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这个半马,跑进成都厚重历史
这个半马,跑进成都厚重历史
2023年10月29日7点30分,成都马拉松从金沙遗址博物馆鸣枪起跑。其中,半程马拉松项目终点调整为四川大学博物馆。
从拥有3200年历史的金沙遗址文明,一路跑向拥有百年历史的现代化高校,有历史穿越之感。
这是一次成都的“文化之跑”
逐水而居,沿江而建。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离不开这里丰沛发达的水域系统。其中,岷江水系对蜀文明影响深远。从岷江水系上游发轫,然后顺流而下,然后慢慢形成了古蜀文明,从三星堆走过,之后到了金沙。
今天,由西向东横穿金沙遗址的磨底河,下游汇入锦江支流南河,南河于合江亭与锦江另一条支流府河合流,顺江而下,就是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四川大学博物馆就矗立在锦江岸边。
四川大学博物馆科创中心主任张苹接受采访时表示:“1934年3月,四川大学博物馆第二任馆长葛维汉和馆长助理林名均主持了在燕家院子附近为期10天的田野考古发掘,被认为是三星堆科学考古发掘之始,也被认为‘开启了四川考古新纪元’。目前四川大学博物馆保存着1934年前后采集和第一次科学考古发掘的三星堆器物500多件。”
张苹还介绍道,“1963年9月,川大历史系考古专门组与四川省文管会联合组成试掘队,在广汉燕家院子附近选取了3个点试掘,这是1949年以后对三星堆遗址的第一次正式发掘。毕业于哈佛人类学系、川大考古创始人之一的冯汉骥教授指导了此次发掘,他在现场指出:‘这一带遗址如此密集,很有可能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1986年,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由林向、霍巍、李永宪带队,与四川省文物考古所、广汉文管所成立联合发掘小组,进行了三星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发掘。川大考古专业84级学生朱章义,如今正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馆长也参加了这次发掘。朱章义曾说过,‘金沙是成都城市之根。’金沙遗址最关键的贡献是解开了三星堆的去向之谜,并为成都找到了历史根源,完善了四川先秦考古学的文化序列。”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
四川大学一直参与三星堆考古工作。最近这一次三星堆发掘,川大就负责了五、六、七号3个坑的发掘。讲到三星堆的历次考古发掘,就要讲到四川的考古学发展,四川大学是重要力量。如今在西南地区的文博战线,各大博物馆,都有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培养的学生。
织绣艺术厅
张苹介绍到,“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建立是与西南现代诸多学科发轫同步的,我们的藏品大多是基于学科研究有体系的收藏,这在中国的博物馆中是非常独特。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博物馆就已面向公众举办展览和讲座;如今新建的博物馆更将持续展开服务成都的城市文化建设。”
从金沙博物馆到川大博物馆,沿锦江上下游相望,这一路,跑出了成都历史厚重感。
这是成都的“开放之跑”
蜀地历史上是有名的“四塞之国”,交通甚为困难,致使李白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但正因为蜀道之难,反而激励起蜀之先民向外开拓,努力改善自身环境的决心,进而铸就了于封闭中求开放的历史个性。随着时代的推移,兼容和开放终于成为蜀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这在考古中已经得到明证。金沙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有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本土文化的元素,可以证明那时的金沙已非常开放包容,也佐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展厅内的天府家园
这也印证了四川大学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896年,中西学堂成立,这就是四川大学的前身。这也是四川第一所开始西学的学校,可谓开风气之先。
四川大学档案馆研发科科长沈军介绍:“那时候开始引进代数、绘图、航海、体育等,把现代的科学课程安排到学校里面,跟以前的旧书院年四书五经是不一样的,算是点燃了四川现代化浪潮的火种。”
第一展厅的“青藏高原”
1931年,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和公立四川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校址就在现在的四川科技馆,是当时国内13所国立大学之一。
1937年,由于日本对成都市中心的频繁轰炸,当时连图书馆都被炸没了,就决定搬迁,选址就是现在四川大学的位置。由于建设需要时间,当年只有农学院在这里,其余院系都搬去了峨眉山,直到1943年建设基本完成,才全部搬回成都。之后经历多次院校拆分合并,1994年合并成都科技大学,2000年合并华西医科大学,才形成了现在的四川大学,也真正成为了文理工医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婚俗即景
在革命的道路上,四川大学也走在前列。据沈军介绍,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在不同历史时期,四川大学前后有67位校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包括被毛主席誉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的刘伯坚、我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的恽代英、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闇公、《红岩》里“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等。而2023成都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的终点,就在四川大学校园内的江姐纪念馆旁边。
江竹筠国立四川大学入学登记表(蓬州闲士摄于自贡市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从金沙遗址起跑,这是古蜀文明开放融合的起点,跑进四川大学,这是百年前成都走向现代文明的起点。上下4000年,成都开放之路就此展现。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成都马拉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