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巴州遗风‖周书浩
巴州遗风
周书浩
这是因一条河与一条路诞生的城。
河,叫巴河,渠江的上游;路,名米仓道,蜀道的支线。
“万峰环绕,独于凤谷山下展平一二十里,坐一城于其中而拱卫之,是方隅地脉之所蟠结荟聚也。凭高而望,如在釜底。市井阛阓 ,万瓦鳞次,历历可数。四龛耸秀,一水潆洄。唐宋名人,游咏燕赏,遗迹斯在。”
这是道光《巴州志》对它诚实、简要的赞美。
在还没有正式的姓名前,它属《尚书·禹贡》所载“梁州”之域。春秋时为巴子国属地;秦置巴郡,西汉因之;东汉和帝永元三年(91)始分宕渠县北境置汉昌县,东汉建安六年(201)析置巴西郡;晋惠帝复分巴西郡置宕渠郡;南朝刘宋末置归化郡;梁武帝天监二年(503)置太谷郡,北朝魏宣武帝延昌三年(514)于太谷郡北始置巴州。
自北魏延昌三年始有“巴州”建置,迩来已一千五百零四年矣!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罢巴州置清化郡。唐属山南西道,玄宗天宝元年(742)改为清化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名巴州。北宋属利州路,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属利州东路。元属广元路。明初降州为县,寻复故,属四川布政使司保宁府,清因之。民国二年(1913),废州改名巴中县,属川北道(后改名嘉陵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1950年代初属中共中央西南局川北行署区,后属四川省达县专区。公元1993年7月设巴中地区,撤巴中县设县级巴中市;公元2000年12月撤巴中地区设地级巴中市,原县级巴中市更名巴州区。
这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
一条路
在纵横交错的古代交通路网中,从今天的陕西汉中到西南地区的重庆、成都等地,有一条由北向南、穿越大巴山的重要交通枢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米仓道。米仓道是古蜀道的重要线路之一,因穿越米仓山得名,与金牛道、荔枝道构成蜀道东北方向进入关中地区的三条主线路。米仓道夏末商初为巴人开辟,秦末始为官道,又名“巴岭路”“大行路”(讹为“大竹路”)。米仓道并非单一线路,在蜀道东北方向路网中,与金牛道、子午道等相互关联,但自成体系,有其自身的主线、支线,陆路和水道,是多线复合的南北交通网络。
武王伐纣,巴人北上,途经米仓道参加牧野之战;
秦灭巴蜀,大秦帝国的虎狼之师南下,途经米仓道,沿途披荆斩棘,所向无敌;
刘邦屯汉中,萧何在巴蜀筹集粮饷,将士的吃穿用度,通过米仓道运输;
曹操击张鲁,张鲁从汉中“乃奔南山入巴中”(《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撤退或者说逃亡,仍经过米仓道;
唐章怀太子李贤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从米仓道走来;
京兆尹严武贬为巴州刺史,通过米仓道赴任;
黄巢乱长安,唐僖宗奔蜀,走的也是米仓道;
还有后来的蒙古骑兵入川,一部经过米仓道南下……
在苍茫的岁月深处,一条史诗般、神话般的通道由北向南延伸,艰难地翻越大巴山,然后沿巴河谷地蜿蜒至丘陵地带,连接通向成都、重庆的驿道。米仓道南来北往的行旅及其商贸,最终繁荣了核心路段的巴州。
巴州,米仓道上重要的节点城市。
在这条亘古的道路上,走来了宗教、香料、歌舞、宝石,也走去了茶叶、食盐、生漆、桐油、药材。米仓道不仅给巴州及巴州以东以南以西的地区输送了贸易、艺术,也输送了战乱,同时也交流了思想、伦理、道德和世界观,因此,米仓道是秦巴山区历史上具有想象力和变革精神的生命通道、文化通道之一。
一些人
地灵人杰,群星闪耀。
