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追本溯源话富顺‖刘刚
本文载《巴蜀史志》2017年第1期
追本溯源话富顺
刘 刚
中国豆花之城、巴蜀才子之乡、千年古县———富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在自贡、内江、泸州、宜宾四市之间。纵观其千年史,或置郡设县,或升县称监,或改监立司,或罢司升州,或变州为县,等级和名称几经变更。
古属梁州南 秦驿汉出盐
据《禹贡》记载,夏朝开国君主大禹治水时,“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洪水平定后,分天下为九州,“华阳、黑水惟梁州”。可见,富顺古属九州之一的梁州南境。
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古梁州庸、蜀、巴、濮之地(今四川、重庆地区)分别建立以岷江流域为中心的蜀国和以嘉陵江流域为中心的巴国。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惠文王派兵灭蜀国和巴国,并设蜀郡、巴郡管辖包括富顺在内的大片土地,富顺地区即为秦所有。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富顺县》载:“秦时于此设金川祠,亦谓之釡川,则以其盘绕县治,有若釡形然。”“李昌《金川驿记》‘南距戎泸,北走普资,旧制等于诸县,嘉祐以新例拟于列藩。’”地处沱江要塞的富顺先建神庙“金川祠”,尔后设“金川驿”,成为今宜宾、泸州和安岳、资中之间的通信、交通枢纽。
汉初,继承秦制,巴蜀地区实行郡县制和封国制。景帝六年(前151),赵相苏嘉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功被封为江阳侯,并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辖金川驿在内的区域。建元六年(前135),因开发“西南夷”,置犍为郡,领江阳县。建安十八年(213),益州牧刘璋又从犍为郡中分设江阳郡,郡治江阳县,金川驿地区转属江阳郡江阳县。这一时期,巴蜀地区发现大量盐井,在雒水(沱江)之滨也掘出一口盐井,取名“富义”。《华阳国志》云:“江阳县,郡治。江、雒会……有富义盐井。”这口盐井因产量丰富而使江阳县成为原巴蜀地区十四个著名的盐产地之一。以后,富义井产量逐渐增加,正如《旧唐书》载“以其井出盐最多,人获厚利,故云富世”,“富义井”即改名“富世井”。
由于盐井的不断开凿和井盐的大量产运销,金川驿地区聚集了大批盐工、盐商和居民,并逐渐形成了集镇,盐务、军务和政务日趋繁重,为金川驿地区从当时的江阳县中分离设县准备了条件。
置县汉隋间 时间成谜团
《隋书》载:“富世后周置,及置洛源郡。”从此,“富世”这一井名在“后周”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名称正式出现。这里的“后周”即北周,但并未指明具体建县年份。以后,自清乾隆至民国的《富顺县志》,都采用“北周置县”这一说法。蒲孝荣著《四川政区沿革与地名今释》载:“洛原郡———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分泸川县地置。领县一。富世县———郡治,周武帝时置。”把“周武帝天和二年(567)”正式明确为富顺建县的时间。以此计算,富顺的立县之史至今已有1450年。
清朝富顺县首部志书———康熙《富顺县志》载:“晋改富义县……后周改富世县,更置洛源郡……”。是现存《富顺县志》中关于富顺建置沿革的最早记载。其记述表明富顺建县于晋朝,比“周武帝天和二年(567)”这个时间往前推了约200年。
由此看来,富顺建县时间或始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战乱分裂时期的北朝,或始于更早的晋朝,确切时间存疑。按照文献学的基本原理,成书时间越早越接近真实,《隋书》成书于唐朝,比康熙《富顺县志》早1000余年,于是“周武帝天和二年(567)”成了约定俗成的置县时间。我们更应注意到,康熙《富顺县志》是在皇帝颁令各省纂修通志的背景下完成的,属“通志”,上限起于历史发端。而《富顺县志》始修于宋朝,明朝有知县李真、县人何钟、知县秦可贞、知县孙杰等先后续修,可惜至清知县钱绍隆修纂时“俱散失无所存”,但钱知县“访诸耆艾之口,取最确者,始命书之”。可见对纂修《富顺县志》也很慎重,建县时间断不会随便臆测。加之20世纪80年代末在发现这本县志之前,用以指导首轮志书编纂的《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已出版,或许蒲孝荣先生也没注意到“晋改富义县”这一记述。倘若能找到宋明时期的诸本《富顺县志》,也许能破解这个谜。
隋初郡制废 剑南盐夺魁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富世县随之入其版图。开皇二年(582),雒原郡裁撤,与江阳郡合并。大业三年(607),泸州改为泸川郡,富世县先后划归泸州、泸川郡,县域约1500平方公里。
