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南部县嫁女路——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的深情表达‖曹福章

作者:曹福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02 13:40:16 浏览次数: 【字体:

南部县嫁女路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的深情表达

文/曹福章 图/杜保东

嫁女路位于四川省南部县双峰乡青龙宫村蒲家湾、彭家河以及张家山之间。嫁女路主人翁蒲志心的坟莹,至今还在蒲家湾堰塘旁边。

蒲家湾堰塘旁一处坟莹是蒲志心的墓,全是石头拱的,约3米多高,长10多米,最里边是蒲志心夫妇的棺柩,隔着一墙塑有他夫妇的像,前面是他儿子夫妇的棺柩,前面石板封着,外面原来建有亭子、石碑,现在毁坏了。蒲志心那时在当地算是“袍哥人家”,膝下一双儿女,管教是既严厉又爱惜,女儿与对面的张家订婚后,道路不便又不能毁婚,就修筑了这条嫁女路。

南部县双峰乡蒲家湾堰塘旁蒲志心员外墓

清末民初,蒲志心的女儿和张家山一户人家通婚。蒲志心家到张家山的路不是下坡就是爬坡,而且中间还隔着几条小河沟。天干时还可以勉强趟水过河,一旦遇到下雨天和山洪爆发,整个河沟会被淹没。加之那个时期的女人讲究缠裹脚,爬坡下坡上坎,再加上崎岖蜿蜒的山路,九湾十八拐,泥泞不堪。一次,他女儿走到家门不远处的小沟时滑倒了,滚了满身的泥,就连脸、鼻子、嘴巴、额头上也是泥浆。蒲志心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一连几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心里直犯嘀咕:“这才走出家门几步路就滑倒了,远处还有那么陡峭的泥巴路,还有最下边最宽的河沟呢!”蒲志心愈想愈不是滋味。

思量再三,蒲志心花钱请人在女儿第一次滑倒的蒲家湾那里修了一座长4米宽两米的石头桥,接着请人在下坡处的泥巴路上铺上石板与条石,构成了上千米的石梯,又在蒲家湾与彭家河交界处的沟处,架上了一座长8米宽2米的石桥。担心女儿探水过河掉入水中,最后在彭家河与张家山交界处的河边架起了一座长28米宽2.6米的石桥。蒲志心心想:“这下女儿女婿回娘家大可放心了。”这座长28米宽2.6米的石桥,现在被淹没在水下了。

蒲志心分别为石桥和石梯取了不同的名字。过去亲人离家,家里父母亲都有送人的习惯,蒲家湾堰塘那座石桥是离家的第一站,又是父母亲和家人送女儿出门道别之地,蒲志心给它取名为“送亲桥”,暗含依依惜别之意。那条用石板与条石混合铺成的九百九十九步天步的石梯,取名为“九九(久久)天梯”。因为“9”是阿拉伯数字中最大的,同“久”字谐音,寓意长长久久。一层本意九百九十九就是寓意石梯的长度,实际上石梯的长度远超过九百九十九步,长达2.5公里以上;一层寓意是父母亲对儿女的爱永无止境。

南部县双峰乡蒲家湾千步天梯(九百九十九步天梯,又称九九“久久天梯”)实际上石梯长达2.5公里多

蒲志心为蒲家湾和彭家河交界处的石桥取名为“望乡桥”,又叫“思恩桥”,看到桥下涓涓流水,宛若母爱与父爱长流不息。从蒲家湾到了彭家河,再走就是张家山交界了,女儿这个时候回首一望爹娘,回首一望故乡,两眼泪汪汪。

位于南部县双峰乡蒲家湾和彭家河交界处的望乡桥,又称思恩桥

将彭家河与张家山连接起来的石桥取名为“同心桥”,一层寓意蒲家与亲家张家永结同心,二层寓意是爹娘与远嫁的女儿心连心。也许这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真实由来!

人们把蒲志心对女儿的爱修建的石梯与石桥称为“嫁女路”。嫁女路是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的深情表达;嫁女路凝聚着女儿的牵挂与爱情的忠贞不渝;嫁女路饱含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向世人默默述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

作者简介

曹福章,笔名曹家窝,1969年生,四川省南部县双峰乡曹家窝人。农民,中共党员,自由撰稿人,中国乡土作家协会理事,南部县政协文史员。作品散见《中国青年》《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女性》《四川日报》《星星诗刊》《诗潮》《青少年文学》《当代工人》《金沙江文艺》《中国文艺家》等报刊及人民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等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获中宣部《党建》杂志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团中央读书征文大赛三等奖、国际微诗大赛北冰洋季赛优胜奖等。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scsdfz)”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曹福章

供图:杜保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