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李调元 离川思乡皆为诗‖许永强
李调元 离川思乡皆为诗
许永强
人物名片
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号雨村,四川罗江人,进士出身。 李调元是清代著名学者、戏曲理论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方言藻》《万善堂诗》《童山全集》等,辑有《全五代诗》、民歌集《粤风》,编纂《函海》《续函海》等文献学巨著,系“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也是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名列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
李调元像(梅凯 作,四川省方志馆 藏)
明清之际,蜀地因战火之故,文化遭到重创,李调元在江浙、京城等地游学为官时,酷爱搜书,以重振巴蜀文化之盛。他编纂的丛书《函海》涉及经、史、音韵、方言、诗歌、金石、绘画、饮食等多个领域,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生于蜀地,求学江浙,为官京师、广州,晚年隐于蜀。李调元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不同的风光,有了丰富的人生历程,留下许多诗作。
德阳市罗江区李调元纪念馆(图片来源:《巴蜀史志》)
三江蜀艇随风下
万般风景万般情
蜀地和江浙贯穿着李调元的求学生涯,他在两地之间往返。
蜀地多山,游山成了李调元在蜀地读书时最为喜欢的事情之一。他在《游山》中曾写道:“游山如读书,一里当一叶。山行数百里,日与异书接。坐令书卷气,充腹复脸颊。吐出游山诗,清若风生胁。”
李调元留下了许多反映蜀地秀丽自然风景和雄厚人文底蕴的纪游诗,他把对蜀地的热爱之情寄予在《游云龙山》《从白塔灞渡东津》《从东津步至西涧》《鹿头关谒庞靖侯墓祠内并祀武侯》等诗作中。其中,最具代表者为《游富乐山》:“但觉林峦密,不知烟雾重。缓步入修竹,夹道吟长松。细鳞漾深涧,矫鹤盘苍穹。遥指精舍好,遂登最高峰。当时龙战野,此地等蒿蓬。富乐独入眼,方知使君雄。事历千年劫,空余一庙宫。惟有古源泉,日夕鸣悲风。”
富乐山位于绵阳。烟雾弥漫的山林,修长的绿竹,夹道的青松,一切静谧如画。再往前,矫鹤盘旋于高空,小鱼游弋于深涧,打破了先前的静谧,反而增添了生气。前六句生动地展现了富乐山的静态和灵动之美,恍若仙境。“遥指精舍好”,却转入人间。三国群雄争霸之时,刘备入蜀登临此山,然而时光流转,现今唯余祭祀后主之庙宇。诗人将此地现在的美丽风景与历史相结合,让人深感沉重。“使君雄”“千年劫”反映出对蜀国最后被灭的不甘和难过,最后两句“惟有古源泉,日夕鸣悲风”更是增加了沧桑之感。
富乐山(王勇 摄,图片来源:史志绵阳)
因父亲调往浙江任职,李调元随父乘舟沿长江出蜀前往江浙求学。途中他写下了许多诗作,如《早发涪江》《晚泊忠州》《巫山县》《荆州》等,其中既有对沿途风景的感叹,也有少年远游的兴奋憧憬。
“五鼓城头画角催,四山云雾黯然开。三江蜀艇随风下,万里吴船卷雪来。剩有小舟来卖酒,更无诗客共衔杯。少年壮志无人识,袖手寒天寂寞回。”《渝州登朝天城楼》描绘了朝阳初升时朝天城楼的画面。五更时分,诗人登上朝天城楼,画角高亢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紧接着便是朝阳初升,云雾四散,诗人的壮志豪情顿时也喷薄而出。俯看江面,来往蜀地、江浙的小船,如箭般穿流而过。然而,转瞬间消失无踪,仅余卖酒小船。于是,刚刚翻腾于胸中的豪情顿时被寂寞、失落和不安占据。
又《硖石舟中》云:“绿野秧初逼,青堤荻正生。方疑一水狭,忽见两峰横。日落树无影,风来浪有声。海昌何处是,早见一拳城。”该诗也是写于途中,绿野、青堤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方疑”“忽见”则点出诗人对沿途风景的好奇和期待,至于最后的“海昌何处是,早见一拳城”则点出了诗人的急切。整首诗弥漫着一种欢乐而愉悦的气氛。
