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顺势与逐美 延续4500年的方向观‖王嘉
顺势与逐美
延续4500年的方向观
王 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薪火相传、繁荣昌盛,就是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
中华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在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中,古蜀文明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组成部分,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滋养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中仍然闪耀着智慧光辉。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今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古有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在长江流域从距今万年前农业的出现、文明的奠基,到8000年前文明的起源,到6000年前文明的加速,再到5000多年前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非常全面的文明进化过程。中华民族一直在追寻“和”谐共生,向往的生活。
古蜀人在修城时,尽可能和河流方向保持一致,典型的例子便是4500年前修筑的宝墩古城,呈西北东南向,汉代修筑的成都城也是如此。3000多年前的金沙人,仰望星空,心怀光明,而太阳神鸟金箔则是古蜀人追求极致光明的完美象征。正是因为这种理想与追求,他们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成都从未止歇,在时间酿造与文化浸润之下,“成都式幸福”显得独特而迷人。
4500年前
古蜀人在宝墩筑城而居,开始水稻种植。
顺河建城
最大化利用土地的规划思想
在宝墩遗址展馆内,一张张地图展现了成都平原城址方位观。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遗址考古工作站站长唐淼介绍,成都平原被西北东南向的河流分割成了条状垄地。当时成都平原的蜀人在修城的时候,尽可能和河流的方向保持一致,才能最大可能地利用土地。4500年前修筑的宝墩古城与河流方向相似,呈西北东南向;汉代修筑的成都城,也是西北东南向。他说,成都平原第一次出现正南北向的方向观,是在明代修筑蜀王府时出现的。如果打开今天的成都市地图,还保留着远古成都留下的西北东南向的方向观。“为什么讲成都是一个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简简单单从一张城市的发展地图上,就可以看到远古城市留下的印记和现代城市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宝墩遗址复原图 金磊磊 绘
4500年前,一群古蜀人在这片土地上筑城而居,耕种、生活。1996年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展开,将宝墩古城遗址的年代上限推定在距今4500年左右。宝墩文化的确认,将成都平原历史向前推进了800年,成都平原正式纳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之中。
2021年,自发现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等植物遗存以后,考古人员又在宝墩古城的内城南部,发现了成都平原最早的水稻田遗迹。这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水稻田,也是长江上游首次发现4500年前的水稻田遗迹。
宝墩文化遗迹 图据新华社
3000年前
古蜀人在金沙生活,崇拜光明的他们制作了太阳神鸟金箔。
逐光而生
崇尚美好不断改善生存环境
2001年2月8日,成都金沙遗址横空出世,震惊海内外,被誉为“中国进入21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在出土的众多器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太阳神鸟金箔。考古学家猜测,太阳神鸟中间旋转的火球代表太阳,4只鸟代表一年四季,12道光环代表十二个月或者一天之中的12个时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认为,古蜀人的“眼睛崇拜”可能与“光明”有关。古蜀先民认为太阳具有使万物复苏的超自然力量,于是崇拜太阳;他们认为太阳的东起西落是靠鸟的飞行完成的,因此将鸟和太阳联系在一起。眼睛和太阳,代表了古蜀人对光明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这种理想与追求,古蜀人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太阳神鸟不仅是一件非凡的艺术品,同时寄托了古蜀人对太阳与鸟的崇拜,凝聚着古蜀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3000多年前的古蜀金沙人,面朝黄土辛勤耕耘,同时仰望星空,心怀光明。他们把对天空和太阳的崇拜,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承载于宝物之上,以巧夺天工之艺创作出“太阳神鸟”,以祀万物之灵,神游九天。2005年6月,国家文物局宣布“太阳神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同年,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蜀绣品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飞行115小时32分后,回到地球。去年6月28日,成都航空ARJ21“金沙号”顺利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标志着全国首架博物馆主题飞机成功首航……古蜀人逐日飞天的梦想,在今天成为现实,他们辛勤耕耘的这片土地,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太阳神鸟凝聚着古蜀人对光明的追求
2300年前
蜀人在郡守李冰的带领下修筑都江堰,从此,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因势利导
利用自然的力量驯服洪水
考古学家推测,曾经创造灿烂古蜀文明的宝墩、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可能都毁于大洪水。古蜀人与洪水博弈的历史源远流长,但一直没有将这匹脱缰野马彻底驯服。从高山峡谷间一路狂奔下来的岷江,常常肆虐成都平原。历史在等待一个契机。李冰出任蜀郡守,修建都江堰,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智慧,交出了一份和谐共生的满分答卷。
李冰是一个具有伟大创新精神的人,与通常的拦河筑坝治水不同,修建都江堰“壅江作堋”,即在江心以分水堤将岷江分流为内、外江,内江灌溉,外江泄洪。堤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层层堆砌而成,既可分水,又可避免堤埂整体被冲毁,卵石间的空隙还减小了水的冲击力,进一步降低了溃堤的危险。因堤的前端状如鱼的头部,后人便以“鱼嘴”称之。
鱼嘴的功能是将江水“分四六,平潦旱”。枯水期时,能保证岷江60%的水量进入内江;洪水来袭时,水位大幅提升,水势受河床弯道的制约明显减少,只有40%的水进入内江,减轻了洪水对下游成都等地的威胁。由于鱼嘴处在弯道上,它还具有排沙排石功能,大大减轻了内江淤塞之害。
此外,李冰又在鱼嘴下游的弯道处修建了飞沙堰溢洪道,第二次削减洪水时内江的水量,并再一次排沙。飞沙堰同样用竹笼装卵石堆筑,通过堤的高度来调节水量。当水位超过堤高,洪水就通过溢洪道流入外江。
李冰建造的宝瓶口和鱼嘴、飞沙堰,三位一体,巧妙配合,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亘古难题,不仅消除了岷江水患,而且还化敌为友,让内江源源不断的水通过纵横交错的灌溉网,滋润万顷良田。从此,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奠定了成都平原作为“天府粮仓”的重要地位。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写道:“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年代久远、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都江堰旧影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 《成都日报》2023年5月15日第8版
作者: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