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泸州,一座美景之城‖曾焱

作者:曾 焱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28 14:36:56 浏览次数: 【字体:

泸州,一座美景之城

曾 焱

有人说,“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一诗描述泸州最为恰当。域内多崇山峻岭、多大江大河,多峡谷峭壁、多湖光山色,珍藏着无数神奇秘境、世外桃源,正所谓“山之灵秀,水之邃远。绿满泸州,水润古城”。2005年12月,泸州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一座城,有江河方显厚重。“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汪洋恣肆的长江水,在泸州长达136公里,展示出千回百转、跌宕起伏、浩浩汤汤的万千气象。清朝大才子张问陶曾用“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之句,描摹出泸州不输江南的夜景风华。今日江畔,更是多“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月”之绝妙景致,多“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之宁靖风貌,多“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浩大景观。那一帆一浆,无不是长江之符号;那一楼一台,无不是时代之烙印。

醉美泸州(图片来源:泸州宣传网)

当然,这条中华民族须臾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河,亦可让你抒发“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千古离愁。亿万年来,这条吞天吐地、吸纳古今的神圣之河,在泸州境内汇聚沱江、赤水河、永宁河等76条水系,宛如游龙,一路逶迤,滚滚东去。古诗有云:“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倘站在笔架山之巅,俯览千溪百流汇聚的绿色波涛,即会让人瞬间了悟:纵使奔腾咆哮、呼啸而来的长江怒涛,也是由涓涓细流汇集而成。这,一如我们的人生——唯有积累,方能壮阔。

长江之美,也深深吸引了一批天外来客——西伯利亚“红嘴鸥”。千万只有着红色小嘴、红色脚趾与白色羽毛的“冬日精灵”,每年深秋即成群结伴、漂洋过海而来,在泸州长江东门口一带不停翻飞,上演着气势磅礴、大气舒展的团体舞蹈。它们时而迎着游客抛掷的面包俯冲,时而低空滑翔在绿色江面戏水,给浩阔的大江增添了一道温馨景观。而掉入水中的面包则吸引大批鱼群翻腾跳跃、争相啄食。彼时,没有什么比欧欧声更亲近,也没有什么比鱼跃声更欢快,一江秋水甚至整座城市都跟随着轻轻晃动。舞姿映长江,美名播苍穹。这些年来,“鸢飞鱼跃”之景一直是泸州最劲爆“网红打卡点”,诸多游客纷至沓来亲鸥、护鸥,时时都在抓拍最美的瞬间。颇具灵性的红嘴鸥不惧游客,常俯冲而来与游客互动、合影。天地间,一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倘言酒城因长江而有灵气,那漫天飞舞的红嘴鸥则赋予长江一派勃勃生机。有哲人说,一群红嘴鸥就是一条渡船,彼岸即生态葳蕤、和谐共生的家园。

泸州市江阳区东门口,红嘴鸥在逐食(刘学懿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一条大江,万千期许;人来鸟往,飞鸟依人。此情此景,分明是另一种温暖的春天。回望关山千重、碧空万里,那一次次心照不宣的双向奔赴,那一场场延续多年的原生舞蹈,那一幅幅人鸥情深的美好画面,已成这座城市最经典的标志,也慢慢成了很多人挥之不去的乡愁。

长江的伟大,不仅在于灌溉土地、哺育生灵,更在于滋养文化、养育文明。这,才是长江最美的风景。那绵延不绝的波涛里,流淌的是几千年薪火相传的江河文脉。千百年来,多少迁客骚人因长江而尽显风流,多少锦句华章因长江而流芳百世,多少笔底烟花因长江而辉耀千古。历代文人在泸州舞椽笔、洒巨墨,写长江之景、抒长江之情、咏长江之韵,为浩浩长江献上最深情的视觉礼赞,让后人也能感受到那种超越时空的巨大力量。

酒城泸州位于长江沱江两江汇合处,依山傍水,钟灵毓秀(图片来源:泸州日报)

