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营山县的字库塔‖任颖辉
营山县的字库塔
任颖辉
字库塔,在四川也被称为字库、惜字宫、惜字库,四川民间有的俗称字孔、字孔子,其他地方又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圣迹亭、文风塔等。它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
据史料记载,字库塔始建于宋代,到明清时期已全国普及了。字库塔的建造源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惜字如金”“敬惜字纸”的信仰和观念,通常被建造在场镇街口、道路桥梁旁边、书院寺庙之内,一些大户人家则建在宗族祠堂或自家院内。塔龛中多供奉仓颉、孔圣、文昌等神位,并配以相应联对、画像、图案等。一般为多层石塔,也有金属、砖塔以及木制构件,造型庄重肃穆,样式别致精巧。
四川地区字库塔保存最多,有176座。营山县现存有字库塔7座,分布在7个乡镇,都创自清代,其中现代恢复重建1座;建筑地点位于溪河桥边4座,山间1座,寺庙内1座,崖壁1座;建筑材质为石质垒砌5座,岩石开凿1座,砖砌1座。
一
济川字库塔
济川字库塔,位于营山县城东5公里的原济川乡六合村,现并入东升镇踏水村。始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重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字库塔为石塔,塔顶已毁,现残存2层,高2米,塔基高0.53米,第二层顶每棱宽0.35米,逐层上收,塔呈重檐六方锥体形。第一层西侧开有上圆下方式石门窗,为焚烧字纸的投送口。
东北向正面第二层有石质梯形仿木匾额,上大下小,下部凸雕有两个桃形支撑物,左右对称。匾额阴刻题字为:惜字获福。匾额下方阴刻有一幅对联:司功名主宰,掌子嗣权衡。中间为仿木雕花窗,惜年久破损,不知雕刻样式和花纹为何。字库塔第二层中部为空洞,与第一层的字纸投送口相通,应是烟道排放之用。
第二层面向匾额和对联的两边侧壁有《重修字库序》阴刻碑记,右边碑记文字模糊不清,仅能依稀出辨认部分文字:
重修字库序
□秉事以□而□□□□□□□成□□
□□者□之基故有□□□□□佑□□
□仙桥字库创自□□□□□□□□□
嘉庆十六年因修□□刻念□□□□□
□惜字迹诚盛知矣无如令一一年□□
□风飘雨汋下则水浸土崩桥石日见□
□颓字库半归坍塌唯重修之莫继不□”
面向对联左手边序文文字为:
几有废莫兴已败□成乎余爰集众
议自愿独力捐输补砌桥头并将□□
会赀改修字库此念一举厥功乃成惟
冀断简残篇不致抛弃片纸只字悉归
库藏亦不负前人之盛举也是为序
督工首事郭仁山子畅九撰并书
匠师李文玉
同治七年六月上浣吉 旦
字库塔屹立于横跨石牛河的独洞石拱桥石牛桥(又称蹇家沟桥、蹇家拱桥)边,桥头原竖立有石牛,据说由于牛头对着上河的人户致使其太穷,因而被上河的人们把它推入河中。据当地村民介绍,其小时候曾下河骑牛,牛身有一人多长,但如今枯水期石牛都不再显现出水面,可能是河底淤泥掩埋太深,致其不再现身。据县志记载,此河为蹇家沟河,位于治东,发源于龙停山,下入济川桥河。据明万历营山县志记载,望仙桥“在县东二十里骆市铺前,建置碑文,岁久剥落不可考,惟‘望仙桥’三字篆刻宛然。”清代县志记载:“望仙桥,治东三十里,济川桥下流,康熙四十四年(1705)募建。