江浙地区山水秀丽如美人、人文深厚如老者。李调元在这里不仅领略了西湖的浓妆淡抹和钱塘江潮的震撼人心,同时还前往金陵、汉阳等地感受和了解当地深厚的人文底蕴,创作了《观钱塘潮歌》《金山》《峡中二首用范石湖韵》《游金山寺》《石门道中》《南宋宫词百首》等诗歌,不仅描绘了江浙独特的风景和人文风貌,也展现了他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对江浙地区的喜爱和欣赏,尤其是一些怀古之作,更是寄寓了对历史和国家、民族的思索。
与蜀地秀丽挺拔的山川不同,江浙地区的风景带着一股江南女儿的娇媚之态,水如盈盈眼波,山如微蹙之眉,而西湖正是江浙山水和人文的杰出代表。李调元在《二月二日孝廉施乐莘礼畔同游西湖二首》中,以“红杏雨”“绿杨烟”“无边春光”“十里湖色”,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天色彩斑斓之美,表达了他对西湖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山如屏幛云中展,天似玻璃水底悬”却又使西湖增添了纯净之态。在这里,山川和人文有效地融合成了一体,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僧言携鹤来三竺,客约听莺去六桥”,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处。来往的渔船,高高的蒲苇、远处迎风招展的酒旗,以及从曲园深荷中传来的玉笛之声,诗人在这里陶醉于西湖的美丽。
杭州西湖(图片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网)
除了美景,江浙地区的历史遗迹也给李调元带来了深沉的思索,让他留下了《金陵怀古》《钱塘怀古》《登宁波城楼》《登燕子矶》等许多怀古之作。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李调元随父在杭州游览南宋大内遗址,写下了著名的《南宋宫词百首》。在这组诗中,李调元记载了南宋宫人的行乐生活,有赏月时的“无数女童池上去,白莲桥畔笛横吹”;有游春时的“艮山门外好游春,玉辇扶来不动尘”;有河清海晏时的“边报不来春永昼,自调香墨写兰亭”。然而诗歌的最后,李调元以“一掬河山如锦绣,三千玉貌似花丛。一朝放出君门去,不忍回头忆故宫”,暗示南宋的灭亡。李调元通过对南宋宫人行乐和四散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思索和担忧,同时也希望统治者能够以此为鉴。
李调元故居—醒园(尹帮斌 摄,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不共蜗居角蛮触
要从鳌背上蓬瀛
四川的文人在出蜀后,多有一番作为。李调元也对出远游充满了渴望,并希望自己能够像司马相如、陈子昂那样成就一番事业。
少年时期,李调元就对外面广阔天地充满了好奇,写有“丈夫持此身七尺,安能终日心逼仄?何不跃上天街游,汗漫九垓驰八极。”此时已经完婚的李调元,迫切想要跃上天际、遨游八极,一展请缨作战、仗剑从军的豪迈气概。
癸酉年(1753年),李调元父李化楠补浙江余姚县令,李调元随之问学浙江。在这里,李调元尽可能多地博览群书,知识得到了极大地扩充和丰富,“遇金石,即手字摹拓,购万卷而归,由是益奋于学。自经史百家以及稗官野乘,靡不博览”。
江浙人才众多,文化氛围浓厚,是当时的文化繁盛区域。李调元先后在余姚平湖、秀水等地停留,拜师俞经、李祖惠、施瞻山、陈沄、查梧冈、钱陈群、陆宙冲等当地名士。李祖惠教习李调元经学,施瞻山、查梧冈等教其诗歌,陆宙冲则教其绘画。除了这些名师的悉心教导外,李调元还和姚江的张羲年、邵晋涵,秀水的钱受谷,平湖的沈初等多位浙江才子订交,一起游玩,离别时写下了“不共蜗居角蛮触,要从鳌背上蓬瀛”充满豪情的诗句。