诗人范成大曾在有“江水南来第一楼”美誉的南定楼赞叹:“归艎东下兴悠哉,小住危阑把一杯。楼下沄沄内江水,明朝同入大江来。”

著名诗人陆游也曾登上南定楼,未料暴雨突至,眼前顿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之状,遂提笔写下“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人语朱离逢峒獠,棹歌欸乃下吴舟。天涯住稳归心嬾,登览茫然却欲愁”一诗。

北宋诗人唐庚在余甘渡观景时,顿感仿佛闯入画中,当即高歌咏叹:“百斤黄鲈鲙玉,万户赤酒流霞。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

泸州,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城市(黎明 聂耕宇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明朝大才子杨慎在馆驿嘴赏景,曾用“水涨金沙惊落雁,浪翻银屋浴潜虬。鱼舠晓泛枫香浦,神筏宵乘竹箭流”几句,描绘出长江、沱江两江交汇处如海浪涌动的气势磅礴,千帆竞发、竹筏漂流的辽阔景象。

清代诗人何锡璠的“余甘渡下月笼沙,两岸人家水一涯。何异秦淮三五夜,荡舟处处听琵琶”一诗,则是将余甘渡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相比。

在一代又一代诗人笔下,长江泸州段不但翻滚着万马奔天的银涛雪浪,更流淌着灵动浪漫的画意诗情。

在这座因水而兴的城市,两江碧水串联众多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滨江公园,一条条生态廊道如玉带般纵横舒展,吸引各方文人到此指点江山、献诗献文。另有星罗棋布的凤凰湖、红龙湖、琴蛙湖、千鸟湖等湖泊水光潋滟、秀丽多姿,犹如一颗颗嵌在酒城大地的璀璨明珠,引来众多雅士泛舟而游、向水而歌。

沱三桥之晨(图片来源:泸州宣传网)

一座城,有高山更显风骨。泸州境内的乌蒙脉危峰兀立、沟壑纵横,或磅礴,或逶迤,或险峻,或毓秀。来此可尽享山水之美,抒发“踏遍青山人未老”之豪迈。倘站在峰高野阔、气势沉雄的普照山之巅,辄有苍山如海之感,既可观云蒸霞蔚、紫气东来,亦可览千峰竞秀、万壑生烟。极目远眺,胸襟即豁然开朗,或心生“一览众山小”之感慨,或顿起“乌蒙磅礴走泥丸”之豪迈。此地有北纬28度线上罕见的常绿阔叶原始森林宝库,终年郁郁葱葱,即便寒冬之际,也绝无萧索枯寂之状。徜徉其间,可探寻原始秘境,可驻足飞瀑险滩,可尽享负氧离子“爆棚”之爽。走在八节洞瀑布群一带,既可饱览“青山外生秀水,绿波畔长古木”之深幽,也可感受“声如万马奔腾、形如万练飞空”之磅礴,可谓高山流水之观止矣。倘在山间民俗住上一晚,则会于不知不觉中进入甜美梦乡,告别往常那恼人的“失眠”。甚至,若在席间小酌,你会惊讶自己酒量咋突然猛增几分。

当然,若来到张坝桂圆林,也有如此令人难忘的生态体验。有“十里绿色长廊”“泸州绿色客厅”“城市天然氧吧”美誉的张坝桂圆林,是中国最大的“桂圆林种植基因库”“四川永久性绿色保护区”。其桂圆栽培史可上溯至汉代,西晋文学家左思《蜀都赋》一文中,“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绍朱实之离离”几句即写泸州桂圆和荔枝。园内集生态、运动、养生、休闲于一体,自然风光旖旎,已形成桂水湖、龙吟溪、龙影长廊、树王台、张家大院等40多个景点。漫步其间,可远眺滚滚长江的烟波浩渺,可近观行行古树的苍劲古朴,更能在树荫下养肺。曲径通幽处,浓阴沉绿,蔽日参天,界隔尘寰,幽静清丽,的确有如隔世。一步一行,皆身心之放松;一呼一吸,皆灵魂之净化。2021年12月,张坝桂圆林被认定为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泸州张坝桂圆林(图片来源:文旅泸州)

