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宋代刑部尚书程公许家风家教诗赏析‖陈明本

作者:陈明本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12 14:43:50 浏览次数: 【字体:

宋代刑部尚书程公许家风家教诗赏析

陈明本

程公许(hǔ),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洲,南宋四川叙州宣化县登龙里(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观音镇蟠龙村)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进士。历官双流县尉、绵州教谕、崇宁知县、简州通判、施州通判、大理司直、礼部尚书、知袁州、两任刑部尚书,授龙图阁学士。事迹见《宋史》本传。

程公许的《沧洲尘缶编》(共十四卷),是目前发现的古代叙州人最早的著述之一,明朝明成祖时被编入《永乐大典》,清代又被收录于乾隆皇帝钦定的《四库全书·集部四》,因而得以完整保存。现撷其有关家风家教的几首诗试作赏析。

克 己

为人非外铄,己与物同之。

私欲阴霾蔽,良心日月亏。

若能无窒碍,不用苦思惟。

天理浑然处,吾生自有涯。

诗中“克己”,谓克制私欲,严以律己。为人,指做人处世接物。外铄,是外显张扬。日月亏,不负日月天地。天理,指天道,自然法则。浑然,质朴纯真貌。

“克己”是儒家传统文化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儒家认为,“克己”是行“天理”“大道”的先决条件,也是成就自我、爱天下人的先决条件。要克制凡事专从自己“私欲”利益出发的行为动机,多考虑别人的利益,严格遵循“天理”所规定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合乎“礼”的规范,这样,就可以达到最高的伦理道德境界“仁者爱人”,使自己言行质朴纯真,没有杂念,对得起天地良心。

克,为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都像人戴甲胄之形。在古代,“胄”往往是战利品,所以“克”字的本义是战胜。克己,本质上是一种深度的自律,是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去战胜内心不好的欲望。克己是辨明是非、分清界限,守正修心,让欲望有限度,做人有底线、做事有分寸。人皆以克己成,以纵己败,对自己负责的人,是善于约束自己的人。“克己”是在真相永远不为人知的时候,仍然坚守底线。

读 书

静得山林趣,闲知日月长。

清风披竹素,小雨润芸香。

外饰谢文绣,饥餐须稻粱。

人生有同嗜,只此绝难忘。

诗中的披,指翻阅。竹素,犹竹帛,多指史册、书籍。芸香,香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黄花,花叶香气浓郁。文绣,刺绣华美的丝织品或衣服,此处指文章诗词书画。

程公许青少年时期曾就读于越溪河边“蟠龙书院”,所撰诗文才气磅礴,直抒胸臆。1194年8月,其兄程公说、程公硕在成都参加省试双双考中进士,次年春去临安参加殿试后,同时被朝廷授官。大哥程公说掌教成都府广都,先后历官广都(今成都市天府新区)、临邛(治所在今四川邛崃)教授,二哥程公硕掌教益昌(今四川广元市)。继二位兄长之后,程公许于1211年春参加殿试,在当年全国录取的465名进士中,名列第25名,被朝廷授官成都府温江县尉,因丁母忧,未仕。三年服丧期满,改授双流县尉,以后知崇宁县、知袁州,去朝廷先后任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是两宋王朝319年间两度担任过刑部尚书的十人之一。

程氏三公终生孜孜以求的,不是如祖辈那样买田置地,也不是去做一本万利的买贱卖贵,而是去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去追求立德、立言、立名的万世流芳的功名。

读书,这是程氏三公对后人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

安 贫

赋予有常分,非关智力求。

唯行能自信,显晦复何忧。

瓢饮贤颜子,瓜畴隐邵侯。

胸中吉祥宅,何处不天游。

显晦,即明与暗,喻前途的光明与曲折。邵侯,即邵平,秦时封东陵侯,秦亡为布衣,种瓜于长安城东,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后世因以“邵侯”美称退隐者。

“安贫乐道”,出自孔子及其门人《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祖上本贵族,由于春秋之乱,到颜渊时,只有贵族的空头衔,家产难以维持生计,只能节衣缩食,身居陋巷。但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颜渊仍然安于清贫,以追求圣贤之道为乐,受到孔子称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

安贫不是目的,乐道才是关键。人一旦把心思都用在追逐钱财上,就会心生杂念,不可能一心向道。作为一种正心修身的方法,安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修炼心智,乐道则有助于我们坚定理想和信念。安贫乐道表达的是人贫而心不穷,便不是真正的贫穷。一个人物质上贫穷并不可怕,但一定不要不思进取,放弃追求。

择 交

士能知尚友,岂必尽同时。

杂鲍兰胥化,亡羊路或岐。

醴甘知易绝,丝素亦奚悲。

何以交难择,而忘伐木诗。

尚友,指与古人为友,与高于己者交游。鲍,盐腌之鱼,久而不闻其臭。兰,兰草。胥化,指融为一体。亡羊路,古有邻人亡羊,率亲朋好友去寻找,但因多歧路,歧路之中又有歧路,结果无功而还,喻步入歧途而一无成就。丝素,偏义复词在“素”,喻贫贱。伐木,《诗·小雅》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后因以“伐木”为表达朋友间深情厚谊的典故。