在江浙文化的熏陶下,李调元的诗艺也得到了提高,尤其是以《南宋宫词百首》为代表的一系列怀古诗,使其诗名逐渐为人所知。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李调元以副榜充内阁中书,寓居京城羊肉胡同。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李调元参加会试,进入翰林院,直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因父去世丁忧回乡。
京城人才汇集,尤其是翰林院,多博学之士。在这里李调元不仅博览群书,为后来编写《函海》储备了大量的材料,还结交了约有四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李调元进入吏部任职,与赵翼、程晋芳、祝德麟等人订交,相互之间以诗唱和外,互赠著作。
和大多数的文人一样,李调元“空抱千里志,无媒为谁荐”,渴望能够被人赏识,得以一展宏志。他常常追随纪昀、姚鼐、汤先甲、周升桓等前辈宴游。《七月二十三日陈六邀同侍御刘乙斋天成编修刘云房权之芮铁厓永肩检讨张鹤林翯萧兰圃芝院外孟鹭洲邵主事姜松亭溪嘏游王家园》《六月初一日雨后偕侍讲周稚圭升桓成进士城邀集舍人沈南雷士玮斋中分韵作歌得灯字》等记录的就是当时宴游唱和的情形。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送别、祝贺诗。“何必定登科,只须早为官。何必居显职,只须不素餐”,传达出了为官即尽职尽责的责任意识。
不过京师的岁月对李调元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煎熬,他的生活清贫,且无门路。乾隆三十年(1765年)六月,李调元的儿子病逝。怀着对现状的担忧、悲痛和对未来的迷茫之情,李调元写了《感兴二首》。第一首诗写出了诗人在面临此时状况的茫然和失落。“身后茫茫频问卜,目前咄咄只书空”,直接传达出诗人拥万卷之书,腹有才华,却仍困于原地的窘境。“归来万卷纵横甚,自此全教付蠹虫”,传达出的是深深的悲哀。第二首诗写出了对世事洞察之后的无奈和悲伤,失意和得意时的对比,是对世人趋利的讽刺和对自我遭遇的悲伤。
到吏部任文选司主事不久,由于性格刚直、廉洁自守,李调元得罪了高太监。但此时的他仍有着“世路崎岖处处同,往来浑不畏霜风”的傲骨,并不屈服于官场的污浊之气。不过,“半生妻子累,一死友朋稀。病每无医觅,贫惟有力依。道旁谁可诉,流涕自相挥”,他也曾萌生过退意,但是内心还是有诸多不舍。
在吏部任职约三年,还未大展才华,李调元就不得不因父丧回乡丁忧三年。“草桥蹀躞马蹄轻,尚忆鸳班逐队行。昔伴南曹三使者,今余西蜀一寒生。鸿泥印雪当年影,牛铎摇风此夜声。明日田园赋归去,万山千水不胜情。”可见李调元归乡的落寞。
醒园景色 (尹帮斌 摄,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犀贝龙珠非我志
我生原是赤贫身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李调元再入京师,次年补授考功司主事,仍兼文选司事。此时,李调元虽已年近不惑,但正如“更抛青紫非难事,壮志羞教付绿蓑”所言,他还是渴望能够在官场实现自己的抱负,并不想过早退隐于田。
在宦途之中,看到了百姓的疾苦,李调元更增添了一种使命意识。《窑户行》是最具代表性的诗作。诗中的窑户本是农民,因食不果腹,转行改做窑户,却不料不仅一无所得,反而不如之前做农民时的生活。李调元用近似白描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下层人民的凄惨遭遇,“劝君止此勿复言,我亦为此留兹土”,表达了诗人的怜悯之情以及报国的赤诚之心。然而不幸的是,李调元却再次因仗义执言得罪官员永保,京察时被填入“浮躁”两字,面临免官的危险。李调元对此感到十分的愤怒,但更多的是灰心和失望,并做好了回乡的准备。
在《将归剑南留别京中诸子二首》中,“宦志已经尽销铄,君恩苦未报涓埃”写尽了他的疲惫,年少时的壮志已渐渐被消磨,现实的残酷都使他不得不拥万卷书以还。
