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雅州府与李世民‖王凌霄
雅州府与李世民
王凌霄
唐朝建都在长安,李世民的宫邸在长安,查他一生的踪迹没到过四川,更没到过雅州。那时雅州是边城,多是民族杂居的化外之地,经济萧条,物质匮乏,上贡物质更是凤毛麟角,当然不入朝廷的礼部册籍,更不在李世民的法眼。可历史就是记载他还专门为雅州大书一笔,为此给雅安留下极其珍贵的墨宝——雅州造船贴。
这雅州造船帖是怎样来的,造船帖的历史价值如何及其真实性有待考察。
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大家都知道他善于用兵,能征惯战,部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替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南征北战,斩将搴旗者甚众。李世民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为唐高宗李渊打下万里江山,然而江山却没有他的份,太子却是李建成,这就导致了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他杀死太子李建成和支持太子的齐王李元吉及诸子,协迫李渊把李世民立为太子。
李世民在位时也是咄咄逼人,第二年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当上皇帝,改元贞观,把唐朝治理得国强民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创了唐朝万国来朝的局面。
唐太宗在位23年,他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而世人忽略了李世民是一个书法家,而且其书法造诣非常高。李世民在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唐代的书法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书法史上,唐朝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法家。其中,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真书的书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渐渐从王家书派中脱颖而出。唐朝初定,经济日益繁荣,书法也蓬勃发展,朝廷定书法为国子监六学之一,设书学博士,以书法取士。
李世民酷爱书法,倡导书学,并极力推荐王羲之书法,这对唐朝的书法繁荣起了重要作用。历代盛称的四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与薛稷,代表了唐朝的风格。李世民对文化非常重视,其书法以隶书见长,特别酷爱王羲之书法,现留存下来的雅州造船帖就是王羲之形体,凡学过王羲之书法的人,能一眼就看出他就是王羲之书法。李世民书法学王羲之,然而他的书法气势磅礴,英俊豪迈之气又超过右军。他首创以行书入碑,可以称上古今帝王书法之冠,其存世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屏风帖》等。
唐太宗李世民书《雅州帖》
第一图原文,笔者为其点出标点,以便阅读:“雅州只为造船急,所以如此,早与书莫听急,贼已至万,发兵恐少,敕。”这篇书法就是李世民对雅州府下的命令。李世民一生南征北战,他个人也冲锋陷阵,他是马背上得天下的皇帝,在马背上驰骋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几乎从无败绩,所以他很自信。贞观21年,他下令征讨高句丽,无果,642年再讨也无胜算,645年唐太宗亲征,要从海上进攻,必须要有船只,唐太宗令宋州刺史王波利发江南十二州造船,江南十二州工人集中数千人,造船数百艘。欲征高句丽,根据《资治通鉴》所言,“蜀地富庶”,那时四川早已是天府之国,雅州当然也沾点边,并且在隋炀帝时,雅州也曾奉召造船,这是有先例的,雅州产名贵木材,特别是楠木、花楸等是造船的上等木材。并且雅州造船运到沿海方便,船从雅州出发,经乐山、重庆、武汉、上海,可直达大海。所以,李世民当然把眼睛盯着西蜀,特别是那句“蜀地富庶”更是吸引眼球,隋朝时蜀地为朝廷造船,李世民当然还记得,于是就有“唐太宗在蜀地伐木造舟”的赦令,他命令雅州造船是有依据的、有把握的。
李世民的书法还有著名的《三五日帖》《晋祠之铭并序》《进枇杷帖》,这也是名动当时的书法精品。
唐太宗李世民《三五日帖》
虽无法考证到李世民是否到过西蜀,但李世民确实为征讨高丽写的《雅州帖》是实实在在的,他留下的关于雅州的墨宝确实属无价之宝。他所含的信息量也是巨大的:李世民曾亲自写下圣旨要雅州造船、雅州有造船的能力、雅州有造船的木材、雅州比较富裕、唐朝时雅州的船能直接到达海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王凌霄(雅安市雨城区政协退休干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