏轼作品,常在讲话、诗作、谈话中借鉴、引用、化用苏诗意向和名句典故,并将其发扬光大到了前无古人的思想和艺术境界。他赞誉《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把西湖之美写尽了,后人难以企及。”称赞《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千古绝唱”“气势磅礴,豪迈奔放,一扫晚唐五代词家柔靡纤弱的气息”。据有关文献记载,毛主席早在1927年就引用过苏轼名句。那年9月11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挺进白沙,布置战斗任务时,针对过于严肃的战前气氛,毛泽东借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教导大家指挥打仗不必太“作古正经”,可像周瑜那样“谈笑间”消灭敌人。《党史文苑》2022年第10期刊载的汪建新《横看成岭侧成峰》:毛主席圈画或手书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16首词、《题西林壁》等5首诗。
1963年4月25日,75岁高龄的共和国开国元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莅临眉山三苏祠视察参观,留下题词:“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当时,朱德委员长发现自己曾经收藏和阅读过的《三苏全集》居然在这里现身,非常激动。据《名人与三苏祠》记载,原来,这是他早年驻军泸州时得到的一套清代眉山刻本《三苏全集》,每册第一页都盖有他的藏书印信“德字玉阶”“仪陇朱氏藏书”。这套书后来几经辗转,到了泸州私塾先生阴懋德仑手中。1961年初,阴懋德仑老人将这套珍贵的《三苏全集》,捐献给了刚刚成立的眉山三苏纪念馆。如今,朱德题词、“朱德墨兰”、曾被朱德早年收藏过的《三苏全集》,被誉为三苏祠博物馆馆藏的“朱德三宝”。
1956年眉山县成立三苏公园修建委员会,进行大量培修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三苏祠、苏洵墓和苏坟园都遭到严重破坏。1979年三苏公园更名为三苏文物保管所,眉山开始加强了保护,三苏祠经过数十年的建设,1980年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四川省编委批准设立眉山市三苏祠博物馆,省政府拨专款重建景苏楼。原“五亩宅院”逐步扩展到100余亩。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服务名牌,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三苏文化纪念地之一。
1986年眉山县人民政府拨专款,重修了苏洵、程夫人、王弗墓,增修了苏轼、苏辙衣冠墓,撰立牌坊式墓碑四通,培植松柏、银杏、芙蓉静穆林盘,建石板路连通墓园,实现三苏一家落叶归根、阖家团圆的心愿,苏坟山墓园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眉山县在距苏坟山墓园约30千米的修文乡(今东坡区修文镇)发现另一处三苏家族墓葬遗址群“苏坟园”。2015年起,甘眉工业园区管委会、修文镇和热心人士开始保护苏坟园,人们捐款、捐物,村民腾地、砍树,无偿支持保护工作。目前已修复牌坊、神道、族谱亭和苏味道墓、苏序、苏符、苏八娘等五座古墓,清理苏山墓废墟,修建了文圣故里广场(停车场)、东坡民俗博物馆等配套建筑。2022年,苏坟园被列为眉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87年开始,每逢整十年苏轼诞辰日(1月18日)眉山县都循例举办东坡文化艺术节,在三苏祠、苏坟山墓园等处开展寿苏、学术研讨、经贸交流、苏诗诵读和三苏故事演讲等活动,邀请苏轼遗迹遗址文保单位代表、苏学专家、高校教授、文化学者、书画家、苏氏后裔代表,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参加。
眉山县委县政府还发出倡议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出力,利用城东岷江故道水凼河滩400亩,兴建东坡湖公园(今已改造为苏母公园),于1997年6月破土动工,次年底竣工开放,成为人们瞻仰三苏文化和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这是除三苏祠外眉山建制1500余年来兴建的第一个公园。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宋代文学研究大家、复旦文科资深教授王水照发表论文《评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诗》,这是拨乱反正后学术界最早为苏轼正名的文章。王水照一生在苏轼和宋词研究、宋代散文和文人集团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和巨大学术影响力,1984年出版的《苏轼选集》,被学术界誉为“古代作家选本中少见的杰构”。王水照编《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1984)、与朱刚合著《苏轼评传》(2004)、与崔铭合著《苏轼传》(2019)等均为苏学研究权威著作。
四川大学以传承三苏文化、引领苏学研究为己任,几代教授学者长期扎根苏学研究领域,源源不断地推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基础性和权威性的苏学研究成果,为眉山、四川和全国三苏文化传承大业提供宝贵的专业指导和智力支持,无愧于“当代中国苏学研究重镇”称号。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名誉会长、四川大学教授曾枣庄是三苏研究的权威专家,“毕生心血献三苏”。曾枣庄《苏洵年谱》和《苏洵与北宋古文革新运动》(1981),苏洵原著、曾枣庄和金成礼笺注《嘉祐集笺注》(1993),曾枣庄等《苏轼研究史》(2000),曾枣庄、舒大刚主编《三苏全书》(2001),苏辙原著、曾枣庄和马德富点校《栾城集》(2009),曾枣庄著《三苏评传》(2016)等,均为苏学研究权威著作。
