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美丽中国】神秘的神农架‖杨光英

作者:杨光英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02 16:20:47 浏览次数:519 【字体:

神秘的神农架

杨光英

相传,华夏始祖神农氏在川陕鄂的交界处搭架采药,疗民疾矢。他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因此得名“神农架”。

7月,我们陪父亲从重庆市巫山县坐两个多小时的车,到了向往已久的神农架,山路蜿蜒曲折、险峻迂回,虽有些晕车,但越往高处,风景越美,山越神秘!

木鱼镇的香溪源,长江的一条小支流,因哺育过屈原和王昭君而出名。溪水纯洁清凉,溪沟被两岸参天的古木掩映。相传,王昭君在出塞和亲前,回乡省亲时,路过溪边,在溪水中洗手时,将一串珍珠落在水中,从此溪水一年四季清澈见底,芳香扑鼻。这条溪流又是香溪河水的源头,故名“香溪源”。相传,这是炎帝神农氏当年的洗药池。池水尽得百草之精华,尽融神农之精神,故渴饮香溪水,不仅能美貌如昭君,更能使人崇高如屈原。

探秘神农架原始森林,只见道路旁巨石兀立,溪水淙淙,古藤缠绕,根虬铺地,林木森森,遮天蔽日。森林中的成员们在这超凡的自然环境中与世隔绝地繁衍生息,自生自灭,循环往复。半山之上,古木遍布的原始冷杉林一望无际。父亲在挂着一块820年树龄牌子笔直的冷杉树前停留了很久。这儿随便一棵冷杉的树龄都有几百年,着实让人赞叹。

板壁岩,是“石林”和“野人的出没地”。板壁岩是以秀绿的亚高山自然风光与生物多样性为特色的自然生态风光。箭竹林漫山遍野,是天然的屏障。据说这一带经常有神农架野人出没,箭竹林中经常发现野人的踪迹,如毛发、粪便和竹窝之类。箭竹林间,时见怪石突兀而起,千姿百态,形象神姿皆不相同,许多人在“生命之根”处留影。

神农顶,海拔3106.2米,为“金字塔”形山峰,生长着冷杉、高山杜鹃、箭竹等;有金丝猴、白熊、苏门羚羊等出没。神农顶,峥嵘磅礴,破天遏云,傲立华中,是名副其实的“华中第一峰”,峰顶一不会儿细雨纷纷,大风呼呼,沉沉云雾织就了一块厚厚的面纱,我们都感冷。不久,云开雾散。立身于峰顶,俯视四野,万千景象尽收眼底。神农顶端,岩石裸露,石林耸天,不见树木,唯有苔藓、蕨类铺在地上,一片原始洪荒的景象。

到了海拔2800米的神农谷,只能见到遮天蔽日的浓浓云雾。就在让人略打寒颤的山风袭来之时,不到两分钟,突然云雾渐渐淡薄,神农谷渐渐显露真容,石林丛生,如柱如笋,巨崖耸立,峭壁千仞。原来神农谷地处神农架南北气流过往通道之处,奇云叠谷,气象瞬息万变,云雾幻化莫测。峡谷中藏着峡谷,森林中藏着森林,该会有多少未发现的秘密呀!看着这雾气缭绕的深谷和野人出没的宣传画,觉得神农架真的很神秘。据说,这深谷中有野人出没。科考队在这里寻觅野人踪迹,或是探寻奇珍异兽;有旅游探险者曾说,未开发处之景色,胜过这些景点何止千万。如那盛夏的冰洞、忽冷忽热洞、燕子垭的燕子洞,那些千千万万的海燕,为何在神农架大山里繁衍生息?还有一些爱好者常夜宿神农顶,感受与天相近,天人合一的气氛。万物有灵,在这片人迹罕至的保存完好的生物圈里,充满灵性之物必多,这种神秘之事在神农架该是普通不过吧!