不过,这次事件最后却得以完美解决,李调元受眷顾不仅无罪,且官复原职并被派往广东任学政。李调元满心欢喜地写下“从此自期如李泌,别无他物献孤身”这样的诗句,表达出自己的满心感激之情。
李调元曾两度前往广州,第一次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年奉命典试广东。第二次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广东任学政。经过这次风波之后,他再次充满信心,“犀贝龙珠非我志,我生原是赤贫身”,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官清廉刚直的原则。
两下广州,李调元对沿途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都进行了细致地描写,不仅编写了《南越笔记》《粤风》《然犀志》等反映广州风土民情、自然地理的著作,还留下了大量的纪游诗,描绘了自然山川风景、奇特动植物和风土人情。《南海竹枝词十首》中“南越炎方带湿潮,沁心日日食甘蔗”“人家尽畜珊瑚岛,高挂栏杆碧玉笼”“每到九江落潮后,南人顿顿食鱼生”等生动地展现了广东的生活场景以及生活习惯;“广州夫娘高髻妆,不戴素馨必瑞香。见客纤纤红指甲,一方洋帕献槟榔”则描写了广州民风的好客和妇女妆容的时尚;“奇珍大半出西洋,番舶归时亦置装。新出武彝茶百饼,花边钱满十三行”则展现了广州地区当时繁荣的商业交易局面。
无论是蜀地、江浙、还是岭南,李调元都通过诗展现了对山水人文的喜爱和欣赏。蜀地是故乡,山水秀丽,他对它有浓浓的眷恋;江浙是山水柔美、人文鼎盛之地,李调元对那里充满了陶醉和欣羡;岭南是为官之地,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不惜笔墨认真记录。在不断行走之中,李调元在山水和人文中寄寓了自己对于故土的眷恋、对未来的憧憬,《蛱蝶词》借所见蛱蝶联想到故乡的蛱蝶,又借蛱蝶的四处游飞来暗喻自身在外的漂泊之况,并从而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这只翻飞的蛱蝶在诗人的眼中不仅是远方而来慰藉自己的亲人,同时也是他诉说的对象,更是他自己。他借助蛱蝶吐露了自己从文彩惊艳到“羽衣摧落”的苦涩,天南地北两相隔,唯有泪水滂沱。诗人浓烈的思乡感情,在看到这种翩飞的蝴蝶时喷涌而出。《夜雨》中的“寒天束手浑无事,独向高天数雁行”,《旅店对月》中的“日落易从投店后,月圆多是别家时”等,同样表达这种思乡之情。
在返京任职一年后,李调元再次遭受诬陷。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受到上次风波的影响,李调元还是没有逃脱牢狱之灾,这让他对官场彻底地绝望,他凄然地写下“沉冤似海谁能白,薄宦如冰念已灰”,渴望建立一番功业的愿望也就此湮灭。悲痛之余,李调元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只有一心思致身,不惧三褫多绶绂。”宦途坎坷的根源在于自身性格的刚直,然而这却是作为文人的他最不愿意妥协的地方。一方面是“羞为斗米再折腰”的文人傲骨,另一方面是年老体衰,再加上好友的劝解,李调元毅然决定结束仕宦生活。
乾隆五十年(1785年),李调元回到家乡。“妇子团圞如梦寐,此身恐有未招魂”,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一年间,诬陷入狱、流放伊犁、以金赎还,一切对李调元来说就像是一场大梦。幸好平静的田园、质朴的乡人、温暖的家庭接纳了他,给了他一个心灵的栖息地。
四川罗江李调元纪念馆内李调元塑像(图片来源:《巴蜀史志》)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成都日报》2023年4月3日第8版
作者:许永强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