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闲话围炉煮茶‖黄晨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1-18 15:56:00 浏览次数: 【字体:

闲话围炉煮茶

黄晨旭

自2022岁末以来,温江城乡兴起了一股“围炉煮茶”的潮流。温江人三五一行,于茶舍、于田园、于花间、于溪畔,小食几盏、谈笑几许,旷野风景入帘,暖茶沁人心脾,实是让人陶醉不已。

要谈“围炉煮茶”,就得先谈谈“围炉”。围炉的起源很早,有人说它是流行于台湾、福建等地的新岁风俗,多在过年时出现,即家家围着炉子吃守岁酒。这显然是一种“狭义”。在没有空调、地暖的古代,炉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义的围炉应当是中国古人与生俱来的习俗之一。据说早在唐宋,火锅就开始盛行;明清时期的“为人处世三大奇书”中,就有一本名为《围炉夜话》。以上种种,我们都不难想象古人围炉的场景。而在温江人的记忆中,古时的事暂且不谈,20世纪八九十年代,柳城夜市的各类麻辣烫、煤油炉子煮串串都是最为常见的“围炉”;对于在农村长大,守着家人烧土灶炒菜的温江人来讲,“围炉”也是其共有的童年记忆。由此可得,“围炉煮茶”,对于“00后”新生代温江人而言充满新奇;对于年龄稍长的温江人而言,则有深厚的情怀基底。

再谈“煮茶”。茶,无疑是温江人或者说所有四川人一种生命的烙印。在北部的万春、和盛、寿安等地,传统的茶馆依然是以壶烧水,水开后灌入茶瓶(暖水壶)分发至各桌供客人续杯,很少有糕点、水果拼盘等茶点供应;柳城、涌泉一带的商务茶楼,虽有茶点供应,但还是以水壶等器皿作为续杯工具。这些传统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注重了实用性,但不能保证品质,也不具有现代审美,无法博得年轻人的喜爱。

围炉煮茶,据说是源出云南的“火塘烤茶”,人们约定俗成,有了“围炉煮茶”这个名称。随着温江幸福田园、鲁家滩湿地、康家浩湿地、寿安编艺公园、南城绿道和北林绿道的打造进一步成熟,温江人对于下午茶的品质要求也逐步提升,围炉煮茶一经传入,就迅速风靡了温江人的“朋友圈”。

常见的围炉煮茶形式,就是用一传统炭火炉为基底,火炉持以微火,上置圆形金属烤架。烤架中央一般放置陶壶,用以煮茶,保证了茶的温度和茶香的馥郁;烤架上的其余位置,则放置花生、核桃、小红薯、砂糖橘、玉米等小食,有的商家提供的火炉较大,还可以烤一些肉串、香肠。茶可自行选择,店家多提供白茶、茉莉花茶、各类红茶,有的商家还别出心裁地提供自行制作的水果茶。

温江有许多围炉煮茶的绝佳地点。在温江诸多农家乐、茶舍,围炉煮茶的茶具一般较精美,小食多样、色彩斑斓,加之茶桌多靠近自然林地、溪流,冬有蜡梅掩映、红梅簇簇,春来更是鲜花遍野,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在温江围炉煮茶都是一幅动人的画。这幅画既有西方油画的现代气息、多元色彩,也有中国古画的典雅、庄重、自然。

笔者以为,围炉煮茶只是一个小的萌芽,随着温江环境品质、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富有现代气息、文化元素的生活风尚会不断在温江涌现。愿围炉煮茶这一模式更多结合温江本土的文化元素,诸如糖画文化、本土的甜蒿小点(用野生蒿草制作的“馍馍”)、温江酥糖、花艺装饰、川派盆景等等,让围炉煮茶的场景更美丽、茶点更丰富。相信围炉煮茶会在温江扎下深根,蓬勃发展,为温江引来更多的游客。

END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温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唐志昂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