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辞海》主编舒新城与夫人刘济群的相识相知‖袁泉
《辞海》主编舒新城
与夫人刘济群的相识相知
袁 泉
舒新城(1893—1960),湖南人,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他在中华书局主持编纂了《辞海》。他的夫人刘济群系四川眉山人。他们是怎么相识、相知而走到一起的呢?
1950年代,刘济群与母亲、丈夫舒新城于上海合影
刘舫,字济群,“家住眉山”。1925年,她曾对舒新城说:“我在眉山为世家,祖父和父亲均系所谓新人物。十五年前(1910年),祖父办学校,倡天足。我于七八岁时赤足在街上打旗帜,唱天足歌,他人见而匿笑,祖父则奖励有加。父亲自‘五四’后写白话诗和国语文,对于男女问题看得尤清;我虽女儿,但从未以女儿看待,一切听我自主。”
刘舫1906年生,1919年入成都的第一女师就读。后来舒新城在写《师生恋爱》一节文字时说:“刘舫于十三年(1924年)夏毕业于第一女师。”“她于十三岁即入女师,毕业时尚只十八岁。”
1924年夏,刘舫毕业后,“暑假回家”。她“再来成都”时,已是“十三年秋季”,“暂时考入高师”。高师指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此时首开女禁。“她是预科文学系学生。”她“自知英文太差,而请王(王克仁)夫人(黄淑班,女生指导员)补习,每日去其家授课。”“而学校在十三年秋未设女生宿舍,她寄居其同学林静贤家中,下课以后即与林君返家。”
后来舒新城回顾:“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月十五日,我由南京溯江而上。十一月三日到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做教育学教授。”1925年4月下旬,发生关于“舒、刘的恋爱问题”的骚动。“李劼人代牢。”舒新城“化装离蓉”。他说:“我于五月十一日离成都。”“十四年(1925年)六月八日返南京。”
“十四年五月三十一日夜三时”,刘舫在给舒新城的信中说:“我本拟将蓉事早日结束,返家一行,即行东下。但今晨家中(眉城乡下的旧家),忽遣人来接,仅云现在路上勉强可通,令速归家,并无其他言语,故惴惴焉以为东下之举或成问题。”
“十四年六月二十六日”,刘舫在给舒新城的信中又说:“我们本定上月十四日起行,因蓉事未了,延至十八日始行,于廿一日抵眉(眉山)。廿五日家父因事到嘉(嘉定,指乐山),我们又随同赴嘉。适值家父即须随旅部开驻温江双流,故未获多谈。至于东下问题,家父主张完全依照你所指示的办法(舒新城在五月二十五日致刘舫的信中说:“详细办法已于今日同时快邮达你嘉定家中,由令尊转交。”)办理,且已托其友人——杨书记官——护送到渝。现在候轮即行,航程大约一星期,请释远念!”
从此,他们二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通信。后来这些书信集中发表时,便取名为《十年书》。刘大杰在《十年书》的《叙》中说:“记得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夏天,济群在北平师大毕了业,初来上海,住在我的家里。”
1954年,刘济群与家人在上海合影
1945年,刘大杰在《叙》中还说:“时光过得真快,我们都到了中年,济群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刘济群的女儿叫舒泽姗,出生于1939年。刘济群的儿子叫舒泽池,出生于1941年。舒泽池后来成为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曾任《人民音乐》副主编。
参考资料:
1.《十年书》,舒新城、刘济群著,中华书局,1945年。
2.《我和教育》,舒新城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
3.《蜀游心影》,舒新城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袁 泉(仁寿县文化馆副馆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