唐初,泸川郡属剑南道。武德元年(618),废泸川郡复置泸州,领富世等六县。武德四年(621),划出今隆昌县双凤驿一带设来凤县,5年后撤销并回。贞观二十三年(649),因避李世民讳,富世县改为富义县。至德二年(757),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富义县依泸州隶属剑南道东川节度。这一时期,富义县的井盐产量陡增,开始开发盐井河(釜溪河)运销。《元和郡县志》载:“唐时有盐井8所,著名的富义盐井,月出盐3660石,剑南盐井唯此最大。”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中国经历了历史上第三次大分裂,但四川相对稳定,富义县建置仍依袭唐制。
北宋升盐监,名定疆域显
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实行路、州、县三级制,对于铸钱、产盐等地区设特别行政区划,称为“监”。乾德三年(965),改剑南道东、西两川为西川路。乾德四年(966),富义县作为产盐的经济特区升为州级“盐监”,称富义监,属西川路。次年,荣州(今荣县)和义县撤废,部分地区划入富义监;公井县降为镇(今自贡市贡井区),其县南赤岩等山区(今宜宾、南溪北部)亦划归富义监。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赵匡义讳,富义监改为富顺监。从此,“富顺”这一名字历朝代更替而千余年未变。此时富顺地域面积最大,县东包括今隆昌大部,县南至青山峡,县北至内江龙门镇(今属内江市市中区),约3000平方公里。
北宋时期,由于卓筒井问世,富顺监的井盐业不断发展壮大,产盐区域向西北方拓展,逐渐形成以邓井为中心的下五垱盐产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让这一行政区域有“银富顺”的美誉,更推动文化教育不断进步。富顺文庙、柳沟书院等应时而生,文风大开,在北宋、南宋的300余年间,共产生进士67人。
治平元年(1064),富顺监下置富顺县,主管盐政税课。熙宁元年(1068),富顺县废存监。重和元年(1118)改梓州为潼川府。乾道六年(1170),梓州路更名潼川府路,富顺监仍属之。
南宋治所迁 抗元虎头山
13世纪,南宋与蒙古在四川地区进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争。时任四川安抚制置史余玠入蜀主事,他采用“依山为垒,设险守蜀”的战略,命令各地沿江据险修筑寨堡以抵抗元兵。
咸淳元年(1265),由于抗元局势紧张,富顺监把监所南迁至沱江边的虎头寨(今怀德镇虎头城)。凭借有利地形和有效防御,富顺军民在此坚持抗元达十年之久,直到德祐元年(1275)弹尽粮绝,知监王宗义举城降元,从此划入元朝版图。虎头城作为富顺监抗元的战时首府,在富顺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元朝州名赫,级别实降格
元代开始,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单位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省下有路、府、州、县,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宣抚司、安抚使司等。至元十二年(1275),处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富顺监改为富顺安抚使司,由虎头城迁回原治(今富顺县城)。此时的富顺成了一个独立的民族自治区,或者说是一个特区。
至元十八年(1281),叙州升为叙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富顺安抚使司升为富顺州,隶于叙州路。这时的富顺州,成了不直隶于省而隶于路的地方三级行政区,类似于今天的县。由此可见,元朝时的富顺,由宋朝时的二级行政区降为三级行政区。也许,10余年抗元战争让统治者对富顺人心生芥蒂,也或许是战争使富顺满目疮痍,经济社会严重凋零。
至正二十三年(1363),农民起义军在重庆建立大夏政权,叙州路为其所有,富顺州依叙州路属之。1993年版《富顺县志》载,全州赋税特轻,仅征谷一石。
明析隆昌县 自流井始现
明洪武四年(1371),大夏政权被灭,四川归属明朝。同年,富顺州改富顺县,西县南赤岩一带山区也划归宜宾、南溪县。从此,富顺州这一有州之名的政区仅存世88年便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洪武六年(1373),叙州路改称叙州府,富顺县仍隶于叙州府。
洪武九年(1376),叙州府改隶四川布政司。布政司下设川南分守道,治所驻泸州、叙州府,富顺县隶叙州府。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封其第十子朱椿为蜀王,蜀王在下川南道先后封其子孙为庆符王、江安王、富顺王、内江王,但只享禄而不就藩,不干预地方行政。
永乐年间(1403—1424),青山峡以南的赵化镇、落来镇(今怀德镇)及泸阳镇(今富顺县长滩镇)划归富顺县,并设赵化巡检司,管理当地军民政务。嘉靖年间(1522—1566),富义、邓井等盐井卤源枯竭,新开自流等井,成为新的盐产区并建立富义盐厂,成为后来设立自贡市的最初雏形。
隆庆元年(1567),划出县东以隆桥驿(今隆昌县域)为中心十四里(十户一甲,百一十户为一里;时全县编户九十一里)之地(约占全县15%的区域),新设隆昌县。
