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成都古今红牌楼‖郑光福

作者:郑光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27 16:44:08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古今红牌楼

郑光福

昔日从成都市中心出城去西藏,坐汽车只需10分钟左右便会经过一个有红色牌坊的古镇,它便是位于成都南门的川陕公路的第一镇成都永丰场,也称红牌楼。

取名永丰场是当地农民称永远丰收之意,故1960年建金牛区时,依旧叫它为成都市金牛区辖的永丰人民公社。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责任到头,永丰人民公社改为永丰乡人民政府。

永丰场即红牌楼场距成都市区较近,昔日市内居民赶场多往来于此。其实,20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时,我才弄清楚早在民国年间,城南这块地方就因物产丰裕而得名永丰乡,但那时人口少,叫永丰乡在市内知道的也少,一直还不为成都市东边北边的人所熟悉。人们到这里见街上有这红色牌楼、门坊等红颜色,便直呼为“红牌楼”了,所以永丰场与红牌楼名一直并用至今。

古代蜀地盛行在街口、院门处设立门坊,红牌楼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红牌楼原有牌楼两处,即置于正街一头一尾处。那牌楼分三道龙门,中间一道宽些,可过车辆;两边略小,供人行走。牌楼门柱、瓦顶都是龙凤雕成,而且全漆成红色。进了牌楼,便见一排排红色房屋,所以《华阳县志》载:“红牌楼堡县南十里,明嘉中蜀王于此建坊,……谓曰牌坊。”明蜀王建红房子和牌坊的目的,是迎接西来送贡礼、做生意的藏民们,并按藏族人习惯,建的住屋和门坊全涂成红色。

红牌楼老照片

20世纪80年代,永丰乡乘改革开放之机,大力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到80年代中期已是全省有名的亿元乡之一。那时全乡主产蔬菜,兼种粮食。南郊、元通二村自古盛产的韭黄,具有“色鲜、味美、浮汤”的特色,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武侯、双楠二村盛产芹菜,很快就远销东北各城市。

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在争论姓“资”姓“社”时,永丰乡的思想会解放得那么早呢?芹菜会远销东北各地呢?这是因为武侯村民江本福在东北当兵,他知道北方人缺韭黄也用芹菜包水饺。江本福转业后正遇上分田到户,他们一家几弟兄分到田后便成了有名的种芹菜远销东北的专业大户,他们还动员生产队家家都种植,江家负责收购远销。后来,永丰乡几乎村村户户都种芹菜,江家是隔两三天就几大车匹运往东北。

在争论姓“资”姓“社”之时,时任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的潘兆清对永丰乡种植蔬菜并贩运到东北给予充分肯定。他多次到现场“扎起”,明说农民辛苦种出来销不出去会烂在地头,这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当时是成都市人民广播电台对农节目记者,撰写的文稿不但在电台报出,省市报刊也发表了我采写的图文报道。另外,永丰乡境内的大小国营和乡镇企业也迅猛发展,竟多达一百多个。如龙爪9队在队长王安全带领下办起服装厂,他们生产的服装远销省内外,生产队很快富起来,集体盖了几排楼房,每家每户都住一楼一底的大房子,还安起电话,率先在成都农村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时成为市区典型,国家主席李先念也到龙爪9队参观肯定。省老领导、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马识途也来到龙爪9队当场书法:“早也安然,晚也安然,耕种二亩责任田……”这在《成都市金牛区志》中也有图文记载。当时,百花村生产的“百花”挂面年产达700万斤,更是享誉国内外。

改建前的川藏路红牌楼路口(图片来源:《成都市武侯区志》)

时光飞逝,到2020年,现这一坝农田一分地也没有了,全乡农民全都农转非,田地变为武侯区永丰社区等社区,高楼林立。永丰古场镇旁扩建一条水泥大道,穿过永丰场旁直通簇桥镇。修建二环高架路时,为留住记忆,成都市武侯区也建一红牌楼牌坊在老地方,凡来往的汽车、行人,甚至坐在飞机上,都能看得见一红色牌楼立在二环路旁,表明这地方叫“红牌楼,也叫永丰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郑光福(成都市文广旅游局退休干部)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