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第一现场) ——探访日军“毒气岛”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朱玥颖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8日 第 15 版) 发布时间:2023-09-18 16:55:36 浏览次数: 【字体:

人民日报记者 朱玥颖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8日   第 15 版)

dcd9434601ec49bbbd6c7a2ebd0022ee.jpg

日本广岛县竹原市大久野岛上,现存最大的毒剂储存仓库遗址。

17c672d2478b4efc9a5691634ad108f6.jpg

日本“毒气岛历史研究所”事务局长山内正之(右一)向大家展示当年侵华日军在大久野岛上生产毒气弹的图片资料。

以上图片均为人民日报记者朱玥颖摄

位于日本广岛县竹原市的大久野岛曾是日军毒气工厂所在地。在这里生产的大量毒气弹,被侵华日军用来戕害中国军民。为了隐瞒制造、使用化学武器的事实,日本当局甚至曾把该岛从地图上抹去。

近日,本报记者随同日本反战和平人士、友好团体等探访了被称为“毒气岛”的大久野岛,深入了解这段日方讳莫如深的历史。探访的人们谴责日本侵略战争给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历史。

“需要更多的人正视历史”

上午8时,阴雨霏霏,大家在日本竹原市忠海港码头汇合,乘坐轮渡15分钟后即抵达大久野岛码头。越过栈桥,左侧牌匾上“濑户内海国立公园  大久野岛”几个字映入眼帘。岛上大部分建筑空空荡荡,墙体上爬满绿色植物。

据史料记载,1927年,日本陆军在大久野岛开建毒剂工厂。从1929年正式投产到1945年日本战败,6000多人在毒剂工厂工作,生产的毒剂装填入炮弹后,被源源不断运往中国。仅记录在案的日军在华发动的毒气战就多达1241次,造成中国军民伤亡高达20余万人。侵略战争期间,日本军方为了保守机密,将大久野岛从濑户内海的地图上抹去,并且规定,没有陆军大臣的允许,任何人不能登岛。直到1947年,毒剂工厂的罪恶面目才得以示人。

“这是岛上最大的一座毒剂储存仓库。毒剂库加上底座高11米,储存着剧烈的毒药。你们看,墙上焦黑色的痕迹,就是当年火焰喷射器留下的。”在一处遗迹前,78岁的山内正之向大家讲述毒气弹制造、储存、运输和最后处理的历史。

山内正之是日本民间团体“毒气岛历史研究所”事务局长,他在大久野岛上讲解已有25年。与山内正之交换名片时,记者看到,他的名片上不仅写有名字和头衔,还用汉字写着“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山内正之表示:“人们有必要好好学习这段历史。”

在广岛大学教授本田义央看来,日本有关这段历史的教育存在问题,绝大多数日本人并不了解“毒气岛”的历史。他表示:“日本教科书一直在有意淡化、否认甚至篡改侵略历史,我认为需要更多的人正视历史。”

“我对日本使用毒气的非人道行为感到羞耻”

在大久野岛成为秘密制造化学武器的地点后,由于大批日本成年男子都被送上了战场,日本军方就把一些十几岁的孩子送到岛上,充当生产毒剂的劳动力。

今年8月15日,日本《每日新闻》发表题为《在“消失的岛屿”制造毒剂被告诉“什么都不要说”  无法消失的工作者的痛苦》的文章,讲述了一段发人深思的故事:1944年11月,正就读于忠海高等女子学校的年仅15岁的冈田黎子被动员到大久野岛,与许多孩子一起参与毒剂工厂的工作。1989年,她把这段经历绘成了连环画,希望将这段历史告知公众并警醒下一代。这本连环画包含31幅画作,并附有说明和英文翻译。连环画中,她描绘了烈日下用车运送毒剂桶的亲身经历。此后,她多次向中国的战争纪念馆等致信表达歉意:“我对日本使用毒气的非人道行为感到羞耻,并真诚地道歉”。现已93岁的冈田黎子表示:“尽管我当时还是个孩子,但我也是加害者。”

大久野岛距离广岛市仅数十公里。山内正之表示,广岛遭受原子弹轰炸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但日本在大久野岛制造毒剂的事实不为人所熟知。“日本是战争的受害者,更是战争的加害者,这才是战争的真相。”山内正之表示,通过他的讲解,一些日本民众了解到日本曾经使用毒气让中国许多普通民众失去生命的事实,“25年的坚持总算没有白费”。

福山市立大学理事长佐藤利行表示:“我是广岛人,一直以来都是从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受害者视角来看待问题的,但实际上日本还是战争的加害者。在大久野岛上生产的毒气弹,被运往中国并在战场上使用,我感到非常震惊。日本人不应只知道被原子弹轰炸的受害历史,类似‘毒气岛’的加害历史,切切不可忘记。”

“日本政府应尽早承认历史事实,并就此进行道歉和赔偿”

大久野岛上有一座毒气资料馆,建成于1988年,为民间和平人士自发收集资料、筹集资金所建。馆内陈设着毒剂制造装置、残余毒气弹、防毒服和面具、日军下令在中国使用毒气的文书等资料。自1988年开馆以来,这个资料馆的访客超过150万人次。

资料馆专门设立了“遗弃在中国的毒气问题”展区,并展出了《侵华日军遗弃毒气伤人事件图集》等媒体报道。该展区的文字说明介绍道:“在修路、建筑、修下水道等施工过程中,日军遗弃的毒气弹或毒气罐被挖出,给当地人带来伤害……日本必须妥善处理日军遗弃化学武器问题,对于给普通民众造成的伤害,必须向受害者赔偿。”

有关资料显示,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侵华日军为掩盖罪行、逃避追责,将大量未使用的化学武器就地掩埋或遗弃,中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200多个点位都曾发现这些化学武器。战后很长一段时期,日本政府对解决在华遗弃化学武器问题始终回避敷衍。1997年生效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规定,遗弃化学武器的《公约》缔约国应为销毁遗弃化武提供一切必要的财政、技术、专家、设施及其他资源,这为日本承担遗弃化学武器销毁责任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日本承认在华遗弃化学武器的事实,同意《公约》有关遗弃国承担销毁遗弃化学武器责任的内容,并同中方签署了销毁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备忘录。但由于日方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相关工作进展迟缓,日遗化武销毁计划先后4次逾期。2022年10月,禁化武组织执理会审议通过中日双方磋商达成一致的2022年以后日遗化武销毁计划,该计划规定日方需于2027年完成吉林哈尔巴岭等地日遗化武销毁。

“我们再次强烈敦促日方切实履行责任义务,全面加大投入力度,全链条加快工作,早日干净彻底消除日遗化武毒害,还给中国人民一片净土,抚平中国人民的战争伤痛。”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坚守和平之道,就要守护历史真相。”

山内正之表示:“日军制造的化学武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政府没有向受害者道歉和赔偿。日本政府应尽早承认历史事实,并就此进行道歉和赔偿。只有这样,日本政府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广岛县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事务局长大谷育平表示:“现在日本的学生们应该了解日本过去做过的事情,‘毒气岛’应作为日本反省历史的史实材料,让人们思考未来日本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