石桥,九圈,长十三丈,高一丈,宽六尺,今改倒石桥。相传昔有群仙会此,故名。”结合县志记载和碑文考证,明清以来跨河而建的望仙桥,今称石牛桥、蹇家沟桥、蹇家拱桥,历史上多次重修;字库塔创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因年久而“半归坍塌”,同治七年(1868)乡人郭仁山及儿子郭畅九自愿独力捐资补砌桥头,并捐献会赀改修字库塔,希望“断简残篇不致抛弃,片纸只字悉归库藏,亦不负前人之盛举也”。
《重修字库序》记录了石桥补修的历史,也准确记载了字库塔创修的起始时间、修造目的、建修人员等重要信息,留下了桥河及字库塔的珍贵档案。
二
作坊沟字库塔
作坊沟字库塔位于原青山乡双鱼村,现为青山镇龙禹村。建于清道光元年(1820),占地面积4.8平方米,六方锥形空心塔,高3米,塔逐级收敛,塔身每面宽0.8米。字库塔原为四层石质宝塔,第四层塔尖掉落损毁,现存三级,坐西朝东,矗立于会河桥头,北边为太北河,南边为会口河,两河于会河桥交汇。据当地村民介绍,西北方向的山峰白玉坎下的山形犹如七龙朝穴,其中的一支逶迤南走并向会河桥方向靠拢,就像懒蛇下坡。为防止其下河逃跑,破坏此地风水,以原住民萧家、杨家为首的乡民集资修造字库塔将懒蛇镇住,确保了一方平安。这个传说隐含了乡民寄寓修造字库塔以镇息水患的良好愿望。
字库塔东面第三层雕刻一幅凸起长方形仿木石匾,中间竖向凹刻“会河桥”三个行书文字,字型飘逸俊秀,充满灵性。
字库塔第二层中部开孔,竖向四方形门框,刻画石质横楣和两边石帷幔。门框顶上阴刻行楷“字库”二字,两边阴刻对联一幅,左联:残编归石塔;右联:废字免火焚。由于整座石塔除此开孔外,再无其他孔洞,推测此处门框也是字纸的投送处。
字库塔第二层东北向第一块石壁阴刻文字,记录会河桥及字库塔建造的信息为“石匠曹国璿,生员萧贵乔携七子、萧仲光携四子、萧学瀛撰书。”落款时间为“道光元年(1821)孟夏月吉立”。第二块石壁记录了道光元年捐资建塔的人物和捐资金额。
第三块石壁记录了道光二年(1822)三月十六日补修字库塔的情况。领头首事并捐资的人员杨为相、杨为宗、萧国锡、萧仲亮、萧学兰等,萧仲柄撰文,石匠萧时芳建造。
字库塔第三层南向起,每幅石壁皆有字,但大都漫漶不清。偶有何、黄等姓氏或萧邓氏等人名,或载有一百十一文或各□□文等字样,疑为捐资修建桥塔的功德名录,无法辨认题刻时间。
据世居青山镇双马村、双鱼村、高粱村的萧姓人氏所编撰的《萧氏族谱》记载,萧姓入川始祖萧有纶,于清康熙年间自湖南祁阳县奉旨移民填川,历代字派伦序为“有、正、文、国、仲,学、明、德、惟、馨……”这与字库塔上篆刻的萧氏族人名字基本符合,其中辈份最高的萧国锡殁于道光五年(1825),建塔之道光元年(1821)及补修之道光二年(1822),他都是参与者和见证人。族谱记载清咸丰七年(1857)萧氏族人在高阳寺集资修建了萧氏宗祠,保存至今并成为营山县境内第一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家族祠堂。据说萧家人还在祠堂内修造了另一座字库塔,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萧氏家族尊崇文化、重视耕读传家的家风传承,是其家族历代兴盛并延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
龙凤字库塔
