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皇帝亲笔!家家户户过年贴的TA最早诞生在成都

来源:成都方志 发布时间:2024-02-09 17:39:04 浏览次数:1125 【字体:

春节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农历新年,也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每到春节,当家家户户贴春联,迎春纳福的美好联语在红纸上飞舞,代表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图片

贴春联(蓬州闲士摄于泸州市江阳区况场镇,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年年都贴春联,你知道春联的起源吗?据《成都市志(1840—1989)·民俗方言志》记载,春联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相传后蜀皇帝孟昶所写的名为《题桃符》的一副对联就是我国春联之始。

春联的传说

《后汉书·礼仪志》曰:“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据《山海经》记载,传说有一座高山度朔山。山上长着一株桃树,蔓延三千里,其枝间有鬼门,是万鬼出入地。而在这株大树的东北方向,有两位神人,一个叫神荼(shū),一个叫郁垒(lǜ)。

图片

门神(图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这两位神人十分威风,手执斧钺、绳索,专门在桃树下捉拿夜间害人的鬼怪。因此,天下的鬼魂都畏惧两人。

久而久之,黄帝知道了这件事情,就用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模样,放在门上,以震慑百鬼,祈求人间安宁。

后来,民间也听闻此事,每逢新年,百姓们就找来两块桃木板,在上面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或画像,张挂在大门两边,镇邪去恶,以求内心安定,开启美好的新年。

这两块桃木板,被称作“桃符”,这就是最早的春联形式。

清朝《燕京时岁记》明确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第一幅春联

说到五代后蜀后主孟昶,成都人一定很熟悉。

因孟昶喜赏名花,偏爱芙蓉,下令在都城的城墙上遍植芙蓉,成都别称“蓉城”由此而来。此外,孟昶和才女花蕊夫人的爱情故事也为人津津乐道。但鲜有人知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是孟昶亲笔写下的。

图片

芙蓉花(蓬州闲士摄于成都市金府路,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广政二十七年(964年)的春节,孟昶命学士辛寅逊于桃符上题写吉祥诗句,辛题后,孟昶不为中意,遂亲自命笔,题写一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意思是说:新年享受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春意常在。

图片

图片来源:成都市情网

就在孟昶写好这副对联的第二年,即965年,后蜀就被宋朝吞灭,降为一个军事管制的行政区。说来也巧,当时行政区的最高长官是宋将吕余庆。另外,宋太祖赵匡胤的生日叫“长春节”。

孟昶写在桃符上的“余庆”“长春”都与这两件事暗合,宋人认为桃符上写联语是吉兆,争相效仿。在桃符上写上吉庆语言,便是桃符向春联的过渡。

抛开这些偶然和巧合,仅仅从文化史上看,孟昶的无心之举确实开中国对联文化之先河,“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成为目前已知用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一副春联,成都也因此成为对联文化的发源地。

图片

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蓬州闲士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春联的演变

宋代初期,春联仍旧叫做“桃符”。王安石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充分描绘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

后续随着造纸术的改进,纸张的使用更加广泛,桃符便由桃木板改为纸张。用纸张书写楹联,并在春节张贴,就叫做“春贴纸”、“春联”。

图片

春联(南充陈新书,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过春节贴春联,形成一种定制,始于明朝。

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决定在年节下热闹庆贺一番,他下旨全城都要贴对联庆贺。某一日,他在微服巡察时,发现有一户人家只贴了两条红纸,没有写字。询问其原因才知,這户人家以宰猪为业,不识字也不会写。

朱元璋命人取过笔砚,信手题了一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从此,约定俗成,过年贴春联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春联小Tips

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的创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

1

认识春联

门联:贴在大门上的春联

重门联:贴在院子里二门上的春联

框对:春联贴于门框两侧

门心:春联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

横批:春联贴于门楣的横木上

斗斤或门叶:正方菱形的春联贴在家具、影壁上

2

张贴时间

“二十四,写大字”,过了腊月二十四,就可以写春联了;“二十八,贴花花”,过了腊月二十八,就可以张贴春联了。

但一般来说,人们会在除夕早晨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撕去旧联,贴上新联,予以除旧布新的美好寓意。

3

区分上下联

上联最后一个字要用仄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三声或四声;

下联最后一个字一搬是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声或二声。

举例

七言对联最常见的平仄规律通常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

怎样贴春联

传统的张贴春联的方式讲究人面朝门,右手为上,左手为下,也就是从右往左贴。这是根据古人从右往左的书写习惯得来的。

目前,上下联的左右一般取决于横批。

如果横批从右向左书写,则上联贴在右侧,反之则贴于左侧。

春联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带着传统文化的质感和韵味,吉祥喜庆的新春福祉。春联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祈愿,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在当下,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搞起了花活,让春联有了更多新花样,五花八门的样式,丰富多彩的细节,为春节注入了新的活力。

岁岁年年,时代在变,春联在变,情感不变。年轻人对春联的奇妙创意,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不变。

举国欢庆龙辰新年,春联书写美好生活。

今天是大年三十

烟花绚烂映天际

笑语欢歌共此时

团团圆圆年夜饭

幸福一年又一年

来源:成都方志

来源: 成都方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