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李冰导洛通山及精神文化价值‖廖兴林

作者:廖兴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23 11:37:17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 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1期

李冰导洛通山及精神文化价值

廖兴林

李冰(约前 302—前 235),秦国第三任蜀郡太守,出生地不详,葬于章山(现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镇李冰村)。他担任蜀郡太守期间,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高景关水利工程,完成成都平原岷江和沱江两大水系的治理,为世界水利史留下举世瞩目的伟大“作品”,至今仍在造福后世。

秦灭蜀及蜀郡设立

公元前 891年,周天子册封秦非子,建立秦国。秦非子作为秦国的开创者,因为周天子养马有功而被封赏,在位共 33年(前 891—前 858)。

公元前 337年,秦非子的第二十六代传人赢驷从其父亲秦孝公手中接过秦国大权正式登基。公元前 325年,赢驷废公称王,史称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用兄弟樗里疾为内相处理国内政事,重用张仪为外相处理合纵连横破六国攻秦之术,重用司马错为上将军灭巴、蜀,并大败燕国夺取汉中,让巴蜀和汉中与秦故地连成一片,一举让秦国成七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古巴、蜀,建国历史悠久,早在人皇时期就已存在。“三皇五帝”中黄帝的儿子昌意迎娶蜀地女子为妻,并生下颛顼大帝、帝喾大帝。

古蜀五帝,蚕丛(白帝,代表虫)、柏灌(青帝,代表树)、鱼凫(黄帝,代表鱼)、望帝(黑帝,代表鸟)、丛帝(赤帝,代表花)治理蜀地一直从商周延续到战国时期。直到公元前 316年,秦惠文王利用蜀王与苴国、巴国交战之机,派张仪、司马错通过石牛道带兵灭掉开明氏传了 12代的蜀国,蜀王杜芦战败身死。秦灭蜀后,开明氏蜀国仅存的一位王子杜泮(蜀泮)率部众南逃到交趾(今越南北部),灭掉文郎国,建立瓯雒国,自称安阳王朝,一百年后被秦末将领赵佗所灭。

公元前 314年,秦惠文王封其子嬴通为蜀侯,嬴通任命陈壮为相。公元前 311年,蓄谋已久的陈壮借机起兵谋反,并杀掉嬴通。公元前 310年,刚刚继位的秦武烈王嬴荡派兵前往蜀地平叛,随后秦将甘茂诛杀陈壮平息叛乱。公元前 308年,秦武烈王任命其弟嬴恽为第二任蜀侯。嬴恽任蜀侯期间,蜀地仍战乱不断,水旱灾害频发,民不聊生。

公元前 307年,秦武烈王嬴荡因与大力士比试举鼎失败,被大鼎所伤不治而亡,享年 23岁。公元前 306年,秦昭襄王嬴则从其兄嬴荡手中接过秦国大权,开始长达 57年的秦王任期(为秦国历任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他最大的贡献是在秦国全面推行郡县制。公元前 301年,公子恽在蜀地起兵叛秦,秦将司马错奉命讨伐叛军,诛杀嬴恽及其党羽 27人,平定蜀地叛乱。蜀国号被废除,正式划入秦国郡县制体系,秦昭襄王任命其弟嬴绾为蜀侯(相当于第一任郡守)。

公元前 285年,因蜀侯嬴绾去世,秦昭襄王任命武将张望为第二任蜀郡太守。虽然,秦昭襄王想通过任用武将担任蜀地太守解决叛乱频发问题,但当时蜀地频发的水患灾害才是动乱的根源,自然灾害让广大蜀地民众苦不堪言。因此,秦昭襄王认识到要巩固秦国的统治,必须把治理蜀地水患作为重中之重。

约公元前 270年,秦昭襄王经过慎重考察,决定任命具有丰富治水经验的李冰为第三任蜀郡太守。临行前,秦昭襄王再三叮嘱李冰一定要把蜀地水患治理好,让蜀地人民安居乐业。李冰带领随从一路颠沛,历尽艰辛来到蜀地。其后,李冰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影响蜀地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岷江和沱江两大水系频发的洪水灾害,决定把治理岷江水患作为首战。李冰带领义子李二郎组织民众用 10年时间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并创造建鱼嘴通过内外江分流泄洪的治水之术。

李冰导洛通山的过程及原理分析

李冰通过开凿都江堰水利工程让肆虐的岷江水得到驯服,岷江沿线的人民从此不再受洪涝灾害之苦。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蜀地百姓治理水患的信心,也让李冰作为蜀郡太守的威望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岷江水患的治理仅仅只是蜀地水患问题的一部分,李冰和蜀地民众知道,沱江水系特别是沱江上游的洛水更是凶猛,因此,他发出了“忧沱江”之叹。

公元前约 260年,李冰在义子李二郎陪同下,带领广大民众来到章山考察洛水治理方案。只见在广袤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片巨大的高山湖泊,湖水从瀑口倾泻而下,一旦汛期突发山洪,将对下游民众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威胁。李冰明白,要解决洛水之患,必须将瀑口凿开,但在当时要把一座巨大的山体凿开谈何容易。于是李冰带领人员深入山区翻山越岭考察破解之法,并派人到下游研究舒缓水流之处。据清乾隆《什邡县志》( 1994年整理本 213页)关于大安王庙碑记的记载,明代什邡县邑人庠生考证:“秦昭王时,蜀守李冰行部至湔山,见水为民害,遣子二郎医董治其事,因地势而利导之,先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三十六江以次而沛其流,西南十数州县,高者得种,低者可耕,蜀中沃壤千里,号称陆海,万民利之。”

