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娱人娱神一台戏
娱人娱神一台戏
山门处戏腔婉转,古寺中香火绕梁。在这片繁华的古镇中,这是人与神的共享之地,也是一个时代未散的余音。
“欲知世上观台上;
不识今人看古人。”
“弄假传真,随他演来,无非扬清激浊;
移宫换羽,自我所去,都是教愚化贤。”
这是成都金华寺上的两幅楹联,从天回镇往北走5里,就到了金华寺。入寺之山门,转身,这两副楹联便刻在乐楼两侧,颇堪咀嚼。
古寺悠久,然其始建年代已莫衷一是,有说唐代,有说明末。《太平广记》和《益州名画录》等宋人著作中曾提到唐代著名画家张南本“尝于成都金华寺大殿,画八明王”,但除了跟张南本有关的记载外,金华寺不见于其他文献记载。如果彼金华寺就是此金华寺,那它在唐代就确实存在,并且是远近闻名、香火鼎盛的名刹。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金华寺碑记》载:“国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有僧三峨毅志建复,砍地诛茅,植(珞)屋数椽,仅供拜祀。其徒普明亦能续体其志。”据碑文可知,金华寺曾毁于明末兵燹,清康熙年间,僧人三峨发起重建,其弟子普明承师志,化缘集资,于乾隆四十二年(1778年)冬开始动工修大雄宝殿,后又修建前殿(今观音殿)、后殿(今达摩殿)、乐楼(代山门)、厢房和寮房等。寺庙大殿梁上现留有题记“乾隆肆拾贰年岁次丁酉仲冬月建”,这个时间正是有记录的最早的重建时间。
四川佛教颇为盛行,嘉庆《四川通志》中记载的巴蜀佛教寺院便有1323座。明末清初,巴蜀地区再次遭逢长期战乱,古刹寺院破坏极为惨烈,“昔之殿宇端严、金碧辉煌者,尽为虎穴鹿场”“室庐丘虚,田地芜莱”,名寺古刹多沦为莽荒之地。乾隆十二年(1673年)这个时间正是康乾盛世,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成为宗教发展的后盾。经历了几十年的恢复,四川的佛道两教又逐渐恢复元气,如文殊院便是在这一时期逐年扩寺修复。金华寺的修建也花费了极长的时间,但也只是这个恢复过程中的沧海一粟。
佛教文化很早就进入了巴蜀,道教更是发源于四川,作为一种地方信仰与文化,是根植在四川人心里的种子。“功”在当世,“愿”启后贤,前后相继,历代对寺院的修葺重建有一种连续的传统,形成了历史的厚度。因此,无论古观寺院如何反复地毁建,最终仍能呈现出一种顽强不灭的势头。
清代中叶,金华寺成为“三教合一”的庙会寺庙,供祀儒、释、道“众神”,大殿供祀释迦牟尼,东西庑为牛王、马王、三圣,后殿有观音、关帝、文昌、药王、川主。于是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新建乐楼,以符合大寺气象。
《新建乐楼碑记》记载,当年地方绅民为建造乐楼,除延请“堪舆”之外,专门的工匠就有木匠、梓匠、雕匠、石匠、砖匠、泥匠、画匠、油匠、瓦匠、白匠十行,并为各路匠人镌碑题名,所请应是当时的著名工匠。
碑文中还列明了各行工费及工料。材料明细到“钉子、铁器、砖瓦、松烟、纸巾、绳索”等,账目细到“钱、分”,比如买大小木料总共去银322两1钱7分,石柱、门鼓并小石去银161两9钱等等,连上梁的酒席费都记录在碑,金华寺新建这座戏楼总共耗银1477两。这样严肃认真的记录一方面体现了当时筹款之不易,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主事者无愧于后人的执事态度。
历时五年乐楼建成,古朴、大气、庄重、精美的乐楼矗立在川西坝子,古香古色中透出俊逸的霸气。“远近来观者,观此宏杰壮丽,莫不称而赞之,谓其甲于一方也。”每逢牛王会、观音会、娘娘会、文昌会、药王会,寺庙就要请戏班子来唱戏,真正是“逢场作戏”。这几台庙会戏的费用全由金华寺支出。赶庙会时,看戏的人山人海,除了成都城内和天回镇、新都来的人,灌县(今都江堰市)、彭县(今彭州市)、广汉、什邡的香客和戏迷也会远道而来。