在历史的肌理深处,在流沙坠简似的过往岁月中,一群官员、诗人、苦行僧从长安或西域衔命而来,一路上吟诗作赋,歌吟不绝。他们用平仄和声律,给巴州贴标签,命名、记录、赎罪、拯救,寻求一种新的可能。他们也给时代带来了新的视角、新的叙事和新的思想,带来别样的方言与风俗——最终沉淀为巴州的文化。他们以诗入史,以史入诗,彰显巴州的知名度、美誉度。
一部巴州史,就是一部名人史、英雄史。
萧何、张飞、张郃、张鲁、李贤、严武、郄昂、羊士谔、薛逢、李桐客、史俊、项斯、郑谷、张曙、宗泽、向铨、张思训……这都是些怎样的人物啊,或叱咤风云,或流芳百世,他们出现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旧唐书》《新唐书》《宋史》等官修正史里,就是次一点的,也被录入著名的《全唐诗》中。晚近以来,张必禄、董修武、李挽澜、晏阳初、刘伯坚、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李先念、许世友……星汉灿烂,为巴州增光添彩。
巴州人豪爽、耿介、忠勇,有血性,是大巴山人性格的典型代表,这从历朝历代祭祀严颜即可窥见一斑。
道光《保宁府志》记载,严颜祠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建于严颜墓前,位于治西一里处。
严颜祠,又名严公庙、忠义庙、义济庙。唐贞元年间(785—804),州民于城西严颜祠旧址建忠义庙,以祀严颜,后毁坏。北宋宣和五年(1123)重修,巴州通判也就是后来的抗金名将宗泽作《重修英惠侯义济庙记》一文,记义济庙地望、灵赫、重修经过及严颜忠义之事。到了明正德九年(1514),巴州知州张应奎维修;崇祯十五年(1642),巴州知州业可绪题立严颜墓碑于庙前;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巴州知州张元济再度维修;道光九年(1829),巴州知州陆成本增修,直到公元1976年,改建粮站才毁。
一些物
钟灵毓秀,物华天宝。
东龛、南龛、西龛、北龛,一座城,被东南西北“四龛”包围,放眼全国,绝无仅有。四龛,是它的文脉。文脉对百姓信仰的塑造、人生观的培养,不可或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龛。
南龛古名化成山。“化成”者,教化成功也。《易经·恒》:“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一个外地朋友问,最能代表巴州历史文化的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南龛隋唐摩崖造像。
在一道巨大、垂直的山崖上,分布着东西长二百五十二米、南北宽四十米,如蜂房般密布着的一百七十三个大小不一、紧紧相连的石龛。这些石龛的龛楣、龛边多用矿石颜色彩绘,五颜六色,金碧辉煌。屋形的窟龛多为重檐,脊上垂帷幔,饰华旒,刻忍冬、莲花、筒瓦等。龛内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两千四百余躯造像。造像丰满圆润,雍容华贵。或螺发高髻,双领垂衣;或通肩大衣,璎珞交织。繁复妖艳,溢光流彩,令人叹为观止。
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开元二十八年(740)、天宝十年(751)、乾元二年(759)、会昌六年(846)、乾符四年(877)六通造像碑看,这些造像既有大量的显教造像,又有较多的密宗和净土宗造像。题材与内容多为佛、菩萨、弟子及诸侍者像、护法神像、瑞像等。第一百零五号“阿弥陀佛”窟,有高佛雕像二十六身,其熟练的圆刀技法使其成为石刻艺术的珍品;第一百零六号“阿弥陀净土变”窟、第五十三号“释迦说法”窟、第八十八号“七佛窟”更是我国石刻艺术中的上乘之作。特别是第八十八号窟的“双头瑞像”,它是我国唐代石刻艺术中唯一的也是最早的双头造像,比敦煌莫高窟第七十二号窟中的双头瑞像还早180多年。
南龛“双头瑞佛”(马元浩 摄)