神农架的神奇、神秘——

一是动植物繁多。

神农架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的一片绿洲,被称为“中国大地的深处”的土地。它所拥有的在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丰富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稀。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其中有4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苍劲挺拔的冷杉、栎木,古朴郁香的岩柏、雍容华贵的梭罗、唐棣,风度翩翩的珙桐、水青冈,独占一方的铁坚杉,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紫色的醉鱼草花、蓝色的沙参花、金黄的龙爪花藏在某个角落。猕猴桃、野核桃、板栗等野生食用植物躲在丛林中。林区的药用植物资源,不仅种类多,有不少名贵中药材,而且有些种类的产量相当大。有各类动物1050余种,金丝猴、白熊、苏门羚、大鲵以及白鹳、白鹤、金雕等走兽飞禽出没草丛,翔天林间;有人见过棺材兽、驴头狼、鸡冠蛇、九头鸟、大熊猫等。一切是那样的和谐宁静,自在安详。

二是水源很神奇。

香溪河源的水、神农溪源的水,六道河、关门河、九冲河、落羊河等的水……这座大山为什么会有这么汹涌无尽的水来呢?这可真是个奇迹!这座山究竟有多么旺盛的生命汁液?还有一些更奇怪的河水呢——红花河的潮水一日三潮,涨潮时浊浪翻腾,山呼海啸一般,这儿远离大海,这潮水是从何而来?官封的鱼河,就是鱼洞,遇春雷滚滚之时,洞里随水涌出千千万万的长条鱼来,当地人称洋鱼条子,一律筷子长,无鳞。这鱼闻所未闻,味鲜无比。

三是云海很神秘。

神农架云海中最神奇的佛光,在天门垭和神农顶皆出现过。摄影师朋友告诉我:早晨,万物覆霜,激流般的白云像洪荒里的大海,在咆哮,在翻滚,在往下冲刷,无数灰白色的鬃毛飞扬,无数条孽龙在搏斗。远远的山梁上,一棵树蓦然冲出了云海,在无缘无故地猛烈颤抖,摇晃。这时,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座瞭望塔的倒影,这就是佛光。沿着这佛光看去,好像云海打开了一道门,从此走进去,便能一窥这云海深处的奥秘!不过,这佛光并不是每人都能遇见的,有无数的偶然。不一会儿,有一缕光芒穿透过来,从云隙间垂挂下来,飘曳着,佛光消逝了……

在云海之上,还有一种十分奇怪的“云海巨泡”。冬天,雨过天晴后,云海在你的脚下呈现出一展平洋的景色。那时,没有一丝风,也没有鸟叫,非常寂静,云海一动不动,太阳照射在这一览无余的云海上,这时,云海上突然凸出了一个巨大的气泡,它从云海深处钻出来,往上一冲,慢悠悠地破裂了,在破裂的瞬间冲出一个烟圈样的巨大圆环,那圆环又悠悠地往上浮动,最后消失了。而云海呢,又合拢了,又静止不动。过一会儿,不经意在另一处,又有一个同样巨大的气泡从云海里出来,又破灭了,幻化成一个大烟圈。这样的奇景必须在云海之上才能看得到,而且,多年才看见一次。

还有几种云海:让山尖露出来、永远恭谦在山尖之下的“云山”;云山形成,让山尖露出峥嵘后,生出一层薄如蝉翼的纱来,罩住群山,是“云纱”;将雨未雨时,云顺着山脊,一条一条地哗哗淌向山底,不断地滚动,像瀑布,是“云瀑”;云海里的漩涡,漩下去很深,是“云潮”;云被太阳染成了一根根高大的红柱子,它像是石林,是“云林”。

神农架的云雾皆有生命,有喜怒哀乐。“不知神农云,化作人间雨。”它真正浸润着我们这些饥渴的旅人,濡染了我们的双眼。当然,氤氲在那缥缈之间的诸多传说,那在云彩下面生活和劳作的人群,才是我们感动的源泉。

四是古老的传说和古朴的民风民俗很神秘。

人与自然共同构成我国内地的高山原始生态文化圈。神农氏尝草采药的传说、“野人”之谜、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川鄂古盐道、土家婚俗、山乡情韵,都具有令人神往的诱惑力。神农架民歌的演唱形成,就是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古楚文化的灿烂光辉。

……

耳闻目睹了神农架,我和父亲都特别高兴,强烈感觉到神农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山峰瑰丽,清泉甘洌,风景绝妙。峡谷雄伟壮观,河、湖风光绮丽,石洞令人叫绝,流泉飞瀑、云海佛光皆为大观。神农架,虽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开发砍伐过了,如今成为人们常往的旅游地,可它依然强烈固守着一种未被人惊扰古朴,一种令人向往的神秘,一种深藏的清冽、醇幽……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光英(四川泸县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坚持业余创作30多年,有数千篇文章在各级报刊和媒体发表;多篇文章获奖,出版个人散文集《心境向暖》《像溪水那样行走》)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