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敦煌 匠心承继
马德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6日 11版)
敦煌是世界范围内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宝库,至今保存着我国中古时期的石窟850多座、壁画50000多平方米、彩塑3000多身以及70000多卷公元3至10世纪的写本文书和美术品、印刷品等。敦煌文化遗产因此被视作人类古代文明的结晶,而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敦煌古代劳动者,特别是历代敦煌工匠的创造和奉献。
独具地域特色的一族
古代敦煌工匠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为人们提供劳动工具和衣食住行需要服务的各行业工匠;第二类是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画匠、塑匠、打窟人、纸匠、笔匠等。
古代敦煌工匠是建立在本地资源、本地需要基础上的一支庞大的手工业者队伍。作为农业区,以农业为基础的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习惯,形成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社会生产、生活风俗;金银匠、金银行、玉匠、玉行等记载表明古代敦煌有丰富的金、玉资源;大量棉、毛、麻、丝等纺织品的记载及壁画中的纺织机具图像表明敦煌有比较庞大且技术全面、工艺先进的纺织业队伍;作为牧业基地,各类皮货加工业颇为兴盛;在地处大漠戈壁的战略要塞,战争中主要使用远距离杀伤武器,使敦煌有完整的弓箭制造业及其附属设备如箭袋、鞍具等军马装备,皮衣、鞋靴、铠甲等军人服饰的制造产业。敦煌石窟各时期的壁画中都有表现古代工匠劳作的场面,如钉马掌、凿石磨、制陶、酿酒、打铁、纺线、织布、制皮、做靴等,生动展现了敦煌古代手工业劳动的情景。
此外,历史上的敦煌手工业及各类产品还展示出多民族、多宗教和多元文化特色,中国传统的造纸业、制笔业也比较成熟。作为佛教圣域,千年的石窟营造业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工种齐全、技术高超的石窟营造队伍。
穷且益坚的劳动者
敦煌古代的工匠们按技术分都料、博士、匠、生等级别。都料是工匠中技术级别最高者,也是本行业工程的规划、指挥者;博士是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可从事高难度技术劳动并可独立完成所承担工程的工匠(博士之名为一般匠工之俗称,系从方言“把式”演变而来,非一般学位或文职);匠是能独立从事一般技术性劳动者,在工匠队伍中占多数;工匠的最低一级是作为学徒的“生”。工匠们一般隶属于官府、寺院或者大户人家,没有人身自由,身份也是世袭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部分都料级的工匠可以在官府担任“押衙”一职,也出现了自由民身份的工匠,还有了自己的行会组织。
敦煌壁画中反映工匠们劳作的画面,无论哪个时代,参与施工的工匠们都是赤裸着上身,衣不蔽体,暴骨露筋,这侧面说明敦煌古代工匠们生活的贫困和窘迫。唐代张廷珪《谏表》有所描述:“通计工匠,率多贫窭,朝驱暮役,劳筋苦骨,簟食标饮,晨饮星饭,饥渴所致,疾病交集。”敦煌文献《王梵志诗》悲壮地吟道:“工匠莫学巧,巧即他人使;身是自来奴,妻亦官人婢。”尽管工匠们有行业类别和技术等级,但不论哪一类、哪个级别的工匠,都是一日两餐、一餐两块胡饼。敦煌文献中还记载了作为都料的塑匠赵僧子因为生活所迫,将自己唯一的儿子质典于他人的悲惨情景。
民间艺术大师
敦煌石窟的创建与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艺术设计史。敦煌石窟艺术体现的是佛教内容,佛教思想在艺术设计方面起主导作用,也对艺术活动有所制约。
面对敦煌艺术,很多专家都会说,这些根本不像是出自民间工匠之手,而应该都是出自大师之手,因为这些作品与他们同时代的大师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这里有制度的因素,即中国古代手工业,从工匠的培训、考核,到产品的规格、式样、标准,以及对不合格产品及其制造者的惩罚等方面,一直有详细而严格的管理制度。塑匠、画匠属古代手工业之一类,也必然受到手工业管理制度的制约,一般塑匠、画匠的水平,以及其作品的风格,都必须达到当时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一个时期的手工业者及其产品都具有当时的标准、水平和时代风格。大师的作品与一般工匠的作品没有太大差距,只是因平台不同而角色不同,譬如做塑像时是艺术家,做泥火炉时是泥匠。这些默默无闻的工匠中间不乏伟大的艺术家,留下的很多艺术品都是大师级的,但因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手工业者,他们往往没有机会扬名后世。
敦煌文书《董保德等功德赞》(S.3929)描述董保德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可以和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位画师相提并论。实际上,它所赞颂的并不是董保德一个人,而是非常突出地标明“董保德等”,即以董为首的一个画家群体,这是对一个时代的民间画工团队成就的肯定,利用历史上对历代名画家的溢美之词,赞颂以董保德为首的出自社会最底层的一众画匠。
敦煌不仅有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而且有灿烂的文化,书法艺术、音乐舞蹈、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等都十分发达。这一切都离不开敦煌古代的劳动者,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创造精神。他们在创造光辉灿烂的敦煌历史文化的同时,也把他们的聪明智慧、吃苦耐劳以及创造、奉献与包容精神留给了我们。敦煌石窟本身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敦煌艺术的历代创造者奉献精神的历史见证。工匠们依靠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但对佛教的信仰和对艺术的追求使他们陶醉于艺术想象,痴心于创作,全身心地投入佛窟营造之中,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敦煌石窟艺术事业。而以汉文化为根基的敦煌,用自己博大宽广的胸怀,容纳、吸收了外来的佛教文化,在敦煌石窟里装载了人类多种多样的文化,也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作者:马德,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敦煌草书写本内容与构形研究”负责人、敦煌研究院研究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