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喜迎二十大·四川这十年】鉴证四川——透过年鉴看四川这十年③│文化建设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14 11:34:42 浏览次数: 【字体:

鉴证四川

——透过年鉴看四川这十年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四川十年,已记载于《四川年鉴》及各地方综合年鉴与相关志书中,成为历史的永恒。回望志鉴书籍中的十年风雨,我们能全面领略2012年以来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各领域所走过的奋斗历程,能直观触摸全省各族儿女拼搏实干、砥砺前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能深刻感受治蜀兴川伟业所聚合的磅礴激昂、豪迈慷慨的精神力量!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为充分汲取历史的智慧和营养,牢记嘱托、讴歌时代、勠力同心、共创未来,激励全川人民一步步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四川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特组织力量,从近年编纂出版的《四川年鉴》和相关志书中回望十年路,浓缩辉煌成就,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地芳菲盛,十载春意浓。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九千万各族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移山倒海、豪情满怀,乘风破浪、奋蹄扬鞭,共同谱写了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大美诗篇。

这十年,政通人和、河清海晏;这十年,百业俱兴、江海通川;这十年,蜀风雅韵,繁花满园;这十年,擘画天府,宏图璀璨!

这十年,一碧万顷、绿染苍山;这十年,黄发垂髫、国泰民安;这十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这十年,旧貌新颜,捷报频传……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浩浩汤汤,顺之则昌。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十年只如一瞬;但是,在巴山蜀水的苍茫大地上,正是这数千个日日夜夜的接续前行,辉映着全川人民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宏伟坐标上描画了波澜壮阔、天翻地覆的人间奇迹,镌刻成创新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永恒!

文化建设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鲜明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共四川省委坚决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推动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过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巴蜀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三星堆和皮洛遗址等考古新发现影响广泛,九寨沟、大熊猫等文旅名片更加靓丽,天府旅游名县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文旅融合发展更加彰显四川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同时,四川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进步,科技成果丰硕,科技大省的地位更加显著与巩固。

雅安碧峰峡的大熊猫(四川年鉴社 供图)

2012年

2月8日 四川省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旅游标准化示范省,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入选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名单。

12月17日四川20个村落入选全国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3年

10月15—16日首届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在绵阳市举行。此后,绵阳科博会每年一届,成为四川重要的国家级、国际性展会。

11月29日首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举行。后发展成为一年一度在成都举办的中国网络视音频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

12月18日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广元蜀汉文化产业园和遂宁观音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自贡)彩灯文化产业园和锦江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首批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2014年

4月23日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

5月16日全省光网升级计划启动。至2015年9月,四川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全光网省”。

5月30日首届四川省专利奖颁奖会议在成都举行,42项专利获奖。

6月12日四川省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基地”(生产性示范基地、传习基地)授牌仪式暨非遗保护座谈会在成都召开,39家非遗企业获“两基地”授牌。其中,非遗传习基地评选属全省首次。

6月四川省首次设立每年20亿元的省级财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8月22—24日第十一届中国中医药(民族药)博览会在绵阳举行。此后,中国中医药(民族药)博览会永久落户绵阳。

9月26—29日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在峨眉山市举行。博览会决定将“峨眉论坛”会址落户四川乐山。此后,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逐年举办。

2015年

3月17日中航工业成飞民机及成飞承担研制的首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机头大部件在成都交付,其通信导航系统也由位于四川的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研制。

4月24日川农大研究员黄富主持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宜香优2115”,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此后,该品种连续保持长江上游年度推广面积第一。

11月20—30日 首届四川艺术节在成都举行。此后,该艺术节每4年举办一届。

2015年四川省以建设休闲农业景区和培育休闲农庄为重点,率先在全国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展,启动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发展战略和搭建现代营销体系。

2016年

4月22日《四川省科研院所改革总体方案》《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试点推进方案》出台,首批选取42家与四川重点产业融合度高的各类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组织开展试点。

9月1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理县桃坪羌寨保护与复原工程”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是中国唯一获得此奖项的项目。

11月1日 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研发、中航工业成飞生产制造的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飞机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11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四川成为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省。

12月26日《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四川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2017年

1月5日国内规模最大的内水考古项目——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4月12日,考古发掘工作首期收官,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2020年4月第三期考古发掘成果通报发掘中出水一枚重约8公斤、含金量达95%的金印——“蜀世子宝”。这是国内首次发现世子金宝实物。

2月28日“成都造”中国新一代长航时侦察打击一体无人机——翼龙Ⅱ实现首飞。

3月22日科技部批复同意《四川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四川成为全国第八家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省份试点省。

3月四川省启动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7月4日,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对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复选名单进行审议,最终确定首批十位四川历史名人:大禹、李冰、落下闳、杨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2020年6月5日,第二批十位四川历史名人名单正式公布,他们是: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

7月7日四川省首个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文件——《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意见》出台,提出加快培养造就支撑“四川制造”和“四川创造”的能工巧匠。