在南龛众多造像中,有趣的是部分造像人物足穿草鞋,衣饰随便。雕刻者在对其神化的同时,赋予了他们一颗平常心,使其世俗化。这活脱脱是当时当地寻常百姓的真实写照,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一定历史时期巴州人的生活场景。
世上最美、最珍贵、最永恒的东西,无非是由这几种方式存在着:记在心中,写在纸上,埋在地下,刻在石上。记在心中的,由于个体的人最终要死亡,被记住的也会随之消亡;写在纸上的,随着时间推移,保管不当容易受潮腐蚀、遭遇火灾毁于一旦;埋在地下呢,由于环境和地表变化,加之它的隐蔽性,有可能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而最终烂在泥土中;唯有刻在石上的才永垂不朽,只要不故意破坏,它就会流传百世。就像南龛摩崖造像,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巴州南龛摩崖造像
明清以降,出现了“文峰塔”这一独特的建筑类型。其起因是各府(厅)、州、县为改善本地风水而在特定位置修建塔,目的或为震慑妖孽,或为补全风水,或作为本地地标引人注目。
在巴州,保存最完好的“文峰塔”当属凌云塔。
道光十年(1830)十二月,时任保宁府知府恒昌作《巴州凌云塔记》。文章开篇写道:“道光七年夏,萧山陆画村来刺巴州。越三年,政通人和,百废俱举。士民请募建塔于州东南山顶,复捐廉为之劝。塔高一十三丈,广围九十六步,培地脉即以茂文风、盛科名也,落成名曰‘凌云’。州士谢一鸣等乞余文以记。”
文中的陆画村即陆成本(字画村),浙江萧山(今属杭州市)人,道光七年(1827)任巴州知州。
凌云塔,又名白塔。凌云,直上云霄,谓之高。位于巴城东二点五公里的石长臂山上,占地二百七十五平方米,塔围二十九点四四米,八方形,砖石合砌,十三层,高四十二米。内有螺旋石梯一百二十级,塔壁四周有瞭望孔四十个。《(道光)巴州志》卷一《地理志·山川》:“堪舆家谓宜于此建塔,以培文风,久而未就,故山得名焉。道光十年,知州陆成本率州人始建凌云塔于其上,高百三十尺,并修塔院以护之。川北兵备道、前四川学政吴杰题曰:‘共登青云梯’,以为人文振兴之兆。字大径一尺余,书法遒劲,有平原风力,刻石嵌院壁中,甚为瑰玮。春秋佳日,州人士往来游言宴,遂成胜地矣。”
塔建成,陆成本书联“大书巴宇天留笔,突起文峰地作窗”。
志书所载“塔院”,已毁于“文革”,今存二十四张建塔石碑。2008年初夏,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塔成危险建筑,巴州区斥资修葺,焕然一新。
陆成本主持修建的凌云塔历时180余年,至今巍然屹立在巴州城东郊。人去物在,历史不会忘记他。修缮保护凌云塔,是巴州人对他永久的怀念。
糜岁月,敝形神。凌云塔是时间的漏网之鱼,是历史的幸存者,是活着的文物,是人文巴州的见证。
凌云塔
回风亭坐落在城西回风大桥头。一说是民国十三年(1924)“为纪念董修武在本县城西修建回风亭”,一说为民国十五年(1926)军阀田颂尧倡建、民国十七年(1928)竣工,建修原因是该地风大,造塔镇风,改善本地风水。
回风亭建筑面积21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正八棱柱体,四楼一底,通高31米。由内室外廊组成,内室边长3.3米,各层内堂面积56平方米;外围八柱,为各层回廊支架;内室与外廊以粗木架梁,梁下用砖拱承重,楼面由木板铺成;内室八面开窗,回廊八面设栏,外柱与楼栏有造型各异的图纹;五层渐次收敛,成八角椎体;亭前有砖石结构牌坊,与长廊相接,牌坊上田颂尧题写“回风亭”三字,并撰联“天演竞争,让银燕回转;烟波浩渺,看秋雁归来”。“文革”期间,牌坊、长廊被毁。近年来,经过风貌打造,回风亭旧貌换新颜。
回风亭
一些事
王望山,亦名北山,又名王蒙山,位于城北两公里处。
假如没有王望山,巴城的北郊就有可能一直向北延伸。正因为王望山横空出世,巴城的北郊才适可而止,在王望山巨大的阻碍下,巴城委曲求全、无可奈何地偏安山脚一隅。