龙凤桥位于原高码乡梅垭村、现蓼叶镇二郎村康家河上,修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该桥是三孔石板平桥,有石桥墩两座,桥面用巨型条石板铺设,保存较好。龙凤字库塔位于龙凤桥南端4米,坐东南向西北。原为5层,现存3层,塔体呈六方形,高2.8米,底边宽0.96米。
字库塔二层南面塔壁题刻有修建龙凤桥的碑序和日期,西面塔壁开有空洞,为字纸投送口,其余四方均为功德记事。倡修和主持修桥的人物是当地乡人杨德培、薛高山,他们组织龙虎寺的团会、杨姓佛会以及本地会首刘正清、陈玉书,儒学文生王纯熙、管城,乡人杨世荣、涂光前、阳春生等人捐资,修建石桥,并在桥头塑立字库塔,记录修桥及建塔的过程情况。
据本邑岁贡生管城撰书的塔碑铭文介绍,总领杨德培(字子厚),其“家素仗义乐善,对一切桥梁道路、济人行善之事无不唯力是亲”,在梅垭河上的原有石桥倒塌后,迅即组织集资建桥,杨德培个人捐钱三千文,体现出他乐于公益以及强大的号召力。清咸丰十年(1860)三月二十九日,桥塔建成竣工并刊碑立传,“一以显山水之灵秀,一(以藏圣)贤之精华,一举而两善备。”该塔既是字库塔,又是修桥的纪念碑。
据梅垭村村民介绍,龙凤桥也叫薛家大桥,河对面是安化乡9村,两乡以河水为界。桥长14米2,加上引桥长17米9,由三块巨大的整体条石垒砌而成,每块条石重达几十吨,在没有机械设备的古代,工程的艰辛程度和惊人耗费可想而知。以前桥边还建有利用水力冲击的打米房和榨油坊,都是薛家的产业;相隔几百米的山坡上,还有薛家大院以及薛高山的坟墓。由此可见,薛家世居梅垭村,依靠农业和传统手工业发家致富,积极捐资修桥建塔以回报乡梓。
面向龙凤桥的三层塔壁上雕刻一幅方形石龛,凸刻一尊神祇坐像。石龛顶部垂立帷幔,神像头戴冠冕,两条飘带从耳后垂至胸前,双手环托腰间朝带,袍裾飘洒。整个神祇坐像端庄,气势威严,应是镇守河流、庇护桥梁和字库塔的保护神。其余石壁皆雕刻有牡丹、忍冬、莲花等花叶图案,刻画清晰,线条繁复,非常精美。
四
双河字库塔
双河字库塔为清代古建筑,位于营山县城东78公里的双流镇大洞村(现为龙凤村),201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字库塔占地面积2.9平方米,石质结构六方锥体形。塔身分为四层,每层为六边形,基高0.52米,塔体通高4.6米。第一层边宽0.62米,高1.7米;第二层边宽0.52米,高1.1米;第三层边宽0.42米,高1米;第四层边宽0.4米,高0.8米,下部为六棱型、顶部为圆球型石帽。每层塔体结合处皆为庑殿式飞檐,檐顶倾斜光滑,利于泻水;檐底平整美观,线条流畅;檐角上翘,气势庄严雄浑。字库塔整体结构保存完整,形制逐级上收,尽显坚固秀美。
字库塔南向正面的第二级,石体中空,系人力凿空所为,用于投送字纸焚烧。正中间为直径二十厘米的圆形石孔,顶部刻制回旋形仙桃桃尖,下部凸雕两片桃叶和叶托,叶脉清晰,叶柄粗壮,远观整个带叶仙桃的形象栩栩如生。
字库塔南向正面的第三级,为凸雕的魁星点斗图案。中国古代传说魁星本是个才子,曾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却因貌丑惊吓了皇后被乱棍逐出皇宫,他愤而跳入东海。玉皇大帝深悯其人,赐朱笔一支,命其掌管人间科举文运。这个字库塔上的魁星神像头部被破坏,仅存轮廓;左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弯钩;左手捧着一个大大的墨斗,正如“魁”字中间的“斗”字;右手高举一支长长的朱笔,意思是用朱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魁星身披飘带,脚踏巨龙,在骇浪惊涛中出没,姿态矫健写意,画面动感十足。