“江口沉银”遗址第三期水下考古发掘出的“蜀世子宝”金印(四川年鉴社 供图)

2018年

1月16日“匠心筑梦,技能兴川”首届“四川工匠”命名仪式在成都举行,全川各行业的30人被授予“四川工匠”称号。

2月1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分组推进科研院所“一院一策”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等改革试点。

11月1日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发布,这是四川省首个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行动计划。

12月1日《泸州市白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部酒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

12月8日峨影集团等联合出品的电影《十八洞村》获第十七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优秀女演员、优秀编剧3项大奖。

12月14日《神与人的世界——四川古代文明特展》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揭幕,四川省首次向境外系统推介以古蜀文明为代表的古代四川文化。

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彰100名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其中来自四川或与四川关联度大的于敏、刘永好、王瑛、蒋佳冀、倪润峰、胡小燕等知名人士在列。

12月23日 中航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中国首款全复合材料多用途无人机——“翼龙”I-D无人机完成首飞。

2019年

1月15日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东郊记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机关旧址(两弹城)等10个项目,被授牌为首批省级工业遗产项目。

4月15日 四川发布文化旅游新版宣传口号“天府三九大 安逸走四川”。同日,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暨大熊猫起源馆开馆仪式在宝兴县举行。

4月25日成都市青羊区、都江堰市、剑阁县、峨眉山市、阆中市、长宁县、广安市广安区、汶川县、稻城县、西昌市10个县(市、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至2021年,省委、省政府共命名天府旅游名县三批次31个。2022年9,第四次天府旅游名县拟命名8个县进入公示程序。

7月24日四川省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出品的电影《红星照耀中国》全国首映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8月8日位于成都天府广场的四川大剧院落成。

8月成都超算中心启动建设。该中心于2020年9月投运,最高运算速度10亿亿次/秒,排名进入全球前十;2021年6月,被纳入国家超算序列。

9月21日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在成都进行全国首映。

9月25日都江堰市、峨眉山市、青川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至2021年底,四川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8家、居全国第一。

12月13日西部地区首只省级政府艺术基金——四川艺术基金正式启动运行。

2020年

6月23日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第35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入网。至此,中国成为继美俄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6月29日成都市青羊区、崇州市、阆中市、剑阁县、九寨沟县等17个县(市、区),被认定、授牌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至2021年底,全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达47家。

9月6日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2020)启动仪式在广汉举行,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正式启动。

9月23日省委、省政府首次就出版工作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 推动四川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12月20日“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简称“锦屏大设施”)在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开工建设。

三星堆博物馆全景(四川年鉴社 供图)

2021年

1月22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十大”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方案(2021—2025年)》。方案将21个市(州)中的156个县(市、区)文旅资源进行整合提炼,打造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灌区、大蜀道、大遗址、大草原十大文旅品牌。

3月15日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的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系统(HCCB TBS)首个项目在成都启动。

3月29日绵阳科技城新区挂牌成立。这是四川省设立的第四个省级新区,旨在探索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新路径、培育现代产业发展新优势等。

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四川年鉴社 供图)

5月23日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在天府新区兴隆湖畔揭牌。该中心旨在突破川藏铁路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汇集各方资源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6月1日 四川省第一部古镇保护条例——《宜宾市李庄古镇保护条例》正式实施。

6月7日旨在建设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的西部(成都)科学城,以绿色智能光子技术、微纳电子技术等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在成都正式揭牌。

6月22日 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

9月27日国家文物局通报,在四川稻城发现距今13万年以上人类遗迹——皮洛遗址。考古学家在此发现手斧等近万件石制品和用火遗迹。

9月28日首批天府旅游名牌(名镇、名村、名宿、名导、名品)获得命名。

9月28日—10月3日在第十三届珠海航展期间,“四川造”歼-20换装国产发动机亮相,另有两款“四川造”无人机首次飞行表演。

10月18日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3项成果,入选中国考古学“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11月中国科学院与四川人民省政府共建,坐落于四川稻城县海子山,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射线观测站——“拉索”建成,进入科学运行阶段。

12月科技部等10部门联合启动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四川成为4个综合试点省之一。

三星堆发掘现场(四川年鉴社 供图)

2022年

1月1日省内首部关于蜀道保护的地方法规——《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施行。

2月7日 中国科协发布《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四川省有26家博物馆、纪念馆入选。

2月22日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带领团队研发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被写入文件2022年中央一号。该技术连续12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3月2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建设的首个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与该生物城一同揭牌。

4月 省委宣传部制定印发《四川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

6月2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成都揭牌。

9月15日四川省大型原创川剧《草鞋县令》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这是时隔15年后川剧获得的最高奖项。

9月27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开幕,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核岛模型亮相展区。这是四川为世界贡献的三代核电优选方案。

9月29日大型客机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在川的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是C919飞机机头唯一供应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执笔:王胜武(四川年鉴社)

视频:新华社

音频:成都广播电视台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