这一时期,还有一位对苏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学教师出身的孔凡礼,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点校出版《苏轼诗集》《苏轼文集》,在搜罗苏轼遗文上贡献很大。2004年孔凡礼集数十年苏研之功,编撰出版《三苏年谱》,在三苏生平编年系事、重要作品及其所涉文学事件分析评说方面优于他谱。他后来发表的《〈艾子〉是苏轼的作品》一文,恢复了大文豪苏轼同时还是幽默小说家的历史本来面目,被苏学界誉为苏研900年来最重要的论著之一。
1990年,陈宏天和高秀芳点校的《苏辙集》,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为国内第一部研究苏辙的权威著作。
1997年眉山建区之前,眉山整体属于乐山市(地区)所辖。对于三苏文化传承发展,乐山市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一直把三苏祠保护摆在与乐山大佛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当时乐山地区唯一高校的乐山师范专科学校(今乐山师范学院前身),自觉扛起三苏文化研究与传播的责任。继1999年成为全国第一个设立三苏文化研究机构的高校、2000年在学报上开辟三苏研究专栏之后,该校从2002年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历时十余年建成能提供多种检索途径的“百年三苏文化研究资料数据库”。
中国诗书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升华“两宋荣光”
1997年5月眉山地区成立,辖眉山、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6县。2000年6月撤地建市,眉山县改名东坡区。掀开了眉山三苏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纪元。
设区建市以来,眉山市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先后推出《三苏文化与眉山现代化》《三苏文化与中国诗书城》等战略引导性论著,持续推进中国诗书城建设,初步形成以三苏祠为轴心,串联三苏文化主题公园、东坡宋城(纱縠行)、东坡湖、东坡岛、远景楼、蟆颐观、眉州大道、沿岷江文旅景观带的东坡文化核心区的建设蓝图。2004年,全国最高大的仿宋建筑群眉州远景楼,在距离三苏祠直线距离约2千米的东坡湖西岸重建竣工。远景楼最早为北宋眉州知州黎希声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主持建成,并特邀宦游在外的苏轼作《眉州远景楼记》而闻名遐迩。曾两度毁于战火,这是第三次重建这一城市文化地标。
同时,苏轼公园(原名诗书公园)等陆续建成开放。徜徉眉山街头,苏风苏韵,所在皆是。三苏文化元素命名的市政公用建筑、学校、群众文化休闲设施和景观小品星罗棋布,以三苏文化元素命名市区街道110余条,让人们目力所及之处,都有浓郁的三苏文化气氛。
2007年3月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成立。2005年从四川大学迁移到三苏祠的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秘书处、会刊《苏轼研究》编辑部转入三苏文化研究院,有力推动三苏文化传承发展事务管理步入常态化、规范化、国际化轨道。2007年5月,眉山市政协组织“东坡足迹万里行”大型文化经贸考察团,第一次集中沿苏轼宦游足迹,行程万余千米,实地感受苏轼当年的生活工作场景,全面了解苏轼遗迹遗址文史资料和保护研究情况,编印出《千年英雄苏东坡图传》《东坡足迹行文史资料》,摄制了15集电视片《东坡足迹行》。
2008年12月,中共四川省纪委、省委宣传部将三苏祠列为重点打造的廉政教育基地。三苏祠先后被省纪委、省监察厅命名为“四川省廉政教育基地”(2011),被中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13),被四川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四川省廉洁文化基地”(2018)。
加强苏洵、苏辙学术研讨。2009年4月,眉山市举办纪念苏洵诞辰1000周年活动暨全国首届苏洵学术研讨会;2012年11月,又以纪念苏辙逝世900周年为契机举办全国首届苏辙学术研讨会。近十多年来,由省、市有关部门联合组织的全国首届苏东坡民本思想与文化成就研讨会(2016.6)、苏东坡法治思想与实践论坛(2016.11)、苏东坡税收思想研讨会暨减税降费与开放发展对话(2019.9)、“三苏清风”廉政文化研讨会(2019.9)、三苏与传统法治文化高峰论坛(2020.10)等相继在这里举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中央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2017年7月,四川省启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部署“六个一批”重点任务。苏东坡入选首批“十大四川历史名人”,三苏祠被评选为“天府十大文化地标”,由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周裕锴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四川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苏轼研究中心入选首批“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出版《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10种380万字),话剧《苏东坡》在眉山首演成功,2023年2月推出《名人大讲堂·东坡文化季》等活动。