三国时期,蜀中大儒谯周著有《谯子法训·齐交》阐述交友之道。他先以染料与丝绸织物作喻,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接着列举了四个事例:一是春秋时晋国韩起,与贤德之人田苏交好,因此成就了好仁之名;二是战国时甘茂,因拜史举为师、研习百家之说而成为秦国名将;三是汉初曹参,遵守前任萧何所定法令,清静无为,成就大业;四是汉文帝窦皇后的两个兄弟窦长君和窦少君,他们入宫后因为与有德行的长者相伴而变得彬彬有礼,对师友恭谨有加,成为谦逊礼让的君子。

交友之道,择友为先,只有选择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志向高远的朋友,才能在人生路上互相帮助、互相砥砺,共同进步。

训 子

万事烟云过,须留尾段看。

芝兰庭砌茂,风雨夜灯寒。

楚泽荷纫绿,燕山桂染丹。

诗书门户壮,何待侈重栾。

芝兰,芝,通“芷”,芷和兰,皆香草,喻优秀子弟。庭砌,庭阶。何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须、用不着。侈,浪费。重栾(luán),重重的曲枅。栾,即古代木结构建筑屋顶柱上承斗拱的曲木。

据《宋史·程公许传》载:程公许“少知孝敬。大母侯疾,公许不交睫达数月。病革,尝其痰沫,既卒,哀毁逾制。”老祖母病危,痰液堵塞喉咙,命悬一线,气若游丝。程公许亲自为其吸痰清除痰液,使老祖母呼吸顺畅,痛苦减轻,为子孙树立了孝亲敬老的榜样。

程公许是在严父慈母的教育下成长的。母亲是犍为鱼耶场(今眉山市东坡区)孙氏人家之女,有贤德。程公许母亲去世,曾在蟠龙书院讲过学的李璧、李埴、刘光祖、魏了翁等均有挽联或挽诗悼念,魏了翁《鱼耶孙氏挽诗》曰:“可堪风撼木,不见雪盈簪。嫠纬愁春昼,儿书课夜深。米盐毋我累,惸独是予心。未报熊丸苦,寒堂服已廞。”诗中嫠(lí)纬出自成语“嫠不恤纬”,意为夫人不怕纬纱少,织不成布,只怕亡国,祸及于己。惸(qióng)独,孤苦伶仃。廞(xīn)是大丧。诗中塑造了关注儿子深夜攻书的慈母形象。

程公许在《同兄侄游开元寺二首》《送道传侄补中国学二首》《送道传侄旅中赴省》《寸卉虽微均我身》《天涯信音来》《送别彦威侄西归侍母三首》《家书》等诗中,均表达了对晚辈成长的关心、关注和寄予的深情厚望,希望他们文能献智慧于帝王之家,武能驰骋疆场,保家卫国。

成 才

鹊尾炉香半未灰,古潭瞥地撼风雷。

单车陟降固劳止,万壑喧豗亦壮哉。

高廪正须端策验,应门已报送喜来。

忧时更愿人才富,重与南山咏有台。

鹊尾炉,手持的长柄香炉。喧豗(huī),形容瀑布轰响。端策,把蓍(shī)草摆正占卜。南山,《诗·小雅·南山有台》之简称。冯应榴注:“《诗序》:‘《南山有台》,乐得贤也。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

我国夏已有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商周时称“庠”“序”。汉初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办学,汉代实行察举选士,两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选士,隋唐实行科举选士制度,私人创办书院始于唐代,宋时逐步形成书院制度。

程公许祖上耕读传家,创办了蟠龙书院,程公说、程公硕、程公许三兄弟皆就读于此并相继考上进士。蟠龙书院独具特色:其教学宗旨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学习方法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道德修养原则是:言忠信,行笃敬,惩愤窒欲,迁善改过;其为学生指明的处世准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程公许踏上仕途后,任绵州教授和崇宁县知县在办学上均有所建树。知袁州时,安排新周敦颐祠,葺张栻书院,聘宿儒胡安之为诸生讲说,民甚德之。在朝廷任礼部尚书,他参与进士考试命题,奉旨参与组织安排殿试。晚年第二次出任刑部尚书,他还先后推荐德才兼备的知名人士二十九人,均得到朝廷重用。其品德学行被后人称誉,沧洲公居家以学闻,立朝以忠显,蹇谔之论载于史册,通变之道达诸时务。程公许为人才培养呕心沥血,披肝沥胆,蟠龙书院因人才辈出而闻名蜀中。由于程氏优良的家风,程公许儿子程子泳获赠奉直大夫,孙子程绳翁曾任台州路黄岩州知州,曾程郇是徽州路婺源州知州,元代书法家,曾为赵孟頫画的《人骑图》题跋,该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注:原诗见程公许著、陈明本校注:《沧洲尘缶编》,巴蜀书社2023年版)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陈明本(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馆特约馆员,民盟四川省委文史委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宜宾市历史学会副会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