置身“泸州之巅”罗汉林,则可夏享避暑纳凉之清爽,冬享冰雪运动之激情,还可夜间露营,携手浩荡晚风,拥抱漫天星辰。走进古郎洞、大黑洞,可一睹川渝地质遗迹形态最完整、洞穴景观种类最丰富的喀斯特洞穴。洞内集幽、奇、险、秀于一身,各种嶙峋怪石或似山川草木之景,或若鸟兽鱼虫之态,神行毕肖,栩栩如生。还有不少从天而泻的石笋、石柱、石林、石幔,如象牙雕琢,似白玉晶莹,蔚为大观。加之声光电火渲染其间,流光溢彩、千姿百态,带给你的不仅是强烈的视觉冲击,更是心灵的愉悦、精神的升华。若三月来到“画里乡村”双沙场,你会在油菜花的“金涛接天、花影摇曳”中,感受到“目遇之而成色”的悄然沉醉。

一座城,有古镇最具韵味。酒城之风韵,也流淌在那些乡村野趣、非遗风物里。嵌入在青山绿水间的古镇、古寨、古院,是泸州拥有的人文瑰宝,于古意斑斓中演绎着历史和现代、自然和人文的结合,让人慢下来、静下来,愿意住下来、留下来。诸如尧坝古镇、福宝古镇、石牌坊村、水洞子村、古纯村、陈坪村等,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多彩和谐的人文之美,质朴浓郁的乡韵之美,一如往常,幽静如梦。穿过茅草丛生的阡陌,走过缀满野花的河坡,透过悠远悠扬的牧笛,你会发现那些灰瓦木屋依旧闪烁着文明的光景,体现着古风之痕迹——男耕女织、乡音媚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此景致,分明是无数人憧憬的桃花源之梦。

泸州尧坝古镇(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凡到过泸州的人,都会嗟叹于古镇古村的颓垣碎瓦、荒草冷月,着迷于古老建筑的碧瓦飞檐、雕梁画栋,沉醉于市井生活的闲情逸致、悠然自得。我们完全可以断言,就景色和民风民俗而言,泸州诸多古村落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极为相似。甚至,那些峰峦叠嶂间的古镇就是一个个放大的桃花源。你可住进当地的精品民宿,享受“依山伴月眠,如梦水云间”的惬意。

倘来到太平古镇,则可品读深厚的红色文化。这里是红军“四渡赤水”时二、四渡主要渡口,存有红军遗址87处以及大量珍贵革命文物,红军标识随处可见,1983年被收入《今日中国旅游世界》丛书,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四川省“十大最宜业街巷”。那些连绵不绝的屋宇,飞檐峭壁的楼阁,气势恢宏的会馆,肃穆庄严的牌坊,都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留下的足迹,都曾上演过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现在看起来,那些沧桑的屋子,分明属于另一个时代,其呼吸和体味,依然散发着硝烟的气息。当年,它们或为红军总政治部,或为红军司令部,或为红军医院,或为红军银行,或为红军食堂……门楣上那一块块红色牌匾,永远在悄悄诉说着——曾经,这里是怎样经历战火纷飞的岁月。

这是个明清时期依山而建的山地古镇,民居建筑鳞次栉比、保存完整。拾级而上,随处可见古香古色的吊脚楼,可览“台、吊、错、挑、梭、靠”之建筑特色。因原住居民大多迁至新街,眼前的古镇特别宁静,仿佛聆听不到世间的脚步,感受不到时代的脉搏。远观之,宛如一幅淡雅水墨画卷徐徐展开,也似一座古代建筑博物馆静候你来。那些斑驳的历史痕迹中,你总能发现各种独特之美。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曾赞叹,“游者多被太平红色文化吸引,殊不知,历数百年而依旧完好的山地古镇,全国仅此一家”。

