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没有蜀道就没有天府之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0-10 14:08:19 浏览次数: 【字体:

没有蜀道就没有天府之国

01

李冰由此入蜀

“天府之国”名号花落成都平原

“天府”之称,以前并不是单指成都,还包括关中、秦中、汉中,而最终帮助成都夺得这一响亮名号的是个外地人。

开明王错信“奸计”开辟金牛道,至古蜀国灭后,秦不断加强着对巴蜀地区的控制。两千多年前,外乡人李冰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沿着司马错、张仪等前人的脚步,李冰由金牛道进入成都。

古蜀道及金牛道示意图(图片来源:剑阁文旅)

在崇山峻岭间,他或许还来不及思考如何做好一方父母官。但等他真正到了蜀地,便创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于是,秦得巴蜀之富,卒并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天下。东汉《风俗通义》载:“秦昭王听田贵之议,以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

矗立在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像 (图片来源:都江堰文体旅)

至蜀汉,诸葛亮在《隆中对》中首次把蜀称为“天府之土”,从此,天府逐渐成为富饶的成都平原的代名词。

02

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大通道

历朝历代不曾断绝

秦灭巴蜀后,原蜀民大量南逃,自秦惠文王开始,“移秦民万家实之”,对巴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蜀道,化身为一条人口迁徙和融合的重要通道。而事实上,经由蜀道的人口迁移在历朝历代均有发生,且都规模不小。

“北四南三”古蜀道(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因关中大饥,“令民就食蜀汉”。三国时,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西晋末年,齐万年领导的氐、羌族人民反对西晋统治者的起义失败后,关西大乱,连年饥荒,居住在天水等六郡的十万多人被迫经汉中,流徙巴蜀。

至唐朝,因太宗李世民采取“爱之如一”的民族政策,西南少数民族纷纷遣使至从蜀道入朝觐见,蜀道,又一次促进了巴蜀各地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

唐代,玄宗、僖宗等经蜀道出奔,大批精英阶层也随之入蜀。就连后世所熟知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也包括有部分陕西、甘肃等北方人经由蜀道而入川。

03

南北经济交流的蜀道

“大都会”打响名号

古代超级工程古蜀道的重要作用还有联通成都平原与关中平原这两个开发较早、较为繁荣的经济区。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员谭继和曾表示,蜀道促进了巴蜀与中原的交流,既促使巴蜀较快融入中原为主体的全国商业城镇网络体系,又促使天府更加富庶,“天下府库莫盛于川中”。

秦汉以来,成都以农业、手工业兴盛而著称,畅通的蜀道为南北经济交流提供了条件。“蜀商多重秦”,尽管道路崎岖,但四川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因蜀道变得频繁。品种多样、数量较大的蜀地丝织品,通过蜀道运输出四川,再通过“丝绸之路”销往全世界。《汉书》称“玺书交驰于斜谷之南,玉帛贱乎于梁益之乡”,借助蜀道,成都纺织业达到鼎盛,锦官城美名远播。

精美的蜀锦(图片来源:四川非遗)

至宋朝,蜀道对于保证王朝安全、带动西部经济繁荣更是起着重要作用。有专家指出,宋代成都府路、梓州路的成都平原,利州路的汉中盆地,永兴军路、秦凤路的关中平原,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畅通的蜀道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了经济上联系密切优势互补的蜀道经济带。

从汉朝“列备五都”,到唐宋“扬一益二”,再到苏轼笔下的“西南大都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茶叶、丝绸、瓷器等贸易在蜀道之上往来不绝。

栈道悠悠,白云千载。经过历代先民的开拓,蜀道沟通了川陕、联通了南北丝路。依赖于蜀道通达,生产力一次次得到飞跃。谭继和指出,“没有蜀道,就没有天府之国。反之,没有天府之国,就没有蜀道的扩大发展。”

如今,随着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铁开通运营,古蜀道再次提档升级,不但重绘了中国西部交通版图,更释放了包括中欧班列西线在内的一带一路铁路运能。

4月26日,“法国邮政DPD号”国际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王曦/摄)

【参考资料】

[1]《成都精览》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2]《蜀道遗产与区域文化》谭继和.

[3]《论蜀道的文化价值》王小红.

[4]《蜀道 往事并不如烟》四川日报.

[5]《宋代蜀道城市与区域经济论述》 梁中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