虽然魁星头部、墨斗上部以及朱笔都有残缺,但基本上不影响图案的完整度,仍能感受到古代工匠精美的雕刻技术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在字库塔北向正面的第三级,镂空雕刻了一个圆形方孔的钱币状石窗,与南向的仙桃状投纸口向对应,石窗用于出烟通风之用。两孔中间的石墙上阴刻左右两排题记:光绪五年,岁在己卯,嘉平月上浣谷旦。由此得出字库塔建造的时间为清光绪五年(1879)十二月上旬,地支纪年为己卯年,嘉平月为十二月,上浣即上旬,在此良辰吉日,塔成工竣,刻石纪念。
双河字库塔位于倒石桥河畔,河对面即是从木桥方向流入的木桥河(木桥河从侍郎嘴流出后定名为麻柳河,这也是“双河”之谓中河流的老名称),两条河交汇于此,河面宽阔,水流舒缓,最后汇流至消水河、流江河。古人选择在此处建筑字库塔,是因塔的上游十几米原建有石头跳蹬子,与街道的挑水巷相连接,塔的位置其实是过去的往来交通要道,只是后来荒废了;建塔除了敬惜字纸之外,还有弘扬本地科第、提振文运的文化意义。
五
五祖字库塔
五祖字库塔位于原凉风乡五祖村(现并入星火镇金盆村)字库湾。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2平方米。塔为五层六方形空心石塔,高3米,层高0.6米,每面宽0.4米,逐层向上微敛,塔身整体朝东南方偏斜。201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字库塔修建在一块靠山坡的巨大落石上,石顶平坦,有石梯步登顶,周边长满竹林和灌木。在东南方正向第二层凿刻一个宝瓶型开口,上端刻画两朵如意纹饰,下端随宝瓶孔洞的外廓下垂,形成一个流线型的灵动图案。在相对应的西北方第三层,雕刻了一个圆形方孔的钱币型石窗,第二层和第三层石塔,都是中空而且内部相通,焚烧字纸的烟气向上通过第三层的钱币型气孔排放。这种精巧的设计,既保证了字库塔各项功能的齐备,又兼具了外观造型的整齐和精美,体现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智慧。
在距字库塔2公里的老观音岩(又名穿岩洞)上,现存有一龛清代观音摩崖造像,历史上岩前曾建有寺庙,后来寺庙损毁倒塌,就迁建到字库塔西南侧的山坡下。五祖字库塔修建的年代,应是寺庙迁建到此后才修造而成的。除焚烧字纸、纸钱香火外,字库塔在此地还有另外的特殊作用。当地历代的民俗是,每年正月十五耍龙、烧龙,龙狮队伍先到庙里请出木狮头,点亮龙灯,然后环村游行,舞动竹纸扎成的龙和狮子,庆祝新年。游行结束后,龙狮队伍汇集到字库塔,把纸龙头塞进塔内焚烧,以示对神祇的敬畏以及去除邪祟的祈愿。现该处寺庙已改为民房,居住在此的石匠石宪文家里保存有木狮头,因近年无人舞龙耍狮子,木狮头就静静地供奉在堂屋的正面墙壁上,狮头露目圆睁威风仍在,从残存的狮鬃和颜料还能看出些许过去的热闹。周边的老乡讲述过去曾听闻老人们传说字库塔里面藏有小木经,那儿也是耍龙灯狮舞时点灯和倒灯的地方。
僻静的字库湾颇有些神秘,令人避而远之。
六
合兴乡糖房字库塔
原合兴乡(现并入柏林乡)糖房村有一座形制独特的字库,建筑在小地名为火地坪的一处山间崖壁上,依地势和山形凿石而成。字库位于交通要道,建筑简洁,方便实用。
