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一片丹心图报国——评《千秋青史胜封侯》‖王毅

作者:王 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0-10 13:48:22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3期

一片丹心图报国

——评《千秋青史胜封侯》

王 毅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为《复兴文库》所作序言《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中指出:“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以史为鉴、察往知来。”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没有断流的伟大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千秋青史胜封侯》一书,遴选了从夏商周起,历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直至宋元明清,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杰出历史人物典故。书名出自清代陈璧诗作“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意思是“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思谋报效国家;在史册上留下清誉,胜过封官授爵”,将这些杰出历史人物或忠贞、或爱民、或勤政、或担当、或清廉的感人事迹进行精心加工、梳理编撰,以清新流畅的文笔、诙谐幽默的语言、平实近人的辞藻呈现在读者面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书中每篇文章首尾都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或相关重要讲话开篇和结尾,既起到了聚焦中心、提炼主旨的重要作用,又对文章内容进行解读阐释、对人物精神进行褒扬升华。

第一章以“信念坚定”为主题,遴选了《敢啃硬骨头的林则徐》《打脸皇帝的文天祥》《最美英雄:岳飞》《麒麟阁第十一:苏武啮雪吞毡》等10篇文章,分别讲述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精忠报国以及苏武“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民族气节等英雄诗篇。《上天入地的张衡》一文,以习近平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之江新语》中对“做人和做官”问题的论述作开头,引经据典强调为官者要“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意即“不应在官位俸禄上患得患失,而应去追求个人道德和学识的进步”。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句话,正出自汉朝天文学家张衡之口。

第二章以“为民服务”为主题,遴选了《照镜子正衣冠的成汤》《生猛的华夏文明保护者:管仲》《对权力的敬畏之心:正考父》《独守北京城:于谦》等10篇文章,分别讲述了成汤“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的爱民敬民;管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富国强兵;正考父“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的谦卑清廉、于谦“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情系社稷等高尚情操和伟大情怀。

第三章至第五章,则分别以“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主题,分别讲述了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受宫刑后,历经16年奋笔写出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二十四史”之首——《史记》;历经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的清官海瑞,一生刚正不阿、勤政爱民;以及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主张“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唐朝宰相褚遂良谏言“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清代两江总督于成龙被誉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等知行合一、敬畏权力、爱民如子、夙夜在公、刚正不阿、清廉节俭等美德美谈,以冀“述录先人的开拓,启迪来者的奋斗。”

《千秋青史胜封侯》遴选的60个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和不同事迹的历史人物,无不镌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蕴含着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和奋进基因。不了解、不珍惜、不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就会落入国内外敌对势力“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陷阱,搞乱了党心军心民心,也就动摇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根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必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历史是一面镜子,既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向先贤学习,向先烈学习,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官,不做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庸官,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一片丹心,惟思报国。”这样才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 毅(军事谊文出版社副总编辑)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