明朝时期,由于自流井盐场的兴起,富顺县发展较快,交纳赋税占叙州府的一半以上。经济强县自然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西湖书院等得以创办兴盛,培养了一大批人才。1993年版《富顺县志》载,在明代270余年中,全县中进士139人,举人492人,贡生386人。这是科举考试以来中试人数最多的朝代,出现了“景泰十才子”之一的晏铎和“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过等一批明星级才子,富顺从此享有“才子之乡”的美誉。
清时“要缺”级 川省精华地
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帝国明朝灭亡。同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富顺县受此政权控制近10年。1652年,清军攻下叙州,“全蜀渐次底定”,富顺县正式归属清朝。
清朝,基本承袭明制。清中叶,在府、州、厅、县之上增设道,以道辖该地区的府、州、厅、县,富顺县隶于下川南道之叙州府至清末。康熙二年(1663),富顺县遵令丈亩编户,编户仅为六里约166户。康熙三十年(1691),人口渐增,改为四乡八路(县为四乡,乡为八路)。雍正八年(1730),贡井盐场划归荣县,以荣溪河为界。清朝后期,四乡名存实亡,全县以路统保。
清代将“冲、繁、疲、难”四字考语作为政区分等的依据,其中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且考语字数越多地位越重要。《清史稿》载:“叙州府:要,冲,繁,难……富顺:冲、繁、难。”意思是富顺地理位置重要,政务繁重且社会风气和治安状况不佳,与叙州府同属“要缺”。
明末清初,由于张献忠、南明军、清兵等在富顺县反复征战,人口锐减,盐业生产等遭受破坏。随着清政府“任民自由开凿”的政策实施,井灶遂为私产,雇佣劳动出现,陕、晋、闽、粤等地商业资本输入,富义厂获得新的转机。雍正八年(1730),富义厂以河为界分为富荣东厂(自流井)和富荣西厂(贡井)。乾隆四十年(1775),清政府允诺“永不加课”,富荣盐场于是“井灶大兴”,年产盐增至6000万公斤,不久成为全川盐业中心。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建都南京,长江运道断绝,淮盐不能上运,清廷饬令川盐济楚。富荣盐场盐业生产步入鼎盛时期,年产量占全川的一半以上,年征税银占全川盐税收入的40%,被誉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
民国生自贡 经济重回农
民国元年(1912),地方行政区划仍沿袭清制,只是撤道设省,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富顺县仍隶于叙州府。民国二年(1913),改设省、道、县三级制,省属府、州、厅一律改为县,富顺属下川南道(次年改称永宁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民国政府推行行政督察区制,富顺县属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泸州)直至解放。据当年概查,全县面积为2207.64平方公里。
抗战时期,沿海沦陷,川盐再次济楚,但富荣盐场分属富顺、荣县的弊端却阻碍了盐业的发展。为适应战时军需、民食及支援抗战,民国二十八年(1939)八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划出县境西北的桐垱镇(自井镇)、长丘镇、上丘镇(筱溪)、新垱镇(大坟堡)、新又乡(凉高山乡)、大山乡、高硐乡等主要产盐区设立自贡市。没有了以盐为主的产业支撑,富顺又重新回到农业经济的时代,成为全省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民国后期,全县概查面积为2127.14平方公里。
专区易主频 自贡管辖成
1949年12月18日,富顺县人民政府成立,隶于泸县专区。1951年,泸县专区迁往隆昌县办公并于次年更名隆昌专区。1952年,隆昌专区又迁至泸州市改称泸州专区。这期间,行政区划有局部调整,先后将升平乡划归自贡市、双石铺(今仲权镇)划归宜宾县,并接收富顺县、隆昌县共管的庙坝场和富顺县、泸县共管的大坳场,也与周边外县乡镇有插花飞地互换,辖区面积变化不大。
1959年,泸州专区撤销,富顺县并入宜宾专区。同年8月,邓关公社发现天然气及盐矿,为保证自贡市开发和建设需要,将邓关镇、邓关公社釜溪河以西的部分,王井、兴隆、黄市、舒坪、联络(周场)、永安(毛头铺)、富全、卫坪、九洪公社全部,以及沿滩、詹井公社部分地区划归自贡市管辖,划出面积393.27平方公里。1978年4月,因工业建设需要,县北何市区划归自贡市管辖,划出面积为133.78平方公里。在宜宾专区管辖的20年间,富顺县经历了两次重大区划调整,辖区面积减少约四分之一。
198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富顺县划归自贡市。2001年4月,撤区并镇,全县辖27镇4乡,辖区面积1603平方公里。2005年7月,自贡市区划调整,县域庙坝镇、牛佛镇、回龙镇划归大安区管辖,瓦市镇、仙市镇划归沿滩区管辖,全县辖22镇4乡,辖区面积1342平方公里。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 刚(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供稿: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