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感悟古蜀道拦马墙‖黄伟民

作者:黄伟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8-27 16:37:12 浏览次数: 【字体:

感悟古蜀道拦马墙

黄伟民

古蜀道拦马墙景区离我家不过30多公里,总以为机会多多,想去就去,结果成了一处久久神往而无缘一游的风景。2020年11月28日,广元市散文学会组织全市部分作家到景区采风,我才有幸初识庐山真面目。

拦马墙是金牛道上的交通设施。金牛道乃川陕咽喉,南起四川成都,北至陕西汉中。扩建于前秦,可上溯至商周,全程600多公里。金牛道自秦朝以来便是古之高速,秦朝国道。道上车水马龙,繁忙喧嚣,军队征战,商贾云流,学子穿梭。从剑阁县凉山铺至清凉桥的5公里地段,是古道、古树、古交通设施保护最完好的地段。没有维修打造痕迹,堪称古代交通活化石。

漫步金牛道,没有红叶飘飞,只有古老沧桑。一派墨绿把人熏染得古香古色。人成画中景,移步又更新。路面青石铺就。经两千多年人踩马踏,石板棱角尽失,形似一张张盖在路面的石瓦。古人为防滑在光溜之石上凿刻的横线依稀可见。行道树茂密的石板上,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坑呢。相传是树上滴落的雨水所至,被当地人称作水滴石穿。

路旁古树参天。一颗颗巨柏苍劲挺拔,皮若铠甲,枯枝横剑,冠刺蓝天,千姿百态。怀胎柏根干接合部若孕妇临产。淌肠柏主干下端恰似腹部开膛。吞石柏根部更像巨蟒吞石。四人才能合抱的状元柏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秀才赴京赶考至此,突下大雨。秀才来此树下躲雨,老树突发新枝新叶以蔽。秀才滴雨末沾,顶礼跪拜,立誓发奋攻书,后来果中状元。秀才感恩,专程至此培土祭祀,大树更加茁壮茂盛。

金牛道沿线自秦以来有过多次大规模植树。秦统一六国后,在金牛道两旁广植柏树,皇柏由此得名。三国时期,张飞任阆中太守,因军情政务出川频繁,差使往往因山势险峻不识路径而误事。张飞令士兵路铺石板,路旁栽柏,因此古柏又称张飞柏。更多的古树,则是明代政绩突出的县官李璧主持栽植。有历朝历代不懈栽植保护,才有今天的翠云廊世界奇观。

拦马墙景区,古代交通设施一应俱全。防滑线、拴马桩、饮马槽、栏马墙,均保持原始状态。拦马墙有土石和垒、石垒两种。土石和垒即墙两边用卵石码砌,中间填土而成。我们参观的这一段拦马墙完全用青石砌垒,高约1米,宽约80公分,结合部以糯米石灰勒缝。拦马墙在危险地段路沿延伸,承担着保护路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

关于金牛道的传说很多,杨雄在《蜀王本纪》中的记载较为风趣幽默。秦惠王有心攻蜀,苦于高山阻隔无路可通,于是凿造五头石牛,牛后布金,称石牛便金。蜀王信以为真,以为天牛,派武丁拖牛成道。道通,张仪、司马错的秦朝兵马循道而至,至此蜀灭。四川大学专家考证,实际上这条道自商周便有,只不过是山间小道。武王伐纣前夕,蜀军经过褒斜二谷前往参加,就是例证。

栏马墙的传说中,有一则较为凄美。张飞任阆中太守期间,有一次,前方军情迟迟未到,张飞担心贻误战机,心急如焚,派士兵沿途寻找,在金牛道一悬崖下找到了摔死的信使和马匹。张飞即令军队在金牛道险要处修筑拦马墙,防止那人仰马翻的悲剧再次发生。

若将古代金牛道与现代高速路的交通设施相比较,真可一一对应:栏马墙——防护栏,饮马槽——加油站,拴马桩——停车场,防滑线——减速带。如果因此认为这就是古今传承的话,在我的感悟中,那只是表面和形式的传承。以栏马墙为代表的古代交通设施,以安全防护栏为代表的现代交通安全设施,都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措施,体现了生命至上的大爱观,与孔子“仁者爱人”的核心理念一脉相承。这才是更深层次的中华文明传承。

要讲人权的话,中国才是保护人权的祖师爷。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具有独特的价值体系,成为了民族基因,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一旦遇到具体问题,传统文明会在国人的判断和决策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现出特别的效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赞成在完善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对栏马墙景区适当开发利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激励国人增强文化自信。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黄伟民

供稿:剑阁县党史和地方志事务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