字库所在的巨石高约2米,上面是名为火山的小山坡。字库洞高0.67米,下口离地高0.80米。石洞上部门框内空宽0.535米,外檐宽0.54米。洞内为半弧形石洞,从底到顶最高处0.92米,底到内石门坎0.27米;从内壁到内石门坎的洞深0.6米,到外石门坎的洞深0.7米。石门上下各有一道石槽,上石槽0.08米宽、0.06米深,下石槽0.07米宽、0.01米深。石槽中间的构件已毁,不知为何种造型和图案,但据石洞为整体凿造而成,可以推测构件为石质,下部应为字纸投送口,上部应有开放式烟道。
字库上部阴刻“字库”楷体二字,字高13厘米、宽10厘米。右侧竖排阴刻“咸丰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十个小字,单字高7厘米、宽7厘米,字体总高80厘米。左侧竖排阴刻“谭尧贤 敬立”五字,字体大小与右侧相同。从谭尧贤独力出资开凿字库,可看出他在本地乡间既是有为人士,又极力倡导敬惜字纸、尊崇文化的风尚,实为令人尊敬的乡贤。
字库所在的石壁距道路0.8米,道路为石梯路,宽1.1米,顺着山势逐级开凿而成。石梯路坚固牢实,石面经长年踩踏显得锃亮光滑。此地为合兴乡北通仪陇、平昌的交通要道,往来行人众多,字库建设于此,给乡人提供了更多便利。
据本地村民介绍,字库所在山崖下的谭家湾居住着谭姓家族,保留有清同治年间建造的老房子,过去还曾有家族祠堂和三合围式大院。谭家聚族而居,家族重视对族内子弟的教育培养,设立有私塾。自清代康熙年间湖广移民入川以来,谭家的字派伦序是“丙正忠良,楚国贤才,为邦家光,积德从善”,如今已有“从”字派第十五世新人了。家族繁衍至今人丁兴旺,也从此地走出过不少人才。
七
太蓬山字库塔
太蓬山字库塔,现保存在太蓬山透明岩北面的景福寺山门内侧,为四层六面体砖塔,红色柱身,通高3.85米,基座长宽均为1米。由下向上逐级收缩,第一层左右两侧各有一方形小门,分别是焚化字纸的入口和出纸灰的出口。第三层每面塔壁都分别装饰有简洁的三环纹、几何纹和团花。塔顶覆盖琉璃瓦,四周有6个上翘的塔檐,形成一个巨大的尖装殿顶。字库塔整体大气恢宏,仪象庄严。景福寺的僧人称其为“化钱炉”,该字库塔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于1985年。
在太蓬山透明岩西面岩壁第24号龛与第25号龛之间的石壁上,有一块题刻,标题是《装造字库香炉碑序》,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太蓬山景福寺住持洋春撰书。题刻左侧有一榫孔,整个题刻宽64厘米,高93厘米,左起竖排16行楷书,大字字径3.8—4.3厘米,小字字径2.8—3厘米。题刻文字为:“装造字库香炉碑序:从来善由人作,福自天申。始,太蓬山穿岩洞,乃古刹也。神威显赫,四时朝山进香、申文奏表立。”
《装造字库香炉碑序》清楚地记录了太蓬山字库塔的修造时间、功能作用、人物身份等重要信息,反映了人们“敬惜字纸”的信仰。首倡善士冯正银等因考虑到“四时朝山进香、申文奏表,种种字迹无处容隐也”而叩化创修字库塔,这样既爱惜了字纸,对字纸先焚烧后掩埋的做法又保护了环境,反映出太蓬山地区人们对太蓬山的文物保护、森林防火、垃圾处理以及环境保护的先进意识,这在120年前偏远的川东北山区确实是了不起的举措,值得今天的我们肯定和借鉴。
八
新店场惜字库惜字卮言
在营山县民国蒙文通县志手稿中留存一篇新店乡艺文,记述了曾经矗立在新店乡场镇路口的惜字库。文字全文如下:
新店场惜字库惜字卮言
前清乾隆时廪生 罗御 作
甚矣哉,字之不可不惜也!