由中央电视台、湖北黄冈市委、市政府、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苏东坡》,2017年7月17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这是国内第一部以苏轼为对象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
受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严重影响的三苏祠,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灾后恢复重建首批重点项目,实施文物古建筑本体修复、式苏轩文物库房及展厅改造提升工程、增建苏东坡传说陈列馆等7个项目。在三苏祠对面新建三苏纪念馆,几经完善提升并不断借助现代展陈技术手段,系统设计、全景式、沉浸式地陈列三苏生平事迹。目前该馆文保和展陈水平位居全国先进行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文保维修优秀工程、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集体。2018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三苏祠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肯定该馆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川大学者再出一系列苏研扛鼎之作。由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的《苏轼全集校注》出版,2014年荣获国家图书奖。这部由国家大型科研项目资助、集四川大学几代学者20余年编纂心血的巨著,及其《苏轼诗文词系年考证》,是我国第一部对苏轼的诗集、词集、文集进行全面校勘注释编年辑佚的大型古籍整理著作,有“迄今为止最全、最新、最权威的苏轼全集校注本”之誉。
2020年,曾枣庄和曾涛主编、周云容等撰稿的《三苏文化大辞典》问世,此为国内第一部关于三苏文化的辞典。
2021年,曾枣庄和舒大刚主持编校的《苏东坡全集》出版,全景呈现了苏东坡的多方面成就,是目前市面上收录东坡作品门类最全、作品最齐的读本。
2020年11月,眉山市政府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同创办东坡书院,开展学术交流、文化传习、教育普及、研学旅游等活动。现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近300场次,受众近6万人次。
眉山本土苏学研究方阵崛起。眉山建区设市以来,以苏学专家刘小川为代表的眉山本土苏学研究方阵崛起,为眉山三苏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吃三苏祠古井水长大的著名作家、眉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刘小川,40多年潜心苏轼研究和文学创作,著有《品中国文人》等10余部畅销传记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传纪文学的革新者”。其《品中国文人·苏轼篇》《苏轼:叙述一种》《苏东坡传》《四川历史名人读本·苏轼篇》《品中国文人·苏东坡三百篇》等,都是在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著述。2023年6月,刘小川还携子刘寅推出最新力作《三苏家风》。他对夯实和提升眉山全球苏学研究高地的核心地位有突出贡献。
王晋川长期从事三苏文化研究与传播,主创我国首部东坡题材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千古东坡》(2007)、全国百所东坡学校校歌《我爱苏东坡》(2011)、我国首部东坡题材的大型动画片《少年苏东坡传奇》(2022)等。2023年5月14日由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苏东坡传说”非遗传承人王晋川主讲的《奋厉当世、循理无私:三苏父子的家风家教》,亮相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图讲坛”全国联讲专场。他对夯实和提升眉山全球苏学研究高地和三苏文化传播重镇有突出贡献。
眉山苏学专家熊朝东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千年英雄苏东坡》,2013年入选国家重点公益性文化项目“农薄图书”工程书目,由政府采购免费送进农村书屋。其《眉山苏辙》(2009)、《大写三苏》(2013)、《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2019)等专著,对研究和传播三苏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长期潜心苏洵研究的苏学专家刘川眉著长篇历史小说《豹变:苏洵大写意》,2012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此书及其后出版的《眉山苏洵》《苏洵新传》,以全新视角生动揭示了苏洵从行者到学者的人生蜕变逻辑,被誉为“超越历史萃取的时代光华”“理解人生的入口”,并有文章收入人教版中学教材辅助读本。