经过长期调查分析和实验,李冰发现可用热胀冷缩的爆破原理。即用火烧水激方法,先对瀑口山体实施爆破,然后再用人工进行梳理,这样瀑口就能疏浚洛水,水患也能解决。于是,李冰组织广大民众在古瀑口堆积柴火进行爆破,但通过多次试验发现,由于无大容量的浇水工具,爆破的效果非常受限。

如何寻找更加有效的破解之法还得多到山区做调查,于是李冰无数次带着民众到深山老林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地质构造,研究气候变化。一天,一位山区的猎人告诉李冰,章山夏季山区十里不同天,一会儿晴一会儿大雨倾盆,特别是海拔较高的山区更是常常下大雨。这一气候变化现象引起李冰注意。既然山上下大雨山下面天晴,何不向“天”借水来实现爆破。得到这个启示后,李冰组织人员长期观察洛水瀑口在汛期(夏季)和枯水期的水量变化。通过长时期观察,李冰发现枯水期和汛期瀑口水量变化在 180倍以上,从海拔最高的山峰到瀑口的海拔落差达 4000米以上,水流的直线距离不到 30千米,且在冬春季节的枯水期湖泊水位非常浅,完全可以在汛期来临之前组织广大民众烧山,待山体烧得滚烫时候,雨季的洪水刚好如约而至。

为验证自己的想法,李冰组织民众在汛期来临前对瀑口的山体堆积木材进行火烧,果然效果显著,瀑口的山体逐步降低。后来,民众发现指挥部旁边的山体下有几个山洞,可以直通瀑口下面,于是向李冰建议,如果在山洞里架火烧山效果更好。据重修 1984版《什邡县志》( 105)页记载:高景关为石亭江出山之门户,系古代江水冲削辅以人工开凿而成。关下侧即为李冰导雒之瀑口。关顶坡上有石灰溶洞二,曰风洞、火洞。”这个想法得到李冰支持和认可,于是在来年汛期来临之前,李冰组织民众在山洞和山上同时架火烧山,从狮子王峰山下倾泻而下的山洪迅速到达瀑口处,在巨大的爆破声响之下,山体轰然倒塌,伟大的导洛通山工程顺利完成。

李冰因组织实施导洛通山这一伟大工程积劳成疾,病逝于章山之上。后人为铭记李冰的伟大功绩,不愿面对李冰逝去的事实,认为他已羽化成仙,化身为大鹏,因此,将李冰病逝之处称为升仙台。据清乾隆《什邡县志》( 1994年整理本 213页)关于大安王庙碑记的记载:冰一日巡视水道至广汉,溯江干而上,因有马沿河之名。至后城山,遇羽衣人谓冰曰:‘公之德入于民深,名注天府久矣,上帝有诏,命予来迎,遂挟之飞升而去。’今祠岭之西,即后城治,上有‘礼斗峰’‘升仙台’,或亦其事欤?”

李冰通过治理岷江和沱江两大水系让蜀地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方政府通过开凿毗河、人民渠、红岩渠等渠系让两大水系实现有效衔接,奠定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新“天府之国”。鉴于李冰的伟大功绩,历史上历朝历代对李冰的祭祀从未停止过, 2022年 7月 22日,什邡市人民政府联合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在洛水镇举办李冰诞辰纪念活动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系统)“朱李火堰”揭碑仪式。“朱李火堰”遗产揭碑,标志其正式进入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列,李冰两大传世水利工程实现完美合璧。

李冰的功绩及精神价值

李冰在担任第三任蜀郡太守近 40年时间里,始终兢兢业业、勤勉工作,完成了都江堰和高景关两大水利工程,使肆虐蜀地数千年的两大水患得到彻底解决,岷江和沱江之水成为润泽川西的母亲之河、富裕之水,从而奠定和开创了四川天府之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定基础,巴蜀成为秦国重要的后勤基地、粮草基地、兵源基地。李冰在任蜀郡太守期间经历了 4代秦王,从秦昭襄王(前 306—前 251)、秦孝文王(前 251—前 250)、秦庄襄王(前 250—前 247),到秦王嬴政(前 246—前 221)统一六国,受到了历代秦王信任和支持,用几十年时间毕其功于一役,完成震惊世界的伟大创举。什邡本土著名文史专家郭辉图老先生认为,李冰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为秦国统一作出的贡献,也体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大后方的四川为全国抗战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

李冰在治水过程中总结出的“低作堰、深淘滩”六字真言和“遇湾截角、逢正抽心”八字诀,不仅是科学治水的全面总结,而且有其深刻的人生哲理。特别是“遇湾截角、逢正抽心”八字诀,更是生动地再现了李冰当时治水的科学态度,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江泽民同志曾高度评价李冰:“创科学治水之先例,建华夏文明之瑰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在李冰身上,我们看到公仆精神在 2300年前的生动诠释。笔者认为,李冰作为秦国蜀郡太守,他身上体现了两千多年来政府官员的光辉形象,其精神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李冰具有五大时代精神值得传承和学习,即:心系苍生、执政为民的民本精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善作善成、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刻苦钻研、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发动群众、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廖兴林(什邡市洛水镇人民政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