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成都天回与传奇节度使韦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1-12 14:5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天回与传奇节度使韦皋

一座官员别院,缘何成为天回镇上有名的古寺?一名镇蜀节度使,如何成为川渝人民心中的神祇?

1983年的《成都市金牛文物普查资料汇编》中记录了天回镇的一座古寺——马觉寺。“马觉寺,县北二甲二十五里,即唐韦南康别墅,内有天得山,华盖池。”翻阅清同治《成都县志·卷二·古迹》时,发现其中也记载:“韦皋故宅,唐南康王韦皋为四川节度使,于天回镇西筑一别宅,今为马觉寺。寺内有天星山、华盖池,左旁有明月桥,均当时遗址。”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得知,这座马觉寺乃是当年一名叫作韦皋的官员所修建的别墅,名为“南康别墅”,其装饰颇为豪气。后来这座别墅在宋朝时成为寺院,名为开化寺,明朝洪武年间才改名马觉寺。

韦皋,这个名字渐渐映入眼帘。

对于四川来说,韦皋是个亲切的名字。他的形象在蜀人心中早已超越肉体凡胎。事实上,四川有的地方修建土主庙,供奉的便是韦皋。乐山凌云寺中,韦皋早已被奉为神明,受后世香火。

巴蜀作为唐朝的关中后花园,重要的粮食、人才储备库。只要长安有什么兵燹灾祸,皇帝便喜欢往成都来。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道:“唐都长安,每有寇盗,辄为出奔之举,恃有蜀也。所以再奔再北,而未至亡国,亦幸有蜀也。自秦汉以来,巴蜀为外府,而唐卒赖以不亡,斯其效也。”这里有丰稔的粮食、善战的兵将,所以对于这处物华天宝之地,唐朝历来都无比重视,能来这里上任之人都非常人。

整个唐朝,能在巴蜀任节度使的都是不世出之才,如章仇兼琼、高适、严武、杜鸿渐、李德裕等,其中最令人称道的便是韦皋,无人可望其项背。

韦皋并不是四川人,而是陕西人。他出身于名门世家韦氏,但他这一支家道中落,父亲不过是个六品的闲官。韦皋的第一个职位名为建陵挽郎,这个职位很冷门,但历史悠久,早在晋朝便已有。皇室亲王等重要人物去世后,按例要从官宦人家挑选一些少年参与送葬,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这些人被称为挽郎。如果恰好碰上有规格的丧事,也能以此道挤进官场,唐朝名相姚崇即是如此。韦皋运气不错,因为他碰上了唐肃宗驾崩,在这次国葬后不久,他便补为华州参军。

唐代的参军其实职位很低,但事却不少,为此韦皋经常来往于南北,在几个节度使之间奔走。但这样的生活也给了他一个不错的机缘。

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张延赏正在为女儿挑选夫婿,于是招揽有才学之士齐聚一堂。张延赏的夫人一眼就挑中了韦皋,认为“此人之贵,无以比俦”,坚持将女儿嫁给他。过了两年,韦皋高傲又不拘小节的性格,让张延赏越来越讨厌,韦皋在张府受尽冷眼,连下人都轻怠他。妻子为他感到不公,“韦郎七尺之躯,学兼文武,岂有沉滞儿家,为尊卑见诮。良时胜境,何忍虚掷乎?”这番告诫让韦皋决定走出张府,迈向自己的人生。

数年以后,韦皋还会回来,只不过这一次回来便是驷马高车,决不会再让人瞧不起。

离开成都之后,虽已不再受张延赏的气,但他这个西川节度使女婿的身份还是很好使,在官场上格外受重用。

一年之后的泾原兵变中,韦皋表现抢眼,不为利诱,并局部平息叛乱,这种态度让唐德宗十分欣赏。《新唐书·列传·韦皋传》载:“泚复使它奴拜皋凤翔节度使,皋亦斩之及从骑三人,纵一人使报泚。帝闻,乃授皋陇州刺史,置奉义军,拜节度使,宠其功。”泾原之变平息之后,韦皋被指派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好巧不巧,他要顶替的位置正是他老丈人张延赏的。

唐代范摅的《云溪友议》中记载了韦皋上任成都的趣事。因为这回是去顶岳父的班,为了照顾张延赏的面子,韦皋在路上一直都只用韩翺这个名字,一直到了天回驿,才有人传消息给张延赏。得知消息后,张延赏夫人坚定地说,如果是韦皋,那一定是我女婿。“若是韦皋,必韦郎也。”张延赏不信,说天下有那么多同名同姓的,你那个宝贝女婿估计早就死在哪个山沟里了,怎么可能来顶替我的位置。可让张延赏没想到的是,来顶替他的真还就是那个他曾经极度唾弃的女婿。这让他很没面子,叹道:“吾不识人。”然后从西门而出,见都没见韦皋一面,灰溜溜地回京去了。

