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雅安上里古镇五家口文化:张家碇子文化渊源‖沈云丹

作者:沈云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1-05 15:29:09 浏览次数: 【字体:

雅安上里古镇五家口文化

张家碇子文化渊源

沈云丹

明清时期的雅安水东乡“杨、韩、张、陈、许”五大姓氏,依据各个家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家口文化”。张家文化为“棍子文化”,后演变为“张家碇子”,或说“张家砣子”。由于张家的原始家谱已失传,最老的宗支碑被先祖的两兄弟因家族矛盾而埋在地下,暂无可考。后来又有了六通碑,也是先后毁损,无考。据张氏后裔口述,大约在民国时期,张家雕梁画栋的华屋毁于一场火灾,今只剩残檩断椽。现有的宗支谱中关于这个文化的来历考据,只能从以下的采访记录以及张氏远祖清代墓碑铭文,去试考探寻。

雅安上里古镇风光(图片来源:雅安雨城融媒体)

编写组成员就张氏一族的碇子文化渊源,与五甲口场和张氏家族“五大房”代表进行了座谈。现将张氏后裔的口述整理记录于下:

张其楷先生(54岁)口述:始祖张国民年轻时于洪武二年(1369)从湖北孝感入川,当时国民始祖担任河南省“御营千总”,入川任雅安“建昌兵备道”,住今雨城张家山,这或许也是张家山名称的由来。道光十七年(1837)勒石的张崇仕碑铭上有这样一句话:“始祖张国明系湖广人,洪武年间入川。有崇恭为河南准口营千总,路经湖广,始知祖籍、发派开载于后。”

张永仁口述:现在张氏一族居住的七家村一组居民,90%以上为张姓,现已繁衍至第23代。第十三代张怀珍为张家三大房之一,居住的地方张家坪,是明清时期的茶马古道,从石梯子(今政府立有茶马古道碑)翻红竹岗到芦山龙门到泸定到康定到西藏。祖先从种茶、背茶包子起家,到自己做茶,后来经营茶山,家境逐渐富裕,更加开始重视子女教育,先后出了两名进士:第十三代张振元和十四代张世珍。

张本富老人(70岁)口述:始祖国民原配彭氏,妾牟氏,入川居住张家山,晚年迁入北郊东风大桥黄村白塔山,后又迁入河北街道(居半年),最后迁入水东乡张家沟。张氏家族迄今已在上里镇繁衍近700年。第二代至第七代皆为单传,第八代开始人丁兴旺,从第九代弟兄析产分家。清朝时期,家族中出过国学、恩进士、贡生。勒石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入川第十一代张懋贤碑铭,佐证了张本富老人的口述。碑文是这样记述的:“二世錽原住上里张家沟,次贤罗氏继迁张家坪,即我祖族房之祖。三世志亮何氏,四世能氏,五世应忠氏,六世廷春杨氏,七世拱学刘氏,高祖币乾顾氏,字叔曾祖文炳,曾祖文举任氏……”碑铭还记载,后裔开枝散叶,枝繁叶茂,从第九代开始,文炳一房迁居崇州,此后文举一房中又有分支迁居建南(即今湖北利川市西北八十二里建南镇)、名山百丈天宫寺等地繁衍生息。

据张氏族人口口相传,十三代祖张昭珠聪慧果敢,一朝致富,改变了家族命运。故事如下:某天,作为地方乡绅的张昭珠,在雅安某茶馆听茶客说茶叶即将涨价,他就从雅安取了银子,从下里的锅庄坪(今峡口村)至中里上里,沿途向茶农交定金预购茶叶。那时的人讲信用,说定的价钱上不会改变的。茶叶真的还攀高了。张昭珠挣到钱后,就在曾家岗买了一个带龙门子的两进四合院。

张昭珠的儿子张连(第十四代)幼时体弱多病,时年34岁不幸去世,留下两个儿子。长子张洪仪比次子张廷仪年长11岁,长哥为父,承担起了帮助寡母抚养幼弟的职责。长大后的张洪仪步入仕途,曾为九世祖修造墓冢,他的那一房出过举人、贡生、庠生,有武举人张腾蛟。幼弟张廷仪在哥哥帮助下,据说曾出任雅州道台,但碑上记载为“修职左郎”。张廷仪娶有两房妻子,原配生五子,即为现在的“五大房”,妾无出。现在居住在上里的为张廷仪一脉后人。

长子张洪仪一脉,此后未居住在上里。

张其云老人说,张家坪在乾隆末年很是发旺,可谓是人才济济,人才济济,势力很大,由此家族中产生了利益纷争,出现了内讧。应验了“槽里无食猪拱猪”“家庭不和邻里欺”的古言,引来了庙圷、上里等其他姓氏的乘虚而入,发生了由土枪土炮发展到洋枪洋炮的内斗和外扰,产生了大面积的伤害,从此张家家道开始衰落。

