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古道碑刻藏旧事 飞龙庵里觅过往‖张丰盈
古道碑刻藏旧事 飞龙庵里觅过往
张丰盈
飞龙庵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八步镇八步村塘房上,地处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飞龙庵外,四通碑刻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述说着这段古道上的往事。
俯瞰飞龙庵
雨城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古代寺院
《雅安县志》载:“飞龙庵,在县西二区八步石塘房上。”飞龙庵为雨城区少有的结构保存完整的古代寺院,占地面积805平方米。寺院为四合院结构,院落布局设计精巧,倒座房为一戏台,正房为大殿。大殿一侧有陡窄的楼梯上二楼阁楼。
据当地村民介绍,1949年前,这里仅有三位尼姑,寺院又作私塾用,正房二楼被称作“皇经楼”,因当地一位乡绅常在上面念皇经,为乡民祈福。1949年以后,这里成了小学用房,直到2000年左右,现在作为八步村老年活动中心场所。在寺庙墙壁上,还留有“学理论、振路线”等革命标语。
飞龙庵地处雨城通往荥经的必经之路——川藏茶马古道“大路”之上,数百年前,每天来往这条交通要道的行人很多。现飞龙庵之外,还留有一段石板路以及四通重要碑刻。
其中一通碑为明代都察院所立的“婚姻告谕”碑,全文为:“都察院示谕,军民人等知悉,今后男婚须年至十五六岁以上方许迎娶,违者,父兄重责枷号,地方不呈者,一同枷责。”
由此可以看出,早在明代,当时的社会就禁止早婚,并把对早婚的专项治理作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问责。
此类都察院告示通常立在交通要道处,号令世人读晓。碑立于此,也说明了此地为明代通行要道。
修缮后的飞龙庵(李依凡 摄)
三通碑刻,还原普庆桥修建往事
到了清代,清政府加强了与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联系,并采取多种手段开拓、整修川藏道路,新建驿站。尤其是在清代康雍乾时期,保证道路的通畅是稳藏安国的重要手段。
过飞龙庵即可达八步石、观音堡,再越过雅安四大关口之一的飞龙关就到了荥经,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帝御弟,果亲王允礼奉旨出行甘孜泰宁,护送七世达赖入藏,沿途经雅安,出南门至荥经,就曾路过这里。
民国时期,此路仍是雅安向南要道。1927年,刘文辉召集兵力进攻刘成勋,刘成勋大败,率残部从雅安南门逃往荥经,并在荥经花滩宣布下野。1933年,雅安又遇兵灾,“二刘之战”中,刘文辉退守汉源。在此背景下,道路也在不断地整修。
飞龙庵外现存的另外三通碑刻,是民国时期修建普庆桥留下的。其中普庆桥建桥碑阴刻“普庆桥”三个大字,右侧刻“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新修”,左侧落款“雅安县县长徐健题”。
另两通碑分别为“惠人遗爱”碑与“万古长存”碑。“惠人遗爱”碑记述了修建此桥的缘由:
徐公县长志朔真良宰也,初宰我邑,适值兵灾,后万端代理,且政烦赋重,人不堪其苦,即建设诸大政,尤难举办,遑云他务,幸我公受任于危难之际,系由汉而荣而雅,路经箕子岗一带,亲见数十里行路均皆崎岖,可畏危险。□行逐处,桥梁亦皆崩塌。无遗挍涉维艰,日见心伤,早蓄善念,坚志培修,故接任后不惮劳烦,谋及□等召集开会,倡首募化捐商補助□□等,□日庀材鸠工,填俸开支,不数月,而龙门、凤鸣、中山、福星等桥次第培修完竣。至普庆桥改址重建花费甚巨,至箕子岗行踏皆化险为夷,培修宽坦,从此溱洧共济、民无病涉,路途坦荡,鸣行无阻,恩泽所及,深入人心,即当年元直公之辅治新野,亦堪□美而无□也,□等无以为报,聊拈数语刊诸片石,以彰公之盛德,而志公于不朽并恭颂之日。
由此碑可见,普庆桥是雅安至荥经的必经之路,而当时雅安县(今雨城区)到荥经的主路已经改变,不再经过飞龙关,而是过观音堡翻越箕子岗(麂子岗)至荥经,这位徐县长来雅就是走的此路。
“万古长存”碑简要记述了雅安刚遭受“兵灾”又遇“洪水”,于是由县长徐健主持,众人捐款修桥。在捐款人的姓名中,有“刘军长 自乾 叁百”“向副军长 育仁 壹百”“杨夫人”的记录,可见当时24军军长刘文辉、副军长向育仁、刘文辉夫人杨蕴光都捐了款。在建修普庆桥前夕,“二刘之战”战火余温犹存,雅安又遇洪灾,全城人心惶惶,退守雅安的刘文辉为保持此要道通畅,更为安定民情,振奋人心,于是带头捐款新修此桥,取名为“普庆”。如今,普庆桥虽已不在,但飞龙庵外的三通石碑,将这段过往记录了下来。
飞龙庵外的碑刻
飞龙庵及其碑刻是川藏茶马古道雨城段的重要见证,对研究民俗文化、古道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张丰盈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