在蜀地,韦皋实现了他一生的抱负,并被蜀中百姓奉上神坛。他在蜀地的功绩彪炳史册,名垂千秋。

他的功绩最明显的便是在戍边问题上。在唐朝由初创到兴盛再到衰落的整个历史时期,吐蕃与大唐之间的战争贯穿始终。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寇松州”,也就是松潘,“侯君集帅三总管兵以伐之”,从此开启了唐蕃百年战争的序幕。

两国交界之处正好是川西的高山大河区域,双方你争我夺数十年,却始终处于相持阶段。南诏国的倒戈让形势发生了变化。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吐蕃、南诏联兵进攻剑南,六七年的时间里,攻破了川西大片防线。还一度打到了灌口,也就是如今的都江堰市。

但南诏和吐蕃的结盟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吐蕃因为山高地险的原因,在与唐朝的战争中,大多数时候都让南诏军冲在前面,每打下险要之地,又在南诏征兵,让他们来守。甚至在吃了败仗之后,也责怪南诏军军力孱弱。南诏国早就不满。而机敏的韦皋看到了这一点。他向南诏送去招降书,却故意让这封书信落入了吐蕃的手里,书信中丰厚的招降条件,让吐蕃对这个兄弟之国产生了极大的嫌隙,紧急阻断了南诏进川的路线,南诏一气之下撤兵。韦皋抓住这个机会,向吐蕃军发起进攻,吐蕃大败。韦皋不断向南诏渗透,终于将南诏国这个最大的变数拉进了自己的阵营。

这下,便是吐蕃的噩梦了。

唐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至十八年(802年)正月,韦皋集中兵力对吐蕃发动主攻。这一战,唐军击溃蕃军16万,斩杀万余人。这一战是唐朝余晖中最漂亮的一战。此战之后,吐蕃再也没有能力对唐朝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韦皋镇蜀长达21年,《新唐书·韦皋传》记载了他在军事史上的超凡成就:“凡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

如此巨大的军事成果,必定离不开经济的支撑。韦皋对士兵赏赐很重,《新唐书》载:“凡军士将吏有婚嫁,则以熟锦衣给其夫氏,以银泥衣给其女氏,又各给钱一万,死葬称是,训练称是,内附者富赡之,远游者将迎之,极其赋敛,坐有恰力。”婚丧嫁娶都给钱,而且每次一万以上,耗资巨大。加上军队庞大的日常开销,粮草供给,真可谓是花钱如流水。但韦皋强就强在,他虽然大手花钱,赚钱的本事也是一流。

为振兴蜀地,补给战事,韦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大致可分为基础建设和经济措施。基建这部分最重要的就是水利和修路。韦皋镇蜀期间,大力完善和修筑水利工程。他还接过章仇兼琼在任时未曾完工的乐山大佛,斥巨资完全凿成,以寄望镇住三江水患。水系的疏通也让航运飞速地发展,岷江、长江等航道日益繁华。李白诗“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从中便可见端倪。

此外,他大力倡导农业生产,推广水稻的间作和复种技术,加之有水利加持,粮食获得大丰收。这些粮食多起来之后,除了老百姓的吃用以及军队的开销,剩下的便卖出去交易换钱。但那时蜀道难行,通往西南的道路更是因为战争而阻断,韦皋在政治上沟通南诏,一边加大力度打通西南的蜀道,修建互市,促进两地经济交流。又在西川开青溪道,“以通群蛮,使由蜀入贡”。这条青溪道直接与金牛道、褒斜道相连,并在此基础上修建驿站,将蜀地的蜀锦、茶叶、麻、布、帛、药材等等物资与各地进行商贸。

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食盐。控制了盐铁就等于控制了经济和政治的命脉。《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记载:“鲁望等部落,徙居戎州马鞍山,皋以其远边徼,户给米二斛、盐五斤。”盐铁成为招揽西南夷归附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盐茶业征收单独的课税,一时之间,成都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都会之一。繁盛的商业也由此带来了巨额的税收,这样的良性循环,也是韦皋敢大手花钱的底气。

土主庙与韦皋 四川汉族地区很早就有土主庙,王善生先生认为,四川地区晋代以前的土主庙即杜主庙,祭祀的神灵是蜀国先祖杜宇。清代四川云阳县川主庙中祀蜀守李冰,配以土主张澍,《蜀典》考为古帝杜宇。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巴亦化其教而力务农,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汉唐以后四川地区土主崇拜的区域特色更为鲜明,土主庙所供奉的神灵多为历史上有功于民的文臣武吏,因此土主就成了守土为民的区域保护神。在“清代四川土主庙分布表”中,就有濛阳土主庙祀韦皋的记录。

宰相回翔之地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七:“西川乃宰相回翔之地。”安史之乱以前虽有宰相遥领节度使的情况,但几乎不会亲自赴镇。安史之乱以后,宰相出镇地方大藩始成为一个显著现象。中晚唐时期剑南西川被誉为“宰相回翔之地”,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方镇之一。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金牛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唐志昂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