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德阳市旌阳区政区建置历史‖王远森

作者:王远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1-30 12:02:05 浏览次数: 【字体:

德阳市旌阳区政区建置历史

王远森

历史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新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代,秦惠文王用张仪、司马错等灭古蜀国(前316)数千年期间,今德阳市旌阳区(简称旌阳区)境地,属古蜀国繁盛之地,举世闻名的古蜀国城池广汉三星堆遗址,距今旌阳区20公里。

秦灭巴国和古蜀国后,置巴、蜀二郡,今旌阳区境地为蜀郡辖地。

汉高祖六年(前201),分蜀郡地在今德阳市旌阳区和绵竹市境地建置古绵竹县,治所在今旌阳区黄许镇内。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刘焉领益州牧,曾移治绵竹。经现代考古确认,国务院于2019年10月16日核定并公布:旌阳区黄许镇内绵远河西岸“土将台”汉晋绵竹故城遗址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置古绵竹县,上属广汉郡,今旌阳区辖地是汉置古绵竹县东部地区。蜀汉后主建兴二年(224),析古绵竹县西部地区置阳泉县,上属广汉郡,是汉高祖置绵竹县后古绵竹第一次析地分县。阳泉县治位于今绵竹市孝德镇与旌阳区孝泉镇地域。201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紧邻旌阳区西部孝泉镇的绵竹市孝德镇金土村,发现了疑是文献所载的阳泉故城遗址,时代为汉晋,分布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

西晋时,绵竹仍旧,阳泉县废。成汉时,复置阳泉县(亭)。东晋时期,绵竹仍旧,阳泉又废。晋末,中原大乱,北方秦州陇西、阴平大批士族流民入蜀,在汉置古绵竹县西部今绵竹市,侨置晋熙郡、晋熙县。在汉置古绵竹县城西北今德阳市旌阳区柏隆镇隆兴场,侨置苌阳县,又侨置南阴平郡、南阴平县,属梁州,寄治苌阳。晋末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建立。李雄据蜀后,古绵竹城因数次战乱毁废,曾徙治所到赤祖,即今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境内。

南北朝时代刘宋时期,再置阳泉县,治所沿旧,属广汉郡。古绵竹改属南阴平郡,侨置苌阳县仍旧。萧梁时期,绵竹、阳泉和侨置南阴平、苌阳等郡县仍置。西魏北周时期,废南阴平郡,置南阴平县,辖蜀汉分置阳泉县后的古绵竹县地。寻废南阴平县入雒县,后废苌阳县入晋熙县,又废晋熙县并入阳泉县,徙治晋熙郡,广汉郡阳泉县改属晋熙郡。

隋初仍置阳泉县,废晋熙郡,阳泉县复属广汉郡。开皇十八年(598),改雒县为绵竹县,改阳泉县为孝水县。大业二年(606),复改绵竹县名雒县,孝水县则改名绵竹县。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分雒县地置德阳县,实为蜀汉后主建兴二年(224)置阳泉县后的古绵竹县地复建县。因隋大业二年(606)孝水县已改名绵竹县,故用原广汉郡下辖废县名德阳①,治所在今德阳市区,属益州。从此,德阳这个地名未再变迁。武后垂拱二年(686),德阳为汉州属县。

五代十国期间(907—979),德阳县建置仍如唐制。

宋代,德阳县初属西川路,继属川峡路汉州,真宗咸平四年(1001)后,属益州路,后改成都府路汉州。

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德阳县升为德州。十三年(1276)复为德阳县,隶成都路成都府。十八年(1281),复属汉州。至元二十三年(1286),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是为四川建省之始。元末,明玉珍据蜀建大夏国(1362—1371),德阳县仍置,隶属关系亦仍旧。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省德阳入汉州。十三年(1380),复置德阳县,属成都府汉州。

清初,仍如明制。顺治十六年(1659),罗江县并入德阳县。康熙二十六年(1687),降汉州为散州,不再辖县,德阳县隶属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德阳县改属直隶绵州。七年(1729),析德阳县复置罗江县。嘉庆后,德阳县属四川省成绵龙茂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属川西道绵州。

元、明、清时期,东晋道士许逊“为蜀旌阳令”的记载,被附会到德阳县,故明、清以来,德阳县出现旌阳这个地名。

中华民国时期,德阳县初属川西道,旋改为西川道。民国7年(1918)起,四川军阀割据,实行“防区制”。民国24年(1935),川政统一,德阳县隶属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至民国38年(1949)。

1949年12月23日,德阳县解放。德阳县隶属川西行政公署绵阳专区。1952年,撤销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政公署,恢复四川省建制,德阳县属绵阳专区。1959年,撤销罗江县,罗江县绝大部分行政区并入德阳县。1968年,绵阳专区改称绵阳地区,德阳县上属绵阳地区。

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建置地级德阳市,德阳市人民政府管理机关驻德阳县城旌阳镇,德阳县改隶德阳市。198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德阳县,设立德阳市市中区,为县级区建制。1992年8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立德阳旌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批准在德阳市市中区旌阳乡龙井村、东河乡乐安村征地(德阳市区旌湖东岸),建立德阳旌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属德阳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1996年8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德阳市市中区,设立德阳市旌阳区并复建罗江县(2017年,撤销罗江县,设立德阳市罗江区)。旌阳区人民政府驻旌阳街道办事处署前街50号。2008年1月,旌阳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旌阳街道办事处署前街50号迁至旌阳区东湖乡(2019年改为旌阳区东湖街道办事处)黄河东路99号。

1997年,旌阳区辖5个街道、13个镇、7个乡,面积647.5平方千米。旌阳区人民政府驻旌阳街道办事处署前街50号。2006年1月,旌阳区乡镇撤并调整,至2006年末,旌阳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1个乡。2013年11月7日,德阳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旌阳区增设黄河街道办事处和天虹街道办事处。至此,旌阳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乡。2015年12月,德阳市旌东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政府旌东街道办事处,仍由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旌阳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乡。2017年9月,旌阳区工农街道划归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2019年,旌阳区部分乡镇、街道区划调整后,旌阳区辖旌阳、东湖、天元、孝感、旌东、八角井6个街道办事处,黄许、德新、孝泉、柏隆、新中、双东、和新7个镇,其中旌东、八角井2个街道办事处由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

【注释】

①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先后在江油小溪坝(又称梓潼县北)和遂宁龙凤场(今遂宁市船山区)以德阳之名设县(亭),属广汉郡,北周废。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

2.常璩,《华阳国志》。

3.陈寿,《三国志》。

4.范晔,《后汉书》。

5.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6.欧阳修等,《新唐书》。

7.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8.历代《德阳县志》

9.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献资料。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远森

供稿: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