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史迹寻踪】芦山县白石河筲箕槽古桥遗址考‖汪成文

作者:汪成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2-11 14:50:31 浏览次数: 【字体:

芦山县白石河筲箕槽古桥遗址考

汪成文

芦山县大川镇白石河因河底白色而得名。据《天全州志》载:白石河,“源出邛州九子山,经桃园坝南流至迎风岗合铜厂河”(即大川河)。

白石河河底宽度约十米左右,因那里岩石是石灰岩结构,河底多有漏洞,水流经岩缝、漏洞流走,是以河里的水常年是涓涓细流,可涉足而过。只有涨洪水时,才有大水流。河底都是石灰岩石,经流水常年冲刷,表面凹凸不平,呈现白色,因称白石河,且河底绝少砂石。河的两岸都是绝壁,陡直难行,高约百余米。白石河中游有个很大的落水洞,平时水流不大,都从那个洞里漏走。在洞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约10米方圆的漏斗,洞口能吞下整棵碗口粗的大树。据说这个洞直通冒石子。

白石河

白石河筲箕槽有一条通邛崃的小路。小路挂在两岸约100米高的绝壁上,右岸小路只有一尺来宽,之字形3个拐,多是用铁钻凿出来的踏步,有的踏步只能踏上半只脚,难以想象当年人们负重而行在上面是多么艰难。小路下到沟底,右边岩石上凿有1米长、20厘米宽的一条石槽,以前过往这条道的人说,那是储水用的,背背子的不用歇下背子,只要低下头即可喝上水。多有智慧的劳动人民!

距路面约1.2米的水槽

筲箕槽这段河底较平坦,不知古人何时在这里架过桥,桥长约10米。右岸边河底上凿有8个圆孔,每个孔孔口有碗口大,深约尺余,每4个一组,排成斗形,孔间距约80㎝,后与木工师傅交谈,方知柱间应是用1米左右长的横梁连接,俗称羊圈,圈内填充卵石,成为桥墩,对面亦如是6个圆孔,桥略斜向,跨度约6米。桥墩上放6米长的圆木数根,再于圆木上铺上厚木板,立上扶手,再搭上引桥,桥即建成,当然亦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桥桩孔洞

经现场推测,这座木桥跨径约5至6米,两岸引桥各长约3至4米,总长约10多米。桥高(距水面)约2米。桥宽(除去两边扶手)70厘米。此桥建成时应很宏伟,只是不知建于何时又毁于何时。问了当地几位70岁以上老人,都没听说过更没见过这座桥。

这里是当年邛崃通往大川场里的另一条通道,大川又经铜厂河,翻瓮顶山到邓池沟,再至宝兴,而硗碛、达维、新街,也可以说是川西平原通往涉藏州县的一条通道,是茶马古道的一条支路。这条道在通往大川场的途中,全是崎岖小道,许多地方小道挂在绝壁上,路宽不过尺余,有几处地方还是在绝壁上凿出碗大的圆洞,打进圆木,再在圆木上铺上木板,书上称“栈道”,俗称“偏桥”。栈道下面是奔腾咆哮的急流。常有人跌下绝壁,坠入急流而丧命。而筲箕槽这条小道避开了偏桥,相对要安全得多。

行走在绝壁上的老人

攀筲箕槽攀绝壁小路上岸,有几处踏步刚好只能容下一只脚,有的地方踏步还很高,须弓身弯腰,借助手攀岩壁才能踏上一步。高百十米的岩壁,3个之字拐,不足两百余米的路程,我空手行走,尚累喘得很,停歇数次,耗时约30分钟,方得上岸。

遥想当年,多少背夫客背着背夹子,负重百多斤,提着拐子,三步一歇,五步一拐,汗水长淌,嘘风打哨(背夫打拐歇息时撮圆嘴唇,长长地嘘口气,发出悠长的哨音),行走在绝壁上,那是何等的艰辛!但是川西平原上多少货物沿着这条小道源源不断地流进涉藏州县,流向远方,把巴蜀文明从茶马古道上传向欧亚大地。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汪成文(芦山县作家协会会员,芦山县大川镇退休教师)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