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一书读懂锦官城!《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首发

来源:红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1-04 17:47:56 浏览次数:318 【字体: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1月4日报道 “三代蜀王兴古蜀”“望丛二帝治蜀功”“金沙一醒天下惊”“十二桥地现盛世”“古蜀船棺续华章”......2024年1月4日,《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新书发布会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举行。该书选取成都具有代表性的古迹,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古迹里的历史故事,让青少年感受成都的悠久历史和博大文明。

成都市地方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欣出席发布会并致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校长黄艺竹致欢迎词,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李真真,青羊区地方志办主任冉丽丽,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徐琨出席活动。

活动当天,主办方邀请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蒋蓝为与会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成都历史文化“小课堂”。

活动现场,市地方志办向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赠送成都方志文化书籍。

图片1

▲市地方志办向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赠书

精选成都38处古迹

讲述古迹里的历史故事

历史是城市的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文化是城市的魂,以文载道,可以知荣辱。成都,这座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众多历史遗迹和文物,讲述着成都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据统计,成都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39处,不可移动文物6914处,可移动文物25.5万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09处,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186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03 处。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金沙遗址、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等6项考古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重大考古发现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据介绍,《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从成都的文物保护单位中精选38处具有代表性的古迹,讲述每个故事前,引用志书记载与古迹相关的原文,包括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以及《成都市志》,设计了知识拓展、诗文考证和思考空间等丰富、延伸知识点,在书末设置“寻访成都古迹打卡记录”,学生可以在参观时留下自己的打卡感受。

图片2

古迹里的故事

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轻松学习方志文化

走进历史古迹,探寻古迹中隐藏的历史故事、蕴含的文化精神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民族基因血脉,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方式。

王欣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成都是巴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4500多年的文明史和2300多年的建城史为成都留下了众多文化遗迹。作为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古迹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资源。“从望丛祠到金沙遗址,从都江堰到摩诃池,从武侯祠到杜甫草堂,从蒲江石窟到彭州佛塔,从文翁石室到绣川书院......在书中这些故事中,同学们可以感受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作为成都人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王欣表示,成都方志将加强与包括泡桐树小学在内的成都市中小学合作,开展更多方志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动青少年学史增信,学史明志。

图片3

▲成都市地方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欣在发布会致辞 图片来源:张凯/摄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校长黄艺竹校长感谢主办方在泡桐树小学举办《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新书发布会。“中国传统历史底蕴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明宝藏。它不仅在滋养我们的心灵,也时刻指引着我们未来的方向。”她指出,了解身边的历史,就离不开方志的加持,离不开课外读物。《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搜集同学们身边的历史古迹,讲述遗迹里的人和事,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轻松学习到历史知识。阅读该书,历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富有生命力、能在指尖跃动的真实感受。“除了被动接受知识,了解历史,书中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带领我们以古迹与历史故事为跳板,去探索和研究事件背后的逻辑,发散思维,对历史的脉络有更明晰的感知。”

图片4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校长黄艺竹致欢迎词 图片来源:张凯/摄

成都天府新区永兴小学校长张胜兵表示,一个地方的历史就是这个区域的文化乡愁。这套书以孩子们身边的资源为载体,带着孩子们寻根,探寻祖先们的智慧和成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境界分校校长刘芳菲表示,《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一书给人以轻松、活跃之感,既从字里行间、插图中体现了成都人民的乐观、开朗,也在这样“活泼”的描述中,帮助读者深入感知成都的历史,感受成都灿烂的文化,为这颗西南明珠感到自豪和骄傲。

专家点赞

书中窥见中华文明的万千气象

在今天的《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新书发布会现场,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蒋蓝为与会师生开办了一场成都历史文化“小课堂”。

图片5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蒋蓝现场授课

在蒋蓝看来,由成都市地方志办编撰的这本《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一改以往冷门古籍风格,在语言、排版、图文等方面来了一次华丽转身,让小朋友们能够在这些文章里看到成都的灿烂历史。这部书对推广成都历史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有很大促进作用。“它以讲故事的方式,在把成都的古迹讲得非常清楚的同时,它还有一个延伸,为我们的同学提供了延伸思考,让大家产生去追寻成都历史的那样一种兴趣。这样的书我认为应该多出。”

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李真真表示,《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古迹里的历史故事,以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成都这座历史名城的发展脉络,从中窥见中华文明的万千气象。出版该书具有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传承价值,是我们社传承中华文脉、打造地方文化精品的力作,同时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提升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希望图书可以接下来走进更多校园,让同学们热爱上阅读,增强对成都历史的了解和热爱。”

“古迹”受热捧

同学们找到了解成都历史文化的“指南针”

《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一经发布,便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热捧。“书里精美的图照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历史课的思考题、亲临现场的打卡记录和成都的古迹精彩碰撞,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万千气象。”泡桐树小学五年级的余宛唐和余知唐同学深深被新书所吸引:“翻开《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这本书,我们在文字中倾听古蜀文明的低声吟唱,在墨香里感受王侯名士的鲜活形象,在38处古迹里观看历史长河奔流,这里的每一处都见证了千年古都的繁荣发展,都散发着穿越时光的魅力。”

“读完《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古蜀文明的历史画卷情不自禁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冷珊珊同学表示,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答案。“水池环绕,碧波荡漾的望丛祠有多少奥秘等我们去发现;三星堆,金沙遗址又从哪些角度展示了古蜀文明的灿烂与辉煌……历史的画卷不再是迷茫的雾气,这本书好似指南针一样,帮我们在古蜀文明的道路上找对方向。”

“这本书,我看了又看,最喜欢‘浣花溪畔—草堂’这一章。我了解到这里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杜甫到成‘避难’,请众多友人合力建成的。在这安静清幽的草堂内,杜甫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创作了多达260首诗歌,这可谓是一个奇迹。”刘旻昊表示,这本书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赏析典故,去剖析历史,去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去找寻历史的真迹。“书中还有许多生动的语言与优美的文字,仿佛把我们带回了古代,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来源: 红星新闻网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