2014年3月,眉山市作家协会主编的“橙黄橘绿书系”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丛书包括徐康著《〈东坡志林〉百篇赏析》、赖正和著《漫话苏东坡》、徐丽著《苏东坡与西园雅集》、王晋川校勘《郗伯康东坡剧作选》等最新苏学研究代表性成果,推动三苏文化全面研究热潮兴起。
2017年5月,四川省哲学社科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苏东坡全传》丛书15卷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眉山、徐州、常州、惠州、儋州16位老中青苏学学者和作家携手完成,是迄今为止首部一地一卷、地域史料详实的苏轼合传。
由中共眉山市委宣传部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合出品、眉山市文广旅局和眉山市歌舞剧院共同承办、汇聚众多国内外顶尖艺术家担任主创团队的舞蹈诗剧《东坡》,2021年启动创作,致力于推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彰显大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佳作。计划在上海首演,随后将在国内外展开巡回演出。
2019年春,以苏母文化、亲子参与为特色,依托原眉山县东坡湖公园改造扩建的苏母公园建成开放。这是全球首个传承弘扬苏氏家风家教文化的主题公园。至此,眉山中心城区三苏文化主题公园群格局基本形成,它们包括苏洵公园、苏母公园、苏轼公园、苏辙公园、东坡竹园、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等8个川西宋韵格调的开放式城市公园,共同构成三苏文化主题公园群落。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规划建设被业界誉为“中国内陆城市罕见的绝版滨水地块”、千亩建设用地估值40亿元的东坡岛时,眉山市委、市政府果断调整原来的规划,变“全岛开发”为“西游+东憩”,人居规模从预定的7万人调减为3万人,从4700亩建设用地中腾出1/3的土地,承传苏东坡科学治水的理念,创造性地运用自然之力,整合东坡湖千亩水域和千亩环岛绿地,打造东坡城市湿地公园。昔日烂河坝,变成了驰名中外的“城市大氧吧”“文化新地标”“市民会客厅”“健客打卡地”。从“全岛开发”到“西游+东憩”,从“7万”到“3万”,政府财政收益降下去了,百姓的幸福感升上来了。这“降与升”“舍与得”的背后,是一个城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践行,是传续民本仁政的三苏遗风的真实写照。
“六化”传承特色基本形成,把三苏文化传承与民生福祉改善、城市特质营造、产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学地融合起来的“眉山模式”取得丰硕成果。
体系化传承,做强工作合力。把传承发展三苏文化纳入城市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先后出台《东坡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方案》《东坡文化传承发展纲要(2021—2037年)》等,为东坡文化传承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先后重组和新设三苏祠博物馆、三苏纪念馆、三苏文化研究院、东坡书院、东坡文学艺术中心、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等机构,构建了“两馆两院一会一中心”的组织架构。颁布《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眉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对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作出制度性安排。加强苏裔苏体书法、东坡剪纸、苏东坡故事等非遗项目保护推广,营造了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东坡文化的良好社会环境。
项目化推进,做实重点任务。抢抓中央、省委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机遇,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高质量、集约化规划部署实施东坡文化传承创新“七个一”工程、三苏遗址保护提升工程、东坡文化传承发展基地功能提升工程、“礼遇东坡”眉山文创品牌建设项目,建成了东坡书院、三苏文化大数据库、致敬东坡·现当代艺术作品展厅、东坡文化学术报告厅、东坡文化专题图书馆、东坡书法体验馆、东坡生活美学体验馆等“一院一库两厅三馆”传习基地,建起了文创、文产、非遗产品集群平台。
学术化表达,做深理论研究。围绕东坡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挖掘、研究、阐发,使其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眉山主动扛起三苏文化研究大旗,统筹土苏学专家与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四川大学、三苏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文化单位资源力量,打造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和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编纂出版一系列苏研权威著作,以学术维度和国际视野每年举办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和中外苏学研究交流,推动三苏文化学术研究和交流常态化、系统化、体系化,推动眉山成为东坡文化传承发展的头雁和苏学研究的重镇。
