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风雨百年五通碑‖柏世元

作者:柏世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13 13:58:30 浏览次数: 【字体:

风雨百年五通碑

柏世元

去芦山县太平镇前,我其实不知道有个鱼泉峡,更不知道鱼泉峡里有块五通碑。后来,我从双石镇围塔村去玉溪河畔的宝盛乡,途经太平镇至宝盛乡这一段路,第一次看见鱼泉峡,但那时我还不知道它叫鱼泉峡,只是觉得山高坡陡,谷深水急,让这峡谷别有一番风味。于是,在快到宝盛场镇时,我又调转车头,把这条几公里长的峡谷公路重走了一遍,就看见了立在公路左边的五通碑。这块碑,大概有教室的黑板那么长,高度差不多就是两块黑板了,碑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不过碑上好多碑文内容被风雨漫灭,也只能看个大概。因为要急着去宝盛,所以当时我没时间把碑文看个明白。

后来实在不甘心,我独自一人,再次拜访了五通碑,结合一些史料,终于搞清楚了原来这是一块纪念太平镇乡绅、社会各界和基督教众合力修路的功德碑,立于民国六年(1916年)。

碑上有三副对联,边上的一副是短联:“人攀鸟道干崖上,径达羊肠半山中”,意思是说这条岩石上凿出的石板小路是在山上的悬崖中盘旋。中间的一副对联“径达龙山江乡不改鱼泉跃,崖通鸡岭村落依然彩凤来”,点明岩路所处的地方是鱼泉乡下的鱼泉峡,岩路劈山开道,让太平镇等地的人去金鸡岭和龙门古镇不再艰难。最中间的长联“此道将文运开通好攀彩笔挥毫楼修五凤,我来在危岩稳步且奋青云捷足气驾长虹”,意思是这岩路方便了学子商人,激励人们学业上进事业发达。

除了三副对联,碑上还有三篇短文,一篇是本地师范生高泽霖写的《去桥修岩路序》,一篇是邛崃前清廪生、四川法政学校(1905年,四川总督锡良在原仕学馆基础上创办四川法政学堂。1912年,四川法政学堂发展成为四川法政学校。1914年,更名为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7年,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与其他4所专门学校组建成公立四川大学,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成为公立四川大学法政学院)毕业的王长龄撰写的《创开崖路序》,第三篇是本地人李为义创作的《岩路创始记》,三篇文章都短小精悍,写修筑岩路的各种艰难和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人感叹不已。

还有一些文字记录了部分捐款人名录,有的捐一百千文,有的捐五十千文,人数众多。那时候的一千文,相当于一两白银,就是今天的人民币两百元,捐款一百千文,相当于捐款两万元,可不是个小数字。

让我们回到修岩路的1916年,清朝末代皇帝退位不久,袁世凯复辟倒台然后死去,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混战局面,国家和地方财政艰难,下辖太平镇的雅安天全县根本没有修桥造路的预算。虽然宝盛乡到太平镇的鱼泉峡是交通咽喉,然而因地势险峻,洪水泛滥,峡谷中的铁索桥修了断,断了修,又费力又费钱,人们终于下决心要劈山拓路,沿着峡谷山势,修一条不怕洪水的石阶岩路,于是太平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花一年多时间修好了这条路。为纪念大家合力修路的功德,于是在路旁立了一座碑。碑由五块石板组成,因此取名为五通碑。

也许修路的人以为这条路就要千千万万年走下去了,但这世界变化真的太快,这条太平人耗费巨资建成的岩路,只管了68年。1984年,太平镇到宝盛乡的公路修通,从此岩路逐渐被弃用,荒芜在山间,难寻其踪迹。岩路被弃,碑文也因风雨侵蚀日渐湮灭,关心这块碑的人也越来越少,修造岩路的事迹也慢慢被人们淡忘,但是五通碑却似老镇先人留给后来者的一封信,穿透百年风雨霜雪,告诫后来的太平人,不畏艰难,奋发图强。

对今天的太平人来说,这块碑还给他们带来一个福利。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芦山,在芦山太平建立了苏维埃太平县,很多老百姓躲避战火都跑了,红军宣传兵要写标语,正好就遇到了五通碑,于是就在碑身上用大字刻写了一句标语:欢迎被反动(“派”字写漏了)欺骗的穷人回家安居乐业。这十六个字让碑文变得面目全非,但是它却见证了一段红色历史,为太平人留下了一笔红色旅游资源。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柏世元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