古圣人,初结绳而书契,于是有象形焉、有谐声焉、有指事与会意焉,又有转注以通其穷,假借以书其变,其所以开文字之元而泄造化之秘者,至矣。汉以后有章草、行书、飞白、八分、史籀、隶书、大小篆。为部五百四十,为文九千三百五十有二,西域释神琪又传等韵三十六字母,其庞大精微、既无不备而淹雅闳博,复无不赅。传之万世而奉为楷模,珍艺林而宝同珙璧。
甚矣哉,字不可不惜也!
新店为县北重镇,清初湖广移民来此定居,有人在垭口修有店子经商,后又有人在距此店1里处的狮子梁建店经商,顾前者称老店子,后者称为新店子;其后兴场称新店场,新店乡及新店镇也因此得名。罗家为营山传统的八大姓之一,以耕读传家、诗书继世闻名,家族代有才人,留下了“南门的锣儿(罗)敲不得”的佳话。罗御为清乾隆时廪生,在新店惜字库建修落成之时,欣然受邀提笔作序,留下了这段关于汉字珍贵的历史记录。
在这篇不到两百字的惜字卮言中,罗御谦逊地把自己对于文字的见解称作“卮言”,意即自然随意之言。他用精炼的文字讲述了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也就是被称为“六书”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介绍了汉字独有的结体方式:章草、行书、飞白、八分、史籀、隶书、大小篆;解析了汉字五百四十个部首、九千三百五十二个文字和外传之等韵三十六字母,对汉字的“庞大精微、淹雅闳博及复无不赅”推崇备至,认为其值得“传之万世而奉为楷模,珍艺林而宝同珙(拱)璧”。结尾处罗御由衷赞叹:“字不可不惜也!”
这篇文章与新店场惜字库的建造直接相关,虽没有该惜字库的任何信息,但作者对于汉文字的专门介绍,却使其成为清代一篇少有的专业文字学研究文章。从作者所表达出的对文字的推崇和喜爱之情可看出,作为古代文字文化的掌握者和传承人,希望文字得到珍视、文明得以传播的真挚愿望。
结束语
古代先人对文字的敬畏,源于仓颉造字的传说。相传黄帝的左史官仓颉造字时出现了“天雨栗,鬼夜哭,龙潜藏”这样惊天动地的奇观,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敬天惜字”的习俗。在中国古代,焚烧字纸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情,有相应的礼仪,字库塔也应运而生,成为古人焚烧字纸而修建的专用建筑。字纸焚烧后的纸灰被掩埋在泥土中,或被撒进河水里,也体现了古代朴素的环保理念。
古人爱惜字纸,其实是对字纸所承载的文化进行的顶礼膜拜。《颜氏家训》说文字是“古圣贤心迹”,字纸不可秽用,而应该“羽化成蝶”“过化存神”。因此人们认为糟蹋字纸会得罪神灵,受到惩罚并祸及子孙;更有甚者诅咒那些轻贱污秽字纸的人会瞎眼睛、生疮害病。对字库塔的尊崇还掺杂着古人求取功名的功利思想,“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科举时代深入人心,字库塔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祈福的载体,人们希望得到圣人的庇佑而金榜题名,家族希望多出人才而出人头地。
当然,不可讳言的是,历代帝王和统治阶级默许、助推民间这种敬畏文字的观念和做法,一定程度上也是为更好地掌握国家权力,把牢法律和文化的解释权、话语权,对民众施行思想控制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世支撑。
今天,幸存的字库塔已不再有焚烧字纸、敬惜文字的功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它顽强地矗立在荒郊野外,默默地述说着曾经的过往和久远的历史传说。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任颖辉(营山县档案馆馆长)
供稿:营山县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