时代化呈现,做活载体形式。融入百姓生活,设计推出“东坡有礼”系列公益广告,开发推广24组苏东坡专属表情包。广泛开展传承三苏好家风活动,把三苏家风和廉洁教育渗透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市民公约、文明公约、村规民约中去。在各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节庆、街道、学校、公园等方面,全方位全覆盖打上三苏印记、体现蜀风苏韵。将三苏文化传承融入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东坡文化+旅游”“东坡文化+餐饮”“东坡文化+味在眉山千亿产业”“东坡文化+文创”发展,打造出一批拳头产品。
大众化方向,做细宣传普及。近年来,眉山大力推进东坡文化进校园,精心编写《品读东坡》《苏门家风》等优秀校本课程读本,《传承发展东坡文化,营造灵动诗意校园》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注重沉浸体验,联合35个省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推出宋代投壶、活字印刷、传拓等课程,举办东坡传说故事大赛、三苏诗词经典诵读等活动,掀起“争当小东坡”热潮。培养传承力量,组建东坡文化讲师团,培养东坡文化讲师100多名,建设东坡文化传习基地18个、传承特色学校12所。加强宣传普及,在《眉山日报》开设三苏文化专栏“开眼界”,打造“东坡书院”“悦读坊”等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定期邀请名家登台主讲“东坡文化大讲堂”“三苏文化沙龙”等,广泛开展“艺行东坡”等群众文化活动,举办东坡诗词专场音乐会、“吾家东坡——苏轼题材文物特展”等,推动东坡文化走出书斋、走进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扩大东坡文化传承的群众基础。
多元化交流,做大对外影响。积极构建东坡文化对外交流体系,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东坡文化走出去。定期举办主场交流,高水平举办东坡文化节、东坡文化学术高峰论坛、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等,逐步形成品牌效应。与东坡遗址遗迹地城市深入开展区域交流,与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中华书局等开展长期合作。依托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眉山协同改革先行区等优势,积极参加世园会、西博会、农博会、文博会等,广泛开展文贸交流。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和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竹藤组织等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东坡文化作品出版翻译工程,增进与欧美、日、韩、新加坡等交流,在推特、油管、脸书等300多家海外媒体落地宣介东坡文化,通过日益密切而广泛的国际交流,不断扩大三苏文化国际影响力。
在三苏文化研究传承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突出成效。建区设市20多年来,陆续推出“三苏祠丛书”“眉山三苏传记丛书”“橙黄橘绿书系”“眉山文学作品选”“东坡作家书系”等系列出版物,集中反映出眉山市三苏文化传承发展、文学创作繁荣和人才辈出的郁然气象,勾勒出一幅三苏故里苏学专家、作家、诗人和艺术家的群英谱,涌现出邵永义(著有《苏母传》)、夏钦(著有《苏东坡密码》)、华子(主编《东坡光影里的山水》)、翟晓楠(著有《三苏家风家教》)、刘寅(著有《探秘苏东坡》)等一大批眉山籍苏学研究传播的后起之秀。
文化自信、思想引领,“一心三地”建设步入三苏文化传承发展新境界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对三苏文化尤其是东坡文化的尊重,体现在他治国理政的诸多方面。无论是在地方上当领导,还是在中央当领导,在他的许多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中,用典恰如其分、生动传神、发人深省,其中引用了许多苏东坡的名言名句。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莅临三苏祠考察时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眉山三苏祠周年之际,他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他寄语国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总书记的谆谆教导,高瞻远瞩,领航导向,千年三苏文化传承发展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新境界。
四川省各地各部门迅速掀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对坚定文化自信重要指示要求的高潮。省委宣传部专项出台《传承三苏文化 打造苏学高地工作方案》;省政协举办“三苏文化与治国理政理念和思维”研讨会,与省内外专家学者共同鉴古观今;2023年1—3月,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东坡文化季”系列活动,三苏家风系列征文先后推出精品展览、人文讲座、文艺演出、影视作品、人文采访、书单推介、志愿讲解、国际传播、普及展示9个方向23个重点活动(作品),生动讲述中华文化传承故事;开展“三苏文化出版工程”,首批19种、400余册优秀成果图书亮相……“三苏文化”传承活动异彩纷呈。
