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族谱里的客家遗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2-07 13:24:00 浏览次数: 【字体:

族谱里的客家遗风

关于客家的故事,在其家谱之中有厚重的笔触,这些珍贵的家族记载,是客家人的饮水思源。

在“湖广填四川”等一系列大型入川人口迁移之中,客家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四川的诸多地方,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异乡的习俗。天回镇是东山客家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天回客家人至今还保持与坚守着很多传统风习,老人们聚在一起还是会用他们熟悉的客家话摆龙门阵,自诩土广东。吃九大碗时,长辈坐上八位,晚辈坐下八位,娶妻嫁女还会保留下聘、过礼等习俗,客家流风遗俗在天回山及周边处处可见,并给人以地道与亲切的感觉。

他们往往有很强的家族思想,也有许多守旧的生活方式。崇尚孝道,不忘祖恩,慎终追远。客家人特别注重建祠修墓,重视族谱,并于每年特定时日祭祀祖先。尽管如今的客家人早已融入了当地,但这其中的故事和渊源,从其族谱之中往往能一窥究竟。

这些远迁而来的客家人中,长乐李氏为较大的族群。其发源始祖为“陇西上原郡都平昌乡”的李虎,即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故这些李氏自称为“陇西李氏”。李氏子孙繁衍,瓜瓞延绵,遍布各地,后裔中杰秀众多,人才辈出。福建李氏的宗祠“火德公祠”被誉称为“客家第一祠”。南宋战乱时期,李氏迁至粤东地区,多年之后,又迁往四川。入川后,李氏一族克勤克俭,艰苦奋斗,寸积铢累,渐渐家兴族旺。

一朝抛去广东田,携手偕行赴西川。

可怜迢迢八千路,风雨相隔走半年。

民国19年(1930年)李氏后人李为荣撰修《李氏族谱》,记下了祖辈李毓芳艰辛的移民创业之路。

族谱中记载,李毓芳“自幼读书,功名不遂,学医济世。因生齿日繁,孔方窘手,闻川省富饶,希图发展,弟兄相商,均愿舍故里而适乐土”,遂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右,与妻子戴氏启程迁往四川。盘山涉涧,餐风宿雨,加之拖家带口,移民之路艰难万分。用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终于走完八千里路程来到四川。

入川后,李毓芳一家先在新都滥坭沟(今新都三河街道)租住,所栖房屋破陋,仅“聊蔽风雨而已”。初来乍到,李毓芳悬壶行医,日积月累下来,有了一些余钱,后出银承买宅地,“才建筑一院,聚世族于斯”。李毓芳去世后,其子李申义继承父志,他善于经营,购置了大量田产。

李申义育有八子,后来分家各立门户。入川李氏本支将李毓芳尊为“由粤到川创业始祖”,并在滥坭沟老屋处修建了“芳公专祠”。李为荣在《李氏族谱》中写道:“由粤迁蜀究谁是,开创基业毓芳公。”现在天回向海李氏一族正是其中一个分支。

客家李氏入川创业落居的故事,影响了更多的故乡族人。清康雍乾年间,长乐李氏族人先后有数百家上川,落户于省城及周边县区。《李氏族谱》中记载的众多地名,如省城半边街、省城白丝街、北门外石子岭、龙潭寺下场沙嘴、天回镇土门寺、冯家碾、新都新华寺、新都木兰寺尚书庄、三河场滥坭沟、石板滩张家场、华阳隆兴镇、金堂龙王场梁家塆等,勾画出入川李氏族人的迁转与分布地域。

天回向海的曾氏一支的先祖也是从广东长乐迁徙入川的客家人。该支曾氏尊奉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曾子(曾参)为宗圣。因曾子居住于“鲁国南武城(今山东济宁嘉祥南武山)”,故该支曾氏自称为“武城曾氏”。清康雍乾时期,广东长乐的众多曾氏族人,先后入川。曾氏曾淑旺一支迁至成都、华阳、新都三县交界一带,即今天回镇、三河场及附近区域,族谱中记载的居住地有成都县的二台子、林家山,新都县的新店子、三河场瓦窑、巫家坡,华阳县的田家堰、太平硚等。清末,曾氏后人主要居住在成都县十字路海滨湾与新都县三河场响水堰等地。天回向海曾氏一家至今还留存着一份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的“土地杜卖文契”,上面载有买主曾四乐用“铜钱拾仟文”购置卖主王云宏之“依官弓丈计,横穿心叁弓六分,直穿心肆弓捌分”土地的事项。

