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方志拍卖图录见证四川方志地位‖刘祯贵
方志拍卖图录见证四川方志地位
刘祯贵
我国现存的各种地方志,蕴含着我国各地方行政区域方方面面的信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近日业余闲暇时间行走旧书摊过程中,有幸淘得一册方志拍卖图录。这本方志拍卖图录不仅说明我国地方志编纂历史悠久、地方志资源丰富,而且见证了四川方志历史源远流长,方志编纂工作在全国居于前列。
所淘方志拍卖图录名称叫《北京德宝二〇〇八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方志暨红色文献专场》。多种原因,自2023年8月以来开始接触方志文献、史料,如逛旧书店、旧书摊会有意识淘一些涉及地方志的资料。当在旧书摊首次看到这本方志拍卖图录时,毫不犹豫地将其拿在手中,随即与书摊老板进行讨价还价。旧书市场上,拍卖图录通常开价较高,书摊老板多是用一种随便购买者爱买不买的态度对待。虽然觉得售价稍高,还是以超过心理价位的价格获取这本涉及方志的拍卖图录,毕竟是首次得知有方志专场拍卖,并想借此了解方志专场拍卖到底是咋回事。
回家翻阅所淘方志拍卖图录,立即给人以惊喜。此方志拍卖图录记载的中国方志拍卖专场,参拍的地方志有208种,其中涉及四川的地方志竟然有32种,占参拍方志总数的15.4%。2008年4月27日举行的中国方志拍卖专场分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山志、水志、湖志、寺庙志等,共有56号拍品,涉及四川方志的拍品有两件:《峨山图说》(清光绪年间刻本)、《峨眉山志》(清康熙刻道光十四年补修本);第二部分为府志、州志、县志、镇志、舆图等,共有152号拍品,涉及四川方志的拍品有30件,占这部分拍品的19.7%。如加上曾属于四川,今属重庆的《永川县志》(清光绪二十年刻本)、《涪州志》(清同治八年刻本)、《万县志》(清同治五年刻本),涉及四川方志的拍品有33件,占府志、州志、县志、镇志、舆图等这部分拍品的21.7%。从上述方志专场拍卖数据可知,四川方志历史源远流长,方志编纂工作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北京德宝中国方志拍卖专场中,府志、州志、县志、镇志、輿图等拍品涉及四川方志的30件拍品分别是:《灌县志》(民国印本)、《乐山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印本)、《邛州志》(清嘉庆二十三年刻本)、《重修广元县志》(民国二十九年印本)、《通江县志》(清道光二十八年官刻本)、《彭山县县志》(民国印本)、《巴县志》(民国二十八刻本)、《什邡县志》(清嘉庆十七年文昌阁刻本)、《续增什邡县志》(清同治四年刻本)、《三台县志》(民国印本)、《灌志文征》(民国印本)、《资州志》(民国十八刻本)、《增修灌县志》(清刻本)、《灌志掌故》(民国印本)、《安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刻本)、《汉州志》(清嘉庆十七年刻本)、《续汉州志》(清同治八年刻本)、《渠县志》(清同治三年刻本)、《金堂县志》(清刻本)、《青神县志》(清光绪三年刻本)、《洪雅续志》(清嘉庆十八年刻本)、《眉州属志》清嘉庆四年刻本)、《万源县志》(民国二十一年大中书局排印本)、《泸县志》(民国二十七年排印本)、《宜宾县志》(清嘉庆十七年刻本)、《茂州志》(清道光十一年官刻本)、《内江县志》(民国十四年刻本)、《松潘记略》(清同治十二年刻本)、《广元县志》(清光绪三年刻本)、《富顺县志》(清光绪八年刻本)。
北京德宝中国方志专场的拍品显示,自古以来四川就是人杰地灵,历代历朝四川修志工作从未间断,志书编纂历史源远流长。此外,所淘方志拍卖图录还证实,历代四川不乏修志大师。史志书籍记载的四川方志史上的著名人物(包括外籍在川的),有汉赋大家司马相如、文史名家扬雄、李尤、谯周、常璩、杨慎、曹学佺、段玉裁、李调元、丁宝桢以及民国年间戴季陶、宋育仁,等等。其中,东晋常璩著《华阳国志》,独享“中国方志初祖”之盛誉,而成都又是常璩故里,可谓方志之源。清代光绪年间四川总督丁宝桢总纂刻版《四川盐法志》,丁氏期盼以志记法,以法治盐的初衷。民国年间,英国来华传教士汉明灯亲手编修的《广汉县志略》,可谓是西方人编修中国地方县志首开先河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四川不仅是中国的人口大省,更是成为中国的方志大省,创造了不少全国第一,如:成都是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倡导地,四川省、市、县三级方志编修数量居全国前列;四川省人大常务委员会于2003年7月24日颁布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成为全国第一部地方性地方志工作法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于1996年公开出版藏文版《阿坝州志》,为全国民族地区用民族文字编纂出版社会主义新方志提供了借鉴参考和有效示范。
北京德宝中国方志拍卖专场图录充分证实,四川有方志大省之称,同时也是目前全国收藏旧志最多的省份之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祯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