金华寺山门形似楼阁,四柱三开间,上悬“金华寺”匾额,平时山门是紧闭着的,僧人和香客都走侧门,遇寺庙重大佛事活动才开启正门。乐楼就在山门的背后,整个建筑由十八根石柱支撑,与山门浑然一体,也称倒座戏楼,戏台呈“凸”字形,三面可观。乐楼正中高悬“观今鉴古”一匾,正对着前方的观音殿。楼与殿在同一条轴线上,中间留出一块观戏的空坝。
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寺庙也是乡村唯一的公共娱乐场所。川剧常演的本戏戏目有“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之说,这些“本头戏”以连台的方式演出,通常用于庙会戏、行会戏、会馆戏的演出活动。连台戏角色众多,单开间的戏台已经很难满足演出需要。这个时期的戏场与寺庙合建在一起非常普遍。通过与山门或其他建筑合建扩大舞台面积,使戏台由单开间变为三开间,变为“凸”字形布局。金华寺乐台与山门的结合正是清代成熟戏台的形制,也是过路台的一个代表。这种形制的戏台是中国古代寺庙剧场的创新,扩大了观众区域,戏台抬高也利于后面的观众观戏,还使得戏台子高耸挺拔,增强了美感。后来的骑街戏台、街市戏台都是由之转变而来的。
庙会戏一般在神诞寿庆、新寺新塑像开光时演出,是标准的酬神戏目。唱戏主要对象是酬神,戏是演给神看的。乾嘉时期川剧走向兴盛,看戏是最为时尚的民俗文化活动。“一以答神庥,一以培风脉。”酬神娱人,寓教于乐,寺庙与信众皆大欢喜。
神诞寿庆类题材的庙会戏演出时间较为固定,比如农历二月初二的文昌会、二月十五的老君会、三月初三的娘娘会、四月初八的浴佛节等。还有一些岁时节令的祭祀日,如上元节、清明节、中秋节等祭祀活动的演出。金华寺每年寺内都要举办牛王会、观音会。庙会花费颇多,一度为了培修乐楼,便“暂停演戏,以成盛举”,后来“大功既成,仍复前规,斯时闻者无不欣悦”。
旧时戏班在戏楼搬演时,往往就住宿在戏台上,故有“滚台口”之说。他们会在板壁、台柱等处留下各种文字信息,包括演出时辰、戏目、班社、伶工名字等。乐楼粉壁间至今还有伶人题墨,依稀可辨“甲子年大顺班拜,《宫仁井》《聚沙河》《梅花赞》《蛇血洞》”“川南大顺班演唱,同治四年新正月十一日开台,早戏《黑水分州》,正目《金串珠》”等。
四川地区戏楼多存有川剧班社题名,金华寺乐楼上就留有大顺班、川南大顺班、金竺班3个戏班。四川各地有许多以“大顺班”为名的戏班,三台县郪江镇王爷庙的戏楼上也留有“大顺班”题壁,金华寺乐楼上的题记年代较早且清晰。现在四川地区留存下来的戏楼已不及清代时期的千分之一,可见清代中晚期四川戏班的盛况。据当地老人口碑相传,金华寺的万年台“出戏”(老戏班子用语,表示在这个戏台上容易出好戏),凡在此演出者演技大增。
生旦净末丑,演不完俗世百态。高昆胡弹灯,道不尽人间五味。金华寺乐楼上的锣鼓点子沉寂已久,舞台上铜钟大鼓兀自静默,看人间烟火。
张南本画火《益州名画录》等古籍记述张南本在金华寺所绘“八明王端严威猛、光晕逼真。一日,有西域僧进寺礼佛,骤睹炎炎之势,惊骇不支,几至扑地”。就是说有个西域僧人来到金华寺,正准备进殿礼佛,突然觉得迎面扑来一团熊熊烈焰,以为是大殿起火,惊骇不已,几乎倒地。后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幅画,张南本所画之火逼真到了如此地步。可惜,大画家的神笔后人只能想象了。金华寺乐楼缘檀梁枋、壁上,以及各殿壁间现今还留存有清代重修时的彩绘壁画和题记多处,描绘的题材内容有《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及二十四孝、山水、花木等,其表现手法为工笔重彩、白描、写意、工笔兼写意等。这些壁画取材广泛,造型生动,用笔流畅,色彩调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方志金牛
供稿:成都市金牛区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