在客家移民潮中,来到天回山周边落户的客家人已近移民中晚期,以乾隆时期最多。据当地清同治丁卯(1867年)本《严氏族谱》载,长乐严氏一支:“清朝御极以来,康熙年间上川者有人,雍正年间至蜀者有人,极之思乐郊而步后尘者,更多于乾隆时矣。”该支严氏在这三个时期都有入川的族人,先后落业于华阳、新都等地的杉板桥、曹家冲、龙潭寺、傅家店、院山寺、方家祠、崔家店、红石硚、狮子庵、滥泥沟、繁阳山等处。这些地点,与前述客家李氏族人落业地大致在同一区域,也正是成都东山广东籍客家人的集中聚居地。

天回严氏一支,尊奉东汉高贤隐士严子陵为始祖,严氏先人辗转多地,于明初从福建揭阳油草洋迁至广东长乐清化都坪上村。清初,该支严氏“不惮跋涉之劳,移居西蜀”,落业于成都府北外一带。严氏望族,“子孙蕃衍,为官为宦,世代蝉联”,入川后人继往开来,崇德报功,在成都、新都、华阳等地花繁叶茂,各安生业。据《严氏族谱》记载,族中子弟先后有多人考取国学士、庠生、贡生、举人,另有获得或受赠功名者,如训导、登仕郎等。

另天回林氏一支,其祖上于“明末清初新旧交替之时,苦于兵役之繁,赋敛之重,兼以潮惠一带地方饥荒,连年民不聊生,不得已而为迁移之计,离东粤而赴西蜀……至四川成都县繁阳山、华阳县太平硚等处,立业居住”。

天回冯氏一支,则记“国朝定鼎之初,蜀省地旷民稀,数下招安,我祖良佐公率诸父,于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岁入蜀,遂至新都县以北安居立业”。

作为异乡的“来客”,客家人并未忘记自己的传统,同时又兼具谦逊的态度。他们既能敢为人先,又能适时应务,与乡邻讲和通好,低调做人行事,当为其成就家业的良好品质。

“最好人情饮水甜,对门对户莫生嫌。果然遂得邻家意,我送马鞍人送田。

茅茨土阶古帝王,我祠何必太辉煌。矮矮小小人不识,公侯将相出草房。”

李为荣的两首题谱诗,可以说是道出了入川客家人的胸怀与心境。

认祖归宗,孝思不匮,是客家人的遗训余风。《严氏族谱》序中写道:“岭南祖籍出齐昌,本固枝繁迁蜀方。朝夕休忘先祖德,晨昏须拈祖宗香。天伦莫大尊亲至,人道无如孝顺强。”

很多客家人在他乡落业定居后,还将自己父母或先人的坟冢从故乡迁至新家附近,年年祭扫以示孝道。这种移迁先人“筋骨”的丧葬习俗,被称为“捡金葬”或“捡筋葬”。《李氏族谱》记载,李毓芳“在川日久,念及父母,不禁挥泪……因此尅期就道,覆回广东,将伊公(李伊燝)曾妣筋骸迁葬西川……每年春分日祭扫,一年在公墓前宴饮,一年在妣墓前宴饮”。对先人的祭拜,自然也是循规蹈矩,一秉虔诚,每年春分前三日,虔备牲仪,祠首率族众齐集墓前。

善待老人,尊重贤者,也是客家人的优良传承,李氏族人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尊老敬贤活动,“六十岁以上者,均赏席桌,给与马费。养老尊贤,轰轰烈烈,每次三日”。

关于建祠堂、安香火的客家习俗,《李氏族谱》还记录了一个让人敬佩的故事。李氏后裔李钹铨在四川落业多年,后返乡时欲进先祖专祠朝祖,不料被拒绝入内。李钹铨祭祖之心不改,为之缠讼两年后,终于被判准入老屋祭祖。李钹铨进入老屋后,取了一把先祖的香灰,小心翼翼藏在怀里,星夜赶回四川,恭敬地安放在宅子里。后来又召集在四川的李氏同乡,各捐资出力,修建了一座祠堂,并将先祖的香火移入祠堂安置,永不再迁。

耕读传家,是客家人的文化传统。笃志好学,修身慎行,客家子弟从小就受到只有读书仕进才能生存发展、家兴财旺的教育。李氏后人之所以能“科甲蝉联”,显然是家风熏养和精心培育的结果。拓荒耕地、坐贾行商的同时,入川客家人都会把培育子弟修读敬业当成家族中的大事,或送子弟于私塾,或送子弟于乡学。高门大户的宗祠,往往都附带开设有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并高薪聘请老师宿儒执教,以培育族中子弟读修精进。《李氏族谱》中记载,本支李氏“荟萃合族之地,考试家课,均聘翰林进士阅卷,分三等奖赏”。客家人之重视教育,由此可见一斑。

天回客家人不畏劳苦,或农或商,逐渐家殷人足、安常处顺,他们的历史被后人留在了这样的文献和族谱中。当我们厘清这些文字,看到的是一个来自千里之外的可亲的族群,以及他们背后优秀的族风家训。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金牛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唐志昂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