在城北,王望山巍然屹立,孤峰突兀。因孤峭、傲岸,与周边的众山形成巨大的反差。它鹤立鸡群、独占鳌头,俨然众山的领袖,卓尔不凡。置身巴城,稍一抬头北望,进入视线的便是王望山。天清气朗时,它在白云的压迫下,蔚秀而亘古。巴城如一头日夜呻吟的怪兽,蜷缩在它的脚下,王望山听惯了它喧嚣。
唐高宗开耀元年(681)十一月初八,雍王、皇太子李贤被流放巴州。在巴州期间,平民李贤因思念父皇唐高宗、母后武则天,并盼望有朝一日被召回长安,便常常攀登治所之北的王望山,在山顶向北眺望遥远的长安。从此,善良而喜欢想象的巴州人便把李贤登高远望的这座山叫“王望山”。在这个伤感而浪漫的民间传说里,王望山被赋予了浓郁的人文色彩。一千多年来,巴城居民对它心存敬畏,顶礼膜拜,感念它阻挡了北来的寒流、朔风。在王望山的庇护下,巴城如一只摇篮,市民像婴儿,饮着巴河的乳汁,快乐而幻想地过着日子。
李贤好读书,常集名儒共注《后汉书》,将东汉上至光武帝,下到汉献帝一百九十余年兴衰史,以“本记”“列传”等体例有纲有目一一注释,对其中的嫔妃争宠、母子相煎之事毫不避讳,以此影射母后武则天。武则天对此十分气恼,于是设计用太子的青虹宝剑杀死明崇俨,诬太子妄杀大臣,蓄意谋反,传诏将太子斩首。高宗及时传下赦诏,才免其一死。但武则天却以“死罪既免,活罪难逃”为由,将李贤贬为庶民,流放巴州。
武则天秉政,李贤作《黄台瓜词》,揭露其篡权阴谋。《黄台瓜词》很快就流传至京城。不久,诏书传来,不是什么好消息,是赐死的圣旨。
李贤死时31岁,遗体葬巴州城南。14年后,迁于陕西乾县乾陵。巴州城南留衣冠冢,李贤被追封为“章怀太子”。
在巴州期间,李贤察访民情,倾听民声,体恤百姓疾苦,有口皆碑。死后,州人念及其仁德,把城北的山叫“王望山”,每年正月十六登此山,纪念太子。自那时起,登高的风习就一年一年沿袭下来。每逢正月十六,州城百姓扶老携幼,倾巢出动,成一大景观。
光福寺,一个皇帝命名的寺庙,位于南龛山腰。
历史上,皇帝亲自给边远地区的寺庙命名,例子并不多见。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京兆尹严武被贬为巴州刺史。他在巴州刺史任上时间达3年,南龛、西龛均有他的题诗。严武离任后,州城西立有郄昂题词的为严武立的德政碑。郄昂是李白的朋友,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贬巴州清化县尉。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是严武在巴州刺史任上写的一首七言古诗。南龛有楠木寺,因寺庙旁边有古楠木一株得名。楠木树相传为齐梁时所植,彼时,已近三百年树龄,此楠木一直到南宋初年才倒地。楠木寺经严武整修后,奏请唐肃宗赐名“光福寺”。在诗中,严武以楠木生不遇地喻自己生不逢时。诗作原刻于南龛老君洞石壁上。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严武离开巴州回京城长安。宝应元年(762)四月,唐代宗任命严武为西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正月初五,唐代宗再次任命严武为成都尹、剑南节度使——此乃严武第三次镇蜀。这次镇蜀,严武与流落成都的杜甫诗酒唱和,成为文坛千古佳话。永泰元年(765),严武病死于成都,时年40岁。这个与巴州有千丝万缕的人,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悠久历史孕育博大精深的文化,漫长岁月书写波澜壮阔的历史。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说,历史是一个不断地增加自己的东西。1500余年来,穿越时间烟云,沐浴唐宋星月、明清风雨,文脉延展,文风敦厚,风雅巴州不断“增加”自己,遗韵逸风未曾终绝。继往开来,万物含情如照,古老巴州焕发新的风采与魅力。它在蝶变,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周书浩
供稿:巴中市巴州区史志研究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