古蔺县太平古镇(古蔺融媒体中心 供图,图片来源:泸州宣传网)

一座城,有古寺则可寻幽。古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但凡历史文化名城,其景点总少不了古寺。寺之于城,恍若时空胶囊,总是收藏着岁月沧桑,记录着历史变迁,延续着千古文脉。在全市上百所寺庙中,以千年古刹云峰禅院、法王寺、玉蟾寺最著名。而最吸引人的,当属质朴恬淡且无任何商业化痕迹的法王寺。在这所泸州唯一的皇家寺庙,才能感受到古朴清幽的气息,感受到真正的佛门清静。该寺位于合江县龙挂山,建于唐代中期,外观瑰丽而庄重,气势恢宏而典雅。寺院主体建筑由整石凿成的228根丹霞石柱托起,最大两根在万寿亭,高约12米,重达10余吨。其工程浩大、造型雄伟、雕刻精湛,为古刹建筑之一大奇观,有“天下石工第一”之誉。寺内古木参天、青藤绕树,寺外竹茂林深、郁郁葱葱。门柱上有副名联:“肯适肯来,世外烟霞无挂碍。再仆再起,眼前楼阁有沧桑。”

法王寺全景(图片来源:文旅泸州)

该寺是一所佛学院,藏经楼是其镇寺之宝,有7186卷大藏经,系皇帝所赐,数量之多实属罕见。所藏字画也堪为一宝,有陈老莲所画金豹踏雪图和破山海明大师手书满纸中堂,其辞“图未竟之功,不如守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处宝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苦;当少壮之时,须念老来的辛酸”几句,明白晓畅而颇具哲理,让人读后不禁掩卷长思。近年来,法王寺以“农禅并重、学修一体”为宗旨,开设佛学研究,在古与今的交界,在光与影的边缘,点化着来来往往的游客。

法王寺钦赐《龙藏经》藏经柜(图片来源:文旅泸州)

早在多年前,法王寺的石燕飞旋、殿井海潮、玄珠吐露、天地水碧、迥龙吸浪、月亮长明、莲花现瑞、大佛环顾、白马常现、观音龙珠等自然胜景即负盛名。现漫步其间,观群山似海、云烟袅袅,闻晨钟暮鼓、梵音声声,看青灯古佛、树影婆娑,总让人感觉佛国仙山之门就在咫尺。是时,寺之于人,直若心之归所——隔绝了喧嚣和躁动,隔绝了功名和利禄,隔绝了前尘和往事,还有何烦恼不能抛却?

合江县法王寺清代建筑万寿亭(图片来源:文旅泸州)

其实,泸州之景,古已有名。明朝时期,即流传杨慎的“方山雪霁”“海观秋凉”“白塔朝霞”“东岩夜月”“龙潭潮涨”“余甘晚渡”“宝山春眺”等“泸州八景”之说。清代诗人颜文安据此赋诗:“方山雪霁赛蓬莱,海观秋凉亦快哉。霭霭朝霞悬白塔,团团夜月映东岩。大江潮涌龙潭涨,小市余甘晚渡排。宝山春眺多美景,霜操琴台有余哀。”不难想象,“泸州八景”曾吸引无数游客,成了几多人之向往,几多人之旧梦。自然,它是泸州优美自然风光的集合,更是泸州悠久人文历史的体现。令人略感遗憾的是,随着时代变迁,风雨侵蚀,有的美景已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所幸,古老的长江故事已翻开崭新篇章,千年的泸州老城更增添灼灼风华。

未到泸州,泸州是一个梦。到过泸州,泸州则是一个永远的梦。惟在梦里,才会见到如此让人心跳的山水,让人着迷的文化。“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不管世事如何变幻,泸州绝非一个可以匆匆离开之地。总有那么几处景点,会让你于流连忘返中寻到浓浓的桑梓情。

走进泸州,不问归期。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曾 焱(四川泸州)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