2023年5月18日,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王晓晖率省级领导干部赴眉山市开展主题教育实地学习,来到三苏祠重温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了解文物保护利用、传统文化传承、廉洁文化建设等情况。
2022年8月,中共眉山市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部署,作出关于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的决定,确立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知名人文旅游胜地的新蓝图,锁定争创三苏祠国家一级博物馆、眉山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江两岸·三苏故里”5A级旅游景区等奋斗目标。
2023年6月2日,眉山市《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新鲜出炉。《规划》锚定“一心三地”战略目标,着力打造由三苏祠和古城墙片区、东坡岛及周边水域、蟆颐山周边区域共计6.5平方千米“三苏故里·东坡原乡”文化旅游片区,争创国家5A景区。这是目前关于三苏文化传承发展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专项规划,将为高质量构建三苏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体系和“一江两岸·一核多点”文旅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新时代,新征程,新气象。近年来,中央和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三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眉山“一心三地”建设全面展开。
《苏轼书法全集》出版发行。眉山市与西南大学校地合作重大文化工程、由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和三苏祠博物馆联合编纂的45卷本《苏轼书法全集》2022年底正式出版发行。这一古籍整理出版工程,还汇聚了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国家博物馆等方面国内顶级苏学专家、书法名家参与,全集囊括了当今传世最重要的苏轼书法墨迹和历代刊刻拓本,同时也对苏氏一门的书迹进行了系统整理与研究,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收录最全、材料最新、印制最精美、出版规模最大的苏轼书法全集。
三苏文化出版工程推出首批图书。由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主编、文博馆员翟晓楠编写的“三苏文化出版工程”首套图书《中国有三苏·三苏家风家教》(小学版、初中版),2023年2月24日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隆重首发。为大力推动三苏文化在国内国际的传播,2023年2月,四川宣布组织实施三苏文化出版工程,通过文献集成、学术研究、普及推广、教材教辅、海外传播5个系列,全面深入挖掘三苏文化,讲好三苏故事,传承三苏文脉。首批19种、416册优秀成果图书于6月前全部上市。
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首个试点项目“三苏文物主题游径”进入规划实施阶段。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文物局宣布正式启动“三苏文物主题游径”建设,由四川省文物局联合各东坡遗迹保护管理机构共同打造,为在全国范围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先行先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由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设,文物主题游径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有机关联、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我国将试点建设3—5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
……
三苏文脉尤其是东坡文化,以其对中国文化创新力和中华民族创造力的传承与增进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所拥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价值,成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必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焕发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自信力量!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眉考察行周年之际,新华社刊发长篇通讯《习近平的文化足迹:从千年三苏祠感悟文化自信》,再次向读者深情吟诵了三苏祠那幅著名的楹联:“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龙海(三苏文物保护志愿者,甘眉工业园区管委会四级调研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