《张氏宗支谱》记录,“入川始祖国明公籍系楚(今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苦竹扁马桑湾,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入川,任雅州建昌道兵备道”。张崇义,贡元,赐名张嵩,兴办学堂,命名“学堂楼”。张鸿耀入学立桅杆,称“桅杆屋楼”,张腾蛟考中武举,其练武场得名“箭道子岗”。位于七家村的张家坪,现地名仍有“桅杆路”“莲花路”。

雅安上里古镇风光(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在对张氏墓园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勒石于咸丰五年(1855)的张怀珍及二位夫人墓上有多种人物、戏曲、花鸟雕刻。墓室左右八子刻有四首诗,繁体草书,字体飘逸灵秀,其中右边八子的两首已风化看不清楚。墓室牌楼上有石匾:百代流芳,左边“福地”,右边“钟灵”。墓室正门楹联:“大地钟灵远,名山毓秀长”;墓左右八子对联:“生前孝友光前代,殁后声灵裕后昆。”据他的后人张永仁介绍,上里文峰塔上刻的捐资人里有他的名字。

从勒石于光绪五年(1879)的张廷仪碑铭获悉,张廷仪有5子,其中有两子同一年中举人,武举张腾蛟,文举不知名,父凭子贵,张廷仪因此获赠修职左郎。碑铭述“公心之忠厚……寿享八旬,有子五人,一文一武,二子入洋,长孙犹庠,兰芳桂馥……驰封叠沛。”张廷仪墓建造豪华,有楹联、律诗,花鸟瑞兽,碑铭由丁卯科举人高汝璠题。张永仁老人介绍,民国时期,廷议第17代衣嗣秉质、秉伦就读黄埔军校,现定居天津。正如墓之正门诗云:“百忍之家遗此老,两铭以后见斯人。但看山青兼水秀,定知子肖更孙贤。”(两铭指百忍堂和清河堂)

家谱记载,清代上里张姓有名字有功名的是:贡元2名(崇义、鹏博);文生5名(茂知、振元、鸿耀、茂贤、一星);官吏3名(鸿仪、廷仪、向仁);文生2名(先哲、必达);武生1名(先猷,亦名腾蛟);军功4名(先钟、先龄、维泰、维恒)。从以上分析,文生人数多于武生。那么,张家的锭子文化从何说起呢?张永仁老人口述,朝代更替,社会变迁,张家后人成为袍哥,威震一方。“张家碇子”,可能就是这样来的。

在田野调查采访中,上里张家后人谈到,他们和晏场镇的张家可能有亲缘关系。从地理位置上看,上里和晏场分属北线和南线。为了解更多张氏一门的信息,笔者到晏场镇张河坝三江村采访,查看了晏场镇张家20多座从清代道光丙申年(1836)至民国时期的祖墓,有如下发现:

1.上里张家和晏场镇张家清代墓葬的雕刻有相似之处,如:勒石于光绪十六年(1890)的上里张怀珍夫人碑,其背面雕刻有人物图像两个,一个是手执方天画戟的吕布,另一个是财神;晏场镇张家的墓碑也有类似的雕刻。

2.地处南北两线的张姓墓碑上记载的都有“进士”。

3.排行上看都有“怀”“万”“星”“肇”字辈的。

4.南线晏场镇三江村张家后人介绍,他们的祖上有习武的,学中医的,懂堪舆的,会诗文书法的,北线张氏后裔也有类似口述。

《上里金秋》(油画)竹林 作(图片来源:雅安日报)

由于中里张家和晏场镇张家老家谱已遗失,张家祖上的功名和功德,一是从墓碑和碑文的记载上解读,二是通过古籍的记载考证。民国版《雅安县志》和《雅安历史》记载的“张”姓有数十人,但只有张肇棠、张星灿和晏场镇张家古墓碑文记载的吻合。(张肇棠字南村,咸丰乙卯由副榜中试,历署綦江、越西、铜梁教职。张星灿拔贡。——《雅安县志》)上里和晏场张家后裔口口相传,他们的祖上来自百忍堂,是以御营千总身份入川的,但尚未有史料依据。

试从张姓的起源考张家锭子,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就是说张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总堂号为清河堂,另有百忍堂、孝友堂、亲睦堂等136个分堂号。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上里和晏场张家后人都具有豪爽、奔放的个性特征,“张家碇子”或可是以他们在习武中的成就而来。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沈云丹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雅安市雨城区地方志编纂中心

雅安西康博物馆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